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道德经
14076200000013

第13章

【原文】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1];

揣而锐之[2],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3];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4]。

功遂身退[5],

天之道也[6]。

【对译】

握持到了满溢,

不如及时停止;

锤炼到了锐利,

不能长久保持。

金玉满屋满堂,

无法长久守藏;

富贵加上骄傲,

自己招致祸患。

成功了就退下来,

才合乎自然规律。

【注释】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满、达到极点。已,停止、终止、结束。意谓什么都渴望拥有,事事追求圆满,不如及早停止。老子主张把握为人处世的“度”,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

[2]揣而锐之:揣(zhuī),捶击。锐,使动用法,使……锐利。意谓捶击而使它锐利。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喻指政治权力与财富。莫之能守,莫能守之,此为否定句式中宾语前置。莫,否定副词,没有谁。之,指示代词,此指满堂的金玉。意谓金玉满堂满屋,却没有谁能守得住。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放纵、无节制。自遗(wèi),自取。咎,灾祸。意谓凭着富贵而志得意满,得意扬扬,实际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

[5]功遂身退:功遂,功业成就。身退,喻敛藏锋芒。意谓功成名就而不自居,主动退让收敛而自保。

[6]天之道也:指自然的规律。

【解析】

老子通过揭示大道功成身退的特性,告诫世人要克制占有欲,不要追求“金玉满堂”,也不要羡慕“富贵而骄”,因为,凡此种种只会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留下祸害。这里,老子揭示出“盈”与“不盈”的辩证法,体现了物极必反的法则。因此,为人处世不能过分、过头、过度,而应遵循“守中”原则、适度原则,尤其是功成名就之后,更应如此。这样,才合乎天道人心,才不会招致祸害。老子之所以发出如此感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的。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使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了彻底的颠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个人的命运在巨大的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起伏跌宕,风云莫测,再也无法自我驾驭,自我掌握。这让老子深切地感受到“世事茫然难自料”的宿命。无奈之余,他希望通过以退为进、以屈为伸、以柔克刚的方式,去应对变幻莫测的世局,于被动之中争取主动。

应该说,老子的这种思想是极具借鉴价值的。天上月圆月缺,地上花开花谢,海中潮涨潮落,四季暑往寒来,不管是自然还是社会,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永远固定不变。就像天上找不到一轮凝固不变的满月,世间也不可能有永远处在生命巅峰的完人;就像登上山顶观看壮丽的日出便要下山,人们在事业上饱览过人生的“无限风光”之后也要从功名的顶峰上走下来。功成身退,符合自然之道,是一种政治智慧,也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功遂身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生命境界,所以,老子称之为“天之道”!

【名家论道】

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他观察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况,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在古代哲学家中老子确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

——范文澜

夫《老子》一书,文辞简质,旨趣遥深,道家思想,斯为初源,华夏旧籍,斯为珍品。战国之世,庄周时畅其义,韩非择解其文,他书引而释之,亦颇散见。……故老子古义,居今难见其全。

——高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