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81

第81章 把握同事关系(2)

如果大家共同承担的工作成绩最后被没有职业道德的同事窃取,是极不公平的,她的这种不良职业习惯一旦蔓延滋长,是非常不利于公司整体员工工作氛围的,同时会对其他人的工作业绩造成影响。辛辛苦苦地干完活,老板看不到已是令人郁闷之极的事,最可恶的恐怕就是被同事说成是他的功劳,吃苦我去,功劳他享,转眼间小人便得了势,逐渐成了上司身边的红人,而埋头苦干者却只能在他的光环下继续黯淡地生活,心中越想越憋气,可又能把他怎样?

忍气吞声这种做法并非明知之举,老板能英明裁决固然是最终之道,可万一英明的老板就是在这件事情上英明不起来,还忍到什么时候?再说老是忍气吞声,反而会助长这种人的嚣张气焰,把你当成软柿子来捏。保持良好心态是必要的,但并不等同于忍气吞声。保持表面云淡风轻的同时,要进一步抬高自己的姿态,博得涉及相关事件的人物的信任,如此这般,周围同事可能反倒看不下去,为你出头,有了利落的旁证,小人就算逃得了一时,也隐藏不了一世。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总不能整天气急败坏吧?下面几种方法或许有所帮助。

(一)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不该说的话就不要乱说。

“吃一堑长一智”,不要让同样的事再一次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即使你的同事天天和你在一起对你微笑,你可能到了被炒鱿鱼时还不知道是谁在你的上司和老板面前打你的小报告,说你傲气,工作上难以配合。

(二)向公司高层寻求帮助,但在此之前一定要收集足够的证据。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那位同事确实盗用了自己的创意,而且在上司面前说了诬陷你的话,当然可以和上司客观地进行一次沟通,用事实作为沟通的砝码请上司自己来进行判断。

(三)别让这样的人认为自己是胆小或者糊涂的人,应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夸赞挖你功劳的人,然后重申功劳是自己的。

(四)一定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搞小帮派之类的联盟,避免引起上司的反感。

有人觉得应该联合同样受欺负的同事共同和爱争功的同事对抗,准备好以牙还牙,以毒攻毒,进留心小人的弱点和把柄,抓住机会,瞅准他的屁股结结实实来一脚,这样有时候确实能让自己心里平衡一点。

★6.同事误认为我拿了别人东西,该怎么办

问题困扰

小王和很多年轻同事一起住公司安排的集体宿舍。一个同事一把漂亮的刮胡刀不见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也巧,小王当天去商店买东西时,顺便买了一把从颜色到式样都与别人丢的那把差不多的刮胡刀。同宿舍的同事看到后,马上将小王有一把相同刮胡刀的情况讲给公司的其他同事,让人觉得好像是小王偷了别人的刮胡刀,小王有口难辩。没过几天,小王拣到了同宿舍一个同事的钱包,而地点又是在宿舍楼里,同事说是自己没有丢,肯定是被人拿走了,这样小王又一次背了黑锅。看到同事们在一起嘀嘀咕咕,而且对他的态度也很冷淡,好像故意疏远他,小王心中十分苦闷,他该怎么办呢?

分析解答

生活中的误解比比皆是,在纷繁复杂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被人误解或误解别人的事常会发生。家长、同事、邻居、好朋友、甚至连过路的行人都会误解你。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误解人的现象呢?一种是由于一些人认识上的不成熟和他们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得他们对事情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解释说明,结果遇事就猜测,当然免不了误解了。有的则只管表面现象,不顾事物的本质而乱下结论,当然我们就可能被人误解了。被误认为偷钱很痛苦,其实,不就是那些人不做调查研究,想当然造成的吗?

我们知道造成误解的原因有很多,关键在于被误解后,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解决的方法。要学会多方面考虑问题,也许自己认为受委曲了,可是一旦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想,或许会发现,他不是有意的。或者他们的原意是好的。学会宽容别人,事后讲清。当遇到论不清的问题时,要暂时忍耐。当然,适当宣泄也是一种办法。总之,我们要学会心胸开阔,要有接受不公平待遇的准备。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融洽。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对待别人的误解,应该说:"理解万岁!"并非误解自己的人都不可以成为朋友,误解了好几年,然后忽然觉得你这人其实不错的情形也常有。要相信自己,相信乌云总是遮不住太阳的。

沟通的渠道很多,方法多样。各个行业、各种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性格都有不同的沟通重点、要求和方法,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对一个学生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要主动和同事进行沟通,但一定要避免再次误会。

在现实交往中,有的人总希望别人能主动一些,自己投桃报李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消极态度。同事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交往沟通谁都可以主动,没有谁先谁后、谁主谁次的问题。

同时要把握好理智,千万不要寻衅报复,胸怀坦荡容易被人理解,胸怀狭窄则难以被人理解。

(二)和同事沟通时态度要真诚,态度要平和不可急于求成。

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少一些猜疑与嫉妒,遇事不要过于冲动与偏激,处事不能过于简单与机械,凡事三思而行,最好是在对方心平气和时说出,且解释时要让别人感觉到你很真诚。如果自己羞于说出口,也可以请人帮忙。

(三)平时要和同事多沟通,使人了解你的为人,对于根本就解释不了的问题不要浪费时间。

当然,有的问题根本不好解释,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反而让人觉得你在掩盖什么,或者不可以用时间来说明、证明,事情终有水落石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这类问题整天向不相干的人解释,因为别人未必对你的事情感兴趣,而且你也未必能解释清楚,只能让自己痛苦又劳累。

★7.升职后怎么与以前的同事相处呢

问题困扰

一周前,公司的公告栏里贴出了一则“人事晋升公告”,谢小姐被提升为市场行销部经理。梦想终于成真,谢小姐确实挺开心。 可是升职后的一周里,谢小姐便渐渐困惑起来。以前市场行销部的同事(现在是她的下属)对她有些冷淡,布置工作任务时,他们也不是很积极地去完成。而其他部门与她一同进公司的同事也不免有些不配合。

谢小姐真的非常苦恼,升职后的她感觉远不如从前开心了。当然谢小姐更迫切的是想知道,自己升职了,怎么与以前的同事相处,怎样管理这些以前的同事?

分析解答

毫无疑问,上司对你偏爱有加,他们期待着从你上任后的工作表现来证明提拔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同时员工中总会有人自认比你更适合你的职位。何况,即使他们不见得胜任,也许比你内行。你升职以后,同事们都会暗中注意你的一举一动,考察你的一言一行。这时他们显得格外挑剔,好像非要找出毛病来他们心里才能平衡。不用担心,只要你坦坦荡荡,谦虚待人,一定会度过他们的“考验期”的。

对一些人来说,从团队的普通成员到担任团队领导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转折。它可以加速你的上升势头,但如果把握不当,也可以毁掉你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新身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改变,是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一名管理者,因而管理应该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更需要慎重行事。如果下属把事情办砸了,应勇于为其承担责任,不要推诿、责怪。下属的错误就是你的错误,下属的缺陷就是你的缺陷,下属的失败就是你的失败,至少用人不当就是你的责任。

另外,要确保团队得到表彰,切忌谈论自己的功劳。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倘若你能给你的属下提供一个好乘凉的地方,那么你的属下将会由于你的施恩而“报效”于你。说到底,就是要让下属诚服,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才服人,你必须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职位赋予你的是权力,而不能赋予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多学习别人的管理方法,这样成为合格主管就不会难。

(一)要努力获取新的支持

升职后,自己的权威需要慢慢建立。对于其他部门对自己“知根知底”的老同事,不要过分显示自己的地位。

(二)要在下属中树立作为领导的威信

威信是领导效能之本,没有原则,不能坚持领导的身份就当不好领导。升至管理层后,你要学会授权和分派任务,没有必要事必躬亲,要学会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该主管做的事,就不要做。管理重在“管”和“理”,关键要学会如何“管”、如何“理”。

(三)要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避免与某些员工关系过渡密切造成不良影响。

(四)既要保持自己在下属面前的威严又要有人情味

当然,威严也不等于恶言相向,整日板着面孔训人。只是在工作时对待属下必须令出法随,说一不二。发现了属下的差错,决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时纠正,不允许讨价还价,要让属下滋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有威严。

(五)赏罚分明、言而有信

赏罚分明,言而有信,自古就是管理学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奖励与惩罚所占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奖励是主流,对于一些不是原则上的短处尽量少惩罚或者不惩罚。

(六)尽快做出成绩

不要一开始就忙着变革,对下属要有容忍的气量。早出成绩至关重要。新任领导靠成就得以立身,换了新领导的团队也同样靠业绩成名。选好努力方向。最令团队成员感动的莫过于领导人身先士卒参入战斗并提供实际的帮助。

★8.同事倚老卖老,让我很为难,我该怎么办

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