唯利是图的风向标
墙头草是用来形容这样一类人——他们见利思迁,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靠。他们行事的指标和方向是利。在利的驱使下,他们随时随地变换脸色,是十足的变色龙。
§§§第一节见风使舵墙头草
“有奶便是娘”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奥楚莫洛夫。
奥楚莫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善变是奥楚莫洛夫的性格特征。作为巡官,他对一只咬了金银匠手指的小狗是这样处置的: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功请赏,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当他不断地自我否定时,都那么自然而迅速。变色龙——奥楚莫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词,来代表以利为导向的立场多变的人。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只要是能尝到甜头,他们立马调转船舵,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娴熟。
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赵履温官任司农卿,用阿谀奉承的手段投靠安乐公主。他骄横的气势可以移山填海,他哈口气就可以变成霜雪。有人问张文成:“司农卿赵履温为人怎么样?”张文成说:“那是个得势便猖狂的无耻小人。心地奸佞而阴险,行为乖僻而骄横。而且弯腰俯首依附有势力的皇族,舐腚溜须投靠权贵豪门。攻谄事上,极尽献媚取宠之心;傲慢对下,穷竭侮辱作践之法。狂暴如食人猛虎,贪婪似饥饿凶狼。但是他生性爱吃人,终将被人所吃。”赵履温为安乐公主抢夺百姓田园修造定昆池,耗费掉国家府库中上百万亿钱。所谓“定昆池”,是取“必定超过天子的昆明池”之意!赵履温为了讨好安乐公主,斜着撩起紫衫衣襟用手提着,亲自为公主俯身弓背拉金牛车。玄宗诛除叛逆的韦氏家族后,登上承天门,赵履温假做欢喜之状,手舞足蹈地高呼万岁。但是玄宗早就看破他的变色嘴脸,下命斩杀他。顿时刀剑乱下,将他与韦氏诸男一起杀戮。在场的人,一人割下他的一块肉,以解心头之恨。不一会儿,赵履温的骨肉就被人割尽。
像赵履温这样的人,成天想找一棵大树,当自己靠山。为得到大树的庇护,不顾一切攀附在枝干上,紧紧抓住不放,丑态毕现。
唐玄宗时代,宫中宦官总管,被特封为大将军的高力士,权倾朝野,极获玄宗皇帝的宠幸。高力士父亲去世时,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少府监冯绍正二人,一直来到灵堂前,披散着头发,大声痛哭。其悲痛哀伤之状,胜过自己的亲爹死了。朝野听说这件事情后,都觉得特别可笑。
利的香囊里有权、有钱,闻着铜香,借助权的力量,人生就平步青云,官升三级;品尽人间美酒,享受山珍海味;逢人位高一等,说话嘴硬气粗;走路脚底生风,何不快哉!墙头草看重的不就是这些吗?利是他们人生大海中的灯塔,引着他们走向天堂,地狱却在天堂的背后哈哈大笑。
官场不缺墙头草
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官场不倒翁,他们的官职、权势跨越了朝代的限制,每每政治大厦将倾之际,他们便及时抱住最稳的那根大柱子,改变立场,搭上重生的末班车。他们没有固定的政治立场,一切以私利的得失为自己的行事标准。对于是非善恶,他们是不理会的,无论谁当了他们的主子,他们都百般奉迎,竭尽讨好。这样的人,最讨那些喜欢奉承、好大喜功的主子的欢心。
裴矩称得上官场不倒翁中的大师级人物,他一生经历北齐到唐共3个王朝,侍奉过7个主子,他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
隋朝时,他看出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他的拓边扩土的野心。
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物产、民族分布等情况,撰写了一本《西域图记》,果然大得隋炀帝的欢心,一次便被赏赐五百匹绸缎,每天被皇帝召到御座之旁,详细询问西域状态。隋炀帝将他提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
他不负所望,说服十几个小国归顺了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27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穿起锦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叩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妆艳抹,迎接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
隋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裴矩一看他这一手屡屡奏效,便越发别出心裁,劝隋炀帝将天下四方各种奇技,诸如爬高竿、走钢丝、相扑、摔跤以及斗鸡走马等各种杂技玩耍,全都集中到东都洛阳,令西域各国酋长使节纵情观看,以夸示国威,前后历时一月之久。在这期间,他又在洛阳街头大设篷帐,盛陈酒食,让外国人随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取。
当时外国人中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这是浮夸,是打肿脸充胖子。隋炀帝却十分满意,对裴矩更是夸奖备至,说道:“裴矩太了解我了。凡是他所奏请的,都是我早已想到的,可还没等我说出来,他就先提出来了。如果不是对国家的事处处留心,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一次就赐钱四十万给他,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及西域的宝物。裴矩个人是发达了,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那场罪恶的讨伐辽东的战争便是在裴矩的唆使之下而发动的。战争旷日持久,屡打屡败,耗尽了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得国弊民穷、怨声四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而当义兵满布、怒火四起,隋炀帝困守扬州,一筹莫展之时,裴矩看出来,这个皇帝已是日暮途穷了,再一味巴结,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他就转舵了,将讨好的目标转向那些躁动不安的军官士卒了。他见了这些人总是低头哈腰,哪怕是地位再低的官吏,他也总是笑脸相迎。
他还向隋炀帝建议:“陛下来扬州已经两年了,士兵们在这里形单影只,也没个贴心人,这不是长久之计。请陛下允许士兵在这里娶妻成家,将扬州内外的孤女寡妇、女尼道姑分配给士兵,原来有私情交往的,一律予以承认!”
隋炀帝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立即批准执行,士兵们更是皆大欢喜,对裴矩赞不绝口,纷纷说:“这是裴大人的恩典!”
到将士们发动政变,绞杀隋炀帝时,原来的一些宠臣都被乱兵杀死,唯独裴矩,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好人,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降了唐朝,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
人生起始是白纸一张,不同的人画出各异的图案。裴矩式墙头草的人生图纸曲折多样,每一步都绕过忠诚,在风雨即将大作的悬崖边峰回路转。回首一路走来,金银财宝样样不少,忠心诚挚却挥霍一光。
戴着利益的眼镜
青蛙自小就做着飞天的梦,一次,青蛙向癞蛤蟆请教上天的办法。癞蛤蟆说:“你要想上天,办法只有一个,巴结天上的仙鸟——天鹅或者凤凰,让它们提携提携你。”
青蛙牢牢记住这句话,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天,青蛙突然发现一只天鹅落到池塘边,不觉大喜过望,连忙拎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虾、小鱼,上前搭话。
“这些礼品,微不足道,还望……”青蛙像臣民见了皇上,不敢正视尊颜,说话也卑微起来。
天鹅大受感动:“难得你有这片心。自打我受伤,你还是第一个来看我的哩!”
“受伤?”青蛙抬眼看去,这才发现天鹅一只翅膀耷拉着,膀根鲜血淋漓。看样子,再也飞不起来了。“哼!”它马上变了颜色,“看望你?我图个啥?”说完,它带上小鱼虾,三蹦两跳不见了。
青蛙回去后,越想越窝囊。第二天一早,它又来到天鹅跟前,打算奚落它几句,以泄心头之气。岂料还未开口,只见天鹅扑扑翅膀,凌空飞走了。
青蛙后悔不已,抱怨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它还能再飞呢?”
墙头草以眼前的境况来判断一个人,并作为对待他的依据,更改脸色;人家有朝一日像天鹅振翅飞翔时,墙头草又会用势利眼神巴结曾经的不屑,这无异于抽自己的耳光。
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合纵攻秦”的政治主张失败后回到家,其嫂见他窘困落魄、灰头灰脑的样子,不仅不给予体恤和抚慰,反而颐指气使、横眉冷对,甚至不给饭吃。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苏秦得势做了大官,衣锦还乡的那天,原来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大嫂,这会儿浑身上下竟像换了个人似的,诚惶诚恐地又跪又拜,恭恭敬敬地远迎自己曾经十分看不起的小叔子。一穷一达,一尊一卑,反差如此之大,苏秦于是便笑问:“何前倨而后恭也?”听了苏秦的诘问,嫂子面子挂不住了,干脆一跪到地,扑下身子,一面向他道歉,一面说了一句非常坦白的话:“见季子位高金多也(看小叔子你官位高,钱又多)。”
对于权势、地位、金钱、富贵,人莫不趋之若鹜,以致有人形成了趋炎附势、投机钻营、追逐实利,有奶便是娘的恶习。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便是嫌贫爱富、势利冷漠的真切写照。墙头草向来喜欢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自然富贵人家、官员府邸常常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与之相反,贫贱之家、贬谪官宦则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几千年过去了,苏轼在莫干山寺庙里面为势利善变的老道人写下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仍然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被人讽刺为“沐猴而冠”。后来成为汉高祖的刘邦,自己成为皇帝,未央宫落成,大宴诸侯群臣之时,问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现在看我比起二哥来,哪个有出息?哪个弄的产业多?弄得老爹啼笑皆非,哑口无言,难以下台,从侧面反映出刘父当年也是一样的势利。
遍阅史书,墙头草留下的“佳话”一段接一段,举不胜举。
他们怀揣势利心,总喜欢把周围的人分成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求得着的求不着的等等,并根据这些自以为高明的观察和判断,或倨傲或谦恭地及时调度和调整自己柔韧的腰板与丰富的表情。如此机动灵活、通权达变,或许真能立竿见影“心想事成”,得到一些现成的实惠和好处。然而,物欲的满足若以精神的沦丧为代价,那将是一场危险的得不偿失的游戏。长此以往,无异于惨不忍睹地往自个儿脸上涂炭抹黑。可墙头草家族的癖好历来得到良好遗传,糟蹋自己的形象已经是家常便饭,并养成了频频以有色眼镜看人的习惯。再近视的墙头草也拥有一双锐利的“鹰眼”,要不何来势利?
溜须拍马为权力
权力是好东西,墙头草最明白,把它比成磁铁尚不足以展示其魅力,更贴切一点,权力就是强力胶,墙头草一粘上,死都要抱住。
张星当总经理时,一位高层职员经常到张星家里坐坐,对张星奉承一番,外带一批上好礼物。而当张星下台,李光当上总经理时,这位高级职员马上到李光家里送礼,并数落张星的不是,将李光捧为最英明的领导。
墙头草的一个通病是:在你得势时,他锦上添花;当你失势时,他落井下石。他不懂得什么是真诚,他只知道什么是权势。因此,这种人不能亲近。
现在,如果某人为官在任,聚集在他周围的人很多,麻雀、乌鸦、狐狸、狼狗一应俱全,抬头低头,左一句“是”,右一句“对”,似乎他们在那人肚子走了一遭,什么事都是一拍即合,颇有默契,好一堆知己!有人为认识、结交做官之人,用尽了高招。这人一旦落魄倒霉,周围的人一下子没有了,真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为什么?因为没有了权势,别人再也无法利用他了。而在你失意时,经常到家问寒问暖的人是最可交的。哪怕是起初你认为这人很愚笨,不会说话,但是日久见人心。此时,你会为当初的想法而后悔,本来这人就是可塑之材,当初怎么就没发现呢?
有一个楚国人,拥有两名妻妾,都长得非常美丽。有个年轻人,看中这两位妇人,便从年龄大的那位下手。没想到那位妇人张口就斥骂他:“你这个禽兽不如的小人,快滚远点。”
年轻人只好识趣地走开。求欢不得,他便转移目标,向那位小妾频送秋波、表示爱意,两人很快便勾搭上了。
过了没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妾的楚人死了。有位客人对那位年轻人说:“人家的丈夫死了,你打算娶哪个为妻呢?”
年轻人说:“我要娶那个年龄大的。”
客人说:“年龄大的骂过你,年轻的顺从你,你为什么还要娶那个年龄大的呢?”
年轻人说:“当她还是别人妻妾时,就想让她顺从我一人。现在要她做我的妻子,就希望她替我去骂别人。”
忠诚于人,才会对人有信用。这位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娶那个年轻的妾,正因为她是不忠、不讲信用的女人。
为了获得上司的青睐,墙头草跟着上司的指示、暗示走都来不及,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主见,他永不反对或驳斥上司的指示。无论在什么场合下,墙头草只晓得做一种动作——点头同意上司的每一句话。
在他们心底,只相信一种真理:无条件地跟着上司的尾巴走,捡到上司剩下的残汤机会是存在的。而上司一个屁就足以把他们吹得老远,熏不熏死且不说,至少舔不到权力的香屁股了。
墙头草不断找寻一位强有力的上司去保护他们。至于什么个人尊严、正确错误,早已丢在九霄云外。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使领导高兴,使自己得利,其他一切都不管。墙头草除了懂得拍马屁之外,不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本就是缺乏主见,一无可取。
墙头草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是因为他们看透了人性的弱点(谁都喜欢听奉承话),再加上他们奉承有术。对付墙头草,最适当的方法便是把他们降到离自己越远越好的地方,作为一种警戒。当然,只有正直、精明的人才会这样对待墙头草。
墙头草附着在权力的大树上,啃噬势、利、钱、色,除非大树快被蛀空,否则他们将乐此不疲。
§§§第二节“利”就是一切
权势面前,没有良心
我们常说忠孝两难全,这是君子的无奈;对小人而言,利义则从不会合一,哪一天,逐利而仍有义,小人就非小人了。墙头草之所以是墙头草,是因为勾搭上了利,抛弃糟糠之妻,认权势做爹,有奶便是娘的事常有。
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王黼,就是见利思迁的能手。
王黼原名甫,因与东汉的一个宦官同名,宋徽宗改赐今名。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人又聪明,可惜用到不该用的地方。王黼的命运颇佳,虽然不学无术,但却中了崇宁进士。王黼中进士后,任相州司理参军,与何志共同领局编修《九域图志》。司理参军这个官并不大,野心勃勃的王黼不甘心就此沉沦,他无时无刻不做着升官梦。
但是他知道,靠学术而出人头地,对于他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武略他更是一窍不通,而且军戎之道又充满危险,他也无心靠此道去猎取高官厚禄。那么,就只有通过歪门邪道去投机钻营了,而这又正是他的强项。因而,王黼刚一涉足官场,便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变化,窥伺着钻营良机,寻找着得力靠山。至于编修《九域图志》,他只不过是敷衍塞责罢了,其兴趣不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