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14208600000003

第3章 序二 行走就是经历 寻觅自有体悟

赖保荣[2]

我与志鸿兄早年在中国道教协会学习相识,于今已有三十余年时间了,他调入中国道教协会负责教务工作就20年了,30年来他几乎都是做服务道教界的教务工作。这30年里他在道教文化的园地里也一直在辛勤耕耘,已经出版有三本著作;今又集腋成裘,将其从事道教事业期间撰写的文稿结出两个文集,一是记叙性偏重的文集,题名《鸿爪雪泥》,另一文集以思考和问题的论文性偏重,称《思问晓录》,最近都要出版发行了。作为志鸿兄1982年在一起学习的老同学,后来多年的至交,我成为该书的首批读者,并受托应邀为之《鸿爪雪泥》一书撰写一篇序言,很愿意、很高兴。

这本集子最主要是志鸿兄入道修行、潜心教务的写照。所收文章,不拘于述往或忆旧,大体上皆记事之作,间或议论感悟,记述了教务过程中所留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文集中还有志鸿兄许多做人,以及对父母敬仰的文字内容,有对家乡和亲眷们纯真质朴的感情。文字言简意赅,各有新意。本书一文一事,便宜浏览。

时光飞逝,来去匆匆。20世纪80年代,我们同在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首期)班”学习,那时都是青年,风华正茂,勤勉好学,大家时常一起研讨经义,交流弘扬道教事业的情怀,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间培养出深厚的友情。我们这批学员后来各奔东西,现大多在道教界担任事务。记得我初回广东罗浮山主持教务,冲虚古观受香港道教界资助修缮竣工,中国道教协会黎遇航老会长、王伟业秘书长、陈兆康主任,从北京一起来祝贺,我专门从江苏茅山请来志鸿兄,从湖北武当山请来光德兄参加活动,那一次还与香港道教界老前辈汤国华、赵镇东、邓国材等一起举行了座谈,这些我至今记忆犹新!

志鸿兄在中国道教协会主持教务处的大陆地区教务工作多年,曾亲自组织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教全真派的三次传戒和正一派多次海内外授箓活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其所在教务部,多年来遵照宪法、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制定了许多符合道教管理切实可行的办法、规定,推动了道教事业正常传承和发展,成绩显著。他现在于北京东岳庙主持道教庙务,每次抵京我都要去茶叙座谈,深觉这里业已成为他“爱国爱教”、“正信正行”、道教事业科学发展理念的“试验田”。道教是一个神圣的宗教形式,宫观是道教信仰的重要载体,面对现代社会道教宫观管理,在方式和内容上都要有取舍,使之规范地符合道教本旨。志鸿兄在庙务管理上既挖掘有价值的传统方式,也选择吸纳现代管理的理念,使北京东岳庙宗教活动既有时代气息,更以神圣信仰为依皈。志鸿兄说过: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教与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样也会受到大趋势的推动和牵引,在这种大趋势下道教绝不会昏昏然,必然地要与社会同行,也必须要与社会适应。道教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宗教,有“应变无停”的法宝,道祖老子说:“上善若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道教要吸纳与扬弃并行,适应和超越并重;扬弃颓废和腐朽,吸纳新时代的活力和气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超越自身现有的境界,这是当代道教任重道远的职责!北京东岳庙道教在志鸿兄带领下,庙观虽有道教自养经济实体,但摈弃很多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北京东岳庙是清清静静的庄严道场,令人钦佩!使我最佩服的还是他对文化的渴求与执著,繁忙教务工作之余,他依旧一如既往常年笔耕不辍,喜欢用横竖撇捺的方块字记录工作、勾勒蓝图,抒发情感,《凝眸云水》《当代道教人物》《鸿爪雪泥》等一本本著作的出版正得益于此。工作和学习都取得了成绩和进步,但他并不自矜自诩,仍然平易一如常人,待人接物敬慎恭恪,却又不失大气豪爽,广受嘉许。

徜徉于《鸿爪雪泥》的字里行间,感觉很多事情仿佛就在昨天,如电光火石,又如影像纪录,在眼前不断地回放和浮现,让我感念和回味!重捡往昔的记忆,逝去的点点滴滴,多少美好的时光和过程!那时我们都曾经青春年少,我们都曾经追求和梦想,至今还在大道之途寻觅和体悟,经历就是行走,就是鸿爪雪泥的人生,该书出版之际,忝为至交与同好,由衷希望志鸿兄以文载道对道学研究不断有新成就,《鸿爪雪泥》不是终点,而是志鸿兄的新起点。我相信志鸿兄一定还会有更精彩的书作呈献给大家,愿再接再厉。

2013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