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365000000061

第61章 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9)

奥卡姆发展了新的唯名论,他反对将共相本体化,而是确立共相的逻辑本质。听起来尽管很抽象,其实很简单。比如,“水果”这个概念,就可以剔除,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苹果”、“葡萄”、“梨”等具体事物的名称或概念,就没有必要在这些具体的东西上面再确立“水果”这一个概念。也没有必要把“水果”当作本质,它至多也只能算逻辑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奥卡姆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概念都是无用的废话,应当将其取消。这一似乎偏激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以结果为导向,始终追寻高效简洁的思维方式。600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见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善于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在“削”去理论或客观事实上的累赘之后,“削”出了精练得无法再精练的科学结论。科学家们对该原则最常用的表述是:“当两个不同理论给出同样精确的预言时,哪个更简单哪个就更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东西应该造得尽可能简单到无可再简单。”

●什么是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

安瑟尔谟是中世纪时期极端的实在论者。他他同奥古斯丁一样主张“信仰而后理解”,探索真理首先必须以信仰为根据。同时他也提出:仅有信仰而不诉诸理性,则近于玩忽。为了驳斥唯名论否认“共相”的观点,他在《宣讲》中他提出哲学史上著名的“本体论论证”。意思是说,上帝不仅是信仰的对象,而且人的理性也会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过程是这样的:上帝是至善的、最伟大的东西,比他更伟大的东西是无法想象的。既然如此,这个在想象中无与伦比的最伟大的东西,就不能仅存在于人的心中,而必须在现实中也存在。因为在思想和现实中同时存在的东西肯定比仅在思想中存在的东西要伟大,这就否认了“上帝是最伟大的东西”这个前提。就这样,安瑟尔谟从神的概念直接推出神的存在。

这个论证遭到当时法国马尔穆节隐修院修士高尼罗的驳斥。高尼罗在他所著的《为愚人辩》中指出,存在于心中的未必存在于现实;安瑟尔谟所证明的最伟大的存在不过是“海上仙岛”。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论证,后来得到笛卡儿、莱布尼茨、黑格尔等的肯定和修改,但被托马斯·阿奎那、洛克、康德等所摈弃。

●奥古斯丁的“光照说”指什么?

《圣经》中有“普照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是“恩典和真理”之说。奥古斯丁将这一教义理论化,提出了“光照说”。其大意是:一切真理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

在哲学史上看,“光照说”可以说是对柏拉图的“太阳”比喻的承袭。柏拉图的理念是“心灵的眼睛”看见的对象,善是视觉活动所需要的光源,被比喻为太阳。同样,“光照说”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人的心灵比作眼睛,理性比作视觉。正如只有在光照之下,眼睛才能有所见,心灵也只有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正如离开了光线的视觉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不受光照的理性也不能进行认识活动。在实际中,没有不受光照的理性,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向光照,正如视觉自然地趋向光线一样。因此,一切有理性的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真理,但只有那些信仰上帝、热爱上帝的人才能自觉地、充分地接受真理,把这些真理集中起来,最后认识真理之源的上帝。

由此可见,奥古斯丁的“光照说”既是对人类认识条件的哲学说明,又是关系人如何认识上帝的神学理论。

●为什么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在中世纪,理解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二者的关系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阵营。在这个问题上,教父哲学家们和经院哲学家们都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要为神学服务。然而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口号并为之进行论证的是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为什么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呢?在托马斯看来,这是因为:

第一,神学在题材上高于哲学。哲学只研究人的理性所能涉及的东西,而神学能够研究超越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存在。

第二,神学在确定性上高于哲学。哲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人的理性的本性之光,难免犯各种错误;而神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上帝的光照,是决不会犯错误的。

第三,神学的目的明显高于哲学的目的。哲学的目的再高也不过是朝向国家政治;而神学的目的则是追求永恒的幸福。因此哲学以神学为最后目的。

第四,神学在地位上也高于哲学。哲学依赖于神学,以神学为最终目的;而神学却独立于哲学之外,直接来源于上帝的启示。因此,神学可以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只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总之,托马斯主张,虽然哲学和神学都可以存在,理性和信仰也可以并存,但是神学是高于哲学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信仰是高于理性的,理性是信仰的补充。托马斯说:“神学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使用,犹如主要科学使用附属科学、政治学使用军事学一样。”

★近代·启蒙时代

●政治无道德是谁提出的观点?内容是什么?

政治无道德,是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在他看来,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按照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政治”成为“公共领域”的同义词,“道德”则被划归于“私人领域”,二者间形成了一种通过与对方的对立来反衬自己的“镜像”关系:一个人成为一个好的统治者意味着他必然被私人领域的标准定义为一个恶棍,而若将私人领域的行为准则运用于公共领域则无啻于自取灭亡。他指出:运用力量和权术,不必受道德的束缚。合乎道德事自然受人赞扬,但是,在政治上,不须问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只应问什么是有得的,什么是有害的。当合乎道德的事有害于国家利益和君主个人安全时,就不应去做。当不道德的事对国家和君主有利时,都应毫不犹豫地去干,不要有什么顾忌。“如果一个人完全遵守德行去行事,不久就会遭逢不幸,家破人亡,”马基雅弗利说,“做人君的如欲保持地位,必须知道怎样去行不义。”

●蒙田的“我不知道”指什么?

图片70

“我知道什么呢?”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兼文学家蒙田的座右铭,也是他的怀疑论的集中体现。

蒙田认为,人的意见是经常改变的,随着人的个体的发展而变化。人的感觉往往起着欺骗人的作用,并不可靠,而理性又往往软弱无力。人的观念往往是混乱的,因此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呢?”他反复问道:“假如我们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由此,他便把他的研究导向探索自己。他说,“我研究自己,这就是我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研究自己,人就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研究自我进而研究人类。人类的最大幸福就是认识对他人和对自己所应尽的义务。自我反省和自我克制就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独立。

严格来讲,蒙田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怀疑论者,他并不怀疑一切。他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怀疑论者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怀疑论者如皮浪等人,把一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否定掉了,他们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者。这个学派认为任何东西都是虚假的,认为真理是不可能被认识的,寻求判断是无益的。他们对一切都抱着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蒙田却不是这样。他继承了法国的怀疑论者的光荣传统,继承了唯名论者阿伯拉尔反对教会权威著作的勇敢精神,以求通过怀疑去达到真理。他的怀疑论是对旧思想作斗争的理论根据。对于真理、正义、自然,他非但不怀疑,而且坚信不疑。蒙田对旧的意识的怀疑,是他追求真理的必然结果。他一生渴望真理,喜爱真理,追求真理。“真理是那么伟大,任何引向真理的事业,我们都不当鄙视。”“我们要为真理而爱真理。”他把爱真理当作德行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认识论上,他不承认有天赋观念,认为认识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就是从事实出发,经过独立思考,最后作出判断。

●什么是唯理论?什么是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是近代西方认识论哲学中出现的两大学说派别。二者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三个问题: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二、关于认识的方法和逻辑问题;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其中,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是最根本的分歧,也就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认为“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的”。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的是带有普遍必然性的原理,亦即科学知识或真理。

关于知识来源问题,经验论推崇归纳法,唯理论则推崇演绎法。前者青睐归纳出来的结论,后者看重直观的知识。当谈到认识的可靠性问题时,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致的对待,没有注意到离得远的东西只是由于离得远或由于别的原因,而应该比它们离我们较近时显得小和模糊;在别的情况下也是这样”。这种观点就是把感觉经验绝对化,只承认感觉的真实性,最终从怀疑导致不可知论。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笛卡儿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的,近看却是方的,竖在这些塔顶上的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的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也就是说,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不能从经验中来,它只能存在于主体之中,仅仅属于思维主观性的机能,这就必然导致割断思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为知识先天地存在于主体之中,最终陷入先验论的误区。

●什么是笛卡儿的身心交感说?

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学说是和他的实体学说相关联的。笛卡儿认为:“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笛卡儿把实体分为绝对实体与相对实体,前者是自因的存在,即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这种绝对实体就是上帝;后者是只依靠上帝而不依靠其他事物就能存在的东西,这种相对实体有两个,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物质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是广延,即占有空间,它遵循自然规律而运动;精神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是思维,它根据自由意志而活动。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这两个实体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的,它们构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的世界。

笛卡儿的这种观点在理论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那就是人的身心关系问题。笛卡儿试图通过对人生理和心理的研究,以说明身心之间的交感。在笛卡儿看来,人不同于动物,他有理性或灵魂,因此人是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联合体。笛卡儿相信,在人身上的某个部位,有一个类似于舵台的交换站,它负责把身体的信息传递给心灵,再把心灵的消息传递给实体。而这个身心交感点就是松果腺。当感官受外物刺激时,一种叫“生精”(一个旧医学概念)的血液精华把这种刺激信号输送到松果腺,作用于栖息在松果腺中的心灵,使之产生关于外物的观念。反过来,当心灵产生了某种活动的观念时,它就在松果腺中把这种观念传达给生精,再由后者通过神经和血管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发生收缩和舒张,从而引起身体的运动。这并没有使其心物二元论问题得到真正得到解决,因为心灵既然是一个没有广延的、无形的精神实体,它就不能够通过物质实体松果腺与身体发生作用。

●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或机缘论指包含哪些内容?

马勒伯朗士是法国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生于巴黎,18岁时入巴黎大学神学院,1664年受神父圣职。马勒伯朗士为了解决笛卡儿二元论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在坚持精神与物质彼此独立的前提下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同一性,试图用唯一和全能的上帝来克服笛卡儿两个实体之间的对立。他认为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的,物质绝不可能为精神所认识的,它是由全能的上帝单独创造出来的。上帝能够使我们的认识与物质的运动保持一种相应性,因此物质与精神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交感”,一切相应的关系都是来自于上帝的随时安排,“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其实不过是上帝的意志”,这种观点被称为“偶因论”或“机缘论”。

马勒伯朗士试图举起上帝这面万能的大旗来解决问题,然而当把物质观念化或精神化时,他实际上已经把物质排除到精神之外了。这样一来,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对立不但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而且变得更加壁垒森严了。但这种思想也不能说没有进步意义。正如著名哲学家梯利在他的《哲学史》中所说的:“偶因论其实就是平行论。这种观点认为心理与物理作用没有因果联系,是彼此平行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在批判因果观念了。”

●培根的经验论指什么?

培根是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经验论的鼻祖。因此,他的经验论思想颇能代表当时经验论的一般思潮。培根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他说:“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认识就是存在的映像”。这就是说,要控制自然,就要服从自然,认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