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都市寻梦人:宁波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14030600000005

第5章 最年轻的村庄

儿女远走在他乡

安居乐业心舒畅

偶遇小磕碰

有处诉衷肠

这就是我的力邦村

装满盛情和体谅

忘不了大年三十的饺子宴

忘不了中秋晚会的大合唱

忘不了……

这是力邦村的“村歌”,歌名叫“力邦,温馨的家园”,字里行间里流淌着情,流淌着爱,流淌着依恋和爱戴。

我听过很多很多的歌,各种各样的歌,说实在的,还是第一次听“村歌”,并被这首村歌所感动。

走进力邦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矗立在村委会大楼上的村名,看上去真的很有气势。那牌子,真的是可以称之为“牌楼”了,比楼房还要高。十多里开外,就能看到它鹤立鸡群的挺拔了。村子不大,一切都是新的,楼房是新建的,绿地是新铺的,道路是新修的。村内有文化宫,篮球场,图书馆,健身房……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从外貌上看,它更像是一座休闲的公园,像一所新建的学校,像一家实力雄厚的大财团的后花园。可它都不是,就是一个村庄,一个刚刚建立5年的最年轻的村庄。

这是怎样的一个村庄?它是怎样组建起来的?这里的村民从哪里来?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走访了村委会的干部和村民。

蔡烈烽总经理用最精辟的概括给力邦村作了准确的定位:

——全国首家外来务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政府“掌舵”、企业“划桨”的创新思维;

——“企业化运作、社区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力邦模式。外来务工人员的温馨家园。

“生活着,参与着,学习着,快乐着,进步着”,这是力邦的服务宗旨。

“居民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投资商满意,政府满意”,这是力邦追求的目标。

“安居之所,创业之乡,奉献之地,文明之家”,这是力邦要实现的目标。

5年多来,力邦村积极推行“企业化运作、社区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经营模式,为村民营造了温馨和谐的人居氛围,同时也赢得了“五满意”的综合效应。

力邦村作为新生事物,她的出现一开始就格外引人关注。

力邦村隶属于西邬街道,这里原本不是一个自然村,只是当地一个企业的冠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情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加大,落户到西邬的工业企业与日俱增,2001年,西邬已有大中小企业400多家,其中外企20多家,工业区块初具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他们的食宿、后勤服务和管理问题成了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个难题同时也摆到了西邬镇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镇党委研究决定,由政府提供土地,参与管理,以投标的形式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力邦投资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由此看到商机,闻风而动,抢占先机,投资2400万元,与当地政府签订股份合同,共同开发兴建“力邦村”。合同规定:拥有10%股份的西邬镇政府对这一项目的重大事物(如住宿费、餐费)等价格的变动拥有否决权,具体的经营管理由投资方执行。

力邦村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一个新型的村庄。2800多村民来自全国18个省市,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人来自五湖四海,说的是南腔北调,你稍加留意,会发现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这里听不到宁波话。换句话说,这里居住的全部是“外地人”。

这是一个年轻的村庄。这里的居民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在这里“安居”,又在这里“乐业”,和当地居民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本地人的户籍,手里攥的是一张外来务工人员暂住证。

这是一个温馨家园。这里有完善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外来务工人员温馨和谐的家园。

这就是力邦村,这就是力邦村的魅力。

力邦村2002年9月16日开业。开业那天,村里举行了隆重的开村仪式。锣鼓敲起来,鞭炮放起来,人们载歌载舞,以澎湃的热情迎来了第一批入住的村民。

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来自农村,来自欠发达地区,他们远走他乡外出打工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挣钱,钱可以改变他们人生的命运。

每个人都懂得挣钱不容易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所有的以挣钱为目的的打工者们都想住最廉价的房,吃最廉价的饭,他们都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只要能多挣钱、少花钱,不怕苦自己。

力邦村“人气指数”高的重要举措是“最低价位,超值享受”。每人每月的房租是18元,每顿饭一荤一素一汤2元。肯定地说,这种“最低消费”在全国也是独此一家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笔者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宿舍,走进食堂,走进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装饰一新的4栋公寓大楼是力邦村的主要建筑,建筑面积有12000平方米。楼前是豪华的路灯,路边是青青的草坪,楼后是灯光球场,四周是绿树掩映的人行道。普通宿舍分大间和小间,大间28平方米,10居住,双层铺。室内有电视、电话、电风扇,每栋楼有垃圾桶、清洁工和自行车棚,楼内楼外安全、清洁、有序。这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住宿费每月只收18元。连水电费也不够,这做的不是赔本生意吗?董事长蔡烈烽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确做的是赔本生意。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的信条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什么还要做这赔本的生意呢?蔡董说:堤内损失堤外补,力邦村人丁兴旺了,那么多的人要吃要喝要消费,社区的第三产业必然兴旺发达起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必然会促社区的经济发展。不畏浮云遮望眼,这一招,的确是高人一筹。

食堂能容纳上千人就餐,桌椅板凳摆放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开饭时间已过,提示板上还写着当日的菜谱:中午供应的饭菜品种有七菜二汤,荤菜有红烧大排、五香鸡腿、冬笋肉丝、牛肉萝卜,素菜有熘白菜、烧茄子、炒土豆丝,汤是白菜豆腐汤。每人每餐2元,任选一荤一素一汤,白米饭不收钱。人是铁,饭是钢。打工者大多干的是力气活,饭首先要吃饱。这里食堂的管理人员不但让在此就餐的人员吃饱,还想着法让他们吃好,每天的食谱都不同,但价格从来都不变。这“两元钱大餐”成了力邦村的“招牌菜”。

我们边走边看,村委会的一位同志给我讲了一个笑不出来的笑话。她说,食堂刚开张不久,发现有一位打工者每天前来就餐,可他从来不买菜,总是一个人躲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吃。后来才发现,为了节省2元钱的菜金,他每顿只吃咸菜和米饭。谁有意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这都是让穷逼的啊!穷能让人失去人格的尊严!

走出大食堂,进了文化宫。这里是村民们开展文化娱乐的场所。宫里有乒乓室、图书馆、健身房、影视厅、电子阅览室和年轻人最爱光顾的卡拉OK厅。这里居住的村民95%以上是年轻人,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们也有交友需求,择偶需求,学习需求,精神需求。文化宫就是为了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而开设的。除硬件设施外,还成立了读书俱乐部、文艺俱乐部、青年文学社、力邦杂志社。

力邦村的篮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远近闻名,每到夜幕降临,灯光球场人声鼎沸,卡拉OK厅歌声阵阵,到处充满着青春活力。文化宫廉价向村民开放,门票1元钱。1元钱能吃一顿“精神大餐”,听起来真的像“天方夜谭”。

人的需求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过程。有一个叫马斯洛的西方人,提出过“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需求层次论”,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是“衣食足而知荣辱”。

力邦村成立之初,为给这个“新生儿”取个好名字,蔡烈烽董事长费尽了心思。起初定名为“西邬工业园区园中园”,觉得不妥,既没有特色又绕口;接着改为“外来民工公寓”,听起来很洋气,可仔细一琢磨,这“外来民工”的定位似乎有隔膜感,还是不合适;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定名为“西邬力邦村”。在力邦村,没有本地人、外地人之分,也没有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之别。这个村的村民不分内外,没有贵贱,身份是平等的,称呼也是平等的。

现任西邬街道党委书记蒋加明说,对待外来务工人员不但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给予他们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力邦村村委会7名委员,有4名是外来务工人员。村党支部组建以来,已发展党员5名(全部是外来务工人员),20多名党员积极分子。党支部提出要求,每名党员要主动联系35名村民,了解他们的疾苦,反映他们的呼声,做党和群众的桥梁。

人文力邦,魅力力邦,和谐力邦,文化力邦。这是力邦人在努力打造的文化品牌。

大量的农民工从农村一步跨入城市,有一个适应和融入的过程。农民工身上由长期封闭形成的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地域观念强、缺乏养成教育的“农民习气”,和现代文明城市格格不入。从农村人到城里人是一步艰难地跨越。

力邦公司副总经理蔡荣华介绍说:“第一批农民工入住时,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一次,一位村民从外面小店里买来一包瓜子,一路走一路嗑,一直嗑到宿舍大门口,自然而然地吐了一地的瓜子皮。回到宿舍,往外一看,一位清洁工正在沿途清扫。她顿时脸红了,而且感觉到是发烫。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我们开展了‘创文明社区,建和谐家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从此以后,打架斗殴的没有了,随地吐痰的现象减少了,乱扔垃圾的行为杜绝了,整个街区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大花园。更为可喜的是,文化环境的熏陶,使村民们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力邦青年》是力邦村的村报,作为一名老报人,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有办村报的。出于好奇和职业敏感我索取了几份,阅后大为感慨。这张村报真的办得不错,4开4版,铜版彩印,发行量2000份,村里400个宿舍分别免费赠阅一份。《力邦青年》第四版是“星星点灯”副刊,刊登的是青年文学爱好者们创作的诗歌和散文。除了“村歌”、“村报”外,他们还准备投资兴建自己的局域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文化和文明的春风化雨使力邦村的村风大为改观。蓬头垢面的不见了,袒胸露背的绝迹了,大姑娘小伙子衣着整洁,言谈举止文雅大方,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丑小鸭”在力邦变成了“白天鹅”。

陶文娟,一位很漂亮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小姑娘,她是力邦村的妇联主席,共青团十六大代表。

陶文娟说,她是安徽宣城人,中专毕业后来这里打工,那是2002年,现在是力邦村“元老”级的村民了。

前两年,有一部曾经热映的反映打工妹生活的电影叫《两只蝴蝶》,陶文娟就是那其中一只蝴蝶的原型。

陶文娟回忆说,力邦村是个新型社区,选择它,一是硬件不错,二是价格低廉。刚来这里居住的那天,陶文娟打电话告诉妈妈她的新住址,没想到却闹出了一个大笑话。陶说:“妈,我们这里叫力邦村。”妈诧异:“还在村里啊,不说是去城里了吗?”陶:“妈,这里是城中村。”妈不懂:“什么村也是村啊,还不如回咱们村来呢?”后来爹妈一起来了,亲自看了,才知道这里的村和老家的村就是不一样。

陶文娟原在波导公司当工人。私营企业的通病是只用人不养人,一天三班倒,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陶文娟报考了电大,公司不予支持,一气之下,她辞了工作。工作没有了,怎么生活?就在她举步维艰之际,力邦村招聘一名文员,陶文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应聘,没曾想却被录用了,分工她作妇联工作。

力邦村,小村庄,大社会,村里住着全国20多个省市的2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这计生工作很难开展。一个小姑娘家,每天拿着安全套之类的计生用品走家串户,实在很为难。后来渐渐地习惯了计生工作,自己的婚育理念也跟着发生了转变。

陶文娟身同感受地说:“本来吗,像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就是想在外面多挣些钱回家,然后结婚生孩子,多生几个,尤其是儿子,因为是农村吗,传统观念是多子多福,需要的是劳动力。很惭愧啊,我虽然也读了十多年书,刚出来时还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的婚育观念完全改变了,现在的想法是:生男生女都一样,关键在培养!”

时光荏苒,转眼间7年过去了,陶文娟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入了党,成了家,和城里人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力邦村在变,力邦人也在变。力邦村为她的村民而骄傲,村民们为他们生活的家园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