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14229300000001

第1章 译序

刘荣跃

我十分喜欢格言。每读到一句好的格言,我便为之叫绝,情不自禁地用笔划出。这是因为,好的格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对我影响最大的格言,也许要算“有志者,事竟成”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但我不灰心,而是牢记这句格言,凭着一股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文学翻译事业上有所作为,出版译著7部,近两百万字。我从格言中吸取了力量,充满信心。

本书是美国作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编著的一部优秀格言集。他出生在波士顿一个小业主家里。仅受过两年教育,10岁开始在父亲的商店里打杂,12岁起在哥哥詹姆斯的印刷所里当学徒。经过几年奋斗,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印刷所,并于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富兰克林积极地参加了美国的独立运动,曾起草北美各殖民地实行联盟的方案,1754年被北美各殖民地代表会议通过;1757年任北美各殖民地驻英国代表;1775年参加第2届大陆会议,和美国总统(1801-1809)杰弗逊(1743-1826)一起领导了革命派反对保守派的斗争;1776年协助杰弗逊起草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独立宣言》,同年出任美国驻巴黎的全权代表;1785年回国,任宾夕法尼亚州州长。

富兰克林知识渊博,活动广泛,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积极宣传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先后建立“共读社”和“美洲哲学会”,探讨政治、经济、自然、哲学、道德伦理问题。他的《论纸币》一文曾受到马克思的赞扬,他还以避雷针的发明者闻名于世。

富兰克林著述颇丰,最有代表性的是《自传》和《穷理查历书》。《自传》主要写他的家庭身世,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工作,1757年前的政治活动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穷理查历书》除一般历书的内容外,还利用空白处印上许多机智诙谐的格言、谚语,传播为人处世和发家致富之道,深受当时广大用户的欢迎。这本历书发行了25年。在编1758年最后一本历书时,富兰克林把分散在前面各本上有关的重要格言汇集起来,1774年再版时改名为《致富之路》,使书中的优秀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书中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时间即生命”,“勤奋乃成功之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虚荣开花,却不结果”,这些语言多么深刻!多么耐读!我感到,作者在书名中所指的“富”不仅指物质生活的富有,更重要的是人生美德的“富有”,这富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勤奋与努力。人要有所作为,缺少了勤劳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已为古今中外无数的伟人所充分证明。我始终坚信“勤奋出天才”。一个懒散的人,再聪明也会变成傻子。远的不说,我身边就有一些亲友,他们生活比一般人过得好,但大多靠勤劳起家(就正道而言理应如此)。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的确与众不同。“少说多做”,穷理查说得真好。

二是金钱与节俭。有钱并不是坏事,关键看你怎么去用它。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没有钱是不行的。时下流行“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金钱万万不能”的说法,很反映出金钱的作用。另一方面,节俭也是人生的一个美德,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浪费的坏习惯。不过时代在变化,对于节俭也应一分为二地看。我认为,对任何事情都是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过左过右都是不恰当的。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的今天,人们需要更多的消费,不然经济怎能发展?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已一去不返。这种把握好度的思想,在本书中也有体现。“小小开支不可不管,小小漏洞会沉大船,”关键是要堵塞“漏洞”。

三是友谊与爱情。“爱之深,恨之切”,其中包含了深刻的辩证关系。“爱情与权力都不喜欢伴侣”,从这句幽默的语言中,我们不难体会出其丰富深刻的含意。其它诸如“爱,然后被爱”,“公开的敌人是祸害;但虚假的朋友比之更坏”,“许诺会赢得朋友,但食言会化友为敌”,等等,都很耐读。谁不希望有美好的友谊和爱情?但要真正拥有之,的确离不开生活的艺术。

四是真诚与善良。这是人人都应具有的美德,人总是应该从善的。“善待他人,即最善待自己,”多么富有哲理。“再坏的人都会暗自敬重好人”,表明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自欺乃世上最易之事”,欺骗自己既最难又最容易,想想看不是这样么?“亚麻远离火,青年远赌博”,多么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五是幽默与讽刺。这在本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幽默与讽刺大多是彼此相联的,幽默的背后总包含有讽刺。“债权人的记忆比债务人的好”,两种人的用心充分表露出来,真是一语中的。“最差的车轮噪声最大”,我们不也常说“半罐水响叮当”吗?它说明了浅薄无知的人常常自以为是的可笑表现。“任何傻瓜也不如智者麻烦”,因智者懂得的多,不好支配——历史上不是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幽默,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教益。

六是为人与处世。这一部分的比例也不小,我们可从中看到方方面面的为人之道,很有帮助。“站着的农夫比跪着的绅士高大”,这种自尊自重的精神多么可贵。“若欲灭敌,先正己身”,自身正直是首要的条件。“骄傲在前,乞讨必然殿后”,人要始终不忘谦虚,否则会吃大亏。

七是光阴与人生。人生是短暂的,因此时间之宝贵。一个伟大的人,无不是一个珍惜时光的人。人人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并非人人都能体现在行动上。时下,有的地方麻将成风,令人为之叹息。偶尔娱乐一下无可非议,可成天泡在其中,把大好光阴白白浪费掉,就让人不齿了。难道人生就这样混下去?我最钦佩那些奋斗不息的人,社会因了他们的奋斗而发展,人类因了他们的奋斗而进步,他们也因此而使自己的人生充满光彩!

此外,本书另有谦虚与谨慎、美德与邪恶、勇敢与才智等等方面的内容,不一而足。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它们不可截然分开。比如为人与处世中也包含真诚与善良。每一句格言是不可断然划归某一类的,如“钱和人相互为友:人让钱假,钱让人虚”,既可划入“金钱与节俭”一类又可划入“幽默与讽刺”一类。

这里谈谈本书的翻译。既然翻译格言,译文亦应是格言。从内容上说,格言的最大特点是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从语言形式上说,它有精练、押韵、工整等特点。因此作为译文,就应该力求体现这些特色。我主张在不损害原意的情况下,采取以直译为主的形象翻译。“形似”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十分重要,因为我们“不仅要知道原文说的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说的”。神似总要以形似为基础,我不赞成过分的汉化,那会丧失异域情调,也就不叫翻译作品了。举几个例子。“缺乏培养的天才犹如矿中的银子”,“清白自卫”,是以内涵取胜。“轻轻钱包,沉沉心情”,“人人望长寿,无人想变老”,是以内涵、工整取胜。“要么全部嫁接良果,要么绝不嫁接一棵”,“友谊不能有客套,但也少不了礼貌”,是以内涵、押韵、工整取胜。不过,实际翻译好坏,并非三言两语能讲明白的,把握好其中的“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译者长期实践、摸索,找出其中的规律。我只能说,自己一直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最后再说说有关本书的其他方面。原著中每一年的历书都有一篇序言;因译本是一部专门的格言集,加之篇幅有限,所以将其删去。原文系古英语,有些拼法与现在不同,也存在拼写上的错误,本书有所注释,阅读时应予注意。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有些格言不好理解,或看不出其中的含义。这是自然的,正如有时某人讲出一句话,有人哈哈大笑,有人却不知所云,原因就在后者对其背景一无所知。因此,读者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从英汉对照中去细细领会,去“再创作”。原著按年从1733至1758依次编排。考虑到实用的需要,本书按大致分类编排,以便于查阅。另外,有些格言不符合国情,没有实际意义,也有所删除,以保证全书的质量。

写罢此文,又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因为这是我的又一部译著。我热爱文学翻译事业,在这条艰辛而崇高的道路上快活地拼搏着。尽管有些成绩,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真是“越学越知不足”。在此欢迎老师、朋友们对译文提出宝贵意见,当努力改进!

1999年8月于四川简阳神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