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55

第55章 幼儿宝宝(3)

实地考察育儿观念和技巧。正所谓“耳闻不如目睹”如有机会能观摩到保姆对其他孩子的照顾方式,较单凭保姆的应对更具参考价值。如发现保姆说的与做的不同时,父母便需特别小心!

还要观察保姆在孩子哭闹时的处理方法;和别的孩子争玩具或扭打时会怎样处理;孩子不肯吃饭的处理方法等等。可借此了解保姆和父母本身的育儿观及技巧是否南辕北辙,或者大同小异。当然彼此间的育儿方式相似,孩子的适应便容易些。不会因不同照顾者的育儿方式有过度的分歧而受到情绪困扰,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因此,父母不仅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保姆,更要配合保姆来共同育儿!

★8.孩子三岁了,怎样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问题困扰

孩子今年三岁了,在家一则没有人带,二则孩子大了需要专业老师的辅导,所以我们想送他去幼儿园。我们附近的幼儿园不少,但是各个不同的家长对各个幼儿园的评价不一,让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我想请教一下专家,什么样子的幼儿园才对孩子的教育有益?怎样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呢?

分析解答

幼儿园的老师的素质好坏是我们选择合适幼儿园的最主要的标准,她们必须是正规幼师毕业的,还应该是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这样她才能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才能让你放心。最好这样的幼儿园的每个班级的人数不要太多,多了以后,老师的眼睛哪里能看得过来呢?所以一般是25个到30个孩子,一个班级三个老师的规模比较合适,一个老师能看10个学生,小小班一般是15个孩子,两个老师。

接送一定要方便。谁能保证天气永远是好的呢?所以有冰雪雨雾天气的时候,还是离家近比较合适,学校离家走路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是其他交通工具呢,最好是比较方便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问题。

学校的条件很重要。所谓学校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学校的器材和设备,学校应该有一定的户外活动的地方,最好能有一些适合孩子玩耍的地方,这样在饭后可以出来散步,游戏也有更大的空间。一般的幼儿园应该是远离马路的,这样是安全的,最好是有一大片绿地的,有一些秋千、滑梯、户外的垫子等等。软件是指学校的氛围,良好的幼儿园应该是多活动的。

一旦决定了送孩子去上幼儿园,那么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他哭闹你就心疼了,不能因为他生病了你就心软了,不能因为他不习惯你就不坚持了,这样一定是没有好的效果的。

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要仔细询问幼儿园自身的特色,通过听园长的介绍以及与幼儿园老师的对话中了解老师的教育思想,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当然,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看食堂卫生状况,还要了解幼儿园的饮食安排;家长还要仔细观察卫生间情况及幼儿园是否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孩子是否有自己专用的水杯、毛巾。

但是,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也应该注意一下别进入误区:

(一)幼儿园的体制很重要吗?

几种体制的幼儿园也各有优势。公立园的历史较长,保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管理方式、师资条件比较稳定,而且国家的资助使得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但是老师的教育思想比较固化。而私立、民办的幼儿园稳定性比不上公立幼儿园,但是在采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富于活力,更适合想法前卫的家长选择。

(二)收费高就是好吗?

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小孩接受最好的教育,现在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收费高得吓人。那些收入情况好的父母,把眼光盯在了收费很高的私立幼儿园上,觉得收费高的就是好幼儿园,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

选择公立幼儿园费用问题考虑起来比较容易。公立园的收费是有固定的收费标准的,按照幼儿园的水平等级收费,从二三百元到七八百元不等。而私立园的收费则完全是自主定价,豪华型的每年要好几万元,而又没有衡量幼儿园质量的统一标准,毕竟不是每所幼儿园都能够“园”有所值。因此,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最好先通过试入园的方式试一试,以免花了冤枉钱。

(三)硬件软件哪个重要?

家长亲自到幼儿园去考察的时候,往往把硬件条件作为比较幼儿园好坏的首要因素,看看教室装修是不是豪华。看幼儿园不要把硬件作为主要条件,家长在幼儿园里更注重的应该是人文环境、教师的管理。其实,特别豪华的装修其实是不适合孩子的,空调房、铺地毯对孩子的健康都不好,楼层太高的建筑物更不适合做幼儿园,所以不要盲目追求豪华。

(四)特色园一定比普通园好吗?

现在打艺术牌、双语牌的幼儿园越来越多,正好迎合“望子成龙”的家长培养小天才、小艺术家的想法。其实,在孩子3至6岁的时候,接触一些艺术、第二语言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很有好处的。可是要想上一个这样的幼儿园就可以让孩子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就大错特错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太强求他们学这学那,还要学出个样儿来,过大的压力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厌恶的情绪。而且,现在双语、艺术、体育特色的幼儿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认定,都是幼儿园自己给自己定名。

★9.女儿患上了入学恐慌症,就是不愿意去幼儿园

问题困扰

本来今年七月想送女儿去幼儿园,虽然我有时间教她,带她玩,但是在幼儿园那里我想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她的智商,通过跟小朋友的玩耍交流,对她的情商培养也很有益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平时拿老师吓唬她多了,开学的时候她死活不愿意去。强制送去几次,她竟然拉肚子,生病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分析解答

每年离开学还有十天,不少父母给今秋初入园的孩子提早进行家庭模拟训练。但是,不少孩子却因为学前准备压力太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等生理不适。人为的“入学恐慌”正在袭击即将入园的学前儿童,也许这就告诉家长朋友们,入学准备是需要的,但还要注意一个度。

(一)别拿老师吓唬孩子

“再闹,等你到了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临近开学,不少父母拿学校和老师来吓唬即将入学的孩子。吓唬孩子是绝对不可取。

(二)能力训练不能强制

有些孩子玩玩具、看画册经常只有几分钟的专心度,而且平时迷迷糊糊,经常丢三落四。临近入园,父母难免不为此心烦,有的父母便开始每天“集训”。内容包括注意力训练、“打坐”训练等,以强化孩子的注意力。

(三)心理恐慌会引发儿童的身体不适

学前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异常极易引起连锁生理疾病。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期望高而出现异常情绪,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前儿童小小年纪就出现失眠、神经性胃痛等成年疾病。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减负,不要过早、盲目地给他们制造人为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那么,入园前,家长应为孩子做那些准备呢?

(一)心理准备

1.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入园前,你应该带孩子去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玩耍,使孩子逐渐建立“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为孩子报名后,应该带孩子去看他的班级、屋里的玩具、睡的小床、洗手和小便的地方……这样,孩子会对“幼儿园”有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但是,注意不要直接而过分地夸张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以免给孩子造成错觉。

2.帮孩子认识小伙伴。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同一个班级的同伴,只要认识一两个同伴就可以,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熟悉的同伴会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二)生活准备

1.培养孩子独立吃饭

家长应鼓励孩子去试着自己吃饭,不必过分担心孩子会把饭洒得到处都是,也不必由于孩子会吃得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油渍而嫌麻烦或者不卫生,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物品从而避免事后遗留很多家务。

2.帮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

孩子入园前在家里一般是坐便盆大小便的,但幼儿园厕所大都是蹲坑式的,孩子对此不习惯,所以入园后入厕的问题最多。?孩子要学会上厕所。首先要解除他的紧张心理,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自己上厕所了。

3.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不要仅仅考虑美观等因素。

4.建立孩子的午睡习惯

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这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对于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能让孩子养成午睡习惯。

当然,可能会有个别孩子不需要午睡,他们不但极难养成午睡习惯也可能并没有因为缺少午睡而精力匮乏,但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见,因此请家长尽量按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孩子的睡眠,如遇有特殊情况也应该与老师一起商讨,共同解决。?

★10.孩子“人来疯”,让我们很是尴尬

问题困扰

我家孩子今年5岁,平时在家挺老实,文文静静的,可是只要一来客人,他好像就“兴奋起来”,在家到处乱窜,搞得屋里满地都是各种玩具书籍零食,有时候还给客人来点恶作剧,别提我们我们有多尴尬了!我们也训诫过他,可是下次来人的时候他仍然会这样。听人说这叫作“人来疯”,虽然不是病,但也不是好现象。我希望孩子能够礼貌待人,作一个彬彬有礼的男人,请问该怎样去掉他这个毛病?

分析解答

对待孩子的“人来疯”,只靠批评和惩罚是教育不好的——受到批评和惩罚在某个角度而言也正好满足了孩子们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心理。其实,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如能创造机会,让孩子正当表现自己,家长和其他人又给予认真关注,并做出肯定性评价,就可以把孩子的表现欲引上正道,而不再搞“人来疯”了。

(一)教孩子礼貌待客

客人到来之前,父母可给孩子讲讲“文明待客”,考考孩子“你知道客人来了要倒茶吗?”“请帮我摆摆桌子,想想让客人坐在哪里?”客人来了可以让孩子端上水果,或拿来烟灰缸,这样一来,家长既增加了小帮手,又不致使孩子闲着没事,瞎捣乱。

(二)让孩子展现才华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让孩子展现他的“才华”:比如给大家唱支歌、朗读一首诗或讲一个小故事、跳个舞……大家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也提出希望。这样,孩子会非常满足,而且愿意以后做得更好。“人来疯”自然在不知不觉中收敛和转变了。

(三)安排一些消耗时间的事情给孩子

如让孩子捏橡皮泥、画幅画等,做好后,拿给客人看,这样大人不但能腾出时间来和客人交谈,也训练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和自律性。

(四)转移关注点,让“人来疯”失灵

孩子用“人来疯”来引人关注,大人偏偏不理他,关注别的事情。

(五)从平常家教留心

人来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要防止和消除,必须在平时的家教上下也有所注意,对孩子既不过分娇纵、溺爱;也尊重孩子的性格、年龄需要,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付“人来疯”招数之解惑:

第一, 该不该当着客人的面管教孩子?管教孩子应当及时,但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管教孩子。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揭他的短,会让孩子难为情,伤害他的自尊心。应等客人走后再进行教育,但不要拖得太久。否则时间太长,家长重提此事,孩子早已淡忘,收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使孩子反感。

第二,孩子闹“人来疯”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该不该答应?如果孩子知道父母在客人面前会比较宽容,就想趁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父母一定要坚持住,和孩子明确地讲:无论怎样闹,也不会答应你的要求。这样,孩子闹过一、两次之后,发现挺没趣的,就不闹了。如果父母碍于客人的面子,满足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就会一而三、再而三地“人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