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1381800000063

第63章 活出自己的精彩(1)

我们的人生是为自己而活的,没有人有权利可以剥夺我们个人的价值和快乐。珍惜自己,就要把每一天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让自己委屈在别人的阴影中。人生可以学习,但是人生不可以复制,我们谁也不是谁的替代品,选择快乐的生活,活着自己的特色,让每一天活得充实而有价值。

(第一节 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命可贵。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们都是碌碌地走过,模仿着他人的脚步和路线,在镜子中寻找不到自己的形象。事实上,我们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活出自我才不枉在人世走一圈。

时间如梭,大概从我们降生的那天起,我们便开始忙碌,学走路,学说话,学知识,挣钱养家……短短的几十年就在我们没有方向、平平淡淡地忙碌中度过了,然而同样是几十年的生命,有的人便可以名流青史,有的人则一直默默无名,为什么呢?那些被我们敬仰的名人总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价值的事情,他们不会让时间在苦恼、埋怨中蹉跎,因此他们活得精彩,他们有不一样的人生;而大部分平庸者却忽略了时间的价值,失败、苦难、困境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停滞,结果当老去的时候发现生命一片空白,但是已为时已晚。

生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生命的每一天。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应该总活在他人的影子里,观看他人的风景而忘记了自己的步伐。过去的时间我们已经无法挽留,我们只能是好好珍惜我们未来的每一天。每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不要刻意去模仿别人,寻找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风采。

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才是好的,而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是觉得低人一等。他常常哀叹命运待他不公,邻家的某某比他英俊,谁谁比他强壮,甚至连别人的吃穿住行都比他好。时间久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总是在模仿着别人。

有一天,这个少年在路上听到几个人的聊天,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美,于是他心动了,回家左思右想也想象不出邯郸人的步法,于是收拾行囊,打算去当地学习人家走路。到了邯郸以后,小伙子眼睛都直了,果然是美。那些小孩儿,走姿活泼而轻巧;那些年青人,走姿稳重而潇洒;那些女人,走起来婀娜多姿……他看到谁,就学谁走路的姿势,结果半个月过去了,他不但谁的姿势都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以前如何走路也记不起来了,最后只能爬着回自己的故乡。这就是邯郸学步的故事。模仿并没有错误,可是当模仿超过了自我的限度,那么就是过犹不及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如果无视自己的价值,非得让自己去走别人的路,那么恐怕最终是迷失了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鞋子,如果非得去套别人的鞋子,那不但不舒服,而且反而会挤坏我们的脚。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吧。

对于人生而言,每一个年龄段都有每一个年龄段的精彩,十岁的单纯,二十岁的活力,三十岁的奋斗,四十岁的稳重,五十岁的知天地,六十岁的人生感悟等等,我们没必要站在二十岁去羡慕他人的四十岁,更没有必然站在四十岁去慨叹青春已逝,何必去羡慕别人呢,站在当前,就要活出当前的精彩,那么生命才没有遗憾。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在自怨自艾中任其流逝。既然我们没有能力阻止生命的终结,那么我们更应该珍惜在世的每一天,让自己活得潇洒而有价值。不要被一些物质利益所俘虏,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说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体会自己想体会的人生。快乐是最重要的,一个快乐的人才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浮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不要为了一些虚无飘渺的东西而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许有些人为了追逐一些名利,喝了违心的酒,说了违心的话,即使他最终被提拔到了那个窥视已久的高度,那么他依然是活在他们的控制下。

生活的真谛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享受。愉悦、潇洒、乐观的你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记住,活得精彩不是你能拥有了无数的财富,也不是你拥有了至高的地位,而是活出好心情并能把这种快乐传播给周围的人。健康、快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二节 别跟自己过不去

人生路途中,很多事情都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是我们可以灵活地把握自己,及时地扭转方向,才能换来柳暗花明。类似钻牛角尖的坚持已经不是被推崇的人生态度,试着放松,试着改变,别跟自己过不去。

人生的苦恼多半来自于自我困扰,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拥有的少,而是以为自己能够得到更多,当现实和想象有距离时,这时候烦恼和失望就出现了;然后就开始自我折磨,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这种没有意义的自怨自艾只是跟自己较劲。如果能够把这些无谓的自我较劲放在与命运的抗争上,我想肯定是另一番风景。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静下来想想你会发现人的力量对于宇宙而言又是多么地微乎其微。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人类的力量所无法办到的,这时就不要再把责任压在自己身上。失眠、抑郁、失落都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刑锁,我们要及时清理这些心灵垃圾,轻装上阵,才能有摆脱过去,迎接新的明天。当然,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是没有错误的,尽力去利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当遇到人力所不及的境况时,不要为难自己,只要我们尽力了,那么我们就问心无愧。

面对人生要懂得取舍,懂得退让,别跟自己过不去,这才是人生的智慧。举个婆媳关系的例子吧,这个问题或许让很多人头痛着。站在局外者的高度上看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媳妇和婆婆生气,婆婆向儿子告状,儿子再向妻子问罪,妻子无论有理无理都会惹一肚子气,折腾了一圈,发现原来这一切竟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罢了。事实上,双方相互理解一点,不但是给对方一个空间,也是给自己一个海阔天空。从母亲的角度来讲,儿女自有儿女福。孩子们既然已经长大,那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成长,自己为了孩子的事情也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剩下的路就让他们自己去走吧!少插手,少操心,年纪大了已经经不起折腾,那么何不又来拿儿女事来为难自己呢?从儿女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对方是你所爱的人的至亲,但从这点来看,尊重和关怀也应该是必须的。不要吝啬财物或者关爱,适当地給予你会收获更多。只有跟自己过不去的愚者才会把自己的家庭搞得乌烟瘴气,相信一点:家和万事兴。

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高!用一个宽阔的胸怀去接受别人,这才是聪明之举。  一个人生活得快乐与否并不是由他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少权利来决定的,关键还是他的心态,一颗快乐的心包含宽容,包含忍让,通情达理,不跟自己较劲,这样才是珍惜自己,热爱自己。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洒脱。心情灰暗的时候,给自己的郁闷寻找一个发泄的突破口。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个积极的消遣方式,放松自己的心情。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出乎了我们的掌握,我们不能掌握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改变阴晴,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沟,何必拿一些外物来折磨自己,苛求自己呢?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有宽度,对生活有微笑,这样才是善待自己。

别跟自己过不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和快乐。每一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每一天给自己一个微笑,每一天保持一个快乐心情。人生不是单色的,人生不是仅仅一个目标,所以放开你的视野,放开你的胸怀,善待自己的每一天。

(第三节 让爱好给你快乐

人生除了工作和奋斗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那就是爱好。爱好填充了我们工作以外的人生,给了我们人生的快乐时光。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工作而不懂得如何休闲,那他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人,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工作狂;真正的成功人士,除了奋斗拼搏以外,都有自己的爱好,它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绘画,可以是一种运动,可以是一种山水,甚至可以是一种大众的消遣方式。

著名诗人陶渊明是热爱山水田园风光的,这种强烈的爱好使他的辞官归隐显得那么合情合理,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好好的仕途不走,为什么要归隐呢?我想强调的是,陶渊明选择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人生爱好,更重要的是他选择的是人生的一种快乐。短短数载而已,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生活方式呢?

鲁迅先生平生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收藏书籍。这些书籍不但满足了他阅读的需求,同时也给了他人生的快乐。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件图书。

据说鲁迅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搜寻和购置大量图书。书对于鲁迅,如同沙漠行者对绿洲的渴望。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劝鲁迅买几亩水稻田,可以供自家吃白米饭,省得每月向粮店买大米吃。鲁迅听了笑笑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然后又大声说:“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鲁迅的日本好友增田涉回忆他的爱书之好时,说:“如果鲁迅共收入一万个银圆,然而光买书的费用他就可以花去将近百分之二十。但是这百分之二十给他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了那百分之八十的费用吧。”1920年以后,鲁迅先生的经济收入有所下降,这段日子是鲁迅生活最苦闷、思想最彷徨、健康状况最受损坏的苦斗阶段。然而,就是这时候,书籍成了他的救命草,也成了他的开心果。他大量买书,大量阅读,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他的精神才得以慰藉,他才得以开心一笑。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收藏书籍则给了鲁迅先生人生的快乐,即便是面对悲惨的中国现状,他也能够通过书籍来抚平苦痛。葡萄牙有一位名人如此评价个人爱好: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鲁迅先生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从《鲁迅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件图书。

我们虽然不是名人,但是我们同样需要爱好。和鲁迅先生一样,爱好不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健康的爱好就会使人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更加充实,身心更加健康快乐。爱好的本身,就是让自己和别人快乐,拥有相同爱好的人或许可以走得更近。所以不但工作多么忙,都不能抛弃自己的爱好。同时,爱好也是你的人生的一个特色,当然不能因为你敬仰的人爱好什么,你就选择什么。爱好是出自内心的,是可以唤起你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的。无论你的人生处于哪种状态,是春风得意,还是暗然失意,都记得你还有一个爱好,生命因它而美好,不是吗?

(第四节 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什么是成功?思索了很多以后发现,成功不是财源广进,也不是权高位重。用一句话总结成功,那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快乐地生活,这就是成功吧。

你或许也幻想过这样一番情景:你能够拥有一个这样的空间,你是那的主人,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那里没有纷争,没有暗伤,你的方式可以给亲人和朋友提供快乐;你伤心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哭,快乐的时候可以大声的笑,这便是自由。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生的自由。

★姚敏的生活方式

金领代表姚敏现在有三种身份:上午,她是株式会社系统规划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下午,她是姿立纸艺馆的创始人、“艺术总监”、纸艺教师;到了晚上,她便是一名作家。

作为株式会社系统规划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上午的她需要坐在电脑前,与日方联络,报价,与工厂联系,为日本公司寻找生产厂家。这对于曾经在赫赫有名的日本清水建筑上海代表处工作过3年的姚敏来说,不但胜任而且胜任地很愉快。到了下午,姚敏的活动范围就大了,她的才艺就得到了发挥的空间。她热爱纸艺、立体画等,在从事这些指导工作时,她认为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充实。

姚敏说道,她在大学时代就非常喜欢写作,也曾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所以她将来或许会以写书为主。在国外留学打工的时候,她曾为了到一家编辑部工作,放弃了薪水高出好几倍的兼职。她参与编辑了《六国语会话》的中文部分,这本书也成了她至今珍藏的宝贝。如今的她已经出版过五本书籍。她说她写书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她不想因为一些消极的社会舆论,而放弃她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媒体说她追求名声也好,沾沾书生气也罢,这些都无法妨碍她的生活方式。★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这位成功女士身上学到点什么。首先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无论别人在说什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再者就是对自由的追求,不能因为外物而束缚了人生的飞翔,按照自己的方式飞,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快乐。

所以说,生活方式没有卑贱之分,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快乐的才是最好的。归根结底,生活就是人的存在形式,生活方式便是人的生活习惯。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把某些生活方式抬得过高,而对另一些,则过于贬低。人和人是不同的,所以各自选择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对别人的生活方式给与一定的尊重,这样也保证了我们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用背负那么沉重的心理负担。

人有时候总是强迫自己随着别人的看法而改变,却恰恰丢失了自己最为真实、可爱的一面。不要过多地依赖俗世的看法,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因为生命本身才是最珍贵的,有什么能比快乐的人生更值得你去争取吗?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所以没有什么方式是绝对的好,自己喜欢,自己感觉自由和愉快那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