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14334300000006

第6章 梁凤仪:一个离婚女人的“逆袭”之路——女人无论何时改变自己都不算晚

我认识的一位姐姐离婚了。在她三十五岁这年,丈夫有了外遇,无论她如何哭泣哀求,他都坚决不肯回头。

办完离婚手续那天,她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天色都比以往灰暗了不少。

离了婚的她,仿佛一下子被击溃了,脸色灰白,精神抑郁,时常在夜里以泪洗面。其实在旁人看来,她的工作、长相、性格都不差,仅仅因为离婚,就让她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朋友们安慰她不如重新开始,她总是流着泪说:“我都三十五岁了,还怎么重新开始?”

三十五岁的离婚女人,真的没办法重新开始吗?

很多年以前,在香港,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女人,也经历了离婚带来的挫败和灰暗,最终却化茧成蝶,华丽“逆袭”。

她的名字,叫梁凤仪。

在香港,“梁凤仪”三个字几乎就是“逆袭”的代名词。

她幼时家道中落,一度住过廉租屋,后来却以一支笔打出了天下,成为华人世界里最富有的女作家;

她39岁才开始写小说,但短短十年内就出版了一百多本小说,封笔前一共创作了一千多万字,创立了财经与爱情相结合的小说模式,曾经,只要封面上出现梁凤仪的名字,就是畅销书的保证;

她嫁人后,做了很多年家庭主妇,为了贴补家用甚至去餐馆打过工,可一萌发创业的念头,她就创办了碧利菲佣公司,成为香港引进菲佣的第一人,三年时间净赚九千万元港币;

她离过婚,曾长时间沉浸在婚姻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可当她有了嫁人的想法,四十多岁还能嫁入豪门,丈夫黄宜弘是香港商界翘楚,且视她如珍宝。

人们只看到她的成功,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在成功之前,她曾经历过人生最灰暗的时期。

1985年,梁凤仪和第一任丈夫何文汇正式离婚。

那一年,她已经三十六岁,走到人生的中途,忽然发现自己孑然一身,前路漫漫,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女人一样,三十六岁的梁凤仪视家庭重过事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走到离婚这一步。

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亲曾在金融界任高管,母亲是家庭主妇,她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女。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带她出去参加聚餐、舞会之类的社交活动,这为她以后经商和写作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母亲是个特别贤惠的主妇,生怕唯一的女儿性格太好强,所以在梁凤仪婚前告诫她:“凤仪,圆满的婚姻是女人最大的幸福,要是有一天你没有获得幸福,错的一定是你。”

受母亲的影响,梁凤仪尽管学业优秀,从香港中文大学一直念到研究生,但前半生将圆满的婚姻视为人生最高追求。

所以,她二十来岁就结婚了,二十三岁远赴英国,陪伴正在伦敦大学读书的丈夫何文汇。很难想象具有商业头脑的她,居然做了很多年家庭主妇,可见她和她母亲那一代的思想并无区别,将丈夫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她能安于做个主妇,她与何文汇也许会白头到老。可一个人但凡有些才能,总是希望能做点事。

从英国返回香港后,她在1977年创立了碧利菲佣公司,在香港历史上第一次为港人家庭引进菲律宾女佣,也为她赢得了商业上的第一次巨大成功。

她甫一投身商海,就为已故金融业巨子、新鸿基证券创办人冯景禧所赏识,被礼聘到旗下新鸿基公关广告部担任主管。她工作起来特别拼,曾连续三个星期每天只睡两个小时。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看得最重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原因是她对工作过度投入,夫妻聚少离多。

她试图挽回这段婚姻,还为此辞去了高管工作,转入跨国公关公司奥美任高级顾问,方便穿梭两地,可还是无力回天。

自从女性追求独立和解放,如何使事业和家庭取得平衡就一直困扰着很多女人。梁凤仪的问题也在于此,她极力想做个贤妻,但又无法割舍工作。而她的前夫何文汇,显然更需要妻子陪在身旁嘘寒问暖。两人对婚姻的需求不同,注定无法走下去。

所幸何文汇是个很有风度的男人,做不了夫妻,他们仍然是很好的朋友。梁凤仪小说封面上的书名,由何文汇题字;梁凤仪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很多主题曲由何文汇作词。

对这位前夫,梁凤仪始终心存感激,她提起他来总是说:情已远,恩尚在。

梁凤仪这次离婚离得很友好,离婚后的那段时光却是她生命中暗无天日的。

试想,一个女人,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妻子,长大了也尽职尽责去做个好妻子,结果苦心经营的婚姻还是破裂了,多年来信奉的人生理念一朝崩溃,这不啻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摧毁。

父母对她离婚极为不满,甚至在遗嘱中写道:不管以后何文汇是不是我们的女婿,他都是我们遗产继承人之一。

离婚后的一年多内,梁凤仪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中。用她的话来说,她投入了“全职悲哀”之中。她很困惑,是不是因为自己太看重事业,所以导致了离婚?她索性放弃工作,让自己二十四小时为分手悲哀。

后来形容那段日子时,她用了“昏天暗地”四个字。在她早期的小说里,常有这样的离婚女子,因为婚姻失败,整个人都随之溃败,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重新振作。后来她总是劝年轻人,失恋后一定要工作,不要全身心地沉浸于悲哀之中,那样会放大失恋的痛苦。

若是一直陷在痛苦中无法解脱,那就没有后来那个超级畅销书作家梁凤仪了。

痛苦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关键时刻,是写作治愈了她,将她从人生的泥沼中解救出来。

她三十多岁才第一次提笔写小说,出版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时,已经三十九岁,这对于很多女作家来说已经是退隐的年龄,她却刚刚出道。

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出道再晚也不怕,更何况梁凤仪集文学才华与商业才华于一身。

她的商业经历,化成了她小说中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别的女作家不一样,她开创了财经加言情的独特小说模式,她的小说虽道尽男女间的爱恨情仇,却以财经为佐料,把两者巧妙地融为一体。

不同的言情小说中,可以看到不同女作家的影子。琼瑶小说中的女主角,永远是一袭白裙、长发飘飘的女“文青”;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则大多是玲珑剔透、爱穿开司米大衣的女白领。

梁凤仪呢,不爱写女“文青”,也不爱写女白领,她写得最多的是女企业家和嫁入豪门的女性,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白富美”。这些“白富美”都留着干练的短发,像她一样圆圆的脸,也像她一样坚强、进取、独立,在商场战无不胜,在情场屡屡失意。

梁凤仪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她用商业化的手段来运作小说出版,1991年,梁凤仪成立了香港“勤+缘”出版社,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大力推广自己的小说,并在两年以后一跃成为香港三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同时,她的小说频频被改编为影视剧,横扫银幕内外。

在家庭主妇、商人和作家三种身份中,梁凤仪坦率地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商人都是她最重要的身份,她说:“文人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业,好与坏很难评判,就像可口可乐,虽然被普遍接受,但总有人不接受。而商业存在模式,做起来有简单规则,成功与否靠数据说话。”

凭着缜密的头脑和出色的才华,她果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华人世界最富有的才女。

所以,三十九岁才出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她在小说中写的那样,“掌声来早与来迟并不相干,终归会来便好。”

爱情也是如此,来早与来晚都没关系,只要会来就好。

梁凤仪整理好身心重新出发后,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黄宜弘。

两人在一次公司酒会上相识,梁凤仪的谈吐令黄宜弘非常欣赏,那时她虽已年近四十,但胜在见多识广、真诚、自然,只是言谈间还有些郁郁寡欢,难掩上段婚姻失败的阴影。

黄宜弘是个非常开朗的人,在追求梁凤仪的时候,他曾经别出心裁,坚持每天寄一只彩色气球到她的住处,持续了九十天。理由是医生说绚丽的颜色有助于舒解心情,而且三个月是最好的痊愈期。

梁凤仪问他:“那为什么要选气球呢?鲜花也有鲜艳的外表。”

他笑着回答:“不一样,气球是我每天早上自己吹的,那里面有我的问候和我的气息,它的温暖应该能伴你度过寒冬。”

这个温暖的小细节打动了她,而令她下定决心许以终身的,则是一场灾难。

可能是因为她有名又有钱,两名绑匪闯入了她独居的家中。整整八个小时里,她被蒙着面,独自与绑匪周旋。因为她的劝说,绑匪终于离开了她的家。之后,绑匪打来电话勒索,她借故拖延,让警察追踪到他们的位置将其抓获。

整个过程中,她没有掉一滴眼泪。梁凤仪的冷静和机智可见一斑。

反倒是黄宜弘从美国赶回来,拥着她落下了后怕的眼泪,并自责地说:“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应该有能力保护她。我没有做到,所以我不配说爱你。”为了弥补,他坚决不让她去法庭指认绑匪,怕给她留下阴影,自己则去了法庭,认清绑匪的样子,从此再也不让他们接近她。

她深深为之感动,知道这个男人是真心想保护她,由此坚定了要嫁给他的决心。

也许是因为都有过一次不如意的婚姻,他们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婚姻、什么样的爱人。

这一次,梁凤仪没有再勉强自己做个标准的贤妻,而是抓住迟来的机会,充分绽放自己的光彩。

再婚后,她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十年内写了上千万字,最高峰时每天创作一万五千字,每个月出两本书。

这一切离不开黄宜弘的支持。对于她来说,黄宜弘就像阳光,驱散了她曾经的阴郁,跟他在一起后,她几乎没有忧虑,不用担心自己脾气太大、性格太强。

她本来就是个“大女人”,只是以前没有认清自己,一心想做个依赖男人的小女人。而他,恰好能够欣赏她的独立和干练,又能够包容她的粗线条和暴脾气。每次他们争吵,不管谁对谁错,他总是低头说一句“老婆,我错了”。她在生活上近乎低能,一直不会用电脑,一百多部小说都是手写的,也不会收发短信、听留言,他从不勉强她改变自己。

她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为他洗衣做饭,也不会说甜言蜜语。可在他的公司出现信任危机时,是她站出来对着媒体强硬地表态:“我们要对别人公平,也需要别人对我们公平,要是谁对我的老公不公平,我哪怕不要身家性命,也一定要讨回公道。”

在她的帮助下,黄宜弘的公司终于顺利渡过了危机。

这一幕,总是让我想到《傲骨贤妻》中的女主角爱丽舍,从传统的标准来说,爱丽舍和梁凤仪这样的女人都太硬朗、太强势,并不符合人们对“贤妻”的定位,但是谁能说她们不是好妻子?她们也许不会撒娇“卖萌”,却能在男人需要的时候,以战友的姿态站在他们身边。

好妻子的标准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种,有些女人只想做男人的小公主,有些女人却愿意做男人的战友。很难说哪种更好,只能看是否适合。

至少对于黄宜弘来说,梁凤仪是个好妻子,他给她打出了九十九分的高分,减掉的那一分,是因为她真的太爱发脾气了。

微启示

每次说到如何走出离婚的伤痛,就有人拿梁凤仪作为榜样来给离婚女性鼓劲。

为了安慰那个离了婚的姐姐,我曾买梁凤仪的小说送她,她看了后,发誓要像梁凤仪那样奋发图强,可没过几天就被打回原形了。

“逆袭”的故事总是那么激动人心,可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逆袭”,因为这个过程实在太难。

想要成功“逆袭”,你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日复一日的坚持。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年龄是个万能借口,她们总是以年龄太大为理由拒绝重新开始。

对比一下梁凤仪,她三十多岁才开始写小说,等于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比这更“可怕”的是,她一写就坚持了长达十年,每天能写一两万字。

同样是离过婚的女人,不知有多少人羡慕梁凤仪的“幸运”。事实上,人们所认为的幸运,只不过是她努力了好久才发出的光亮。

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逆袭”成超级畅销书作家,但只要拥有和梁凤仪一样的智慧和果敢,任何人都能“逆袭”成更好的自己。

你,有勇气从现在开始“逆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