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袖毛泽东,失眠了。
这是1958年5月16日夜晚。丰泽园内宁静温和、不冷不热、但毛泽东却感到浑身燥热。他翻了个身,然后坐起,自己动手揭掉一层褥子。
或许是当农民的父亲传下的习惯,毛泽东一生都喜欢睡硬板床。据说,他去莫斯科时,硬是叫苏联的工作人员把赫鲁晓夫专门为他在克里姆林宫准备的席梦思换成了木板床。当赫鲁晓夫检查接待工作来到他的木板床前时,忍不住说了一句:“真是个从山林中来的战士!”毛泽东却爽朗笑道:“睡你那洋玩意儿,我骨头会发软。”
还是睡不着。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已经开了十天了。这次会议开得很好,与1956年的第一次会议气氛完全不同。毛泽东在会上几乎完全摆脱了任何顾虑和羁绊,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年轻、更为自信而又更富有活力。
毛泽东的一位缅甸朋友后来回忆说:“到1957年,毛泽东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长时间地静静坐着显出老相,行动也变得迟缓了。我们二人坐在天安门城楼上名谈时他的眼睛望着远方,总是沉浸在朝鲜战争的回忆之中。”
但度过了艰难的1957年,特别是毛泽东从苏联回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把希望寄托在1958年的“大跃进”上。
“大跃进”的热潮把毛泽东一下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使他的生命一下子充满了一种如同火山爆发的力量。他同赫鲁晓夫谈到中国时,曾形象地说:“中国像一颗原子弹,一旦爆炸,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我们能够做到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不难想象,毛泽东这位“大跃进”时期的“普罗米修斯”,心情是何等的激荡与狂热。
在八大二次会议开幕的第一天下午,刘少奇就作了关于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很鼓舞人,有的内容他记得很清楚:
在国际方面,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著名论断:世界形势的发展最近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1957年10月和11月,苏联发射了两颗人造卫星,因而使全世界不能不承认,苏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超过了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东风已经压到了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
关于中国的卫星问题,在这次会上已经几次有人提到了。而且饭后茶余,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一想到卫星,毛泽东便显得有点激动。他极力想抑制这种情绪,但没用,像流动的水,越堵反而越急。
他索性坐起,抓起两片安眠药塞进嘴里,然后重新平躺在床上。
这是一张后来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参观中南海时都亲眼见过的大床。这张床后来之所以闻名天下,除了它被毛泽东睡过之外,恐怕床上堆的那一大摞令人眼花缭乱、望而生畏的书,亦是原因之一。
据说,在延安时,毛泽东的办公室里挂有四幅人物像:蒋介石、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搬进中南海后,这些都没有了,无论办公室还是卧室,陈设都极为简单。而只有书,愈加显得突出起来。
当今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美国学者R.特里尔在描写到毛泽东的卧室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毛泽东没有建造斯大林式的小别墅,他住在以前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房子’是明代建筑的楼庭,它占据了紫禁城一个静僻的角落,这是王朝的心脏。”
“毛的书桌上铺着精美的绸布,一只大茶杯和一只放大镜放在上面。他坐的情子是柳条的,这样夏天衣服不会粘在上边。”
“毛的卧室和书房没有很大差别。木床的一边,一条长凳上是很厚一摞书,另一边是痰盂。衣服挂在一边,像医生的大褂。”
显然,山头般高和海洋般深的书,成了毛泽东卧室中一个显著的标志。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岁第一次离开韶山冲时,他肩上那跟祖辈传下的扁担,挑的就是装满各种书籍的小筐。
这时的毛泽东,尽管安眠药已吞进了肚里,但还是睡不着,卫星的魅力好像大大超过了药物的效力。没办法,只好抽烟,只好读书。
毛泽东捧着的是《楚辞》。他一边看,一边不时用中指沾着口水。据说,后来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时,毛泽东送了他两样礼物,一样是中国筷子,另一样就是《楚辞》。
毛泽东几乎是随手便翻到了《天问》一章。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屈原探索宇宙和大自然本源而写成的一篇独特瑰奇的长诗。诗中举凡宇宙生成、天文星象、地物变迁、人文起源、先世史事、神话传说等,都有所思索,有所发难。因此,他每每读得极为认真,极为仔细。
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来形,何由考之?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毛泽东读着读着,便禁不住轻声吟了起来。是啊,那太古之初的混沌,是怎样地发生变化?宇宙上下还没定形,天又是怎样形成?天与地怎样组合在一起,十二属相又如何划分?太阳、月亮怎样悬挂于天?满天星宿又如何安置布阵?
想着想着,毛泽东便联想到了中国的卫星。一想到卫星,便有一种很不服气的冲动,便有一股无法抗拒的热能,使他再也不能继续躺下去了。
他轻叹一声,灭掉手中的烟头,放下书,然后披衣下床,款步向门外走去。
路边,一块小果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是毛泽东的“自留地”。闲暇时,他喜欢拨弄拨弄小菜地,是为消遣。他走过去,见一棵辣椒苗歪倒在月光下、便跨进小菜地,双手将辣椒苗轻轻扶正,然后再继续往前走。
中南海的夜景很美,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更美。有微风拂来,撩起一股渗透着月色的清香。毛泽东驻足凝望,很快便获得一种新鲜的感觉:今晚的月亮和星星仿佛都是专为他而升起的。
于是,他便愈加兴奋起来,望着夜空的眼睛渐渐眯成了一条缝。
毛泽东一生勿忙。自走出韶山后,他脑子一直紧张思考的,全都是中国陆地上紧紧张张的大事情。而中国之外的事情,他考虑不多;至于天上的那个世界,他就更无暇顾及了。
在他从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只参加过一次国际性的会议,那就是1957年深秋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共产党高级首脑会议。在莫斯科,他第一次比较广泛地接触了中国以外的那个世界,就像40年前,他第一次走出韶山冲。
在莫斯科期间,他去看望了莫斯科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并讲了话。“青年人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句流行至今的话,就是那次讲的。尽管他那次是站在国际讲台上,但乡土气息依然像一根脐带一样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他的身上。当他问中国留学生到底有多少人听不懂池的湖南话时,有80%的人都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或左手。结果、中国的领袖而对中国的听众,不得不通过中国的翻译把他的湖南话翻译成普通话。
毛泽东那次与赫鲁晓夫会谈的重点是国防建设问题。在他飞往莫斯科前,苏联就已签订了一项保证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合同。他与赫鲁晓夫谈到核武器时,态度十分轻蔑,几乎用了种近似农民式的粗野的口吻说:“随着一年年过去、我们将他妈的生出比以前更多的娃娃!”以致引得当时坐在赫鲁晓夫身边的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笑出了眼泪。
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讲了一句后来流行世界的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东风终究会压倒西风。”
毛泽东去莫斯科时、正值苏联卫星上天不久,全球都还沉浸在狂欢之中。一下飞机:他便在莫斯科机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进一步征服大自然的新纪元的开始。让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苏维埃共和国和苏联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
后来一位西方记者曾对当时的情景这样写道在场聆听毛泽东讲话的人认为、准是这几天苏联的人造卫星给毛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毛一到机场就发表讲话。中国“五四”运动对科学的追求仍在毛的心中闪耀。在毛看来,社会主义阵营只要有了人造地球卫星,就能够蔑视帝国主义的一切挑衅。
苏联第二颗卫星上天时,毛泽东正和赫鲁晓夫沿着幽静的后花园散步。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后很高兴,对赫鲁晓夫说:“好、你们又一颗卫星上了天,真了不起!美国吹得神乎其神,为什么连一个山药蛋都没抛上去呢?这个意义很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赫鲁晓夫听了后很兴奋,不停地用手比划着。
毛泽东接着说:“得到你们第一颗卫星上天的消息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能否都选择一个目标,你们十年赶上美国,我们十五年赶上英国。”
“好,这个目标很好!”赫鲁晓夫停住脚步,赞赏地点了点头。
显然,苏联的卫星上天,深深震撼了毛泽东这位东方领袖的心。而中国的卫星问题,毫无疑问,毛泽东还在莫斯科时,就已经开始有所考虑了。
须知,毛泽东是一位个性极强而又从不服输的人物。一位西方记者曾这样写下对他的印象:毛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像绷紧的铁丝一样单纯,又像描一样的敏感。毛的手迹表明,这是一个可以选择自己心境而不为戒律所围绕的人。因为毛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人们从来不知他内心深处将会有怎样的表现。
美国记者斯诺在30年代也早就说过,毛泽东对任何事情从不持中立或被动的态度。
苏联的卫星能上天,中国的卫星为什么不能?在毛泽东的眼里,中国就没有干不了的事情。他自己就曾经说过,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能创造!人间的奇迹能创造,天上的奇迹难道就不能创造吗?
就在昨天上午,他同大会代表们讨论时还说:“我曾经问过一些同志,我们是住在地上还是住在天上?他们都摇头说我们住在地上。当我们从地球上看星星时,它们是在天上。但是,如果天上星星上的人看我们,难道他们不也认为我们是在天上吗?因此我说,我们是既住在地上又是住在天上。”
可见,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毛泽东看问题已超越了地球,思维的触角开始从陆地伸向了星空。
此刻的星空,渐渐明朗起来。毛泽东突然发现,一颗流星在天幕上沿着一条无形的轨道缓缓滑动。忽然,流星停了一下,像是挑逗似的朝大地瞥了一眼,然后又直线上升,渐渐消失在了浩瀚的夜空。
毛泽东这才从天上收回目光,重新点燃一支“熊猫”。他猛吸两口,思绪愈加活跃清醒起来。他望了一眼天上,思绪便滑向了24年前长征的那个晚上。那天晚上月亮也是刚刚升起,只是没有今晚的月亮大,没有今晚的月亮圆。
那时的毛泽东,刚进不惑之年。疾病缠身,面呈菜色,双颊凹陷,黑瘦憔悴,头发与胡子,几乎与肩并齐。起步的那个月夜,他和所有红军战士一样,既不知道走向哪里,也不清楚后来的结局。
但今天,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人,已开始在一片战争的废墟上重新构建自己的家园,而毛泽东也以一个领袖的姿势,站在了这支队伍的最前头。可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航天时代,历史似乎又还需要一个人,引导中华民族从绵延了数千年的羊肠小道上走出来,重新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着眼于虽然遥远却是美好的未来,向着一个比地球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世界挺进。
这个人,毛泽东隐隐感到,该是他自己。
是的,8年前那个霞光满天的日子,他曾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伴着国旗的徐徐升起,向世界作了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洪亮雄壮的声音曾飞越亚洲,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伟大的中国人民难道仅仅站起来就算完事了吗?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辉煌的现在乃至辉煌的未来;既然能从远古的昨天走到今天,也应该能从今天走向遥远的明天;而面对新的航天时代,当然也就还要从陆地走向空间!
想到此,毛泽东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向身边的两位工作人员:
“你们说、是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两位工作人员望着一脸兴奋的毛泽东,一时不知该作何回答。
毛泽东笑了,随口吟出一首诗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吟罢,毛泽东好一阵高兴。然后,又问:
“你们知道玄宗皇帝吗?”
两位工作人员摇头。
于是,毛泽东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又点燃了一支“熊猫”,讲开了故事——唐朝有一个皇帝,叫玄宗。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在嫔妃臣仆陪伴下玩景赏月。空中月色朗朗,美丽如画。唐玄宗禁不住连声叹道:“唉唉唉,要是能到月宫里去游玩一番,该有多美啊!”
“陛下,这事容易!”一位随身道士走到玄宗皇帝的跟前,将手中的拐杖朝天一扔,一座长桥一下便架在了大地与月亮之间。
“陛下、请吧……”
于是,玄宗皇帝在道士的陪同下,眨眼的功夫就走进了月宫。月宫当然很美罗,仙风习习,神曲声声,年轻漂亮的宫女们翩翩起舞,使这位览尽了人间春色的皇帝,竟不想回去了。但返回时间已经到了,玄宗皇帝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出月宫,踏上那座悬挂在月亮和大地之间的长桥……
故事讲完了,毛泽东站起身来,再次凝望着深邃迷蒙的星空,久久不动。手中的香烟已燃去大半,竟忘了吸上一口。
第二天,八大二次会议照常进行。
在上午的会议上,有代表在发言中,再一次提到中国的人造卫星问题。但由于会议议程安排很满,卫星问题未来得及讨论。
下午,周恩来提前十分钟走进会场。他复核了一下主席团成员的有关备用文件,然后走近毛泽东主席的座位前,拿起桌上的话筒,用嘴轻轻吹了两下,当听到音响效果确实不错时,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下午的会议开得很热烈,气氛也相当活跃。当有人又一次谈到人造卫星问题时,大家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致和急切的关心。
17点30分,有代表在发言中又提出了中国的人造卫星问题、并强调说,苏联老大哥的卫星都上天了,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又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如何、也应该搞出我们自己的卫星。
周恩来、聂荣臻等,对此作了简短的插话,并向代表们表态说,中央正在考虑之中。
毛泽东一边吸着烟,一边认真听着代表们的发言。从昨晚到今天,卫星问题一直在他脑海缠绕不散。此刻,当听到代表们又-次谈到中国的卫星问题时,他有些坐不住了。
周恩来一直期待着毛泽东的发言。他见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香烟,便知道毛泽东要讲话了。于是忙站起来、向会场摆了摆手,然后提示性地说道:
“同志们,关于卫星问题,现在我们请毛主席讲几句!”
全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毛泽东扫视了一眼会场、又不慌不忙地猛吸了几口香烟,这才用浓重的湖南乡音说道:
“同志们!近一段时间来,人造卫星问题一直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的心情,当然也和大家一样。苏联在去年就把卫星抛上了天,美国在几个月前也把卫星抛上了天,那么,我们怎么办?”
毛泽东讲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等全场屏住呼吸,将目光全部聚合在他身上吋,他才狠狠灭掉手中长长的烟头,然后将开天辟地的大手用力一挥,朗声说道:
“我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片沸腾。
在一片狂热的掌声中,毛泽东伸手抓起桌上的金鱼式烟灰缸,重重地往旁边一放,然后端起一杯热茶,咕咚咕咚灌下几口,接着轻轻吐出一片茶叶,又风趣地说道:
“当然罗,卫星应该从小的搞起,但是像美国鸡蛋那么大点的,我们不放!要放我们就放它个两万公斤的!”
毛泽东话音刚落,便禁不住一下站了起来。紧接着,所有与会者亦呼啦一下全站了起来,狂热的掌声长达好几分钟。散会后,当与会者走出会场时,不少人这才发现,彼此的眼角还留有泪痕。
面对天疆的呼唤,毛泽东代表中国,向太空递上了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