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14222300000002

第2章 序言

宋代继汉代之后迎来了中国经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宋代经学的兴盛,不仅表现为经学注解文献的数量庞大,还以其思想上的突破,实现了经学范式上的转换,亦即从汉学进入了宋学。随后,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经学解释基本上沿着宋学范式来进行,并对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学范式作为一种经学解释的范式,其实也是一种思想体系,这种经学体系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对经书的认知与理解上,还反映在系列的解释方法之中,比如以史证经、理学解读儒经、探究性与天道、兼采众长等等,更为主要的是,宋儒借助经学注解的形式来重新认识并建构他们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的思想体系,并进而形成了一套指导社会政治的新的“治道”。换言之,经学是宋代理学的基础,更是其思想表达的重要形式,所以无论是宋代的儒者,还是政治人物一般都会以引经据典、寓作于述的形式来表达或建构自己的政治理念,这一点无论是欧阳修、二程、朱熹、陆九渊,还是范仲淹、王安石等皆是如此。经学解释的现实取向性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毕竟,作为当时社会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士阶层,经学不仅是其政治理念表达的重要形式,更是其实现身份意识、追求不朽的重要方式。

关于宋代经学范式的转换,前贤时哲研究甚多,有关宋代经学及思想的研究者也甚多,只不过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盛行,以哲学史、观念史的视野来解读宋代经学成了基本模式。实际上,在宋代经学解释之中,探究“性与天道”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却不是他们为学的最终追求与基本宗旨。毕竟,儒学从产生之日起,明道、传道与行道便成了儒者身份的基本意识,由此经学解释的现实指向性颇为明显。所以,不管是在汉代、宋代,还是在清代,儒者始终将这三者视为为学、立身的根本任务。正因如此,我们在探讨宋代经学及其思想的时候,多注重从历史的视野出发,以思想史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将经学研究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希望能够实现对宋代经学传承、诠释与思想建构的情况予以客观而清晰的揭示。

具体而言,在宋代经学传承、诠释与思想建构的历程中,尽管宋儒一般都注重义理思想、事功治国,并关注心性理命之学的形上问题,但实际上无论是王安石、程颐、朱熹,还是陆九渊、魏了翁、王应麟等人都很重视章句注疏之学。也就是说,经学的语文学考察是理学、心学与事功之学建构的学术基础,也是其理论存在与流传的可靠保证,这也是其明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不能不关注宋儒对章句注疏之学的重视。不仅如此,随着雕版印刷术在宋代的大兴,使得宋儒比汉唐诸儒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经籍,由此促成了他们思想的勃兴与多元,并开始跳出门户、师法的局限,注重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也就是说,宋儒在明道的同时,注重传道,而传道本身依旧没有离开对师法、家法与传承谱系的重视,或许这也与当时佛教的法统有一定的关联。宋儒对于知识谱系的关注,在《宋元学案》所作的师承谱系中就有清晰的反映。在宋代,不同的学派一般都有不同的经学理念、解经方法及政治理念等,所以,我们在研究宋代经学及思想的时候,需要面对王学、蜀学、朔学、关学、洛学、湖湘学、闽学、婺学等各个经学流派的师承关系及内在的思想特质。换言之,对宋儒经学学术史的考察或曰对传道谱系的梳理,也是宋代经学及思想研究的重点所在。此外,探讨宋代经学及思想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其落脚点或旨趣的探究,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宋代经学,即使是汉代经学、清代经学乃至近现代经学都同样面临这个重要问题。毕竟,作为传统儒家学者,明道、传道只是其人生意义的一部分,而行道才是关键。行道对于宋儒来说,并不仅仅像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那样参政议政,“得君行道”,还充分体现在他们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融入经学注解之中,从而影响他人或者以待来者。这些思想不只包括其对经学的意义、“性与天道”的理解、政治的建议等等。由此也可以说,宋代的经学解释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其解释充满了现实的针对性。

本书的全部章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注重从宏观上来探讨经学宋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相关学派、重要经学门类的传承与演变。下编是从具体角度对不同学派、不同代表学者、经学著述的认知、解释的方法及思想建构等问题进行分析。这些篇章都集中于对宋代经学中具有典型性问题、儒者、学派与著述的分析,以期实现对宋代经学及其思想有更加宏观而具体的了解。总之,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对宋学范式作以分析、解释,借此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宋学范式的形成,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义理化、思想化,还在经典诠释与思想建构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且这些经学变革不仅对宋学范式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还对理解宋代文学、史学的范式变革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就上编的各章要点而言,第一章“文化视野下的经学诠释及汉宋范式”侧重从经学本身的起源、孔子经学范式及其所奠定的汉宋两种范式角度出发,探究中国经学范式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意义。第二章“新旧《五代史》异同与汉宋经学的范式转换”以两部正史的分析为基础,来说明北宋中前期史学叙事的不同实际上是唐宋社会变革与思想转型、经学范式转化下的差异。第三章“从汉学到宋学:基于二程的宋学范式转化”则重点探讨宋学范式的一些基本特征、特质所在。第四章“宋代的古文运动、经学思想与文学观”则探讨了宋代文道观的演变与经学观念变迁之间内在关联性,我们认为宋代文学观念的转变无疑是唐宋经学转型下的产物。第五章“新学、洛学派经学在高宗时代的交锋与消长”集中探讨了南宋高宗时期最有影响的两大经学流派——新学、洛学之间随着政治的变动而彼此消长的史实。第六章“宋代‘四书’学的发生、发展与演进历程”则探讨了宋代最重要经学组成部分——“四书”学的发展、传承、演进及其意义。第七章“宋代永嘉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与演进”从宏观上对浙东学派中重要的一支——永嘉学派的产生、思想转型及其传承、演变做了探讨。第八章“宋代永嘉学派经学诠释的思想与方法”则从微观上对永嘉学派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做了考察。

就下编的各章要点而言,第一章“刘牧图书易学易学的传承、诠释及影响探析”探讨了在宋代影响甚大的刘牧易学的渊源、解释特征、思想建构及其深远影响。第二章“道学政:程颐的易学诠释及其王道政治理念”分析了程颐易学与其内圣外王之道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来考察宋代理学化易学所建构的德性政治观念。第三章“邵雍、程颐的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探讨了象数与义理易学两派代表邵雍、程颐在易学认知、诠释与思想建构方面的异同。第四章“二程经学诠释学的特征与思想旨趣”集中分析了经学宋学范式的奠基人——二程在经学解释上的思想、方法与旨趣。第五章“胡安国对《春秋》的表彰、诠释与思想”分析了作为宋学《春秋》典范之作的《春秋传》的解经思想与特质。第六章“以史证《易》:李光易学诠释与思想”分析了易学史上“史事宗”的代表李光如何将历史史实融入易学解释之中及其“以史证易”的本质内涵。第七章“吕祖谦的经学传承、诠释与思想建构”则分析了宋代浙东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吕祖谦经学的思想渊源、解释方法及思想体系的建构。第八章“朱熹与程颐易学认知、诠释及思想异同”分析了对中国近世影响最大的程朱两家在易学认知、解释方法与思想建构方面的异同。第九章“杨简经学的学术渊源、诠释与心学思想”分析了陆九渊心学最重要的弟子杨简经学的思想渊源、解释方法与思想建构。

总之,对于宋代经学及思想的研究,我们基于古文献学、学术思想史,结合前贤时哲在观念史、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将经学传承、诠释方法、思想建构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相结合,来探究宋代经学及思想的传承、发展与演变,进而分析经学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实现对经学的本质和价值的深刻理解。总之,“轴心时代”的孔子将王官之学转化为了儒学,从而实现了六经诠释学史上的范式转换。随后,在汉代、宋代又相继产生了新的经学范式,其中宋学范式的意义不仅仅是经学的范式转换,更是一次中华文化、文明与印度文化、文明交流碰撞、融通后的文化转型,亦即宋型文化的诞生,进而影响了近世数百年。换言之,中国近世文化的核心是宋型文化,而宋型文化的核心是理学,而理学的基础是经学。我们希望从经学入手,旨在探究中国近世以来文化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