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白话全译
1336900000063

第63章 节卦(2)

解读中孚之卦的基本结构是阴柔之爻居于内,阳刚之爻居于外;其基本品质是和悦而谦逊。像人具有柔顺、刚健、和悦、谦逊四种美德,秉此而行德教,则可以教化全国。卦辞说“豚鱼献祭,尚且吉利”,就是说,豚鱼物虽薄,但表现了他的一片诚心。卦辞又说:“利于涉水渡河。”因为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巽,巽为木。刳木为舟,行于水上,自然平安畅达。好比人内心诚信,利人利物,坚持正道,与天理相符合,又何惧于人间的惊涛骇浪。《序卦传》中这样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节必须有信来作保障,这就是说用以节制的制度定出后,能否顺利执行,主要看人们是否诚信,这就是“节而信之”的问题,所以节卦之后次之以中孚卦。卦辞这里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指出这种诚信之德已经能够感动小猪小鱼,连无知的小猪小鱼都能被感动,那天下还有什么东西不能被感动呢?喻示出这种诚信之德可以广施世间万物,能如此自然可以获得吉祥。故卦辞说:“中孚,豚鱼吉。”卦辞的形象说法是:“利涉大川。”不过话又说回来,诚信还有正与不正之别,信而不正就是凶邪之道,成为小人之诚信,所以卦辞告诫我们要“利贞”,要有君子的诚信。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译文《彖传》说:内心诚信,柔顺处内能够谦虚至诚,刚健居外又能够中实有信,从而下者欣悦,上者和顺,如此诚信之德就能够惠化邦国。诚信到能够感动小猪小鱼,因此可以获得吉祥,这就是说诚信之德已惠及小猪小鱼等世间万事万物。利于涉越大河巨川,是因为此时能像乘驾木舟渡河那样方便可行,畅通无阻。内心诚信而又有利于守持正固,是因为应合了天的刚正之德。

解读“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这一段是用来解释卦名“中孚”的。柔指六三、六四,刚则指九二、九五,从卦形整体来看,两阴正居其内,好像中虚至诚。从上下卦来看,两阳爻恰好分处其中,犹如中实有信,故名“中孚”。从卦象上来看,说是欣悦,指下兑,巽是和顺,指上巽,上至诚以和顺于人,下有信以欣悦于上,所以才象征内心诚信,如此上下交孚,则这种诚信之德可以惠化邦国。总的说来,这里阐述的是中孚之所以成为中孚的两个因素。“信及豚鱼也”这一句是解释卦辞“豚鱼吉”的,小猪小鱼这类东西本是很难使之感动的,却能以内心诚信令它们感动,说明诚信之道已修到极点了,这样如不能获得吉祥,那才是怪事。用这种内心诚信之德涉越艰难险阻,将无所不克,就如同乘驾木舟渡河那样畅通无阻,方便可行。所以才说“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天道的“四时”运行无丝毫差错,公正而无偏,“中孚以利贞”,即内心诚信而又利于守持正固,与老天的“四时”运行既中且正的无私之德相合,所以《彖传》才说“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兑,兑为泽,泽上有风,风起波涌。这是中孚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风化邦国,唯德教为先,因而审议讼狱,不轻置重典。

解读中孚卦下兑为泽,上巽为风,故曰泽上有风。这是用卦象来解释卦名“中孚”的。泽是止水,风在止水上吹拂,寂而感,虚而通,风感水受,有至诚无所不入之象,所以才称之为“中孚”。君子们效法“中孚”之象,主张应该广泛施及诚信之德,从而泽被天下万物。用到社会政治生活上,则要能做到慎议刑狱,宽缓死刑,即《象传》所说的“君子以议狱缓死”。慎议刑狱就是说在判决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求把所有可疑的或者不能据以定罪的东西都清查出来,仔细审议案件细节。宽缓死刑就是说判决死刑之后要从缓执行,尽量从其罪行中找到可以不死的证据。这样,经过慎议刑狱而判刑或经过从宽量刑而仍当判以处决,对君子来说,也算做到了尽忠尽诚。君子的诚信之德要无所不施,对犯人也不例外,从而使他们受到感化,因之弃恶从善。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化。

译文初九:安守诚信,可以获得吉祥,别有所求就会不得安宁。

《象传》说:初九安守诚信,可以获得吉祥,说明初九别无他求的心志没有改变。

解读实际上正因为是居勿用之位,初九才获吉的。因为要“勿用”,所以要顺其自然,不存他求之志。初九本与六四有应,但有九二在路途上成为阻碍,初九很识时务,不再为六四而心有所动,安虞自守其诚信之道,故曰:“虞,吉。”若有他意于六四,不顾九二之阻而往应之,则“不燕”,即不得安宁。中孚一卦,讲的就是要内心诚信。这份诚信之德,无待于外,无求于外,所以中孚卦中六爻往应则凶,不应则吉。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译文九二:鹤鸟鸣叫在背阴,它的同类以声相应和。我有甘美的酒浆,我愿意与你共同分享,以求同乐。

《象传》说:鹤鸟的同类以声相应和,说明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意愿。

解读九二爻辞念起来像是一首短诗,不仅句式整齐,偶句押韵,而且形象生动鲜明。“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句中鸣鹤比喻九二,其子比喻九五,九二阳刚居正,处两阴之下,笃实诚信,声名闻于外,故有“鸣鹤在阴”之象。九五处上,也以自己的诚信之德遥相应和,故是“其子和之”。实际上这句的意思与上句是一样的,“我”、“吾”均指九二,“尔”指九五,以甘美酒浆共饮同乐为象,进一步说明九二、九五以诚信相互感通,相互应和。具备了这种诚信之德,就会有善言善行,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应之;反之,不具备这种诚信之德,就会有恶言恶行,即使千里外,也会违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译文六三:内心不诚,树起对立面,忽而击鼓进攻,忽而疲惫败退,忽而因惧怕敌人反攻而悲泣,忽而因敌人不加侵害而欢歌。

《象传》说:忽而击鼓进攻,忽而疲惫败退,这说明六三居位不当。

解读六三以阴柔之质居于阳位,失其正,导致心意不诚,甚至将六四当作敌人。而且六三很不安分,轻视六四,有躁动之象,故而击鼓进攻,采取断然而又盲目的行动。六四履正承尊,以六三的实力恐怕是难以战胜的。所以六三的冒然进攻不能奏效,只能疲惫败退。同时又害怕六四的反攻,六三不禁忧惧哭泣起来,但六四阴柔守正,不会加以侵害,六三又无忧而欢歌了。六三因居位不当,其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完全系诸外物,而且不自量力,进退无恒。在日常生活中,六三这样的人心意不诚,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往往多方投机钻营,言行无常,但是终将徒劳无益,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爻辞把一个心无诚信之人的态度描画得淋漓尽致。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译文六四:月亮接近满圆但还没有满圆,良马亡失其配,不会招致咎害。

《象传》说:良马亡失其配,说明六四断绝与其配偶的关系而向上顺承九五。

解读六四以阴柔之质居阴柔之位,得正,上承于九五之君,犹如柔顺之德走上盛大而又未达到至尊而盈的程度,故有“月几望”之象。“月几望”是六四最佳处境,如果六四的地位达到极盛的程度,以至于与九五之君相匹敌,那就是“月满盈”了,就会引起九五的不快,必然要受到九五的制裁。马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初九为六四之匹配,中孚卦中初九与六四正好形成阴阳互应。我们从“月几望,马匹亡”的爻辞中已经可以看出六四选择了九五作为自己诚信的对象。六四既然已经专诚事奉九五,就不能分心去往应初九,怪不得六四像马失其匹配一样,与初九割绝一切联系。当断不断,反被其乱,只有断然割舍,六四才会“无咎”。六四爻辞道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观点,对今人很有指导意义:一是系心于一,笃志立诚,这不论是对于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小事,还是对于树立远大理想并不屈不挠地为之奋斗这样的大事,都是有益的;二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爻辞认为奉事君王要高于同类相亲,故以奉事君王为正。而弃绝同类相亲的私应,在今天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摒弃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译文九五:用诚信之德广系天下人之心,一定无所咎害。

《象传》说:用诚信之德广系天下人之心,说明九五处位中正适当。

解读九五以阳刚之质处阳刚之位,居中得正,又是君位,为中孚卦之卦主,九五的孚就是人君的诚信之德。九五之孚与在下诸爻之孚有所不同。在下诸爻因居于下位,居于下位的孚只要内心诚信,不系于外就行了;九五却不同,身为尊贵之君,必须能够使诚信之德施及天下,这样才会无咎。可见要想得为君之道,必须有中正之德和至诚至信之心,从而使天下人都能以诚信相通。以诚信广系天下之心,则天下也会以诚信相应之,如此行事,何咎之有!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译文上九:高空飞鸟的鸣叫声响彻天宇,虚声远闻而缺乏笃实,必须守持正固以防备凶险。

《象传》说:高空飞鸟的鸣叫声响彻天宇,虚声远闻而又缺乏笃实,这种声音怎么能够保持长久呢?

解读上九居中孚卦之极,诚信之德过中已衰,而与之相反的虚伪则随之生出,于是才有“翰音登于天”之象。声音飞得越高,越显得虚无缥缈。上九缺乏的就是至诚至信之心与笃实之道,忠笃内丧,华美外扬,一味地追求那种不实在的虚名,只以矫揉虚伪为尚,这种华而不实的人,是绝不会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