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58

第58章 培养孩子的智商(3)

环境、情绪容易促进记忆,这在成年人中也比较明显,不过儿?童显得更加突出。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我们应想方设法地提高儿童?对所记事物的兴趣,用兴趣吸引他,给他较强的情绪体验。可以把?要记的事物寓于故事中,让孩子体会。孩子动手动脑相结合,更容?易记忆。如让孩子识记"猫"字时,可以引导他看猫的形态,听猫的?叫声,摸猫的身体等,加深他的记忆理解。?良好的记忆力应具有如下特征:敏捷、正确、持久,同时还应有?良好的回忆能力。

(五)归类整理提高记忆力

父母可以让孩子根据事物属性的不同、用途的不同等来归类分组记忆。这样记忆的知识比较条理,而且又利于培养孩子系统的思维习惯。如把水果类的放在一起,昆虫类的归为一类让孩子记忆。

★8.儿子做事总是不能专注,如何吸引他的注意力

问题困扰

我儿子今年2岁半了,可他的注意力一点都不能集中,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玩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会小汽车、一会小飞机,尤其是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屁股上就像长了钉子,听不了几分钟就要走开了,画报只能看几页,真怕他从此养成习惯,以后就麻烦了。专家都说3岁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担心这样影响他以后的学习。我如何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分析解答

一般我们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说他有意注意不够集中,不能按照特定的目的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不够长。那么,3岁之前的孩子他的注意力特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实际上3岁以前的宝宝是以“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为主导的,也就是宝宝“注意”的活动主要由外界事物、对象的特点所决定,而不是自己有意地根据目的去进行的。比如,一种很突然的声音、一件新颖的玩具、一件富有特点的物品等等,都可能将宝宝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时宝宝的有意注意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三分钟热度”已经不错了。而且年龄越小其有意注意时间越短。据研究,一个11—12个月的婴儿凝视成人手中的挂表,一般也不超过15秒钟。

判断孩子是否属于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智力问题,应在医生指导下做问卷答题和相关身体检查。我们家长应该知道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上,有许多是孩子们未曾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培养注意力。

(一)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许多实例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二)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游戏活动方法很多,比如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四)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9.儿子做事总是粗枝大叶,怎样培养他的观察力

问题困扰

一个人敏锐的观察力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我特别想在这方面给孩子以训练。可是我的四岁的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让人感到粗枝大叶,不肯仔细研究观察,例如,我让他看看蚂蚁是怎么搬家的,他看了一会就玩弄起来蚂蚁,却不愿意仔细观察;让他找图像中不一样的东西,他却乱指一气,没有耐心。请问我该怎样训练我孩子的观察力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分析解答

观察力并不仅仅是眼睛好耳朵灵的问题,而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和智力发展的基础。

观察是儿童积累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虽说有眼有耳就能看能听,但同时接触同样的事物,有的孩子能在脑子里留下准确、完整、丰富、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却只有支离破碎甚至错误的印象。可见,观察力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时期,观察能力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一)笼统而无目的成人观察事物,往往都有一定的目的,而幼儿的观察缺乏目的性,大多是出于好奇心。所以往往注意了整体的大概轮廓,而忽视了中间的具体细节,或注意了某些突出的特点,而忽视了整体。

(二)肤浅而缺少方法??幼儿的思维特点使他们在观察时多注意表面现象,比较肤浅、粗糙。当幼儿通过观察进行模仿时,虽然他的模仿能力较强,但仅能模仿大人某些粗大的动作。

另外,幼儿虽然很愿意观察,但缺乏观察的方法。如当大人带小孩子外出时,孩子不停地东张西望,指东问西,什么都想知道,没有一定的规律。这些就是缺乏观察方法,观察肤浅的表现。?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唤起孩子的观察欲望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有利于激发观察兴趣的环境,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是以动为主的。如果让孩子观察盆景,不到1分钟就厌烦了,而若观察金鱼,可以持续五六分钟。所以让孩子观察的对象,要有具体、生动、活泼、好看、好玩、好听、好尝试等特性,既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又不损害身体健康。?

(二)明确观察的目的?

父母可以在季节变换时带孩子去田野或公园,和他一起“找春天”、“找冬天”,观察天地、山水、动物、植物的变化;可以引导孩子对一些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牛、马、驴的异同,鸡、鸭、鹅、雁的异同等。

(三)教会观察方法

?观察的方法很多,不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给他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使他懂得从部分到整体或从整体到部分有步骤地观象。还可以引导孩子对各种植物的播种、发芽、长大、开花、结籽过程做长期持续的观察,并启发孩子动脑筋,对观察的结果多问些为什么。

(四)让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培养观察兴趣

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和会活动的东西作为观察对象。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力求让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

(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

要积极主动地为幼儿提供一些观察条件,可在幼儿园增设自然角、种植园地、科学发现室、图片展览等,带幼儿参观商场、动物园、公园,还可以按季节组织幼儿郊游,参加一些画展、花展等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选择幼儿容易理解的事物,循序渐进地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智力。

★10.女儿学习总是很死板,没有想象力

问题困扰

女儿学习总是很死板,不会灵活运用,只知道按照已经学会的方法去做,做一道题目,老师讲过的下次肯定会做,但是变个说法她就说老师没有教过,没有一点想象力。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凡是我跟她交代过的事情,她总能下次按照这种方法完成,可是就不知道换一种新的方法。这真让我很是苦恼。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分析解答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可是看看当今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究竟还有多少呢?

当然,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家长与教师要指导孩子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

为了弄清什么叫想象,先得介绍一个概念——表象。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它们是很具体的、很形象的。想象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采取所谓“思想实验法”,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数学推导而成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观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

(二)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

(三)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舰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

(四)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

总之,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当孩子的头脑插上想象翅膀时,他会飞翔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