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玉山曲话
14049900000001

第1章 皇帝是粉丝

明清时期,是昆曲最为辉煌的盛世。其间,多有皇帝是昆曲的粉丝。其狂热痴迷的程度,并不亚于当今那些年轻的歌星、影星的超级粉丝。

最早记载皇帝与昆曲相关的文字,当为明代周玄的《泾林续记》了:“太祖(朱元璋)闻其(昆山百岁老人周寿谊)高寿,特召至京……笑曰:闻昆山腔甚佳,尔亦能讴否?”

可见,草根皇帝朱元璋对昆山腔早有耳闻,并且认为“甚佳”,很想一饱耳福。

皇帝成为昆曲粉丝的,在清康、雍、乾盛世,表现得最为突出。

康熙皇帝对昆曲不仅喜欢,而且是个“行家”,他对昆山腔有一段非常精当的评品:“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岂止是评,也不仅是品,简直是个昆山腔的“博导”了。

难怪,康熙说过,昆曲“岂可一日少闲?”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最令他意醉情迷的不是山水园林,也不是美食歌伎,而是昆曲雅韵——第二天原本是去游玩的,却临时下旨:上午还看昆曲!

无疑,康熙是昆曲的粉丝。

也为这,昆曲被纳入朝廷仪典,并成定制。宫中昆曲名伶多达千人,无论有什么重大庆典或皇亲国戚的婚丧喜事,昆曲都是必定不可少的。

位于南京的云锦织造厂,是江宁织造府的原址。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这里搬演了全本的《长生殿》,连演了三天三夜,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洪昇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幸醉酒落水身亡。显然,这都是曹雪芹《红楼梦》里写到的上演昆曲的素材。

史有记载的花、雅之争,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皇帝是昆曲的粉丝——

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颁发谕旨:北京只许演出昆、弋(北昆)雅部戏曲,其余花部诸腔一律禁止!

只许雅部“放火”,不许花部“点灯”!

再以后,“四大徽班”进京。嘉庆三年(1798年)颁布上谕:“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外,其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演唱。所有京城地方,严行饬禁;并传谕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本严行查禁。”

如此上谕,有点“格杀勿论”的味道了,足可见皇帝对昆曲痴迷钟情到何等地步。

201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