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14369900000014

第14章 黄鹤楼[1]

崔颢[2]

昔人[3]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

晴川历历汉阳树[5],芳草萋萋鹦鹉洲[6]。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8]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背靠蛇山,俯瞰长江。该楼相传建于三国时期。一说三国时蜀国人费文祎(yī)成仙后,常常乘黄鹤来此休息,故名。又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鹤经过黄鹤楼。

[2]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太仆丞,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崔颢早期的诗多写闺情,后来对社会认识加深,又去过边塞,诗的风格变得雄浑豪放。现存诗中多乐府歌行,有的清新自然,富于民歌味道。

[3]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这里可能指费文祎和王子安。

[4]悠悠:飘荡的样子。

[5]睛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在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6]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杀害文士祢衡,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著名的《鹦鹉赋》,后人于是便称此洲为鹦鹉洲。

[7]乡关:故乡。

[8]烟波:烟雾笼罩的江面。

译文

仙人已乘着黄鹤远游而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仙人驾鹤而去不再回返,只有千载如旧的白云依然悠悠。

晴空下汉水对岸的古树历历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更是嫩绿如油。

暮色苍茫中不知故乡在何处?面对这烟雾沉沉的江面真使人发愁。

作品简介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太仆丞、司勋员外郎。崔颢早年的诗作,风格浮艳轻薄;后来游历名山大川,从军东北边塞,军营生活使他风骨凛然,从此诗风大振,风格转为雄浑豪迈。《全唐诗》共存崔颢诗42首,以《黄鹤楼》最为著名。

本诗为七言律诗。黄鹤楼原址在今湖北武汉。相传湖北武汉城外蛇山的黄鹄矶是古代仙人乘黄鹄路过的地方,三国时孙权在此建造了一座气势磅礴的楼阁,取名黄鹤楼。黄鹤楼面临长江,景色壮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历代的文人墨客登临此楼,歌诗吟赋。崔颢登临楼宇,神思驰骋,写下了这首吊古怀乡的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

2.这首诗共八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____,反映出____;第二部分____,勾起诗人____。

3.诗中描写长江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