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写作技法大全
1344900000093

第93章 电视新闻(1)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概念及作用

一、电视新闻的概念

广义的电视新闻是指通过电视屏幕播发的新闻,涵盖现阶段一切电视新闻的样式。大致上,它分为无电视纪实画面新闻和有电视纪实画面新闻两大类:无电视纪实画面新闻包括口播新闻、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有电视纪实画面新闻包括图像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现场实况直播、连续(系列)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一般情况下,无电视纪实画面的新闻只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别样式,在电视新闻传播的总量中占极小的份额。大量的电视新闻是有电视纪实画面的新闻。狭义的电视新闻,主要是指运用电视形象纪实手法报道的新闻。它特别注重新闻事件现场的电视纪实特性,讲究用“镜头语言说话”,讲究用视觉画面和现场同期声以及适当的后期解说来共同叙述新闻。

二、电视新闻的作用

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屏幕的图像、音响、画内或画外的解说为方式传播的新闻报道,是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新闻载体。尽管在诸种传播媒体中,它比较年轻,但它依靠微波输送、卫星传播等高科技手段迅速崛起,成为当代社会最活跃、影响最大的新闻载体。

§§§第二节电视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电视新闻的种类

根据电视新闻的语言、画面、时效、深度等综合因素,我们可以将电视新闻分为以下几类。

◆录像新闻

这是目前电视里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它将事件发生的真实画面和音响,新闻主持人的画外解说,事件当事人的现身说法等融为一体,事先录制在录像带里,然后活灵活现地在电视屏幕上播出。目前在各级电视台固定的新闻节目中,多为这种传播方式。制作这种新闻,前期需要有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后期制作和播出需要编辑和新闻节目主持人。

◆现场报道

通过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将“此时此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出去,它也是电视新闻常用的方式。尤其是重大的事件,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黄河小浪底等,都用同步直播的办法进行了现场实况输送。这种方式真实可信,时效性和现场感特别强,使观众“身临其境”,完全满足了大众的“知情权”,因而很受欢迎。

◆电视述评

这是一种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对事实加以分析和评价的电视新闻,其性质与报刊述评相仿。它的时效性可以较录像新闻和现场报道弱,但深度一定要强于前两者。也就是说,它是在一件新闻事实完全或者基本上水落石出以后,进行夹叙夹议、深度报道的电视新闻品种。电视述评叙述事实,是为评论事实服务的。它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因此对记者的要求很高。记者不仅要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法制观念、政策观念,而且需要很强的思辨能力,高超的采访技巧(如隐性采访、巧妙提问等)。电视里诸如《焦点访谈》、《新闻透视》、《热线追踪》等节目里的新闻,均属于电视述评的体裁。

◆电视专题

专门就某一特定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报道,也是电视新闻常用的体裁。它的特点是有一个既定的主题,内容比较详尽、生动,篇幅也较长,性质与报刊上的通讯相仿。专题报道综合运用、调度画内画外音、记者自述、当事人访谈、动静态画面等各种手段,为新闻主题服务。

◆图片新闻

将画外音与图片结合起来报道新闻的方式。由于各种原因,电视台可能一时得不到新闻事件的动态画面和音响,因此找几张有关图片加以说明,也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手段。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突发事件,以及电视设备难以到位的偏远地区的新闻报道上。

◆口播新闻

仅仅靠播音员用口播的方式报道消息的电视新闻。由于这种方法没有发挥电视图文并茂的特点,比较单调和呆板,因此一般只用在简讯及次要新闻的播送上。有时重大新闻发生了,详尽的画面未到,为抢时效,也用这种方式。

二、电视新闻的特点

具体说来,电视新闻有如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传送及时

当今世界上的任何新闻事件,只要有电视新闻记者在场,受众就可以迅速甚至是同步地获得最新的新闻事实,一点也不耽误。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和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点火升空,就是通过电视进行同步实况转播的。电视新闻的迅速与及时,是它优胜于报刊新闻的地方。

◆真实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电视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电视新闻集报刊的“视”和广播的“听”为一体,真正做到了耳闻目睹。尤其这个“视”不仅仅是文字的“视”,而且是形象的“视”、色彩的“视”、动态的“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接受信息时,视觉摄取远比听觉摄取的效果好,而视听合一、声色兼备则是最佳方式。电视新闻将新闻事实转换为直观的、具体的、可感的图像、声音和文字,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眼见为实”的深刻把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点火升空的重大新闻事件,就是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将“截断巫山云雨”、“敢上九天揽月”的壮观场面,直观真实地输送到广大观众面前的。

◆形象生动

直观、具体、可感的电视新闻是以其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外化特征的。尤其是当摄像记者不仅把握了新闻事实的精髓,而且拍摄水平高,与文字记者和编辑一起将新闻事实完整客观地融化在镜头里时,那种“百闻不如一见”、作用于受众的力量就更大。我们从报刊上不可能对长江三峡工程的壮观有形象的了解;而我们在电视屏幕上就能够目睹生动的音画:高高的塔吊,仅轮胎就有一人半高的巨型卡车,千万年来不见天日、此刻却被掏干了江水以便修筑大坝的围堰。

◆深入家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视是奢侈品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彩色电视的普及率在我国城市已经达到饱和的程度,现在正处在大屏幕、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的换代期;彩电在广阔的农村也大范围地进入了家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新闻已经从以前新闻传送的配角跃为新闻传送的主角。不要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民谚得以实现,即便一个不读书、不看报的人,只要一按按钮,就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新闻事实。当然,电视新闻也不是尽善尽美、毫无缺陷的。它不是凝固的书面语言,而是流动的播音语言和动态的画面,除非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它不如报刊新闻那么持久、耐看。另外,它对技术和录播设备的依赖大大高于报刊新闻;对人员的结构也有要求:起码要有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才能制作出一条图文并茂的报道。而报刊新闻的采写,一人一笔即可。可见,电视新闻的采访和制作,远不如报刊新闻那么灵活机动。

§§§第三节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比较

一、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特点的比较

(一)共同点

电视新闻主要运用电视声像报道新闻,所以它的一切特色必然和电视的传播手段相关联。报纸新闻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所以它的一切特色必然是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优势的结果。两者都是新闻,必然具备新闻的共同属性。

1.必须用事实说话

无论是写新闻还是拍新闻,用事实说话是第一要义。事实是新闻最基本的内涵,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报纸新闻侧重用语言文字叙述和描绘事实,要求把主要事实和事实的主要方面以及事实的关键细节清楚地传达给读者。电视新闻不仅要求用语言把事实叙述清楚,更要求用镜头画面把事件的具体情景展示出来,让人们亲眼目睹事实真相。

2.内容要新鲜

无论是报刊新闻还是电视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要新鲜、新颖或有新意。新闻的魅力就在一个“新”字。独家新闻当然是新,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普通的事实、事件中发现新意或找到新的信息。

3.讲究时效性

快,是新闻的价值体现,也是新闻的特质表现。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都十分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报纸新闻虽然是用纸介质传播新闻,但随着制作过程的完全数字化,报纸新闻的传播速度正在越来越接近电视新闻。快,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一大特色,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现场实况直播、现场采访报道等方式保持和新闻事件的同步,这是电视新闻优于报纸新闻的地方。

4.内容令人关注

新闻之所以能传播,是因为它的内容令人关注。所谓令人关注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发生的作用范围大,产生的影响程度深;或者因所报道的事件在地理、职业、年龄、心理、趣味等方面和社会大众接近而引起反响和注意。一般来讲,离人们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件就越为人们所关注,其新闻报道的价值也就越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的关注率高就会提升电视的收视率和报纸的发行量。因此,无论是报纸新闻还是电视新闻,所报道的内容都会有令人关注的特质。

(二)不同点

报纸新闻主要是通过纸介质用语言文字传达信息,表现为“空间存在形式”,具有阅读的可重复性。电视新闻主要用流动的声音和图像报道新闻,表现为“时间存在形式”,没有可重复性,所以两者在新闻的传播和表达上也必然各具特色,各有优劣。

1.报纸新闻是在有限的空间(版面)内传递信息,要求文简而意丰;电视新闻是在有限的时间(栏目)内播报消息,要求内容丰富而活跃。

2.报纸新闻以文字表达见长,运用有表现力的书面语能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电视新闻则以电视声像报道取胜,所以它的口语特性更强。

3.报纸新闻主要靠文字和文句的内在张力刺激、导引读者产生形象化感受:电视新闻往往依赖镜头语言直观地展示形象,使观众感到可亲可信,它的说服力更强。

4.报纸新闻在报道过程中能够对读者告之以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调动语言文字的叙事表情达意功能;电视新闻则侧重“以形夺人”、“以声夺人”,视听结合,声形并茂,能够引人入胜。

5.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电视新闻的辐射面更大,观众更多,影响力更强。和报纸新闻相比,它对技术和录播工作依赖性较大,但其采访和制作不如报纸新闻灵活机动。

6.电视新闻经常采用的现场纪实同步报道新闻方式是报纸新闻难以比拟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传播方式的比较

(一)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的传播方式不同。报纸新闻特别注重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在传播中的作用;电视新闻主要通过独特的视听结合报道形式感染观众、激励观众。报纸新闻主要作用于读者的视觉;电视新闻是以全感观的方式刺激观众。从目前电视采访报道的实践来看,电视新闻主要是用电视的现场纪实手法来表现新闻事件现场的真情实景,在纪实性中追求准确、鲜明、生动。因此,现场纪实性是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的主流特征。一般来讲,电视新闻传播的叙事方式大致被分为以下三种。

1.“画面+解说”的叙事方式(也叫图像新闻)

画面着力表现新闻事件的情景,文字叙说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动态,也包括对新闻事件背景的交代、结果的预测和某些评说。

“画面+解说”的叙事方式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

2.“画面+现场同期声+后期解说”的叙事方式

这种方式开始注意突出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视性,注重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生动鲜活的事实和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画面,尤其是突出地表现新闻事件的关键细节和生动情节。同时,还大力开发运用现场同期声的纪实特性,记者直接进入画面进行现场采访或主持现场播报,达到声画的高度合一。它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以现场纪实画面和现场同期声为主体,后期辅以适当的画外语言解说。

3.“现场纪实画面+现场同期声”的叙事方式

它没有后期画外语言解说,整条新闻的叙事由“现场纪实画面+记者入画现场播报+记者入画现场采访”来完成的。这类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完全电视化了,代表了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走向。完全电视化的叙事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把电视的现场纪实性发挥到极致。它注重现场抓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动态中进行采访报道,通过捕捉生动、鲜活的事实,获取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画面和富有说服力的现场同期声,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一个电视现场采访报道,基本上是“当场作业,一次完成”。

综合比较电视新闻的三种叙述方式,其共同点就是注重电视形象纪实特性的充分运用,即用现场抓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获得生动的、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镜头画面,在视觉上证实新闻事件发生的真情实景,给人以可信性、可感性。它与新闻的叙事语言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对新闻事件生动、鲜明、完整的叙说。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的三种叙事方式都有各自的适应性。第一种叙事方式,没有后期配音解说,观众就看不懂电视,比较适合消息式的动态报道。第二种叙事方式,是记者入画叙述新闻,有适当的后期配音解说,叙事方式“基本电视化”。第三种叙事方式无须后期配音解说,是“完全电视化”。第二、三种比较适合重点题材和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由于新闻事件发生时空的局限性和采访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叙事方式的不同,所以三者不能互相代替,而要根据采访报道的实际做具体分析。

(二)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

报纸新闻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通过语言文字的意义来引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和电视新闻相比,它的传播手段显得比较传统。为了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报纸新闻十分讲究传播方法,注重在传播内容、传播符号、版面编排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色。

1.提炼信息精华,引起公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