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14369900000015

第15章 望岳[1]

杜甫[2]

岱宗[3]夫如何?齐鲁青未了[4]。

造化钟神秀[5],阴阳割昏晓[6]。

荡胸生曾云[7],决眦入归鸟[8]。

会当凌绝顶[9],一览众山小[10]。

注释

[1]岳: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北。

[2]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曾祖任巩县(今河南巩县)令,遂为巩县人。祖父杜审言,著名诗人。他在少年时,曾经游历过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这些诗,充满热爱祖国的感情,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尖锐的阶级对立状况,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标志着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被人们称为“诗史”。

[3]岱:始。宗:长,群岳之长。岱宗:泰山的尊称。指泰山在五岳中居于首位,为其他诸山所宗。

[4]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名,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东北,鲁在泰山之南。青未了:苍翠的泰山一望无际。

[5]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丽。

[6]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泰山高耸入云,遮蔽阳光,山北山南,此明彼暗,迥不相同。割:划分。昏晓:黄昏与拂晓,这里指昏暗与明亮。

[7]荡胸生曾云:指泰山峰峦壑谷中升起层层云气,弥漫飘浮,使人看后心胸为之开阔激荡。曾:通“层”。

[8]决:裂开,睁大。眦(zì):眼角。睁大眼睛,眼角似要裂开。入归鸟:归鸟入巢。

[9]会当:一定要,终究会。凌绝顶:登上山的最高处。

[10]一览众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

译文

五岳之宗的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啊?远远望去只见齐鲁大地青峰连绵永不了。

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于它,山南山北明暗不同此昏彼晓。

山中层层云雾腾升令人心胸激荡,睁大双眼凝视着回林归巢的飞鸟。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那时俯视群山该是何其矮小!

作品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是我国最伟大、最优秀的诗人之一。现存1440余首诗作,大多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其中《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等,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深受人们喜爱。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吟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咏东岳泰山,写于诗人24岁的时候,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阅读训练

1.填空。

(1)____,阴阳割昏晓。

(2)____,一览众山小。

2.用夸张的手法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高的一句是:____。

3.本诗通过写诗人____,表达了由望岳而生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____。

4.本诗多用惊人之语,体现了杜甫“____”的特点。

5.《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比做具体解释。

____

6.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