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1380500000057

第57章 让他人积极效力(1)

老狐狸说

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成功要懂人性。俗语虽说“人心不同如其面”,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或个性,但人性又是共通的,某些特质如自私心、自尊心、比较心、同情心、受夸赞心等是人类共有的。我们如果想跟别人建立起互动和谐的关系,进而办成事情,首先就应了解人性的共通特质,懂得人的心理规律,并善加运用,必可称心如意,进而再设法用心察知其特有性格,并采取有效应对的方法,则更可唾手可得、胜券在握。

使用积极性的字眼

马克?吐温说:“恰当地用字极具威力,每当我们用对了字眼……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会有很大的转变,就在电光石火之间。”

当我们所说的话用对了字眼就能叫人笑,能治疗人的心病、带给人希望。相反,然而若是用错了字眼就会使人哭,刺伤人的心、带给人失望。同样地,借着所用的“字眼”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崇高的心志和由衷的愿望。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运用字眼的力量,大大地激励了当时的人们,他们跟随着这些伟大的人物,塑造出今天的世界。的确,用对了字眼不仅能打动人心,同时更能带出行动,而行动的结果更展现出另一种人生。

当美国的帕特里克?亨利站在13个州代表之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要怎么做,但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激发了几代美国人的决心,誓要推翻长久以来骑在他们头上的苛政,最终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许多人都知道人类的历史就是由那些具有威力的话所写成的,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那些伟人所拥有的语言力量也能够在我们的身上找到,这能改变我们的情绪、振奋我们的意志乃至于有胆量敢于面对一切的挑战,使人生过得丰富多彩。

我们在跟别人说话时常常用字十分谨慎,然而却不留意自己习惯用的字眼,殊不知我们所用的字眼会深深影响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好好掌握怎样用字,如果我们随着以往的习惯继续不加选择地用字,很可能就会扭曲所历经的事实。

譬如说,当你要形容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时,用的字眼是“不错的”成就,那对你的情绪就很难造成兴奋的感觉。这全是因为你用了具有局限性的字眼所致。一个人若是只拥有有限的词汇,那么他就只能体验有限的情绪,反之若是他拥有丰富的词汇,那就有如手中握着一个可以调出多种颜色的调色盘,可以尽情来挥洒你的人生经验,不仅为别人,更可以为自己。

在美国一家全国性的卡车服务公司,管理阶层发现他们所送的货物中有万分之六会送错了地方,这使得公司每年得额外赔上25万美元的损失,为此公司特别聘请了戴明博士去给他们诊疗一番。根据戴明博士的观察,发现这些送错的案子中有5成是因为该公司的司机看错送货契约所致。为了能一劳永逸地消除这样的错误,而使该公司能提高服务品质,戴明博士建议最好把这些工人或司机的头衔改为技术员。

一开始公司觉得戴明博士的建议有些奇怪,难道把职位头衔改一改就能把问题解决?难道就做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可以了?可是没有多久绩效就出现了,当那些司机的头衔改为技术员之后不到30天,先前万分之六的送错率一下子便下降到了万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从此那家公司一年可以节省25万美元。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字眼的转换不管是用在个人身上或企业整体上都有相同的效果。

生活中时时选择使用积极性的字眼,最能振奋我们的情绪,反之,若是选择使用了消极的字眼,就必然很快地使我们自暴自弃。遗憾的是我们经常不留意所用的字眼,以致错失唾手可得的大好机会。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使用字眼的重要性,这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你能聪明而用心地选择便行了。

使用激将法

老狐狸说,树怕剥皮,人怕激气。许多事情可以凭借这一激而办成功。

求人办事,在方法上决不可死套一个模式,应该随着办事的对象及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方法,适合于某人某事,但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对有些人,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相待,就能打动他;但在同样情况下,另外一些人可能“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磨破嘴皮,他就是不答应你的请求,此刻如果你改变策略,突然给他一个强烈的反刺激,用超常的手段去激励他,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仪因久不得志,穷困潦倒,一日到苏秦府上拜见苏秦。好几天后,苏秦才出来见他,并只让他坐在家仆们坐的堂下,仅赐给仆妾们吃的饭食,而且还几次故意责备张仪,说他穷酸,不想和他打交道。张仪听后气愤不已,离开了苏秦,前往秦国。

在张仪去秦国的途中,却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与他结伴同行,送给他许多金钱。张仪到达秦国后,依靠陌生人资助的钱财得以拜见了秦惠王,并很快被秦惠王拜为客卿。这时,那位同伴向张仪告辞要走了,张仪问其缘由,那人说:“我并不了解你,真正了解和关心你的是苏君(即苏秦)。他当时担心秦国伐赵而使合纵抗秦的计划破产,认为只有你才有能力去左右秦国的国策,所以他当时用语言刺激你,使你来到秦国。而后又私下派我跟着并接近你,供你给用。现在你已被秦王聘用,我就算完成了任务,该回去告诉苏君了。”张仪听后大为感慨。张仪后来凭他的智慧和才能,说服秦王,使秦军15年未越函谷关一步,为苏秦合纵之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可见激将方式只要使用恰到好处,适时适度,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激将法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刺激。这种方法通过故意贬低对方看不起他,说他不行,借以激起对方求胜的欲望,也能使其超水平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当马超领兵攻打葭萌关时,诸葛亮告诉刘备,只有张飞、赵云二人是马超的对手。刘备建议让张飞去迎战。诸葛亮说:“主公先别说话,让我去激激翼德。”

二人已在谈话间,张飞主动请缨去迎战马超,诸葛亮却假装没有听见,只是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能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何小瞧我?我曾经一人独对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畏惧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笑着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虚实,他若知道虚实,你岂能占到便宜?马超英勇无比,他渭桥之战差点杀了曹操,我看就是云长来了也未必能胜得了他。”

张飞说:“我现在就去取马超项上人头,如若不胜,甘当军令。”

诸葛亮见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点头答应了。张飞得令,与马超在葭萌关下酣战了二百多个回合,当时虽未决出胜负,却使马超产生敬畏之心,几天后,率众归顺了刘备。

激将法的第二种形式,是间接刺激。它以张扬、称赞他人他物的方式,间接贬低对方,以激发对方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从而为我所用。

还是诸葛亮的故事。曹操北定中原,举兵南下时,刘备派诸葛亮去吴国拜见孙权,游说吴国与蜀国两家合力抗魏,诸葛亮深知,如果直接要求吴蜀联兵,一定使孙权以为刘备有求于他,事情会不好办。最好的方法是用激将法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