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1380200000065

第65章 国外习俗礼仪(2)

印尼人早餐喜欢吃西餐、喝新鲜橘子汁。午餐、晚餐吃中国菜。主食为大米。一般爱吃辣的、炸的和较干的菜,特别爱吃动物内脏。烹调方法以烤、炸、煎、炒为主,喜欢脆、酥、酸、甜、香,忌食猪肉。常用饮料为红茶、果酒、葡萄酒、香槟酒,不饮烈性酒。

非洲人的饮食习惯

加纳、喀麦隆两国人的饮食习俗与英法相近。他们很喜欢西欧菜式,爱吃龙虾、牛肉、鱼、鸡、花生等,爱喝咖啡和可可。他们口味较清淡。

刚果人一般都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牛肉、羊肉、鱼、鸡、鸡蛋、花生、水果等,爱喝咖啡。他们的口味无特殊要求,以浓香、干炸为主,进餐时常吃烧鸡、牛排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黑人有吃毛毛虫的习惯。毛毛虫的加工方法很多,可以油炸、红烧或红焖,也可以生吃或制成肉虫干。已经有研究表明,这种毛毛虫很有营养价值。当地妇女到树林里捉在低枝上的肉虫,一名妇女1小时就可以捉到20千克肉虫。

他们把肉虫肚内气味刺鼻的脏物挤净,回到家里,立即将肉虫、番茄、洋葱、野菠菜一起焖煮,第二天再将焖煮过的肉虫晒干或腌在盐水柠檬汁里,备用。

在节日期间经常看到牛被宰杀后,杀牛的人一面剔骨卸肉,一面随手撕下一片片牛肉往嘴里塞,还不断地递给围观的人。

人们吃生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成肉末,抹上佐料,一把把地抓着吃;另一种方法是把肉切成豆腐大的块,左手拿肉,右手持刀,再弄些辣椒面,割肉蘸辣椒面吃。

新西兰人宴请礼仪

同新西兰人约会,最好事先联系,客人要提前几分钟抵达以表示礼貌。如果是公务或商贸交往,主人多在饭店或旅馆招待,属私人朋友往来则请到家中。应邀到新西兰人家中做客,送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酒是合适的礼物。新西兰人招待客人的食物主要有牛肉、羊肉、鸡、鸭、蛋、新鲜蔬菜等,色、香、味俱佳。进餐先喝酒,以啤酒为主,饭后喝一碗浓汤。

(第3节各国拜访馈赠礼品的礼仪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馈赠和接受礼品有着不同的习俗礼仪,我们必须有所了解,特别是知道其中的禁忌,以求得最佳的馈赠效果。

美国

在美国,朋友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美国人举行家庭招待会,在两三个小时内同时接待几十名来访的亲友,客人送礼与否关系不大。如果出席专为你举行的家宴时,就应带些小礼品。美国人之间一般送酒或鲜花,而中国人去做客则应赠以中国的小工艺品。在美国,如果客人赴宴不送礼品,往往意味着准备回请一次。

美国人在接受礼品时,往往当场打开礼品,这时送礼者介绍几句,受礼者赞扬一番,气氛颇为亲切融洽。可不能像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对客人的礼品先是客气一番,辞谢不受,后又接过礼品放在一旁,这样做对美国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等于对这些礼品不屑一顾。美国人虽然不太注重礼品的价值,却十分讲究礼品的包装。美国有专门的礼品包装纸和装饰花样。如果送礼时忽略了这点,甚至还认为昂贵的包装纸只有一两分钟的作用(即进门送礼到主人拆封那段时间)实在是浪费,那就错了。送给美国人的礼品除唐三彩、泥塑、蛋壳画、仿玉小品、折扇、剪纸、字画等外,还可以选择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或别致精巧的工艺品,也很有新意。

日本

日本人送礼时,往往送对受礼人毫无用途的物品,于是受礼人可以转送给别人,那个人可以再转送下去。日本人喜欢名牌货,但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物品则甚为反感。

日本在世界上是最重送礼的国家,礼品要注意包装,用宣纸做包装纸表明你有高尚的审美观,那些容易引起话题的礼品常受人欣赏。但送礼时不要给别人造成措手不及,不要让对方因没有现成礼物回赠而感到窘迫,送礼时应尽量显得自然、诚恳。

日本人认为送礼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送得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如能注意以下三点,在日本一般就不会花了钱而不讨好。

1.礼品应有包装。例如乌龙茶风靡日本,男女老少均爱饮用,在中国国内选购时一定要选有塑料薄膜包装的,若在名店购买,请售货员用印有店名的纸包一包,则这盒茶叶将会身价倍增。

2.若送字画,要选画面小的,因为日本的住房空间不大,无处可挂中国式的大挂轴,一般以2尺长、1尺宽为宜。字画不一定要裱好,因为日本的装裱技术比我们的好些。不少爱画的日本人即使买了中国裱好的字画回国后也要重新装裱。

3.礼品不在贵重,而在于有中国民族色彩。切忌送尚未被一般日本人所了解的中国特产。

拉丁美洲

在拉丁美洲国家,黑色和紫色是忌讳的颜色,因为在拉美人眼中,黑色和紫色象征着阴沉。刀剪应排除在礼品之外,因力它意味着一刀两断,暗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手帕是用来擦眼泪的,容易使人有悲伤感。不妨送些美国制造的小型家用设备,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炉。在拉丁美洲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只要不是奢侈品。

英国

英国人讲究外表,认为外表决定一切,应尽力避免感情的外露。一般应送较轻的礼,花费不多就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贿赂。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饭馆用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演出之后。英国人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除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

由于业务关系和私人关系泾渭分明,英国人最不注重送礼。办理业务的人之间,如送礼过重,被认为不合适。到英国人家做客,带上花或小件东西即可。

德国

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价格适中、风雅别致的礼物最受欢迎。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才有必要送礼。应邀去朋友家进餐,事先应送花去,但不要送红玫瑰,这种花只送给相爱的人。应避免13这个数字。礼貌是至关重要的,对礼品的适当与否要特别注意,包装更要尽善尽美。在德国,忌用钱送礼。如果送钱,受礼者会认为送礼者既然连礼品都懒得去选购,可见送礼之心不诚,财受礼者缺乏挚爱。

德国人还不允许拒绝收礼。无论送礼者是谁,无论送礼的缘由,也无论送何种礼品,受礼者都应欣然收下,否则是非常失礼之举。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主人在出发前应做好细致周密的安排。

法国

对法国人来说,初次见面就送礼被认为不善交际,甚至行为粗鲁。

到法国人家里登门拜访时,送花是不可缺少的,但千万别送菊花,它表示悲哀,只在葬礼时才用。也切忌赠送康乃馨,在法国人看来,所有花中最令人厌恶的是康乃馨,视其为不吉利之花,尤其去医院探视病人,万万不可赠送康乃馨。如果要在主人家住上几天,送一件铜制礼品比较恰当。不要送香水给法国女性商业伙伴,这对一般只具业务联系的人来说未免太过于亲密了。礼品应该表达出对她的智慧的赞美,不要显得过于亲密。

俄罗斯

送礼是俄罗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礼品的实际价值并不像挑选礼品本身那样重要。他们送礼既不奢华也不一本正经,而且通常是在亲戚及好友之间送礼。

小巧而有新意的纪念物、旅游纪念品都极受欢迎。若应邀去某人家里用餐或参加聚会,习惯上要送花、糖果或一件纪念品作为礼物。俄罗斯普遍忌讳别人送钱,认为送钱是施舍之举,是对自己的怜悯,因而也是对自己的侮辱。因为俄罗斯人对酒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许多人不再欢迎烈性酒,所以你要了解对方的爱好后才送酒,但葡萄酒一般是可以接受的。商务礼物一般在会谈结束时赠送,且不必奢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以及书籍都是赠礼的佳品。

(第4节向外国人送花禁忌

出国访问、考察或旅游,有时为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送些鲜花以致谢意,但不能乱送,否则会犯忌。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国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在国外,给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着他们不成熟。不要给年轻人送大朵大朵的鲜花。

在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诚悼念品。

日本人讨厌莲花,认为莲花是人死后的那个世界用的花。

在拉丁美洲,千万不能送菊花,人们将菊花看做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会送一束菊花。

在巴西,绛紫的花主要是用于葬礼。看望病人时,不要送那些有浓烈香气的花。

墨西哥人和法国人忌讳黄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