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1380500000058

第58章 让他人积极效力(2)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后,说:“我看曹操兵多势众,东吴弹丸之地不是对手,将军何不向曹操投降称臣,以求暂时的安宁?”孙权听了很不高兴,反问诸葛亮,为什么刘备不向曹操投降称臣?诸葛亮回答道:“古代的田横仅仅是齐的壮士,尚能守义不辱,何况我主是帝王之后,盖世英才,岂能屈居奸贼屋檐之下?”诸葛亮这一招果然管用,孙权最终同意孙刘联盟,共抗曹操。而诸葛亮也就此圆满完成了出使江东的使命。

设立竞争对象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潜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别人更优越的地位上”,或“自己被当成重要的人物”。

某家铸造厂,该厂的经营者经营了许多分厂,但其中有一个厂效益始终徘徊不前,从业人员也很没干劲,不是缺席,就是迟到早退,交货总是延误。该厂产品质量低劣,使消费者抱怨不迭。

虽然这个经营者指责过现场管理人员,也想尽不少办法,想激发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作士气,但始终不见效果。有一天,这个经营者发现他交代给现场管理员办的事一直没有解决,于是他就亲自出马了。

这个工厂采用昼夜两班轮流制,夜班要下班的时候,他在工厂门口拦住一个作业员。他问:“你们的铸造流程一天可做几次?”作业员回答说是6次。这个经营者听完一句话也不说,就用粉笔在地上写下“6”。

紧接着早班作业员进入工厂上班,他们看了这个数字后,不明个中原因,竟改变了“6”的标准,做了7次铸造流程,并在地面上重新写下“7”。到了晚上,夜班的作业员为了刷新纪录,就做了10次铸造流程,而且也在地面上写下“10”。过了1个月,这个工厂变成了他所经营的厂中成绩最高的。

这个经营者仅用了一支粉笔,就重整了工厂的士气,而员工们突然产生的士气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为有竞争的对手所致。工人们做事一向都是那么拖拖拉拉,毫不起劲,可在突然有了竞争的对象后,自然而然就激发了他们的士气。

人都有自我优越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之后,人类才会努力成长,也就是说这种欲望是构成人类干劲的基本元素。这种自我优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存在时,其意识会特别鲜明。以学生来说,当他们每一个人想自己的成绩变为比原来的更好时,就会有打垮竞争对象的意识,所以就会更加用功。只要能利用这种心理,并设立一个竞争的对象,让对方知道竞争对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起一个人的干劲。但是如果以直接的方式说:“他就是你竞争的敌人”,效果不会太理想。因为这样好像给了对方一个强制性的压力,使对方有了警戒的心理,他反而在心理上产生反抗。

有位中学教师,他经常以学生的意愿来编排座位,使同一志愿的人坐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之间很自然地产生竞争心理,因而会用功读书。

有位经营者聘请了一个长年为他开车的司机,最近这个司机的工作态度散漫,不但经常迟到,而且开车时心不在焉,让这个经营者毫无安全感。然而,这个经营者并不直接责骂他,只是若无其事地说:“你也认识A先生吧?他是你的晚辈,工作态度非常认真,给人的印象非常好,从来都不迟到早退。”这个经营者只说了这些,就不再多说了。那个司机当时没有任何反应,但从此以后,他的工作态度就有了360度的大转变。因为自己当上老板的司机,毕竟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这个资深的司机,心里一定想不能输给A先生,所以他才努力工作。以这种方式去诱导对方,让他注意到有竞争的对象存在,那么你的成功率就达到80%了。

走动管理法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十分推崇走动式管理。所谓走动式管理主要是提醒管理者不能脱离经营实际,要有“和员工打成一片”的精神。

日本某大公司偌大一座管理大楼,竟是一个“无座椅办公楼”,除电脑操作员及员工食堂外,各级管理人员包括各部门经理的办公室均不见座椅,唯一配备一圈安乐椅的办公室是国际、国内业务洽谈室。对于如此不近人情的做法,总经理的解释是:本公司除了允许与用户洽谈业务时可以坐下来外,其余时间要求白领们多多到下面走动,以促使当面迅速拍板解决问题。

美国某著名大公司的老板也曾下令,要求把分布于全球66个国家的一万余个分店经理座椅上的靠背全部锯掉,使他们不能久坐,以迫使他们走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走动管理对于中国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提倡知识分子“与工人师傅打成一片”,科室人员到车间“沾一身油污”,这与西方的走动管理还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西式快餐连锁模式的发明者之一——麦当劳总裁克洛克,在走访了他的30多家连锁店后,站在办公室的大落地玻璃前进入了沉思。此时,麦当劳正陷入了经营业绩的低谷时期,他的办公桌堆满了调查报告。过了一会儿,克洛克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他快步走到桌前奋笔疾书起来。大约过了3天,所有麦当劳店长的办公桌上都放置了一份文件,那是克洛克亲自下达的一个命令。这份命令很奇怪,它要求每一位店长用钢锯锯下他们办公椅椅背。面对这份奇怪的命令有些店长觉得很不理解,不过,他们仍然执行了这个命令。过了一个礼拜,这个命令的用意慢慢地明显了。原来,克洛克的用意是让每一位店长都不要舒服地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要在店里走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麦当劳的店长们把这种在走动中完成的管理称为走动式管理并且将之发扬到各个快餐行业中。经过这段小插曲,麦当劳的经营业绩也开始慢慢回升。

走动式管理最直接的好处在于使管理者掌握企业经营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企业运作状况,便于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和管理制度,并可以随时解决一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解决大企业效率低的难题。

在金字塔式的阶层制管理体制下,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往往是报喜不报忧,等到事态扩大到解决不了时才不得不向上级求救。这是企业经营中的隐患,走动式管理显然可以使这一弊端得到克服。

同时,走动式管理也是对下属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办法。下属的工作业绩如何,去一线看一看自然一清二楚,而下属预计到上司会经常走动,自然也不敢谎报军情,反而会努力把事情做好,以随时接受上司的走动式检查。

对员工士气的有效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走动式管理是发挥激励作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管理者显然给员工树立起身体力行的形象,并且也表达了希望与大家沟通和交流的意愿。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将报表上无法反映的情况反馈给管理者,使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处理起来事半功倍。

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走动,也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工作。

一个著名企业的董事长在退休时把职位委托给一个年轻人,继任者向他请教管理的秘诀,他指着大班椅说:“去走动吧,告诉你,这张椅子我很少去坐。”

另外,走动管理最适用于离第一线比较远的高层主管。组织比较庞大的单位由于层级较多,高层主管更需勤于走动,便于做好政策性的决定。至于其他层级的主管离工作现场比较近,平时就应该透过敏锐的观察,搜集必要的信息。走动管理是一种方法或技术,不是一种理论,强调高层主管应及时搜集第一手的信息,至于其他经营管理事项,则仍应采取其他适当的方法或技术。

办事心经

当你掌握了读心术之后,你将发现结识人、琢磨人、了解人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对方再多的掩饰也只是给你提供更多的佐证,供你把他内心研究得更加透彻。你不妨耐心地看完他或拙劣或虚伪的表演,细细分析他的心理状态和弱点,然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让他积极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