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430400000043

第43章 聪明比愚笨更容易生存吗?(2)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聪明但又没有过多的贪念,下属在工作中的锋芒不要过于逼人,太紧张的关系容易让你的整体形象在老板那里失分,他不高兴,有时候会影响你的业绩,因为他不会让你的想法得以实现。准确把握老板的心态,会获得更多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机会,因为,他接受你,同时也肯定你的做事方式,愿意把更多机会留给你。这对职场中的升迁至关重要。

2.千万不要自作聪明

或许你觉得你的上司无能,而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远胜过他,以致潜意识里开始看不起他,仇视他,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自己也深感烦恼,影响工作。这时,千万记得不要自作聪明地反击,否则会影响到你的前途。当你遇到以上这些问题时,你要问问自己是否忽略了上司的长处?扪心自问:是不是有一些自己不懂得如何处理的事,必须要依靠上司?自己是否从上司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上司在日常工作的小节上,可能表现得很可笑,但他的心思会不会放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如:筹集发展的基金,对外开拓新市场等。想想他曾经获得的辉煌成就,或许你会发觉他并非如你想象的那么无能。学习欣赏对方的长处,才能很好地合作。

3.熟悉职场政治

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有人就有是非,有利益就有争夺,利益的争夺就是政治。这一点,对职场而言尤其突出。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听到政治,就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更多倾向于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等。这些从道德的高度上看,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工作中,自己辛勤的付出总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莫名其妙地失去工作。其实,很多时候,你的自作聪明害得你在“职场政治”中落马了。

了解职场中真正掌握权力的人,这些人除了拥有管理头衔的各级上司之外,还包括一些不起眼,却掌握特殊权利及资讯的“隐形掌权人”,例如总经理的特别助理、老板的配偶、上司的秘书、工作团队中的非正式领袖等。多观察,多请教,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个掌权者的个人资料,例如学历、家庭背景、工作经验、在组织中的升迁过程及主要贡献等。这些资料不但能帮助你了解公司重点人才的特质,作为日后努力的榜样,更能为自己提供未来和这些重点对象互动的良好基础。

除非你是“天才级”员工,否则,以礼待人也是最起码的修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意味着你要口是心非地乱拍马屁,那样更容易适得其反。可以从小事做起,如遇到某个领导遭遇他人攻击时,你应该挺身而出帮他解释,化解尴尬,这将自热地表露你对领导的重视及忠诚。

老板想要的聪明人和你想的一样吗?

态度决定一切。

——习语

李桦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大型公共事业单位,她非常喜欢自己这份工作,而且在之后的两年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与同事间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她还积极进行充电学习,期间涨了四次工资。

一天,李桦在同人力资源部的一位领导的谈话中说到,她想成为一名面试官。那位领导由于对她之前的工作非常满意,所以鼓励她为成为面试官而努力。他告诉李桦,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考虑李桦的。从此以后,李桦的工作热情更高涨了,她的工作依旧那么出色,同时,她把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将来的面试官。然而,两周后,另一个人被升为面试官。在没有考虑到这次的人事变动可能是在她同那位人力资源部领导谈话之前就已经决定的情况下,李桦被深深的挫折感击垮了。她想:他们至少应该先通知我一声的。为什么是那个人抢了我的位子?这就是人力资源部遵守诺言的方式吗?后来,在每周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她感情用事地大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意见,并且在午餐休息时间对同事传达了自己的失望和烦恼。这是她事业生涯中的第一次表达愤怒,结果并没有让上司更重视她。她的这些愤怒的话,破坏了之前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半年之后,另一个面试官的职位出现空缺,她还是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习语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似乎是恰当的,母亲对表达饥饿需要的孩子天生有一种满足的本能,因此爱哭的孩子是聪明的,哭了就会得到好处。这句话逐渐演变为,人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这样才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当这句话被用到职场中时,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表达对象发生了变化,你的上司不是满足你一切需要的亲人,上司不会像亲人那么准确地理解你的不满情绪。其次,你和上司之间是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上司对你的期待永远比你想的要多。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李桦在职场中不成熟的表现,她对于未能升职的愤怒表达出乎了上司的意料,本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上司的注意和重视,实际上却适得其反。那么,上司想要什么样的聪明属下呢?

1.要展现业绩

不断给自己提问:领导或公司期待我作出什么样的成绩?你的报酬总是和你的工作职位、成绩和工作的不可替代程度直接成正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按能力分配收入的体系中,我们的所得总是与我们为组织创造的财富成正比的。获得加薪和提升的最快捷途径就是为公司和你本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业绩,享受加薪和高水平生活的人都能在他们从事的工作中做出比别人更多、更好的业绩。

把你个人的关注重点放在结果上,而不是去掉结果的活动上。不断寻找更快捷的新办法来提高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定期评估自己的活动,确保你正在做的事情可以使你做出可能的最高水平质量和数量的业绩。

在美国,将近500万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中有许多人出身贫寒,有数不清的海外移民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实现了安家立业的梦想,尽管他们刚到之时,身无分文,语言不通,教育程度有限,又没有朋友或亲人可联系。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找到了各自的办法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展现了自己的工作业绩,因此也改变了自己的地位。

2.细节决定成败

在很多领域,态度严肃的人或者真正的专业人士的标志性特征就是:他们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严肃的人总是想着一蹴而就,试图在尽可能少的准备下迅速完成任务。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准备工作其实都会被别人看在眼里。亚伯拉罕·林肯在中学时候就曾经说过:我要努力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终究有一天会到来。可见,这些伟大的人,早就认识到艰苦的准备对一个人的未来至关重要。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所处的领域内做到最好,你就必须对小事“斤斤计较”。现在,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考虑一下你最重要的任务和职责所在。用纸和笔记下每件事的细节,然后再仔细地看一遍。在做出重要决定或许诺之前,看有没有其他的人处理过类似的情形,问问他能够给你提供什么深刻见解。在听他人见解时,要摒弃表面的、肤浅的或逻辑上的“事实”,仔细地反复思考、检查你收集的材料,因为你所做的决定将不可能超越你所采用的信息的质量。

3.学会控制自己

当你仔细检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会发现那些经常给你带来最多压力、恼怒、困惑的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比如无缘无故受责怪、上司不按理出牌、工作时间被干扰等。这些事情让你感觉不满,但又无处发泄,无能为力的感觉击垮了你。该怎样“挥慧剑斩烦恼”呢?

人的生活就像是一面大镜子,任何时候你都能从其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像。比如说,你能从与别人的关系中看到你的人格、态度等状况。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想改变别人,改变世界,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改变一下自己。这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完全处于你自己的控制之中,那就是你的思维方式。当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你也就完全掌握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想想本文开头的那个案例,假如李桦能够考虑到上司对她的升职许愿是一种鼓励而非承诺,假如她能够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不那么高调地表现自己的愤世嫉俗,假如她认真思考后平息了自己的愤怒,那她就不会在第二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落选。

永远牢记:你的处境是由你自己造成的,如果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你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改变这一切。也就是说,当你感到有压力时,你的消极的自我感觉与你在生活中无法自控或受控于环境的程度是一致的。

自尊心真的非常重要吗?

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比尔·盖茨

服务行业最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的满意度问题。顾客一旦不满意你的服务,在负面情绪的驱使下常常会进行一些言语攻击,而这时,不管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还是保住自己的饭碗,工作人员大多会选择沉默或者道歉。对于这一点,在医院当护士的小王就深有体会。因为所在的科室是儿科,所以,在打针换药的时候常常会由于孩子的不配合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时,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就有些不乐意了,有的还会略带生气地让她轻点,有的干脆就直接指着她的鼻子骂什么“会不会打针啊”、“赶紧回家算了”之类的话。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小王就觉得特别委屈,因为有时确实原因不在自己身上,不是孩子的血管太细了不好找地方扎针,就是孩子乱动造成跑针的情况。好几次,她真的想跟家长理论,甚至吵架,但最终都忍住了,只能自己把眼泪往肚子里咽,然后发誓一定要把技能往更硬里练。

其实,故事中的小王,就是在工作中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们相信,类似这样的状况在每个已经工作了的人身上都发生过:被老板当众批评、被顾客无理训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您如何解决?是宁愿为了自尊放弃饭碗,还是会和小王一样,大部分时间选择克制?

中国人要面子,尤其是男人。电视剧《蜗居》里面的苏淳有这样一句话:“这男人啊,里子要是伤了无所谓,要是面子伤了,可就完了!”此外,还有什么中国人爱面子胜于爱钱的说法。可见,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是一些外国人不能理解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面子呢?心理学上的解释,就叫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心是指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以及期望获得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尊重需求是人的第四种,它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追求某种需要总是以它上一级的需要满足为前提的。所以,一个人要发展自我,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就必须首先使自尊得到满足。可见,无论是我们口语中的“面子”,还是心理学中所称的自尊,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比尔·盖茨说得好: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过分地强调自尊不仅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它会让你失去得更快更多。

如果你是一位百万富翁,那么,你不但拥有了自尊,而且还拥有保护这种自尊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位很有能力的职场高手,那么,在面对老板的误解和指责的时候,你也许会选择勇敢地自我辩解甚至辞职;可是,如果你像大部分人一样,只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今天,好不容易谋得一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么,就算在工作中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你依然会忍气吞声地效力。原因很简单,对于前两种人,他们的生活有退路,为了维护自尊所付出的代价还不足以危及正常的生活。可你不是,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还要自尊干什么?古语有之: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亦舒在她的小说中也说过: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

1.正确认识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对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如果你还没有任何成就,那么,就不要期望所有的人都尊重于你。要不起的东西,就别轻易要,否则,这只会让你更伤自尊。自我认识的方法很多,例如,拿出一张白纸,画两条竖线,把它分成三栏,分别在每栏里写下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特点。或者分析自己现在拥有什么,没有什么,计划得到什么等。当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就会明白,站在这个位置的人,该受到怎样的尊重。这样,当你的高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你也就不会过度受挫了。

2.调整你的认知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少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成功或许有许多制约因素,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我们可以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这样一个小成功就能让自己欣喜不已。例如,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你所带的班级平均成绩在全年级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是一定的,要想拥有一个高自尊的话,我们就需要降低自己的抱负,如,我大学刚毕业,第一次当班主任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不错!这样的话,你的自尊心就不会受挫了。

3.退一小步是为了跨一大步

有的时候,人为了实现一个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利益,会暂时选择做一些小的退让。这是因为,他们后退的时候心里装的是未来,是希望。所以,他们可以忍受暂时的失败和屈辱。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拥有很高的自尊,受到别人的敬仰,那么在这之前,我们的自尊也要有选择地退让,否则,你将永远站在开始的地方。当然,退让不是简单地服输,在后退的同时,要利用各种途径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那么,总有一天,你的自尊会得到空前的满足。

成功都是靠自己的聪明吗?

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世说新语·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