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86

第86章 动用一切关系资源(1)

★1.房东怎样和房客打交道

问题困扰

我家有两套房子,我们只能住一套,而另一套闲着,所以想租出去。在网上发了招租启事,可这几天来看房子的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做什么的也有。我第一次出租房子,总觉得有些不安,怎样和这些人打交道呀?

解析回答

做房东能赚多少钱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安全赚钱。

为了能得到更高的房租,房屋出租前应当对房屋进行必要的整理和修饰,使房屋整洁、美观,并准备几件必用的家具,使房客入住时就能有家的感觉。如果房客还需要其他家具、设施,也可根据房客要求增添,但一定要和房客有个约定,所增添的家具、设施在房客走时如何处理。而且,对房客的有关资料,如身份证、工作单位等情况也应了解准确。

当房东除了能够获利之外,最主要的是能够做到安全获利,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不能做到安全,那么所得到的收益可能得不偿失。如果出租的房屋不能保证安全获利的话,还是不要出租的好。

在出租过程中,首先将涉及到签订租赁合同这个环节。在签订租赁合同的时候,将相关事宜摆上台面,把自己的要求全部详细陈述给房客听,同时,也要认真征求房客的意见。如果双方存在分歧,就要和顾客仔细协商,直到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一些过分的要求,房东不能为了急于出租而做出让步,这是原则。不要等到签合同之前再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可能会在签合同的时候谈崩。如果在签订合同之前出现又出现变故,那么前面所做的一切就等于是白费功夫,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浪费精力。租赁合同当然是越细越好,应该尽可能网罗所有内容,这样,即使发生纠纷,也能做到有凭有据。

跟房客签订租赁合同之后,要到房地主管部门办理合同登记备案。目前本地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子,除非碰到特殊情况,比如装修,一般情况下是不大会租房住的,所以,房客大多数以外省市的人居多。因为房东对一般外地人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对租赁合同及时登记备案就非常有必要了。有些房东为了省一点登记费,不去登记备案,其实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假设房客有问题,到时候房东就说不清楚了。

登记备案不但能够保障房东的利益,同时也能够保证房客的利益不受损害。有律师提醒说,租赁合同只有经登记备案后,当发生重复预租、出租、租赁期间房屋转让或设定抵押后被处分等事实时,房客的利益也才能得到保障。向外地人出租房屋,房东还应该履行以下义务:查验所有房客的身份证、登记房客基本情况并在当地派出所备案、督促房客办理暂住证、督促房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及时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此外,对外来人员出租房屋,还应提供《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复印证),此证可向房屋所在地公安部门申领。

要经常和房客保持联系,可间隔一段时间到租赁房屋内看看,以了解房屋的居住情况,也可对房屋内设施的使用有所了解。在租后管理方面,房东主动对房客示好,房客也会有所反应,他们都会做出积极的配合,这样在出租的过程中,会省心不少。

退租并不是房东把钥匙从房客手中收回来这么简单,在退验收时,一定要细心一些。这么做,主要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退租以前,要做一点准备工作。

房东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终止合同,则要按照合同中的有关条款约定,和房客进行协商终止合同事宜,如果私自终止合同,则不可避免会缠上纠纷。

★2.男女合租是不能容忍的吗?有那些利弊呢

问题困扰

晓琼大学毕业留在成都工作,和一个名叫阿辉的异性合租,阿辉表示属于晓琼的个人空间绝对不受干扰。谁知一天傍晚,她正和男友在马路上散步,不知从哪冒出一个短发女孩冲着她怒目圆睁:“我以为你是真心爱阿辉才把他让给你,没想到你一面和阿辉同居,却背着他偷偷和别的男人约会……”

让晓琼痛苦的是,后来不管她怎么解释,男友都是一句话:他受不了欺骗,更不能接受她的开放……她想不明白的是,男女合租是不能容忍的吗?有那些利弊呢?

分析解答

之所以对男女合租一套房感到别扭,其实是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在作怪,甚至有人说什么“孤男寡女同居一室”是“干柴烈火”,其实是很主观、很武断的,代表了封建传统观念下造成的性禁忌和性神秘。

异性合租应当叫“同住”而不应当叫“同居”。道理很简单:同住的双方或几方、不管同性还是异性,大家仅仅是住在一起而已,并没有其它别的什么事情,特别是“同居”所隐含的那层意思。异性合租为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增添了一些人性的色彩,对于那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新人类来说,合租能成为锻炼和培养他们个性和与人相处的难得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感受没有经历过的手足之情,确实非常难得。安全当然是一个方面。同时也不能排除另外的因素,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有排遣寂寞、互相交流的需求。对于举目无亲的寻梦者来说,有一个合得来的同屋,无疑是沟通、排解孤独和寂寞的好伙伴。因为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拍档。从天性而言,异性在这方面有着同性不可替代的互补互利。

合租性别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合租人的性格和品质如何,跟自己是否合得来。异性之间动静交融,互为补充,会成为谈得来的朋友。不过,朋友就是朋友,彼此都是成年人,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即使异性相处,也始终保持着两条平行线,道德底线是不会突破的。

虽然从经济上说,与人合租会更经济些,但是从主观上来说,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有的也许想“征婚”,有的又是从安全上考虑,比如女的认为选择一个男子合租比两个女子合租更能保障安全等等,各不相同。大多数异性合租的女性都认为:男性不会和女性斤斤计较,真正的男女合租彼此尊重,保持距离,又可以互相帮助。

但异性合租潜在的危机是,单身男女共住一房,即使并非一室,也已经非常接近。合租房子的异性很容易发展成情侣,由合租演化为同居。但是如果因为一时盲目,或者带着解决个人问题的心态来寻求合住,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伤了感情,也搅乱了生活。

利大还是弊大,不同的个体是不同的。不同的个体搭配也是不同的,搭配得好就利多,搭配得不好就弊多。但是,虽然是说不过“底线”,不否认有人完全就是抱着玩弄、利用异性的目的,所以,必须了解对方的底细和动机,对可能发生的后果要有思想准备和防范措施。

对于异性合租,因人而异,可能有些朋友比较喜欢新鲜感的生活,想体验一下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况且,一来可以节省经济,二来有些时候,也可以在生活上、性格上取得一点互补。如果日久生情,成为男女朋友也并不是不可以,因为大家住在一起,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谓“同住”不“同居”啦。再说“现在不是很流行无性同居吗?”不过也有可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譬如:生活上的习惯问题,自由问题,朋友误会问题等等。最后如果跟异性合租的话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合租者的人品问题。

★3.患者家属给我送红包,我是收还是不收

问题困扰

我干了快十年的医生,没拿过红包,主要是因为我不敢拿。我觉得现在的医疗技术还没有到达出神入化的境地,医疗技术并非万能,很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很多手术必然会出现并发症或者失败。去年我为一名病人做肝脏手术,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给我塞了2000元钱的红包,我坚决没有收。后来手术失败了,这从临床上来讲,是正常的范围,我也不用担负太多的责任。但当时如果收了这2000元钱的红包,我的良心将会因为这个手术的失败受到一辈子的谴责。

我也想过把送来的红包给病人打在住院押金里,但病人收不到怎么办?还有就是我知道很多同事是收的,有时候发现他们对我有点敌意,有的情况还真是不好办,我一直在想,患者家属再来送红包,我收还是不收?

分析解答

红包的事已经是老生常谈,收受红包如果没人举报就证实不了,手术大夫如果收了红包,手术不出事故,而且做得挺好,医生和患者双方往往心照不宣。红包收受的这种隐蔽性,使得院方很难完全控制。我们平时所谈的医生收受红包,其涵义主要指在中国现时社会状态下出现的一种"习俗"或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病人不得不给经治的、尤其是主刀手术医生送去红包,以换取自身的安全感

有些医生认为,医生付出多、待遇低、收入少,所以收红包乃是理所当然的;有的认为,红包是患者主动自愿给的,他们收红包只是一种正常的人情往来;甚至有的医生认为,收红包现象在各个行业都存在,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所以医生收红包也是应该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杜绝红包会对病人造成心理不安,从而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收红包完全是为病人着想。

这些听起来振振有辞、有理有据的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是不能成为医生心安理得收取患者红包的理由的。

做医生很辛苦,付出多这是肯定的,但这不能成为收红包的理由。医生收入少这是由医院的内部管理机制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我国医疗费用之高已经使得大多数人们不堪重负,医疗应该是个利润非常高的行业,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各个行业都是存在的,不单是在医疗行业,应该说完全是由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把自己的受到的不公平转嫁给本已经很痛苦的患者是说不过去的,对多数患者来说医药费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而实际上,在我国医生应该还是个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

对于现在大中城市医疗技术集中的政府补助的非营利医院来说,它们往往采取分解这一部分费用的方式,如果人们付不起的话,他们只有降低服务质量,这种情况下当然病人是受害者,受害最大的是没有保险的穷人,因为这部分人既付不起费用,也付不起红包。

从根本上说,病家绝大多数并非心甘情愿,现在,患者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十分痛恨医生收“红包”的行为。在国内,与西方世界不同,没有给提供优质服务的行业工作人员习惯性地赠给“小费”的习俗。事实上病家的心情常常是矛盾的、痛苦的、不得已而为之。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原本就是医生的职责。病人身体上有疾苦,不仅要花钱治病,还要再送红包。如果医生把收红包当成正常的,那么看到病人不送红包,心里就不舒服,甚至有暗示指使倾向,把职业良心丢弃一边。对有钱的病人来说多花点钱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那些贫困的家庭来说,是否就要因此遭受不同的“待遇”?

作为医生,收了人家的红包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如果既收了的红包,手术又没给人家做好,家属的心里能平衡吗?要知道,给你塞“红包”时堆着笑的脸,到了人家认为你“没办事”的时候,可就不再是这张脸了。如果因此而把“红包”的事捅出来,规章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为了区区一个“红包”,要冒失去职业甚至身败名裂的风险,这样的成本,谁也不能不认真去想。

★4.为什么医生对患者这么冷漠

问题困扰

我突然耳鸣,到当地一家有名的专科医院诊治。等轮到我时,医生只简单询问了一下病情,然后“老练”地查看了几下,便吩咐去做电测听。待跑上跑下拿来测试曲线图,医生只是说了句“神经性耳鸣”,便开出了一大串药方。正当我鼓足勇气,开口想请教什么是神经性耳鸣,何时才能康复时,医生已下了命令,“两周后再来测”,随即叫了下一位患者。

走出医院,我心里不是滋味,尤其对那位医生的简单做法很有微词。医生为什么对我们患者这么冷漠?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我们热情点呢?

分析解答

有很多人不理解医生为什么对患者没有更多的耐心和关怀。其实这是一个位置不同造成的认识误区。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没有个别的医生的职业道德有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大家缺乏沟通和理解。

造成了医生对患者冷漠的原因可能这几个:

(一)西医是从局部的研究、细化出来的,经常是实验室的结果拿到临床来推广。这样就缺少先前的人文的东西,成了纯粹的物质的研究。

(二)西医经常处理危急和严重患者,他们的工作十分紧张、压力也非常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就糟糕,但是也没有人注意和关心,似乎他们应该这样。

(三)由于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医生在超负荷低报酬的状态下工作。

(四)由于患者不理解而不和实际的要求医生给予自己更多的时间解释,加上媒体对医生过多的负面宣传报道,造成医患关系的互不信任和紧张。

许多患者就诊中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少医生懒得对患者讲更多的话,有时候患者甚至听不懂医生在说什么,让人觉得自己非常不受欢迎。患者找上门来,生病的心理负担本来就挺大,见到医生总想一问为快,不想碰上一个虎着脸、对病人爱理不理的医生,病人的心理上就更加觉得委屈。医生要是再带上点不耐烦的情绪,心里的怨恨与不满自然就更大了。其实,医生也不容易,一早出门诊,有时连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不可能对患者讲得太多。

但这不能成为“惜话如金”的理由。现在大多数医院都把为患者服务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多数对去医院就诊通过自己亲身到几家医院就诊,突出的感受就是,医护人员懒得和患者多说一句话。有时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成因及后果等问题急于了解,医护人员却装做没听见,患者只能糊里糊涂就医,有时还加重心理负担。

有时候沟通稍稍再多做一些,在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在与医生的接触过程中,下面几个细节患者大可不必在意,这可能是由医生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一)他打断了你的话,不再让你说下去,这不是对你的不尊重。一位门诊医生每天要接诊50-80位患者,如果每个病人的每句话都要用心倾听,医生们是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的。有经验的医生懂得控制接诊的节奏,初步了解病情以后,会主动有针对性地提问,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另外,我们就诊之前,最好能做一点准备,这样既节约了医生的时间,也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收获。

(二)她板着脸,一点笑容也没有,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如果我们有幸遇到一位医生,态度和蔼,笑容亲切,确实让人感觉很好。但目前国内医院的现状是:医生少,病人多,我们不能指望每位医生都像商场里的小姐那样热情。所以要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