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之道
14046400000005

第5章 作而不辞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人之道,以文饰貌,以繁隆礼,以此养人,是以天下皆知人道之教为美,并以其美为美。然而,人道非道也。以礼害道,以人害天,故曰,斯恶也。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皆知善之为善,人之道大行于天下,世人皆以循礼为善。然而,礼非天道,循礼非循天,安可以为善?故曰,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本句接上句,既然人道不美不善,天道至美至善,圣人如何才能以天治人,而不以人助天呢?

故有无相生,为之以有,人之道,为之以无,天之道。天道衰,以人灭天则生人道。绝人道,以天胜人,则生天道。

难易相成,难,是指圣人绝弃人道,以天胜人,需要修炼守道,勤而行之,是以难。正因为人道不生,天道真全,以天道治天下,才会变得易。是谓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圣人治天下,为之以天道,则天下可以长久。为之以人道,则失天下。所以,以天道为政和以人道为政可以互相参照,圣人故能去彼存此。

高下相倾,圣人以道为尊,是以高,以德为贵,是以贵。若离道悖德,以身自高自贵,则无以尊、无以贵。侯王无以贵高,恐将蹶。是谓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圣人立天道自然之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百姓才会拥戴他。圣人如果行人道之教,伤物害民,则百姓就会唾弃他。所以,为政以天道,还是为政以人道,百姓就会相应地予以拥戴,或者予以埋怨。

前后相随,圣人不欲见贤,立天道自然之教,无为而天下成,功成而身退,以身处后则能先民。以身处前,则不能先民。是谓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不为之以人道,而为之以天道。行不言之教,圣人治天下,立自然之教,而不立人道之教。

不言,人道不贷不出,为不言。人虽不以言教之,自有天以自然之教教之。是谓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无为”登场。都说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干躺着混吃等死啥都不干,生活就会变美好吗?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无为”一词流俗化的解读。

《道德经》一书中,另一个关键词“圣人”也登场了。仔细阅读《道德经》全文就会发现,但凡出现“清静”“无为”等词的时候,其语境都是对圣人、王公而言的。按照老子的设定,《道德经》的目标读者就是人主。所以,《道德经》乃圣王之学。

老子说的无为,为,为政之意。无为,是指圣王不以人道治天下,而以天道治天下。立天道自然之教,君王辅佐天道,以天治天下,无为之以人道,却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成。虽人不为,但天为之,天成之。这才是无为的真义。

圣王无为,是为了让百姓循天自化而有为。所以,很多人读《道德经》,认为老子教导百姓也要无为,于是也无所作为起来。这是对《道德经》的严重误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从《道德经》里面读到的智慧应该是,知常不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依循自己淳朴得如赤子一般的天性,勤勉有为,自强不息。

如何才能让百姓保持淳朴的天性呢?老子认为,圣王不教导他们邪僻妖妄之理,百姓自己就不会偏离自然之道。所以圣王要时刻严格地禁绝邪僻妖妄的不道之理蒙惑百姓,才能让百姓保持天真淳朴的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这便是不言之教的道理。

无为之治,不言之教,说起来简单,其实是最难的一种治国之道。因为它需要强大而持久的耐心和慈爱,才能时刻一眼不眨地注视着天下百姓,像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生怕任何不道之物伤害他们。只要发现了会伤害百姓的异端邪说和事物,就得赶紧禁绝和消灭。只有这样长久地保护百姓不受污染和侵害,百姓才能永远保持天真淳朴,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才能维持下去。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作焉而不辞”,不辞,不言之教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万物生生不息,天道不会横加干涉。所以圣王治理天下,也不可以一直横加干预百姓自然而然的生活。

“生而不有”,天地生万物,不会把万物说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天覆之,地载之,唯施于万物以造化之德,而不居功。所以,圣王治理天下,也不应该把天下据为己有,而应该化育天下,覆载百姓,而不居功。

“为而不恃”,圣王治天下,辅之以天道,而不贪天之功为己有。

“功成而弗居”,天道化育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勤勉有为,富裕安康,这都是天道之功,而非人力可为。既然是天之功,而非人力所为,那么圣王就不应居此大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是因为圣王不贪天之功为己有,不居天道之功而成大位,百姓才会更加拥戴自己的君王。天下才能永久太平下去,百姓的生活,才能永久幸福安康下去。

天道生化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繁荣万物,而不依赖万物。万物的演化结果,也从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占据它们。正因为天道从不以生育了万物而占据它们,所以,万物和天道之间才永远不会互相背离,一切才可以永恒生生不息下去。

难道圣人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不也应该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