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56

第56章 培养孩子的智商(1)

★1.什么是智商,影响孩子智商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困扰

以前总是听人说某某智商怎样怎样,智商决定着人的聪明程度等等,但是从没有关心过。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聪明、成为高智商的人呢?可是我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我想知道智商跟智力是一回事吗?智商是怎么测试的?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分析解答

智商就是IQ(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设计世界上第一智力测验。这些测验,每个都共30题,由浅入深,测试人的判断理解及逻辑等能力。这套测验,给当时的法国政府采用,用来测试学童的智力,以找出那些智力较低者,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其后不断修正先前设计的测验,得出一个“智力年龄”的概念。

智力年龄(Mental Age)是指某个年龄组别的孩子,平均而言,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比如,一个8岁的小孩子,他在智力测验的表现,跟普通10岁的孩子一样好,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年龄是10岁,虽然他的实际年龄只有8岁。

1916年,心理学家Stern提出一个“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的概念:如果一个小孩子的智力年龄与他的生理年龄一样,那么他的智力就是一般;但如他的智力年龄高于或低于他的生理年龄,则他的智力便是高于或低于一般水平。

智商(I.Q.)=(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

智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潜在的综合能力,它适应于广泛的活动范围,体现于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和记忆力五个组成部分。智商是通过智力检测得出的分数。智商通常能反映出一个儿童目前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智商越高说明智力越好。

儿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和记忆力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而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例如,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差,不能很好地集中在一件事司长上,他就不能认真观察事物,不能很地记住事物的特征,更不能进行连续的思维。

所以,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挺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原因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心理学家在对孩子的学习障碍进行矫正时,要测验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矫正,而不是给孩子讲大道理或是反复讲课本中的内容。

智商并不等于智力,因为智力检验只能检验智力的行为水平,而不是智力的原本,同时智商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智力测验结果受到当时小儿心理因素的影响

婴幼儿的心理极不稳定,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智力检验时环境是否安静、光线是否柔和、室温是否适中以及孩子睡眠是否充足、心情是否舒畅、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都可直接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常常是同一个孩子,但每次智力检验的结果却不一样。

(二)智力测验的量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各种量表的重点是检验小儿的感觉和运动方面,而人类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重要的智慧因素。但这些因素在婴幼儿时期尚未能充分萌发出来,感觉、运动能力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地代表智力的全部。

(三)智力发育具有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早晚和发育的快慢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有的发育快,有的发育慢。而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人在婴儿期智商常常一般,甚至还不如周围的孩子聪明,但到了一定的年龄时,就会茅塞顿开,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

(四)环境与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孩子的智商高或低,只是说明具备了一种潜能,而这种智力潜能能否得到发挥,还取决于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孩子处于一种良好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后天教育,可使孩子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智力一般或偏低,通过努力也可以“大器晚成”。如果环境很差,家长放松了必要的教育,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也得不到发挥,未来也就不会有什么建树。

所以不要根据婴幼儿时期的智商,就轻率地预测孩子的将来。不论孩子的智商是高还是低,都不要放松,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进行必要的教育,促进其智力的发育。

★2.经过测试我孩子的智商很低,这可怎么好

问题困扰

一位年轻朋友带孩子进行了智力测验。测得的结果,他孩子的智商是90。据测查人员说,这属于中等偏下,他感到很失望。就打电话问我:“现在测得的智商,是不是就给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盖棺定论’了?”

分析解答

这位年轻朋友提出的问题,很带有普遍性。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或担心,一是表明人们对智力测验、智商是怎么回事还不大清楚;二是智力测查人员对测查手段和测查结果的说明不负责任,不认真,或者很有可能在说明时带有很明显的商业广告的意味。

所谓智力测验,就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有人把智力看作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能力。因此,智力测验也称之为普通能力的测验。

前面我们说过,所谓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力商数是测量人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它是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的商数。比如,孩子的智力年龄与其实足年龄相等,他的智力商数就是100。如果智力年龄得10岁,实足年龄为8岁,那么他的智力商数则为125。一般地说,凡是智力商数大于100者,则表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若低于100,则表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低。

用现在通常使用的智力测验方法所测得的智商,一般来说,还能反映孩子目前智力发展的水平。但是,由于目前通常使用的智力测验手段,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仍尚不完善,其可靠性还不能说是百分之百。

因此,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比智力测验更高效、更准确地了解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手段。

一般地说,人们的智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人的智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的智力是有可塑性的,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儿童、少年,可变性更强。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只要个人努力,智力水平会有所提高的。相反,若是周围环境不好,所受到的教育不利,个人又不努力,智力水平也会降低。一次智力测验的结果,特别是年幼时的一次智力测验的结果,并不是“一测定乾坤”,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智力发展的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麦考尔1973年通过研究证明对正常儿童来说,其智商在2.5岁至17岁之间,会发生28.5分的变化,提高和降低两个方向的变化都有。这意味着,只要客观条件适宜,培养方法得当,智力中等的孩子可以达到优等智力的水平。同样,智力优等的孩子,在恶劣的教育环境下,其智力完全可能由优等变为平庸。

古今中外许多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国宋朝有一个孩子叫方仲永,5岁就会作诗,而且作得相当不错,“名噪四乡”,远近闻名,应当说这个孩子的智商不低。但由于其父没有及时给以良好的教育,而是把他当成“摇钱树”,带他到处去表演作诗赚钱,到十二三岁时,所作的诗就大不如以前了。到20岁时,就“泯然众人矣”,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也被老师称为“头脑迟钝”的学生,认为他没有多大的出息。但他一生中拥有11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仅是可以变化的,而且也说明人的智力开化有早有晚。小时候聪明的,长大了不见得也照样聪明;小时候不大聪明的,长大以后不见得不聪明。所以,孩子小时候进行智力测验所得的结果,不论是智商高低,都不能视为是对孩子智力的“盖棺定论”。

对孩子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商,是较高的,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放松培养教育;是较低的,也不要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撒手不管。对测得的结果,完全否定,根本不信,这不好。因为毕竟目前的智力测验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也不必奉若神明,深信不疑。因为目前的测验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绝对可靠。智商是一个衡量人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但也不是唯一的指标。特别要防备个别丧失学者良心的人,为了经济利益而自吹自擂、自卖自夸,鼓吹现代迷信。

★3.很想让孩子更聪明,怎样才能提高他的智商呢

问题困扰

教授,既然你说智商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培养,那么你能谈谈通过什么途径来对孩子进行训练吗?我的孩子今年三岁,可是感觉较之同龄的孩子他的反映有点迟钝,记忆力和想象力也不是很好。我们很想让他变得聪明一点,现在还小,所以想抓紧时间训练他。另外,我的妹妹也准备要孩子了,为了将来的孩子,她也想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

分析解答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要以遗传因素为基础,这是无法更改的,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后天的培养。所以后天的努力是将先天优势发挥出来的关键。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天才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像华罗庚和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仍然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努力向上的品格,提高孩子智力的其它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几个原因。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以下几个条件下孩子的智商往往较高:

远血缘通婚夫妻的孩子。父母血缘越远,孩子智商越高。近亲假婚配是生育傻孩子的祸根,“本地婚”、“同村婚”等就地取材式的也不佳。研究表明,父母均为本地人,其子女平均智商为102.45,同省异地通婚者上升到106.19,异省者达109.35。可见异地通婚能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择偶时不可忽视。

晚育的孩子。抽样调查显示: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3.24。28岁期间生育者高达109.29,但29岁以上所生的子女智商又低于105,故专家推荐24——29岁期间为育龄女性的最佳年龄。至于父亲,刚以30岁左右为优。“早生贵子”与“晚年得子”皆不利于子女的智力。

九至十月出生的孩子。根据日本专家调查分析,一年中9——10月份出生的孩子智力最佳,在为胎儿的大脑沟回在胚胎头3个月形成,此时正值五六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孕妇心情愉快,营养良好,特别有利于大脑发育,出生后智商自然高出一筹。

吃母乳的孩子。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普遍智商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多十分,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网点的形成,与牛奶相比较,母奶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与母亲相比较,父爱对孩子的智力影响更大,这是美国密执安大学科研所人员的结论。据调查,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独立感和学习自信心具有优势。资料显示,常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对新奇事物兴趣更浓、社交能力更强,而多与父亲打交道的孩子数学成绩较高。因此,作父亲的决不要将抚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人妻子,以免失去孩子与父亲相处的优势,使其智力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勤于运动的孩子。美国一位博士研究显示,凡坚持每天持续20分钟的跑步、健美操等运动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懒于运动者,因为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想象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更富有创造力。日本东京大学专家为中小学生开的健脑“处方”,就是多做跳绳、踢毽等强跳运动,特别是早晨、傍晚及课间

体重适中的孩子。过瘦过胖都不利于智力发育。就现实生活而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胖孩子的队伍日趋壮大,肥胖已成为儿童智商发展的主要威胁。有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正常儿比较,其智商尤其是操作智商相差悬殊,视、听感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等水平状态。神经解剖专家分析指出:肥胖儿大量脂肪进入脑内,挤压大脑沟回,妨碍神经纤维增生与沟回形成,致使大脑皮层平滑、神经网络简单,医学上称为肥胖脑。故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比重,坚持体育锻炼,削减多余体理,乃提高肥胖儿智商的一大窍门。

★4.学前班提前上小学课程,这样是否利于儿子智力开发

问题困扰

我和老公很恩爱,最近却为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学习小学课程之事吵得不可开交。为了开发女儿的智力,我们让女儿上了绘画班和电子琴班,学习得很好。后来,丈夫去外地学习,我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女儿班上有家长教孩子上小学课程;就此顺藤摸瓜,发现教孩子学小学课程的还真不少,有的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得差不多了。于是,一急之下,停了女儿的业余绘画和电子琴学习,用高价请了一位小学教师“钟点工”,来家系统地教女儿学小学课程。丈夫学习回来,得知此事,指责我“乱弹琴”,我还不是为了孩子?当然心中也有气,就吵了起来,火药味逐日加浓。我就不明白,那么多家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小学课程,我们为什么就不呢?那以后上学,我女儿岂不是要落后人家很多?

分析解答

当前,一些农村幼儿园在大班或学前班,提前开设小学一年级课程,相当普遍;城市幼儿园虽无此举,但是家长却自发让孩子在家学习小学一年级课程;有的还学小学二年级课程,亦不寡鲜。

正如这位女士所认为的一样,家长之所以热衷于让幼儿超前学习,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怕孩子进小学后跟不上班;希望多教孩子一些知识,并认为如果不开设这类课程,是不负责任,会耽误孩子的前程。一些家长表示,提前让孩子掌握一些小学课程,将来不吃力,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外语、计算机等。同时,现在升中学、考大学,甚至跨区上小学都要考试,误了哪一步都不行。其实,是希望孩子一进小学就能出类拔萃,以便将来进重点中学,直至大学。

家长用心良苦,叫人感动;但是,我们说,这样客观上却害了孩子。殊不知幼儿学小学课程的弊端很多:

(一)这种幼儿,进入小学后,认为学习是“炒冷饭”,兴趣不大,听起来乏味,学着不带劲,精力分散,上课做小动作,学习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