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千年海盗
1432000000012

第12章 马六甲海盗——“海盗集散地”已略为平静(4)

这恰好也是美国的观点。“9·11”之后,美国突然觉得“草木皆兵”。既然飞机可以,轮船当然也可以。在美国的全力推动下,《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于2002年12月在英国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保安外交大会”上顺利通过,并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而新加坡,正是此规则最早的批准国之一和最坚定的执行者。

可是,又是马来西亚站出来表达了不同意见。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拉扎克在2004年10月就曾表示过:“我们决不能把所有海盗案件都看作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只要认真地看看相关数据就能发现,(马六甲海峡)这一地区从来没有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处在国际恐怖主义的笼罩当中。”

马来西亚海军高官曾经表示,一些国家有参与马六甲海峡安保工作的愿望,“这是一件正面的事情”。但是,其行为必须符合新马印3个国家就守卫海峡而达成的合作协议,三国将不会就他方参与事宜单方面做出决定。

印尼更是信誓旦旦:根据《国际海洋法》第101条的规定,只有在公海上的武装抢劫行为,才被算作海盗犯罪。所以,印尼海域的所谓“海盗事件”,其实都只是发生在其领海内的刑事抢劫行为,“跟国际恐怖主义完全扯不上边”。

2005年4月,美国海军上将托马斯·法戈宣布,为弥补马六甲海峡沿海国家对防范恐怖袭击事件表现出来的冷淡态度,他们正考虑在该地区部署拥有高速船只的特种部队。但是,马来西亚政府一口回绝了这项提议。

海盗问题背后的“大三角”:中国、美国、日本

其实,美国的触角早已借新加坡基地进入马六甲,“反恐”大旗只是无疑让美国觉得更加理直气壮。而日本,自然也不甘人后。除了“打击海盗”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明眼人都知道,他们都是在为防范国际冲突而未雨绸缪。

美国一直计划派兵进入马六甲海峡,以“恐怖分子可能会在海峡内发动袭击以切断全球经济生命线”为由,屡次提及派兵的要求,力图获得对这条全球经济生命线的控制权。2005年,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拉扎克宣布,美国将会协助马来西亚保护海盗横行的马六甲海峡安全。这与韩国、中国相对含蓄的作风形成鲜明对照。

2005年8月3日,美军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高官艾伦在与印尼军方商谈过军事合作事宜后,就海峡沿岸3个国家在吉隆坡会议中达成的共识发表讲话说:“美方非常有兴趣帮助海峡沿岸三国建设防卫力量。”但马上遭到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谴责,理由是类似行为将引起主权纠纷。

印尼方面此前曾表示,他们理解美日等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安保工作的愿望,但美日只能提供技术性协助,如捐赠巡逻舰和探测器,以支持海峡沿岸三国的安保工作。必须明确的是,美日不必出动军队。“美日等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安保工作的前提,是尊重海峡沿岸三国的主权。离开了这个前提,什么都不能谈”。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也的确有更充分的理由介入马六甲海峡的海盗问题。”以海盗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许可博士分析道,“一方面,它所进口的绝大部分原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一方面,尽管没有精确统计,但是大体上可以说,日本是海盗的‘重灾户’,日本商船在马六甲被抢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商船。”

根据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官员早先的说法,国际干预并不会威胁到国家主权。该官员指出:高度依赖于马六甲海峡的日本,已经在过去的30年里帮助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维护海峡的安全。“迄今一直没有发生问题。日本知道如何与地方当局良好地合作。首先,他们认为对该区域的安全他们应该承担责任。其次,他们没有踩到任何人的脚趾头。”

早在1999年11月,日本即派海上保安厅的大型巡逻船访问了印尼和马来西亚,进行了首次打击海盗的训练。日本将此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在日本的推动下,2004年11月9日,东盟十国连同日本、韩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等16个国家,在日本东京共同起草了《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当时已有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和老挝4国在这份协定上签字。再有6个国家签字,协定就会正式生效。

用日本驻新加坡大使的话说,这份协定“必将为打击亚洲,尤其是马六甲海峡的海盗行为作出主要的贡献”,它也将“成为亚洲区域合作的典范”。

此外,日本还向印尼提供了数艘巡逻艇,以供印尼海军打击海盗之需。日本甚至还派出一批官员前往雅加达,协助指导印尼的反海盗工作。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5年6月2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艘全副武装的排水量达5200吨的巡逻舰“八岛”号已到达印尼首都雅加达,此后前往新加坡,分别与这2个国家的海军进行海上联合训练,并参与打击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活动。国际分析专家称,日本此举意在借联合训练或演习来监控马六甲海峡。

美国和日本这对盟友,在马六甲海峡海盗问题上,可谓来势汹汹。

“美国之所以突然那么看重马六甲海峡,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崛起。”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主任郑永年教授认为,“如何对付中国是美国目前战略考量的重点,究竟是围堵、遏制,还是消化中国崛起的结果?现在看来围堵的成分更多一些。”

中国的发展因顺应了全球化的过程,中国的产品销往全球,同时也需要全球的能源供应。“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这样就显出来了。谁控制了这个海峡,谁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生命线。”郑永年教授说。

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郑永年教授特别强调了这个词,“但是以那么小的一个海盗问题为理由,美国就轻易地介入了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国家近几年都享受着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东盟经济日益依赖中国。但与此同时,如果战略上还是一味依赖美国,这种‘劈腿族’怎么做?”

“光是美国进来马六甲是解释不通的。如果美日以同盟的姿态一起进来,那更是对中国赤裸裸的威胁。”郑永年教授最后总结。

此外,还有亚洲军事与人口大国——印度,也对这片海域虎视眈眈,等待时机。马来西亚和印尼曾主动邀请过印度参与其协助防务。但印度军方迟迟不肯派兵。其实,早在瓦杰帕伊时代,印度就坚定贯彻“全面控制印度洋”的方针。1998年,印度组建了远东舰队,驻泊在距马六甲海峡很近的安达曼群岛。辛格上台以后,印度又提出了“走出印度洋”的方针。

印度智库机构“国防研究与分析学会”代理主任乌代·巴哈斯卡尔曾称:“考虑到这个地区对美国和中国的敏感性,印度肯定更乐意承担这一责任。”而且,与中国海军相比,印度海军的另一个优势是,它是目前苏伊士运河以东唯一一支拥有大型航空母舰的海军力量。

但印度迟迟不肯出手,主要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该国高官透露:“曾经有非正式的邀请,但我们希望能得到正式的邀请。我们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们不想急匆匆进入,或者被人看成是自己强行加入。”

5、马六甲海峡对中国很重要

中国同马六甲海峡有着很深的渊源。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通过这条海峡的时间要远远早于西方人。根据中国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公元1世纪初,中国汉代商人就曾来到马六甲海峡的皮宗,与当地居民建立了经济联系。

中国古代历朝使者到东南亚诸国访问次数最多的是明朝。15世纪初的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穿过马六甲海峡,破万顷碧浪,驶过浩瀚印度洋,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南亚、西亚和东非。时至今日,马六甲海峡沿岸仍保留着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墓地,其中有些墓地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代。

与西方一些国家推行殖民掠夺和对外扩张形成鲜明对照,郑和下西洋施行的是睦邻友好、互利双赢的和平交往政策,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当地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当时马六甲成为一个新的东西方文明交汇和互动中心,促成了马六甲及东南亚长达100年的兴盛和繁荣。至今马六甲海峡沿岸各国仍保存了许多与郑和有关的历史文物和遗迹,流传着许多关于郑和的故事和传说。这也反映了郑和下西洋所留下的文化影响,以及当地人民对他的景仰。

60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从航运上来说,马六甲海峡距中国领海很近,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拥有大面积的海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能源进口也大多通过海洋,而海运主要就是通过马六甲海峡。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0年来的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80%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经过这里的10艘船中,大约有6艘是中国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仍将使用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运输通道。

因此,一旦马六甲海峡被本地区以外的别有用心的势力所控制,势必会影响中国的航运安全。尤其在国际局势存在变数的情况下,这条航道随时可能因战事而被阻断。设法参与、维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确保海峡的航道畅通,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要保障马六甲海峡国际航路的畅通,就必须反对本地区以外的任何国家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企图。实际上,这已成为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的共同心声。美国早就有向马六甲海峡派驻军队的想法,但在马六甲海峡沿岸3国中,除新加坡之外,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明确表示反对美国派兵进驻马六甲海峡。2005年6月,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哈桑·维拉尤达就曾表示:“对于让外国军队进驻马六甲海峡进行巡逻的想法,我们难以理解。”

自古以来,“形胜之地”多争执。马六甲海峡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一直是国际势力竞争的焦点。目前,马六甲海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但美国、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试图控制这一重要海上通道。

按照美国的全球战略,马六甲海峡作为连接其在东北亚和西南亚两个重要战略地区的中心环节,是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咽喉”之一。如果掌握了马六甲海峡,就可以影响和控制有关国家的海上运输航道,确保美国在国际竞争和潜在的国际冲突中的优势地位。正因如此,美国多次以沿岸三国力量不足、无法保障海峡安全为借口,企图在海峡沿岸部署军队。

2005年4月初,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托马斯·法戈在国会就2005年度国防预算案作证时,披露了军方的《区域海上安全计划》,称美军正考虑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以防范恐怖主义,打击武器走私、毒品走私和海盗等犯罪活动。这份计划暴露了美国拟将军事触角伸向马六甲的企图。

日本一向重视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原料,特别是其90%的石油都要经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日本的“有事法制”相关7条法案中假定的“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态”,就包括马六甲。

近几年来,日本以打击海盗为由,频频向马六甲海峡附近派遣海上巡逻力量,并多次要求与东南亚国家举行打击海盗的军事演习。

印度对马六甲海峡的神往,主要源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印度一旦获得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就能构筑起一道海上安全屏障,在领土安全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印度通过封锁马六甲海峡,就能切断通往亚洲东部的航道,有效阻止区外大国海军进入印度洋。同时,以此为基地,印度海军便能轻而易举进入南中国海和太平洋,在亚太地区施加军事影响。近年来,印度以在孟加拉湾拥有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跳板,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修建海军基地、部署重兵,并频繁举行军事演习。

马六甲海峡向来就是海盗活动猖獗的地带。据统计,在1991年至2003年间全球发生的1921起海盗劫船事件中,有60%发生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尤其是前两年,平均3~6天,马六甲海峡就发生一起海盗劫船事件。但有关国家更为担心的是恐怖组织的活动,它也与海盗活动密切相关。马六甲海峡最窄处只有37公里,恐怖组织若是在海盗的配合下炸沉大型商船,航道就可能被阻断。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关于马六甲海峡可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论断,基本上都是来自美国。2005年3月,美国国务院反恐问题副协调员威廉·波普警告说,东南亚地区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极端团体,有可能将马六甲海峡作为恐怖袭击的目标。美国著名的智库兰德公司也发出过类似的警告。

泰国《曼谷邮报》也有类似报道: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正伙同其他恐怖组织加紧在马六甲海峡从事海盗活动,目标是途经此地、运载放射性物质的货轮,企图抢劫制造“脏弹”的原料。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多方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报纸迅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