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1402300000091

第91章 魅力女人(2)

她的父母非常痛苦和绝望,最后迫于无奈,就把她送到波士顿专门为盲人开设的珀金斯学院,恳求一位教师收下她。于是,一位光明的天使安妮·曼斯菲尔德·沙利文进入了她的悲惨生活。当沙利文女士进入那所盲人学校时,年龄也只有20岁,却接受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教导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小女孩。她本人的一生也充满了凄惨、伤心和可怜的贫困。

安妮10岁时和她的小弟一同被遣送到马塞诸塞州的某个贫民窟。那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地方,他们姐弟俩所住的竟是所谓的“死屋”,一间专门用来停放那些待埋的死人的屋子。她的小弟弟不久便染病而死。至于安妮本人,在14岁时她的视力就已经差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被送到聋哑学校去学用手指认字。不过,她的眼睛并没有完全失明,直到50年后——在她去世前不久——她才整个的被黑暗所笼罩。

我根本无法用几个简单的字把安妮·沙利文对海伦·凯勒的伟大事迹,把她怎样在一个月内将一个陷于黑暗苦楚中的小孩子拯救出来的事实讲述清楚。这整个故事已经在海伦本人所著的《我的一生》中告诉了我们,并且令我们深受感动。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够体会到当这个又聋又哑,而且还双目失明的小孩,第一次意识到人类的语言是怎么回事时,是何等的快乐。

对此海伦写道:“要想去找到一个比我更幸福的小孩肯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躺在小床中度过对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陶醉在她带给我的喜悦中,我是第一次怀着急切的心情期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海伦20岁时,她的学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至于她能考入拉德克利夫大学,她的教师也跟随着她。当时,不但她的读写能力不逊于学校的其他人,而且她讲话的能力也恢复了。

她学会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不哑了!”她翻来覆去地说,感到无比地惊奇和快乐!“我现在已经不哑了!”现在她讲话时还略带一点像是外国人的重音。她写的书以及为杂志写的文章都是用凸版打字机打出来的,如果她想在空白上进行改正的话,便用压发针在纸上刺出一个小洞。

她居住在纽约的福里斯特希尔,距离我住的地方仅有数十步;当我带着我的小狗出去散步时,常常看见她在花园中慢慢地踱着步,她唯一的伴侣是一只牧羊犬。

我注意到,她走路的时候总是不住地对自己讲话。不过,她并不像你我这样活动嘴唇——她活动着自己的手指。用记号的语言对她自己讲话。她的秘书告诉我说,凯勒女士对于方向的辨别力不如常人。她往往在家都会迷失方向,而且一旦家具的位置发生变动,她就整个的不知所措。有的人因为她的失明便以为她具有敏捷的第六感官,但事实上,她的味觉和嗅觉与常人没有多大的差异。

然而,她的触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她把手指轻轻地放在她朋友的嘴唇上,就可以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和小提琴的木板上,她就可以欣赏音乐;她甚至能把手放在收音机上,凭借它的振动来欣赏广播中的各种节目。她欣赏音乐时,是把自己的手指轻轻地放在歌唱者的喉部,但她自己却根本无法唱歌,甚至连一个音调也发不出。

如果海伦今天和你握过手,然后在五年后她和你再次相遇并再度握手,她就能通过握你的手而想起你来——而且,你当时的情绪是怒是喜,是失望还是得意,她都能感觉得出来。

她爱划船和游泳,尤其喜欢在丛林中纵马疾驰。她擅长棋类游戏,一种专门为她设计的棋具。她甚至还喜欢玩纸牌游戏,在桌子上铺满一些字和图凸起来的纸牌。而每逢阴天下雨之际,她便会以编织毛线衣来消磨时间。

大多数人都以为失明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但是,海伦·凯勒却说,她对于自己的盲聋并不十分在意。在整个黑暗而静寂的世界里,唯一使她感到不幸的是无法听到人们发出的友爱的声音。

4. 作曲家邦德夫人

在她穷得买不起稿纸时,就用包东西的纸写曲子;没钱点油灯时,她就在微弱的烛光下创作。

在几十年前的一个严冬之夜,在北部密歇根茂密的丛林附近,发生了一幕惨剧:佛兰克·邦德医生摔倒在冰天雪地之中,不久就去世了。

自从这位仁慈的名医佛兰克·邦德一家人居住在这丛林地带以后,这里一些贫苦的患者犹如找到了一位“慈父”。他们从此不再畏惧病魔,即使生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因为这里来了一位“救星”。

以前,这里的人们既不知道有“医生”,也不知道“病”是可以医治的,他们只能让病自然痊愈,一旦不幸病重死了,他们也认为这是“天意”。而一般医生也不愿到这种地方去。

这天晚上,邦德医生又被病人家属请去医治一个危急的病人。当他准备妥当,吻了吻他的妻子,又说了几句夫妻之间的私话之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几句话竟是他最后的遗言。5分钟后,这位仁慈的名医就摔死在冰冻而坚实的地上。原来,有一个淘气的孩子想和邦德医生开一个玩笑,就在他背后用雪球偷偷地打他。谁知,邦德医生因此摔倒在地上死了。

邦德医生遗留给他可怜的遗孀卡丽杰考白·邦德的全部财产是——4000美元保险费,一个独生子,以及巨额的负债。

向来体弱多病的邦德夫人突然间遭此惨变,悲恸欲绝。但她现在必须开始独自一人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可是,除了一点儿管理家庭和抚养孩子的经验以外,她还能做什么呢?如果让她去经商,她没有丝毫的经验。

许多人可怜她,也愿帮助她,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带着唯一的爱子来到芝加哥,终止了和各亲友之间的往来,她要与命运相抗争。

她起先做了些买卖,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她开始写些歌曲,但出版商们不愿出版。15年后,邦德夫人完成了一首新曲《一日终了》,想不到她因这首曲子一鸣惊人。此曲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卖出了600万份,她也因此而一次得到25万美元的报酬。

你们羡慕她吗?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她经过15年艰苦而长期的奋斗才得到的啊。她刚开始作曲时,即使5美元一曲也没有人要。那时,她付不起房租。到了冬天,因为外面天气寒冷而整天不敢离床,因为她连买木柴的钱都没有。从此以后,她更是日益地穷困,每天只能吃一餐饭,而讨债的人却接连不断,搬走了她屋中的全部家具,只给她留下一点点生活费。

她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忍地奋斗,依然不间断地作曲。在此期间,她完成了许多名曲,《我真的爱你》便是其中之一。当她穷得连稿纸也买不起时,就用包东西的纸来作曲子,她没钱买油点油灯时,就在微弱的烛光下写作。

有一次,她想在一家音乐杂志上刊登一则小广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宣传,可是这需要一笔钱,她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她便主动替该杂志的女主笔缝纫衣服,以此来折付广告费用。

当她第一次参加演出时,唱了自己写的歌曲,但整整一个晚上的报酬只有5美元。后来,她的声誉越来越高,被英国知名人士佛兰克·麦凯夫人聘请前往伦敦,她只演唱12分钟,便得到了100美元,而且还不包括路费。

然而,她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是,当她第一次去游艺会演唱时,竟遭到了听众的辱骂,这让她非常难堪。她立刻从后台溜到街头,帽子没有戴,大衣也没有穿,伤心得泪流满脸。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更加努力地督促自己。十多年后,她的目标终于实现了,真正扬眉吐气、芳名远传了。

至于她那部不朽的名曲《一日终了》,又是如何写成的呢?

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邦德夫人和几位朋友一同外出郊游。当他们经过南部加州的花丛时,只见两边全都长满了常春藤,玫瑰花含苞待放,扑鼻而来的是一阵阵清香,使她的内心激荡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黄昏时,他们站在山顶上看落日和晚霞,又有一种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当橙红色的太阳朝神秘的太平洋落下时,她不禁感慨地自语道:“真的,这是一日的终了啊!”

于是,那美丽的词句犹如狂潮般在她心头涌起。她立刻随口吟诵了两节优美动人的诗句。略加修改后,很快便成为一首新曲。

她写这首新曲的经历是如此简单,根本没费多大力气。可是,这首歌曲无疑已是一支名曲,也是一支震惊世界的不朽名曲了。它的销路之广,受欢迎程度之烈,的确打破了有史以来歌曲界的纪录。

无论是在老罗斯福总统时代,还是在哈定总统时代,邦德夫人都曾多次被邀请到白宫中,为贵宾们演唱她那首名曲《一日终了》。

5. 神秘影星嘉宝

在理发店工作过的她赢得了全世界的青睐。

有两个在全世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在理发店里工作过。当理发师磨着他们的剃刀,准备给顾客剃胡须的时候,这两个日后的著名人物就在剃胡子的杯子里面搅拌着肥皂泡,并把它涂在顾客的脸上。这两个人就是格丽泰·嘉宝和查理·卓别林。

当嘉宝初到美国时,这儿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她甚至连英语都不会说。不过这是8年以前的事情了。如今,27岁的嘉宝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她的知名度比在过去的200年里高坐在她的故国瑞典王座上的所有威严的帝王还要高出许多。

幼年时代的嘉宝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她那与众不同的个性。她对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她经常逃学,有时到了学校,她会趁老师不防,一个人偷偷地溜了出来,跑到戏院后面的走廊上看戏,因为站在这里不用花钱买票。当她看得兴奋时,就会立即跑回家中,取出平时玩耍用的水彩,把自己满脸涂得五颜六色,说自己是在模仿法国著名演员普萨瑞·哈特。

在嘉宝14岁时,她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日益贫困,无力再供她上学,她也就只能辍学,到一家理发店工作。不久,她又转到斯托克荷姆市的一家商店当推销帽子的职员。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是这件小事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并使她走上了此前她做梦都想不到的荣享盛名的道路。在卖帽子的过程中,她提议为帽子做一个广告以促进帽子的销售,于是店主采纳了她的这一建议,决定摄制一段帽子的广告影片,并由嘉宝来做模特儿。

如果那一次不是有一个目光锐利的电影导演偶然间看见了那段广告片,嘉宝也许直到今天仍然在那里卖帽子呢。这位导演是嘉宝那使人倾倒的演技的第一个目击者。当时她年仅16岁,那位导演建议她到一所戏剧学校去念书。

要嘉宝放弃已有的固定职业,放弃原来的薪水,再花钱进入戏剧学校学习,这的确是一次困难的抉择。假如她没有远大的眼光和巨大的勇气,她是绝对不能这样做的。嘉宝确信自己对戏剧极其感兴趣,自己将来一定会有成功的希望,于是听从了这位导演的劝说,毅然辞去了工作,开始向理想目标迈进。

一天,瑞典的大导演斯蒂勒派人送了一封信到那个戏剧学校,要求学校选派一名年轻女子去扮演一个小角色。嘉宝得到了这一机会,她那时的名字并不叫嘉宝,而是古斯塔夫森。但是,古斯塔夫森这个名字缺乏诗意,没有迷人的魔力,又不容易记忆,于是,导演的魔棍一挥,格丽泰·古斯塔夫森就变成了格丽泰·嘉宝。

嘉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怕羞且神秘的女人之一。甚至那些和她一道工作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人物。例如,华莱斯·毕蕾和她一起工作达两年之久——但是他甚至从来也没有见过她一次。这是因为他们出演的是影片的不同部分,而这些不同场面又是在不同的时候拍摄的。

有一次,美国最著名的评论家亚莎·白利斯伯专程赶往好莱坞,希望参观嘉宝拍戏,但没想到却被这位瑞典小姐一口回绝。她说,“我很钦佩白利斯伯先生写的文章。不过,有他在场,恐怕我的戏就很难拍好了。”

更有趣的是,在拍戏过程中,有时嘉宝甚至会请求导演离开,这无疑是在说:除了摄影师之外,谁也不许看见她。你说她是不是很神秘呢?

她的摄影师名叫威廉·丹尼尔,嘉宝在美国主演的第一部片子便是由他来拍的。那时候,嘉宝的英语说得还不是很好,常常会暴露一些有趣的“破绽”来,几乎所有人都嘲笑她——只有威廉·丹尼尔一人例外。他是个聪明且细心的人,他察觉到这位特别美丽的年轻女郎非常敏感,正在为别人的嘲笑而感到局促不安。于是,当影片拍完时,他便会主动向她道贺,并且对她说他希望以后还能够再度与她一道工作。对他的这种安慰与赞赏,她几乎为之感激涕零。

从此,她就把他当做知己,因此在她以后主演的影片中,几乎全都是由他担任摄影的。当嘉宝返回欧洲以后,公司从未接到过她的信件,甚至连一张明信片也没有收到,倒是她的摄影师丹尼尔收到过她的一封电报。

全世界羡慕嘉宝的影迷成千上万,但是,由于她不善交际,所以朋友很少。虽然她的名气很大,可是当她被介绍给陌生人时,经常会不自觉地战栗起来。她喜爱孤独,每年都是一个人安静地在家里独自吃着圣诞晚餐。她家里没有收音机,笑声也很少,而且很少听到电铃和电话声。

在美国,知道嘉宝住处的人很少,甚至连那些和她住在隔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就是大名鼎鼎的嘉宝。有一次,她租了一栋房子,付了三个月的房租,由于一名摄影师发现了她的隐身之处,因此她只住了三天就搬走了。

嘉宝的生活非常简单,与世界上其他任何重要的电影明星相比都要简单很多。她驾驶着一辆1927年的老式旧汽车。这辆车的车身已经剥落不堪了,实在是需要重新刷一遍漆,而且它的样式已经如此的陈旧,看上去就会让人忍俊不禁。她只有三个仆人:她的司机,黑人女侍从以及她的厨师。虽然她经常能存上一大笔钱,但她的生活费大约每星期只有100元。

她最喜爱动物,散步的时候如果碰到了狗或者是马时,她总要停下来看看,然后用手去抚摸它们,拿些食物去喂它们,并且还和它们讲话。她还在游泳池内养了许多金鱼和青蛙。有一次,我的朋友去访问她时,她正在玩一只青蛙,于是,他们的这次谈话就完全集中在青蛙身上了。

你也许不信,嘉宝在美容方面是很不在意的。她从来不抹胭脂,也不涂唇膏,连指甲上也不涂彩油。她鼻子两旁有些黑斑,但她也不想用粉去掩饰。即使是在拍戏时,她也从不浓妆艳抹。

你一定听人们讲起过有关她的脚的笑话。事实上她的脚和她的身材比起来并不算大。她的身高达到了五尺六,脚上要穿七码大的双A牌的鞋子。有人曾经告诉我,这是一个有着她那种身高和体重的女人的正常尺寸。

她的牙齿非常好,就像光滑的象牙。她从未看过一次牙医。“苹果酱”是她学到的第一个英文单词,这是因为她在工作室里听人讲得最多,于是便把它记住了。如果你现在要嘉宝用一个字来描绘好莱坞,她也许还是会说“苹果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