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西交流史话(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
14207600000004

第4章 引言

人类诞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二三百万年之前,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则不过数千年。由于地理、自然、气候以及历史的原因,世界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接触与碰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撇开哥伦布以前的美洲和非洲不谈,迄今人类最重要的文明区域是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南亚印度教佛教文化圈、西亚及北非伊斯兰教文化圈,以及欧洲基督教文化圈。借用地球村的概念来说,中国文明处于村东头,欧洲文明处于村西头,伊斯兰文明与印度文明处于两者之间,但是从地域上看,他们都在中国的西面。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西”是一个特别具有异国情调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方位名词,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周穆王西巡、唐僧西游、成吉思汗西征、郑和下西洋、蒋梦麟的《西潮》、西学东渐的“西”,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地理文化概念。中国人对“西”的认识是渐进式的。最早的西域仅指今日的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郑和时代又含括了非洲东海岸。明清时期中国接触到欧洲人,得知其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则“西”的概念又扩展为欧西,并呼以“泰西”、“远西”,以示与早期之“西”的区别。一部中西文化交流史,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明、西亚中亚文明及欧洲文明交流的历史。有人提出一种西欧亚大陆的概念,它包括印度、大伊朗、地中海及其北方地区,大体上与中国以外的三大文明地区相似。这三大文明尽管语言、宗教、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但其间却不乏统一性的东西,所以,说“真正的东方始于天山,而不是高加索或苏伊士”并不为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性也可见一斑。

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农耕条件比较优越,故而成为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并且逐渐扩散,向黄淮平原、海河平原乃至长江流域逐步发展。在这个农耕文化区的北部是莽莽大漠,西部及西南部是巍巍高山,东面与东南是一片汪洋大海,自然地理上的独立性对于中华文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闭的。中国与西部世界交通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北方草原之路,即经过蒙古草原到西伯利亚草原,然后南去伊朗,再去南俄草原;另一条是从西安经河西走廊,然后走塔里木盆地,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穿过阿富汗、伊朗到波斯湾或地中海岸;第三条是海路,从东南海岸,过马六甲海峡,西行穿越印度洋到波斯湾和红海。15世纪以后,由于绕过非洲好望角新航道的发现,使得西欧到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的航行更加便利,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海上交往。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海陆道路,如经四川、云南到缅甸进入印度的中缅印道路,等等。但前面三条道路是东西交往的主要动脉。在这些交通要道上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盛衰、西域游牧或农耕部族势力的消长,以及波斯湾、红海西头控制海上商路的帝国的兴亡,无不对中西交通的阻隔与通畅具有决定性意义,进而对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也受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左右。历代王朝的兴衰、疆域的拓展、统一或分裂局面的出现等,都是影响和制约中西交往的因素。大致来说,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盛唐时代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安之日、元代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之时,以及明清时期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纷纷东来之际,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潮,此外还有小的高潮或低潮。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中西交流从未中断过,官方使节没有了,民间商贸关系犹存,陆上交通阻隔了,海上往来仍在。让我们去寻觅一下先人的足迹吧,沙漠绿洲上的驼铃将为我们指路,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波涛将为我们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