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朱川论文集
14398900000008

第8章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读刘少奇《答宋亮同志》一文的体会

读了刘少奇同志《答宋亮同志》这篇文章,使我们特别感到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少奇同志说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理论准备不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忙于实际斗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学习理论。那么,显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理论准备就更不够,把马列主义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困难更要大得多。由于实际工作的繁杂,往往也很难挤出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与研究理论和从事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少奇同志在抗战时期,在我们党整风运动的前夕,指出学习马列主义和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既反对否认埋头读书和从事专门理论研究的必要性的经验主义,又反对轻视实践和脱离实际的学院式的教条主义。少奇同志指出必须正确地把握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对于我们的经济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这当然也就是说经济理论所要回答的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的科学解释。因此,学习与研究这种同实际相联系的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总结实践经验,提出科学预见,作出理论性的创造。

我们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我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准备很不够,但是,即使是在从事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的人当中,鄙薄和忽视经济理论的现象也是严重的。必须反对经验主义,提倡认真读书和研究问题。同时,在经济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上,无论在教学当中,在经济研究部门和在一些经济理论专家和教授当中,又需要注意克服和防止学院式的教条主义的方法。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主观主义,二者发自不同的两极又往往互相交错在一起。教条主义在表面上看来是十分尊崇理论的,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有点吓唬人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歪曲乃至抛弃了理论的真谛,并不是“真理论”。就鄙薄和忽视经济理论的情况来说,较多的是经验主义。可是,经验主义常常抵制不住教条主义而受教条主义的蒙蔽和利用。这恰好同少奇同志当时讲到的情况相似。过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不重视理论研究,理论水平低,我们吃过教条主义的苦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也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而且教条主义帮助和利用经验主义,使我们在颇长的一段时期里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我在这里只是举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

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十分荒谬的东西,它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混合物的特征。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虽然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我们的主要任务已经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仅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主张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以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重点,混淆事非,颠倒敌我,造成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大内乱。“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是阶级斗争,沿用过去熟悉而这时已不能照搬的进行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阶级斗争的旧方法和旧经验,这显然具有经验主义的特征。这一“理论”,引用并曲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或者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初期,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些设想和论点,作为“右倾机会主义或修正主义是主要危险”的“理论依据”,这显然又具有教条主义的特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当时没有受到广泛的抵制,表明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没有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遵循毛泽东同志曾经反复倡导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

我们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长期所犯的“左”倾错误,抛开立场问题,从方法论上来说,有的是不适应新情况,不正确地沿用革命战争时期老经验的错误,有的是不适当地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错误,但最主要的还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例如: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急于消灭商品、货币,排斥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追求全社会直接占有,追求向全民所有制升级过渡;不适当地搬引列宁在苏联农业集体化以前的一句话,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当做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以及在建设速度上高指标,高积累,瞎指挥,忽视平衡,急躁冒进,等等。造成这些“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没有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没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没有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理论上拨乱反正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在批判林彪一伙和江青一伙的反革命谬论的同时,改变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也就是少奇同志所说的要正确地把握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实践材料是多么丰富啊,提出的实际问题是多么迫切啊!“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应该提倡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扎扎实实的作风。理论是运用一系列概念、范畴表述出来的,首先概念、范畴必须十分明确,这并不是什么“死抠名词”。如果探讨经济理论问题,所运用的概念和范畴不明确,比如讨论我国现时的价值规律问题,而什么是商品和商品交换,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规律还各执一词,那么,不是谬之千里,就是争来争去,徒耗笔墨,毫无结果。怎样才能使概念、范畴鲜明地确定下来呢?而且又怎样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理论的表述呢?这就要运用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所使用的科学抽象法。马克思讲得很清楚,抽象法就是透过复杂的经济现象,舍弃形式的多样和偶然的东西,运用理论分析,揭示出表现某种生产关系本质的经济运动过程及其内部的必然联系,阐明经济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要根据实践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尔后作出以充分实践经验作依据的科学论证,进而造成理论的系统,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同我们党一再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一致的。

和一切科学理论一样,经济理论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我们对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同上层建筑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在经济问题上所作出的每一项论证,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而且要尽可能有定量分析,指出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内的切实可行的一定的数量界限,这就是说,要尽可能和当前经济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深入具体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针、政策和办法。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不仅要回答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经济规律的问题),而且要尽可能去联系和回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计划、方针、政策和办法(上层建筑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所提出来的客观要求。

为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希望两种不同情况的人要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去努力。有比较多的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同志,当然还需要继续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是一般地说,这些同志主要的还是缺乏书本理论知识,因而不善于运用科学概念和范畴对经济现象作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这样的同志,就应当像少奇同志说的那样挤一些时间“埋头读书”,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学的书籍很多,对一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来说,主要是应该读一些政治经济学,计划经济学,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物价等部门经济学,以及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统计学,还要读一些经济史,读一些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情况的资料。总之,要读一些经济理论的、历史的、现状的书。当然,同时也应该读一些哲学。建议各级领导同志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学习经济学和哲学,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条件,并加强对学习理论的领导。这样,才能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才能不犯或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才能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好。

有比较多的书本理论知识的同志,他们多数组成了理论战线的专业队伍,这支专业队伍正在成长壮大。当然,这些同志也还要继续读书,但是,从总的方面说,在这些同志中间有相当多的同志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对实际经济工作和对我国经济情况接触较少。因此,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这些同志的经济知识也是不完全的,应当向实际方面发展。领导上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方便条件,帮助这些同志不要停止在书本上,不要空空洞洞,不要搞“学院式”,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要努力去接触经济建设的实际,比如认真阅读文件、资料,参加讨论会,特别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组织上也可以作这样的考虑,使这些有较多书本知识的同志适当兼任一定的实际工作职务,或者同实际经济工作经验较多的同志实行干部交流等等,以便更好地运用他们的书本知识,应用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写作能力,深刻地系统地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体系。现在有一些同志愿意写讲义,写教科书,还有一些同志愿意研究和介绍古典的或外国的东西,这当然都是有益的工作。但是,据说有人所以愿意这样做,主要的并不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是由于怕冒风险,为了回避矛盾。我想对于这种态度,是不应该赞同的。

理论联系实际不但不排斥而且必须借鉴国外的东西。从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当中,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新中国建立起来以后,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在当代的世界中,我们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可以说还落后几十年。我们决不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但是,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方面走向世界的现代化之林,就要到现代化的世界去看一看,去打打交道。我们必须了解当今的世界,学习各国的好经验,其中包括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当然,对于外国的东西只能借鉴,决不能照搬照套。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党性、阶级性很强的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即使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东西,也要有分析,只能批判地借鉴。

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作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阐明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关于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些基本原理,总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最根本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南和经济理论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坚信不移和坚持不变。这对于一个共产主义者来说是起码的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新鲜经验需要我们总结,有无数重大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回答,我们的经济理论一定要也一定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展。我国的经济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一定会出现一个空前的热潮。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原载《经济研究》198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