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365000000028

第28章 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7)

普罗提诺特别强调太一的否定特征,以此说明它超越了“是”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因为它不具备多样性,是不可分割的原初的一。一切被肯定的东西都有它的对立面,都是区分和分割的结果,只能属于“多”,而不是“一”。比如,太一没有思想,没有意志和行动,那是因为在它之外,没有一个与之对立的思想对象、意志目标和被作用者。因此,对于太一,不能说它是什么,有什么,而只能说它不是什么,没有什么。

★中世纪

●什么是共相?关于其有怎样的争论?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意即普遍、一般。关于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分为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对立的派别。就思想渊源来说,共相问题的争论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开始,在中世纪哲学中,因它不仅涉及事物的本质和概念的性质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基督教圣餐“实体转化”和“三位一体”等信条,所以才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在近代哲学中也有不同形式和性质的讨论。

3世纪时,腓尼基的学者波菲利在对共相提出3个问题:“种”和“属”是独立存在的抑或只存在于理智中?如果它们真实存在,则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它们是与感性事物分离的,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中与感性事物相一致的?这几个问题直接导致了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实在论者如安瑟尔谟和托马斯·阿奎那等断言,共相是真实存在的。安瑟尔谟是极端的实在论者,断言共相先于事物,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托马斯为温和的实在论者,断言共相既存在于事物中,又存在于理智中。它作为神创造事物的原型,存在于神的理智中,它作为神所创造的事物的本质或形式,存在于事物中。它作为人对事物的抽象的概念,则后于事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智中。近代一些哲学流派虽然没有把共相同神直接联系起来讨论,但也很重视共相问题。唯理论者认为普遍概念是天赋的。他们所谓的普遍概念是脱离个别的抽象共相。经验论者则在不同程度上都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

●文艺复兴指什么?这一时期的哲学有何特点?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15世纪至16世纪,是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一方面仍然保留着中世纪哲学的痕迹,另一方面也包含着近代哲学的萌芽。如果着眼于思想的发展,可以把这一时期作为一种新哲学的开端;如果着眼于思想的连续性,也可以把这一时期作为中世纪哲学的终结。当然,这两种观点不是截然对立的。即使是新兴的哲学,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以中世纪哲学观点为前提,即使是恪守传统的哲学也不是对以前思想的简单重复。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

●人文主义是一种什么思潮?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主要思潮,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与各国的民族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包括哲学在内的思想观念。但是,人文主义并不是一种哲学思潮,甚至也不是一种理论体系。

“人文主义”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指人文学科。当时的人文学科大致相当于古代罗马学校讲授的科目。15世纪意大利崇尚古代文化,恢复以古典拉丁文为主的人文学科,包罗语法、修辞、诗学、历史与道德哲学,它培养的目标是个人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人文学科最初在新开设的拉丁学校中讲授,后来欧洲各国的中等学校也普遍开设,不但学习古典拉丁文著作,还学习希腊文著作。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除少数几所意大利大学之外仍从事以逻辑为基础的经院哲学与神学教育。两类不同的教育是造成人文主义者与经院学者不同思想和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代·启蒙时代

●什么是唯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谁?

唯理论是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中与经验论相对立,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又译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这个译名一般用于狭义,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西方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开创者为法国的笛卡儿,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此外还有笛卡儿学派的马勒伯朗士以及莱布尼茨哲学的继承者沃尔夫。

●经验论指什么?与唯理论有什么关系?

经验论是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中与唯理论相对立,片面强调经验作用的认识论学说,又称为经验主义。它与唯理论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经验论者不承认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说,而是把“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这一原则当作任何科学知识的前提。他们认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理性的自身演绎,而必须从经验出发,经由归纳提升到普遍必然的认识。和唯理论者相反,他们推崇的科学典范不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体系,而是牛顿力学。经验论者认为,牛顿的力学体系不可能产生于人类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以观察为前提,以实验为依据,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经验论诞生在素有“经验主义温床”之称的英国,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地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唯我论的典型是贝克莱所提出的“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而不可知论,则是休谟从经验出发,并且最终得出了反对经验的结论。

●何谓天赋观念论?其传承如何?

“天赋观念论”是西方近代唯理论者提出的一种学说,以笛卡儿为代表。笛卡儿提出数学作为科学的典范,要求一切科学知识都要做到像数学那样确切可靠。他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

在笛卡儿之后,天赋观念说为唯理论者所继承,同时受到经验论者的反驳。斯宾诺莎在认识论上深受笛卡儿的影响,非常重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把理性认识放在首位,认为真理是自明的,理性直观到的清楚明白的“真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种真理自明论强调科学观念的直观性、内在性,与反映论相对立。经验论对天赋观念说提出了批判,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心灵里一无所有,好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并没有储存着任何天赋的痕迹,一切观念都是生后印到心灵上的。洛克说人们是通过感觉接受外界的描画,或者通过反省摄取心灵活动的情况,才形成各种观念的;感觉和反省都是经验,经验是人的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的白板说断言人在认识时纯粹是被动的。莱布尼兹针对这一点提出反驳,指出认识主体并不是被动的,正好相反,是能动的。普遍必然的观念本来潜在于主体中,只是通过经验由潜意识的状态进入意识状态。

●什么是社会契约论?其特点是什么?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宣称国家和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的政治学说。它的两个基本功用是:解释国家的起源,规定政府和公民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契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在中世纪也有表现。从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在16和17世纪,随着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发展,自然法学派的一些早期思想家详尽论证了社会契约说。到17和18世纪,社会契约说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发展为完整的理论。一般称他们为三大社会契约理论家。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不平等,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而展开竞争与倾轧。于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就缔结契约,制定法律,把自己的一切交给集体,换取对个人权利的保障。这样就产生了国家,出现了集中权力的君主和平等享有权益的臣民,社会由此就走向了文明。

社会契约说是针对“君权神授说”提出来的,它主张“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社会契约说一般是与“自然状态说”紧密相连的,由于“自然状态”中有种种不便,或由于人类天然的社会性必然导致组成社会和国家,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了国家,规定了君主和臣民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尽管各种社会契约说的方法一致,并一般都承认私有财产权、人身安全等,但结论差别很大:有人用它支持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有人用它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辩护,还有人用它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提供理论根据。

●什么是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具体到做法上,即让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这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三权分立,最早见于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的两权分立,即行政和立法的分立,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政冶家孟德斯鸠诠释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学说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证。

三权分立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

●何谓身心平行论?

“身心平行论”是19世纪欧洲哲学中论述精神与身体关系的一种观点。又译为心物平行论﹑心理生理平行论。这个术语首先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这种观点主张精神的(心理的)现象和身体的(生理的)现象发生在相互分离而又平行的两个系列之中。认为一种精神现象只处于与其他精神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同样地,一种身体现象也只处于与其他身体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而心身之间不存在着因果关系。

身心平行论是在笛卡儿的交感论和赫林克斯(1625~1669)的偶因论之后提出来的,是解决精神与身体关系的又一尝试。斯宾诺莎认为,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观念并不以观念的对象为原因,而是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身体不能使心灵思想,心灵也不能使身体动静。所以,在他那里已经有了身心平行论的因素。莱布尼茨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身心平行论者。他同意赫林克斯的看法,认为灵魂和肉体就像上帝造的两架十分精确的钟表一样,它们都按自身的规律工作而又与对方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既不是由于二者在相互作用,也不是由于上帝的随时调整,而是来自上帝的前定和谐。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心理过程是以生理过程为基础的,心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生理过程,有能动作用。

●什么是物体?是谁提出的这一概念?

霍布斯依据伽利略的机械力学原理,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建立了一套以“物体”概念为核心的自然哲学。霍布斯指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就是物体。关于物体,他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有广袤,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说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按照霍布斯的观点,物体就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它占有空间,能够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或被人们的理性所理解。霍布斯的物体定义概括了当时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成果,克服了培根物质观的朴素性,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霍布斯认为,物质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世界统一于物质,除了物质实体以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的实体。所谓世界,就是无数物质实体的总和。

●偶性的含义是什么?

“偶性”是霍布斯提出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这一范畴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用来的,但他对偶性的理解又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质。物体是主体,偶性则是物体的特性。他对偶性作了如下的解释:“一个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