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14401100000002

第2章 写作理念

第一节 写作概念的理解

当今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最高、保持时间最久、关注程度最强、牵动人心最多的现代汉语语汇,恐怕非“作文”一词莫属。何谓“作文”?《现代汉语词典》的概念解释表明,“作文”拥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名词,是指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与“文章”同义;二是动词,是指写文章,与“写作”同义。由此可见,使人们如此关注的“作文”,是指其第二个义项。其实,如果略加深入探讨,这个“作文”更稳妥的称谓应该是“写作”。“写作”这个概念之所以比“作文”更稳妥,原因在于这个概念适应范围更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写作训练中大多都习惯于因袭传统称谓“作文”,并无不妥,完全可以接受,然而一旦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或写小说,或写诗歌,或写行政公文,或写事务文件,再使用“作文”一词,将会使人从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用“写作”取代传统的习惯称呼“作文”似乎更为合适。

对于学校范围内“写作”(即作文)概念的理解,到此并未真正结束,还应将“现代”与“基础”两个概念结合进去加以解读:这里的写作,应该是现代基础写作。所谓“现代”,主要是指现代的思维方式,包括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层面的现代色彩。这就是说,写作应在汲取传统思维营养的基础上,自觉吸纳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的写作经验,激活思维,运用现代人的眼光、思想、观念,采用现代的写作方法、技巧,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展示出文章的时代风范。所谓“基础”,主要是指形成、发展、提高写作能力所必须具备的一定的学识素养。写作固然涉及方法、技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最为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与文化底蕴。写作之道讲究厚积薄发。“厚积”,也就是积蓄一般写作过程——为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奠基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所必需的多个层面的素质、修养、能力等,这是写作的基础所在;“薄发”,就是将“厚积”的成果融会贯通,打造出一个统一、和谐、个性化的整体,这是写作的归宿所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样界定了“写作”的概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也便很容易理解写作的实质了。写作为文,实际上就是作者用自己的手写出自己心里所想、嘴上要说的话,尽管有所取舍、有所加工,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人了解作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本质上说,写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进而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这与人们日常的说话、唱歌、跳舞等很有几分相似,大多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是内心积蓄的自然宣泄,是灵魂深处对客观世界感受自觉表达的一种欲望或兴趣,是实际生活最为普遍适用的一种交际方式。因此,写作的基本功能就是写作者表达情意与有效交流,实质上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交流、自己与他人对话交流。而要进行这样的交流,写作主体当然要具备相应的学识修养与文化底蕴,拥有内在的思想闪光,必须想得清楚,想得具体,想得合乎事理逻辑。此外,还要考虑使用适宜的表达形式。

第二节 写作能力的构成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关于作文的总体要求,结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也便可以归纳出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价标准。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写作者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征文比赛那样的高手对决争冠,因此《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与“发展”两个等级。其中,基础等级是基本能力要求,发展等级则是高一层次的能力要求。

一、基本能力构成

基础等级,要求的是写作者应该具备的一般性能力,包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与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八项指标。

1.审题能力

准确而迅速地把握命题者命题意图的能力,是写作能力构成的首项指标。审题是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关涉到感知、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过程。写作者一旦接触到写作题目,也就进入到感知过程,而后在题目的词语刺激下,进行思考,分析比较,调动表象,引发联想与情感体验等。在审题过程,写作者能够调动情致,兴奋思维,准确而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突破审题关,进而突破命题所造成的限制性与束缚感,将其合理转化成主观可以接受的命题,达到“自我命题”的从容境界,使写出的文章“切合题意”或“符合题意”,而不至于偏离题意、以偏概全、完全离题,或勉强地基本符合题意。

2.立意能力

迅速而正确地形成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旨的能力,是写作能力构成的最为重要的指标。文章主旨的最终确立,以理解题意为前提,以占有的材料为依据,以对材料的理性概括为手段,经由命题要求与占有材料双重作用而完成。在立意过程,写作者能够以正确的立场与世界观为指导,形成相对清晰明白或确定不移的思想、观点或情感、态度,那么,就能够避免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写出的文章就能够“中心突出”或“中心明确”。

3.选材能力

使用准确而足够的材料表达文章主旨的能力,是写作能力构成的第三项指标。这需要写作者积累占有的材料充足,以业已确定的写作主旨为统帅,通过活跃的联想将诸多相关材料聚拢过来,经过分析、比较、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内容充实”或“内容较充实”。在议论类文章,表现为用作论据的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在确凿基础上确保数量足够,能够足以证明基本观点,而不是单薄空泛,瘦得像个瘪三。在叙事类文章,主要表现为抓住最能表达主题的真实而关键的情节、场面、细节,综合运用叙述与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而不是只求连贯、完整的一条粗线的延伸,不分主次详略,没有突出主题的浓墨重彩,没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刻画渲染,由此远离内容单薄或内容空洞。

4.情感表达能力

真诚恳切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是写作能力构成的又一重要指标。这里的“感情真挚”,既是指真挚地表达对人或事物的关切、喜爱等心情,更是指真挚表现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这既是对写作者表情达意能力的要求,也是对写作者健康心理品质培养与健全人格塑造的要求,旨在督促写作者树立端正的文风,表达求诚,感情求真,基调求健康,将写作过程变成情绪律动的真挚展示过程。写作必须求真求实求是,叙真经历,亮真观点,抒真性情,写真感受,说真心话,而不能弄虚作假,欺骗自己又欺骗读者地说空话、假话、套话。

以上四项指标,体现于文章的具体内容。对于文章评价来说,审题、立意是根本,材料、情感是欣赏点。以下三项指标则表现于文章的具体表达,文体、语言是根本,结构是欣赏点。

5.文体能力

具有较强文体意识,具有必备的文体知识,能够识题定体,依格入体,写出符合所选文体要求的文章,而且文体特征明显,是这种能力指标的具体表现。记叙能力、说明能力、描写能力、议论能力、抒情能力,是最基础的写作能力。写作者能够根据所选定的文体,以某一相宜的表达方式为主,灵活地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也就具有了此项能力,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议论类文章达到这一指标的主要表现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手段,以概述、说明等为辅助手段,以议论说理为基本内容,以说服性为核心任务;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必须俱全,逻辑性强,尤其强调分析推理。叙事类文章则主要表现为: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手段,以描写、抒情、议论为辅助手段,以写人记事为基本内容,以感染力为终极目标;线索清晰,六要素灵活处理且交代清楚,详略得当,或通过典型材料突出人物的性格风采,或通过事件、场面、细节等揭示其意义与价值。在文体上,应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不可无视文体要求,制造“四不像”的怪胎,制造自己想当然认定的“随笔”或“哲理性散文”。

6.篇章结构能力

就文章的谋篇布局而言,既讲究外部组织形式有开头有结尾、有层次有段落、有过渡有照应,又追求内在逻辑结构线索的连贯与严谨,只要并无明显漏洞,就是具备了“完整”、“严谨”的篇章结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写作者一般都能具备外部结构能力,但内部结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线索)还需强化培养。所谓线索,就是贯穿文章的情节、情感发展或认识事物思维过程的路线与轨迹,是将全部内容材料串连起来的链条,将各个部分组成有机整体的纽带。叙事类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一位人物,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种感情等;议论类文章最基本的线索形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言而无序,叙事线索不清晰或突然断裂,议论只摆事实而不分析说理,都是这种能力欠缺的表现。

7.语言能力

语言“流畅”、“通顺”是符合语言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语言能力即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文意的能力,在写作能力结构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一般包括两项指标:一是遣词造句能力,要求用词恰当,能够妥帖地传情达意,句子符合语法与逻辑;二是修饰润色能力,要求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注重对词语的加工锤炼,能够辨别和改正错误,具有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意识与习惯,具有良好的语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体在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上都有很大差异,不同文体应该运用不同色彩的语言进行表达。叙事类文体,词语具有流动感、情态感、色彩感、立体感、音乐感,多用陈述句、描写句与间接抒情句,句式讲究灵活、变化与跳跃,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具有准确简练与生动形象的特征。议论类文体,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表达观点。词语具有单一性与透彻性,句式多用陈述句与判断句,而且多用术语,概括性与逻辑性强,政论色彩浓,具有准确严密与鲜明犀利的特征。说明类文体,用词造句要符合规范,合乎事实,语义单一,句式完整,力求科学通俗,少用描述性与表情性词语,少用疑问句与感叹句,多用陈述句与判断句,注重客观实际讲实效,具有简明性与模式化的特征。语言不够通顺,语病时有所见,表明语言能力尚未达到要求;半文半白,乱用网络语言,卖弄流行酷语,也不是真正符合语言能力指标的体现,高考也不提倡使用这类语言。

8.书写能力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这既是写作能力构成的一项指标,也是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一个要求。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书写仿佛幼童涂鸦难以辨认,标点一“逗”到底,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发展能力构成

发展等级,要求的是写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更高层次的能力指标,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指标。

1.深刻

深刻,是指思想深刻,即文章所表达的见解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能力的认同,一是指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二是写作者自己的深切体会。具体地说,议论类文章就是说理透彻,论点触及事物的本质;叙事类文章就是形象生动,内心感受真切强烈。高考作文鼓励写作者表达深刻的见解,并且鼓励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表达深刻的见解,或深入本质,或揭示原因,或说明结果,或指出规律,或预见发展,或抓住要害,或给人启发,或颠覆传统观念等。

2.丰富

丰富,是指内容涉及的种类多而数量足够。这是在基础能力“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能力要求。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材料丰富。对于议论类文章来说,就是用来支撑基本论点的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来源多样化,涉及古今中外多个生活领域及正反不同性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一个生活领域或同一的性质。二是形象丰满。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就是文章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具体生动、逼真传神、立体感强,而不是生硬刻板地将人物性格概念化、平面化、图解化、模糊化。三是意境深远。对于散文来说,就是写作者将所要表达的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形貌神韵水乳交融,构成思与境偕、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而不是只描写外物的形貌动态而不融入主观的情绪感受,不是空谈主观的情感与体验而抛开外物的行为与状貌,也不是内在情与外显物貌合神离或互不关联。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其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甚至无所积累。这个积累应该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的广泛积累。

3.有文采

有文采,是指有文学方面的才华。这是在语言通顺、流畅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这是要求能够使用含义具体而且富有形象感的词语,使用摹状拟声绘色的描写性词语,生动地显现表现对象的神色、动态、感情;选择多种句式,灵活搭配,整散相间,长短错落,变化中见整齐,灵活中见匀称。二是善于使用修辞手法。这就是根据表达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多种修辞方式,或比喻,或比拟,或排比,或对仗,或反复,或引用,或呼告,或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而绝不是某种方法单调地重复使用,比如开篇排比句,主体排比段,结尾排比句。三是文句有表现力。这是要求文章的词句能够表示出足够的力量力度,主要是指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启发性、形象性等。

4.有创新

有创新,涉及文章写作的多个层面,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二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推理的独到,一般的认同是指除最为常见的例证法、引证法外,还能够较好地运用因果论证法、比喻法、对比法、类比法、归谬法等较为鲜用的推理形式;想象的独到,一般的认同是指能够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所形成的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幻想。三是有个性色彩。就思维而言,主要表现为思考的求异性,观察的敏锐性,探索的发现性,想象的丰富性等;就内容而言,主要表现为写真实生活,抒真情实感,发真知灼见等;就形式而言,主要表现为文体超越大众化,构思突破平庸化,结构挣脱模式化,语言远离一般化与流俗化等。培养写作者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中,已经成为语文这一学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特设“有创新”条目,正是旨在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节 写作能力的评价

评价写作者的写作能力,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与一种特殊手段,对于培养写作者的写作能力与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思维发展,陶冶思想情操,砥砺觉悟境界,都具有积极的激励功能与导向功能。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应该力求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两种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

一、写作能力的动态评价

写作能力的动态评价,就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要求,结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评价。实施这种评价,应该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动态评价,首先是要根据写作基本能力构成诸要素整体审视写作者的各项能力指标,实施综合评价。提倡并鼓励写作者发展自己的某项写作特长,固然值得肯定与称道,但不可因此而忽视对其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文体运用、结构能力、语言能力与书写习惯的全面审视与评价。不能以强调“创造”、“发展”为由,单纯地突出某项写作能力指标,特意地强化若干写作要求,不能据此对写作者进行评价,以免影响写作者写作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创造才能的充分发展。全面性评价原则,目的在于引导激励写作者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练好写作基本功,具备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意识,懂得利用表达实现顺利沟通的重要意义,进行负责任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个性化表达”、“创造性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就是以基本写作能力评价为前提,放眼未来,尽最大可能通过具体评价的心理诱导,引领并鼓励写作者通过写作关注时代与思考人生,展示个性,宣泄与抒发健康的真情实感,探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比较合理的方法。这一评价原则,拒绝短视行为,拒绝引导写作者为写作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否则,将导致写作者视野不够宽阔,底蕴不够丰厚,后劲不够充足,习惯不够良好,难以适应其未来发展的需要。

3.创造性原则

发挥评价的心理诱导功能,在基本写作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导向性,提倡并鼓励写作者放开胆量,挣脱束缚,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与写作模式,写出个性色彩,写出创造精神。拒绝创造性原则的评价,只是一味地强调追求思想内容与流行理念相一致的“正确性”,以求稳妥把握,没有风险;只是固执地强调作文入格,要求按照相应的固定模式进行写作,写中规中矩的规范文章。不秉持创造性原则的评价,无疑是在诱导写作者远离没有限制的自由写作,势必直接导致写作尤其是应试写作的千文一面,没有个性色彩,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创造精神火花的闪亮。

二、写作能力的静态评价

写作能力的静态评价,就是根据高考作文的具体评分标准,针对作文文本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旨在诱导写作者盯准具体可感的标准,明确努力追求的各项指标,构建合理的写作能力结构,进而逐渐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作文的总体要求,而不能将其与误导为考试而写作的短视评价混为一谈。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各地在作文评分的具体操作中均执行“234”细则,即“两个等级、三大板块、四类文章”的统一标准。

1.两个等级

两个等级,是指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具体包括内容、表达两大项目,又细分为题意、中心、内容、情感、文体、结构、语言七项指标。发展等级,具体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四大项目,又细分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语句灵活,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巧妙,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12项指标(具体解释,参见此前的《写作能力构成》)。

2.三大板块

基础等级的内容、表达与发展等级的特征三个项目,就是所谓的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均各赋20分。

3.四类文章

一类文章,分值区间为60~48分,三大板块各赋20~16分。具体要求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见解深刻,内容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二类文章,分值区间为47~33分,三大板块各赋16~11分。具体要求是: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较工整;见解较深刻,内容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新。

三类文章,分值区间为32~18分,三大板块各赋10~6分。具体要求是: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见解略显深刻,内容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新。

四类文章,分值区间为17~0分,三大板块各赋5~0分。基本情况是: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个别语句有点深刻,个别语句、例子较好,个别语句精彩,略显个性。

第四节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试题、各类作文样本及其评价

一、作文试题文本解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材料作文的给定材料是一则完整的故事,节选自《苏格拉底的苹果》,但命题者根据命题的特殊需要进行了灵活的改编,因而二者之间呈现出很明显的差异:《苏格拉底的苹果》的内涵比较明晰而单纯,就是苏格拉底用一个蜡做的假苹果启发教育他的学生们:“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只有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时,才会有伟大的发现。”但是,改编后却显得更加复杂而丰富,它将原有材料中前后的特定背景均已删除,使其意义和内涵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又增加了若干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原文的意义范围,更适合于考生审题立意。

给定材料所涉及的诸多现象与问题,较之《苏格拉底的苹果》更加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与考生深入思考做人、处世、治学与社会世俗百态等多有关联,隐含着许多审题立意的角度,而且这些角度都有各自的意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精彩。如此作文材料,考生只要认真思考,深入挖掘,就会很容易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和社会的现实来命笔成文,谈观点,写看法,编故事,张扬写作个性。写作思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梳理。例如:

不要被假象所蒙蔽。哲学家拿出一个苹果,声称“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紧接着便是“你们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了吗”的发问——制造假象,有意进行暗示误导;第一个学生不依常理,没有调动嗅觉去闻一闻,而是颇为荒唐地根据视觉作出判断,“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不假思索地“抢着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其后,闻过或甚至没有闻过苹果的学生都“跟着说闻到了”;而最后的谜底却令人捧腹,那是“蜡做的假苹果”!因此,就整体意义而言,给定材料叙述的是假象掩盖了真相、现象遮蔽了本质的故事,最主要的意图是要启发读者在认知事物、探求真相真知时,应该运用相宜的科学方法,洞穿某些虚假现象的遮蔽,深入到本质层面,以获得正确的判断。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假象看真相等,或者谈莫被浮云遮望眼,谈莫被表象所欺骗等等。

不要盲目迷信权威。首先作出回答的第一个学生,之所以“抢着说”“闻到了”,固然与判断方法失当、讨好权威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对哲学家权威的毫无条件的崇拜与迷信。大概也是源于这种迷信心理,其他一些闻过苹果,甚至“闻也不闻”的学生,也就相继说“闻到了”,结果闹出笑话。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不要过于迷信权威,不要轻信盲从等,或者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坚持理性判断等等。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多数学生争相说“闻到了”苹果香味时,那位开始时“默不作声”,后来“上去摸了摸”的学生,出人意料地问“这是什么苹果”。他在没有闻到苹果香味后,就舍嗅觉“闻”而用触觉“摸”,不仅暗含“没有闻到香味”的意思,还对苹果的真假与否提出质疑,显得颇为难能可贵。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等,或者谈在质疑中不断前进,“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等。

不要盲从。第一个学生首先喊出“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迷信盲从心理,接下来一些闻过苹果,甚至“闻也不闻”的学生,都跟着说“闻到了”,恐怕主要是由于盲从跟风心理在作怪。因此,由此立意,可以谈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风赶时髦等,或者谈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坚持自己的判断等等。

以上是根据几位学生不同的表现而分别立意的。人们认识事物会采取如几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方法,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事物的方法。这也是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提出这个问题的初衷。如果综合地谈认识事物的方法问题,不仅可以包容几种不同的现象,充分利用所给的材料,而且能够使立意更辩证一些,思想更深刻一些。

此外,谈谈突破思维定势,实践出真知等;谈谈诚实做人,守望自我等;谈谈少些世故圆滑,不要溜须拍马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各类作文样本及其评价

1.一类作文

前进,高扬质疑精神的旗帜

辽宁考生

《蜡做的苹果》由《苏格拉底的苹果》改编而来,其中的哲学家,就是伟大的苏格拉底,而那位质疑“这是什么苹果”的学生,就是后来跟他同样著名的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这段历史佳话,揭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生活哲理:做学问,搞工作,干事业,都不能迷信盲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应该敢于质疑。敢于质疑才能赢。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这里的质疑,是指经过一番严肃的理性思考后提出的疑问,而不是戴着什么都不相信的有色眼镜看问题,疑神疑鬼地怀疑一切。柏拉图在多人“闻到”“苹果”香味的回答声中,没有跟风随大流,而是“又闻了闻”,才有“这是什么苹果”的发问——这就是值得提倡的质疑。

独立思考,不惧权威,大胆质疑,是获得真知的主要推动力和必要途径。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基督教的“神创说”一直最具权威性,一统天下,被视为真理,直到达尔文大胆质疑并提出了“人猿同祖”“进化论”的科学论断,才彻底颠覆了“神创说”理论,使人类从此步入科学认识自己起源的伟大时代;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敢于质疑恩师柏拉图的理论,在古希腊哲学史上筑起不朽的丰碑;爱因斯坦质疑经典力学,开创了相对论的新世界。事实证明:“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科学上需要有质疑精神,社会生活中也需要有质疑精神。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逢事都可问个为什么。”网络的发达,使质疑之路向前延伸。对“躲猫猫”的质疑,对权威数据的质疑,对案件审理的质疑,对名牌商品质量的质疑等,表明社会正走向大胆质疑的勇敢时代,推动着社会的更快进步。

当然,质疑需要理性。当前,一些“伪愤青”们怀疑一切,专唱反调,大放厥词,不仅不能找出真相,发现真理,反而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非理性质疑,不可取也!

“质疑是新思想的催生婆。”高举质疑精神的旗帜前进吧,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更多新思想的诞生!

【评析】①该考生确知给定材料的出处,对原有材料和给定材料均有很好的理解把握,从质疑这个角度立意,以“前进,高扬质疑精神的旗帜”为题,既明确地表明了基本观点,又富有激情。②开篇联系给定材料,点明出处,顺势亮出观点,开宗明义,言简意赅。③主体的首段,解释“质疑”这一关键概念,为下文具体论述扫清了障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又解释了什么是“值得提倡的质疑”,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解释关键概念后,先着眼于质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兼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进行议论说理,很有说服力;再转而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人们“对权威数据的质疑”等,肯定了质疑“推动了社会的更快进步”;最后,指出“质疑需要理性”,反对“非理性质疑”。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思维辩证,又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④结尾的引用恰到好处,以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呼应开篇,收束全文,干净利索而明快有力。⑤指认柏拉图质疑“这是什么苹果”,这是考生记忆的失误。其实,这个细节是命题者改编时添加上去的,原文中说“我什么味也没有闻到”的学生才是柏拉图。当然,这一失误,对全篇的论证并无多少不利的影响。

多一些诚实,少一些圆滑

辽宁考生

哲学家有意考验他的学生们,指称蜡做的假苹果是“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多数学生都说“闻到了”它的香味,却有一个讷讷地说“今天我感冒了”。这个回答,很出人意料,也很令人深思:做人究竟应该是随声附和,还是应该诚实面对,抑或是应该世故圆滑?

如果这位学生确实患了感冒,嗅觉失灵,那么,他的回答就是发自真心的,他拥有着诚实的品格。他不迎合权威,不盲目轻信,不人云亦云,真诚面对,守望自我,正确回答了权威的课堂提问,证明自己经得起考验。一个人,只有从小培养出诚实的品格,才能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诚实地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脂,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儿时的列宁,勇敢地承认打碎了花瓶;少年的林肯,奔跑着追上顾客,奉还少找回的零钱,为自己的失误道歉……这些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同他们诚实的品格很有关联的。诚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但是,如果这位学生没有患上感冒,又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而是碍于权威的颜面,碍于同窗们几乎一致的说法,那么,“今天我感冒了”就是一个借口了。这样做,虽然跟迎合权威、随声附和的人相比,显得做人还有几分诚实,但把责任归罪于自己的鼻子,却也不应该得到赞美。感冒的鼻子,嗅觉不灵,为自己找到了正当的开脱理由,避免了得罪人的后果,固然挺好,但小小的年纪就这样“会来事儿”,说话“很艺术”,未免显得过于世故圆滑,身上的市侩气也太浓了些吧?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充满了太多的虚假欺骗,充满了太多的世故圆滑,正“千声万唤”着诚实!诚实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实在是太重要、太需要了!回来吧,诚实!请你像深山流出的溪流一样滋养我们的心灵,像泰山凿出的巨石一样打造我们社会大厦的基础!

【评析】①将目光落在最后那位学生身上,对他说“今天我感冒了”时的心态进行解剖,由此立意,通过文章的题目显现“多一些诚实,少一些圆滑”的基本观点,切合命题者的命题意图。②开篇对给定材料中的特定细节做出自然而简要的概括,顺势以设问的方式提出“做人究竟应该是随声附和,还是应该诚实面对,抑或是应该世故圆滑”的问题,启发读者进行思考。这正是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逻辑程序。③文章的主体,先假设“我感冒了”确有其事,通过举例和引证两种方法,论证诚实的必要性;再假设“我感冒了”纯属借口,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指出圆滑世故的不可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很好地证明了全文的基本观点。④结尾呼应开篇,首尾圆合,写得有激情,有文采。⑤有关圆滑世故部分议论,如能再加以举证分析,则效果将会更好。

秉持理性,拒绝盲从

辽宁考生

哲学家故意称蜡做的苹果是刚刚摘下的苹果,以“闻到了苹果香味了吗”来考验他的学生们,多数人闻后或闻也不闻竟然做出“闻到了”的回答,只有三人例外:或闻后回答“什么也没闻到”,或摸后质疑“这是什么苹果”,或称自己感冒染病。这个故事很有意味,给人以很多启发和警示。警示之一,就是认知事物时必须秉持理性,不可盲从跟风。

盲从,顾名思义,就是盲目跟从,是缺乏思考和主见的表现。贪图省心省力,不愿独立思考,不问是非,不辨真伪,别人说啥就跟着喊啥,别人干啥就急着忙啥,这就是盲从。盲从者,以权威或别人为风向标,失去自我,展示给人们的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

“拒绝盲从,才能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历史这样告诫我们。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该谨记这一名言,否则,将会遭到历史的耻笑。日本发生核泄漏危机之际,“海盐供应将要短缺”、“吃盐可以防止核辐射”等言论刚刚出笼,我国立刻掀起“抢盐风潮”。一时之间,人们蜂拥着挤进大小超市商店,少则十斤八斤,多则上万斤,将食盐疯抢一空,连酱油、大酱也难觅踪影。这就是盲从心理在作怪。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分析,就会很容易地发现其荒谬之所在,也就不会发生这场荒唐的闹剧了。

如此日常生活中的盲从,不过显得滑稽而已,但如果思想意识方面也盲从起来,那就十分可怕了。我国1966—1976年的历史有着这样记载的:一位伟人晚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发动了一场错误的运动,举国上下却立刻闻风而动,几乎步调一致地“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所谓的革命,揭批走资派,揪斗“黑五类”,捣毁文物古迹,焚烧各种书籍,而将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抛到九霄云外,就是不抓生产,致使国民经济大伤元气,濒临崩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过分地崇拜、迷信于这位伟人至高无上的权威,奉若神明,失去理性,狂热盲从。盲从酿成了“十年浩劫”的那场民族的悲剧,令人扼腕浩叹,刻骨铭心!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盲从是祸。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拒绝盲从,拒绝跟风“疯跟”,而应客观地直面现实,善于独立思考,理性地认知事物,“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敢于坚持主见。当我们胸有成竹地对盲从说“不”的时候,我们也就正在塑造一个大写的我。

【评析】①“秉持理性,拒绝盲从”,是作者对给定材料进行认真挖掘、深入思考而提炼出的基本观点,以此命题,切合题意,又醒目有力。②开篇以具有政论色彩的语言,简要概括给定材料的核心内容,略加评价后,直截了当地亮出基本观点,符合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③主体很有层次感,有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先解释关键概念“盲从”,解释得比较科学,而又很灵活生动;接着从日常生活与思想意识两个方面,举例分析盲从的危害。④分析盲从的危害时,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不仅涉及“一个人,一个团体”,更涉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举实例很典型、很新鲜,确实能够发挥“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⑤结尾引用的“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贴切、形象地指出了理性认知、拒绝盲从的结果。

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辽宁考生

当今时代,正以空前的热情呼唤着创新。创新的前提是什么?答曰:冲破惯性思维的重重束缚!

惯性思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指按照常识去思维。这些常识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直接或间接知识和经验得来的。《蜡做的苹果》中,第一个学生“抢着说”“闻到了”,主要是根据常识——“刚从果园摘来的”这句话、苹果的形状和“红红的”颜色而作出的判断;其他“闻”和“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的学生,大概也是这种思维。然而,那却不是真的苹果,而是“蜡做的”,让人大跌眼镜!这是惯性思维惹的祸!

在许多问题上,有时运用惯性思维去面对或处理一些问题时,它会开玩笑一般来捉弄着我们,误导着我们。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前不久我国在日本核泄露危机中发生的“抢盐风潮”,正是因为惯性思维作怪,才闹出盲从跟风的“国际笑话”。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勇于突破某些思维定势,用更加灵活的思维去探究我们所面对的大千世界,以便有所发现。几百年前,南美洲的深山密林里,有一种娇嫩红艳的果实,因为传说它有剧毒,人吃了必死无疑。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它狼桃。16世纪时,英国公爵俄罗达拉里把狼桃从南美洲带回英国,献给女王伊丽莎白。从此,狼桃就成为欧洲人家中的时尚摆设,而无人敢去品尝品尝。200多年后,法国的一位画家毅然决定亲口尝尝狼桃,来验证它是否真有剧毒,结果不仅没有死掉,而且连丝毫不舒适的感觉都没有,还证明它鲜美可口。正是因为画家敢于解放思维,跳出常规,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究狼桃,才使狼桃由观赏植物从此走上人们的餐桌,才使人类享受到它的美味和营养。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固有的惯性思维是应该突破的。事实证明,只有解放思想,解放思维,使思维少些惰性,少些僵化,使它更活跃、更多元,才能够创新。创新才有希望!否则,连自己的思维都还被禁锢在陈腐的框框里,如何能够不辜负历史寄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呢?

【评析】①这篇文章与绝大多数文章的立意相互区别,显得不同寻常,从“惯性思维”的角度进行挖掘思考,以“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为题为基本观点,切合题意,显出新意。②开篇也与一般文章不同,不是通过概述给定材料引出基本观点,而是采用问答的形式,旗帜鲜明地自然亮出,言简意赅,明快有力。③文章的主体中,首先按照议论文逻辑结构的要求,解释关键概念“惯性思维”,并很灵活地联系到给定材料,用为例证来做解释说明;接下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其中有两点尤其值得肯定:一是强调“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但没有将惯性思维一笔抹煞,而是颇有分寸,指出应该突破的是“某些思维定势”、“许多固有的惯性思维”,具有思辨色彩;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反复论证,以“抢盐风潮”证明有时运用惯性思维会惹祸,以“狼桃变美味”证明突破惯性思维会获得正确的认知,增加了说服力。④把握时代的脉搏,联系“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以有力的反诘收束全篇,很有启发性,令人深思。

走出盲从的阴影

辽宁考生

一个蜡做的苹果,经过哲学家的提示,在许多学生的嗅觉中出人意料地拥有了真苹果的香味!这件有些怪异的事情,为什么居然会出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轻信盲从,没有独立思考,以至于作出错误的判断。

什么是盲从?所谓盲从,也就是迷失了自我,脑子里缺少几根筋,思想仿佛惰性气体,凡事不辨是非、不究原委、不问青红皂白,只是一味地附和他人,鹦鹉学舌,或仿效他人行事,照葫芦画瓢。“人家说好他说好,人家骂鸡他骂鸡,人家抢购他抢购,人家脱衣他脱衣。”这正是盲从者的真实写照。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有主见、不盲从的人。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放弃理性,用他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面对现实时,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日本福岛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时,在我们中国,一个“海盐供应面临短缺”的无端推测,一条“吃盐能防核辐射”的荒唐传闻,竟然立刻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抢盐风潮”,使货架上的食盐甚至大酱、酱油也被“洗劫”一空,甚至有人因吃盐过量而送命。毫无疑问,这出闹剧、悲剧的演出,其幕后推手就是人们的盲从心理。盲从是幼稚、愚昧的表现。因为盲从,东施效颦也终成笑谈;因为盲从,人们鼓励了“欺骗门”,成就了张悟本;因为盲从,可爱的孩子们挤进了“补课门”,可怜的父母沦为孩奴。

盲从,可笑,可悲,可怕。我们青年一代仿佛初生牛犊,有闯劲,不信邪,本应远离盲从,但是很不幸,有些人却偏偏盲从得过分。君不见,超女、好男儿、达人秀等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火爆热炒,让许多人越来越失去理性,迷失自我,出现不顾一切的“跟风”和“疯跟”,预支青春和生命去赌明天。殊不知,在盲目的“跟风”和“疯跟”中,这些人好像很有精神追求,实际上是精神的极度空虚。如果任从盲目心理发展下去,其后果不言而喻。

高尔基说过:“没有自己自主的立场和意志,其人生必定黯然无光。”的确,人生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绝不能让盲从心理束缚前进的脚步。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走出盲从的阴影,去撑起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蓝天。

【评析】①选择盲从这个角度立意,确立“走出盲从的阴影”这个基本观点,切合命题者的命题意图。②开篇以一个感叹句,对给定材料做出符合立意角度的概括,再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明确指出“蜡做的苹果”在许多人的嗅觉中“拥有了真苹果香味”的原因,问题提出得颇为自然合理。③主体首先解决了论证过程中理当回答的“什么是”的问题,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对“盲从”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民谣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④接着举例分析盲从的“可笑,可悲,可怕”,材料丰富,又有合理的分析阐述,有理有据,颇能以理服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所列举的事例除“东施效颦”外,均选自于当今的社会现象,而且有些又与青年一代的生活实际紧密关联,使文章具有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⑤结尾恰当地引用了高尔基的名言,自然引出“我们青年一代”发自肺腑的自勉,水到渠成,收结有力有文采。

自信,成功的基石

辽宁考生

在众多同窗几乎都“闻到了”苹果香味的情境中,他先是“默不作声”,接着“上前又闻了闻”,最后才作出“我什么味也没闻到”的回答。《蜡做的苹果》中的这个细节,逼真地显示出一个人由犹豫到自信,进而大胆作出判断的微妙心理,启发我们:与自信携手同行,才能谱写出成功的乐章。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的这句名言极有道理。事实也确实如此。相信自己,是一种无可动摇的自我肯定,是一种挑战苦难的英雄豪气,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当我们中国人准备自行建造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那些洋人纷纷投来藐视的目光,甚至出言不逊:“在中国,能够建造铁路的人还没出生呢!”在一片喧嚣声中,“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挺身而出,骄傲地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人一定会修成!”他充满自信,率领同样充满自信的中国员工,以科学的精神和踏实的苦干,终于使这条铁路横空出世,令洋人们为之震惊震撼,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相信自我、超越自我的伟大精神。

海伦·凯勒深陷没有光明、没有声音、没有语言的残酷处境,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气馁绝望,而是勇敢面对,挑战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成为感动世界的著名作家和残疾教育家。她用自己的生命赞歌,彰显了自信的强悍力量。她曾深有体会地说:“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自信就好似生命的主宰。”“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可见,自信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只有首先充满自信,相信自我,才能进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自信,必须拥有,但切不可自负自大。自信是充分认识自己基础上的自我肯定,使自己获得前进的动力;而自负自大则是盲目地自以为了不起,会使自己目空一切,消减动力,裹足不前,甚至导致失败的后果。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紧紧握住自信,才可能为人生获得最有效的通行证,为生命交上最满意的答卷!

【评析】①围绕“自信”展开思考,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以“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为基本观点,有真理性,切合题意。②开篇聚焦于给定材料中“我什么味也没闻到”这个细节,一语概括,然后分析说话者当时的心态,推出结论,由此亮明基本观点。这是既联系给定材料,又开宗明义的开篇设计方式。③先解释“自信”这个概念,指出自信的精神实质;接着举例分析说理,证明“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基本观点;继而又将“自信”与“自负”、“自大”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自负自大将导致“消减动力,裹足不前”甚至“失败的后果”,发人深省。由此显示出作者思考的深入性,也显示出论证的层次感。④两个事实论据真实,典型,有一定的新鲜感;三个理论论据准确,稳妥,有一定的真理性。

敢于向权威说“不”

辽宁考生

哈佛毕业的一位成功人士颇有感慨地说:“我在哈佛所学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那些知识,而是敢于挑战权威、坚持主见的勇气。”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朴素的真理:在“漫漫其修远”的道路上,只有敢于向权威说“不”,“上下而求索”,才能收获耕耘的硕果。

何谓权威?所谓权威,主要是指在某个范围领域内最有威望、最有地位的人物、说法或事物。例如,当代的袁隆平成功地开拓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新天地,享誉世界,他就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权威;古代的《皇帝内经》最早建立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甚远,它就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的权威。

在人类的种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信权威、服从权威,是一种客观需要,因为权威就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能够产生凝聚力和号召力,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但是,权威又不见得会事事正确、永远正确,认识的局限和偏差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和服从权威,但不应该过于迷信权威,以至于失去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哲学家的苹果》中的多数学生之所以“闻到了”蜡苹果的“香味”,固然与哲学家的心理暗示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对权威的过度迷信崇拜。这不过是一则笑话而已,如果换成两军对垒的大决战,部下也如此这般地迷信他们的统帅而盲从盲动,那么,一场人间悲剧也就无法避免了。

事实证明,过于迷信权威可笑又可悲,敢于质疑权威,才有可能纠正谬误,发现真理或取得成功。亚里士多德之于成名前的伽利略,仿佛是天神一般的权威,但他却敢于质疑其“物体下落速度和比重成正比”的学说,勇敢地登上比萨斜塔,用“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推翻了前者影响将近两千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伽利略之所以在科学上有如此建树,就在于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来加以证明,使人类对自由落体的认识朝着真理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詹天佑以成功地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实际行动,推翻了洋人“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的断言;李四光以找到松江平原大油田的科学实践,颠覆了国际上关于“中国贫油”的理论;刘翔以讲求科学的刻苦训练,打破黑人白人统治110米栏的神话,如此等等,如果没有敢于向权威说“不”的精神,没有敢于实践的勇气,那么,这一切也便无从谈起。

对于权威,应该敢于说“不”,但不可每逢权威就说“不”,而应当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如此,才能将真理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评析】①选择“权威”这个角度,深入挖掘,确立“敢于向权威说‘不’”这个基本观点,以此为文章命名,切合题意,醒目而有气势。②开篇并未联系给定材料,而是援引哈佛毕业的一位成功人士有关“敢于挑战权威”的言论,开门见山地亮出基本观点。③主体部分,先解释关键概念“权威”,并举两例加以具体说明阐释;接着由服从权威转入不应过于迷信权威的论证,又比较灵活地联系到给定材料;再采用举例法,连举中外四例,证明为什么要唱响“敢于挑战权威”,论据足以支撑观点。④四个论据的表述方式不同,伽利略一例采用简述法,其他三例则采用提示法,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⑤结尾部分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指出对权威说“不”,要建立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搞绝对化,具有辩证色彩。

2.二类作文

我看质疑精神

辽宁考生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质疑精神。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只有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打造勇于质疑的精神,敢疑、善疑、探疑、释疑,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繁荣,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学问学问,就是既“学”又“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如何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威望崇高,但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也总难免有所不知,有所局限,甚至有所偏误。这正是需要提倡和拥有质疑精神的原因之所在。“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达尔文推翻“特创论”,确立“自然选择说”;哥白尼颠覆“地心说”,创立“日心说”;陈景润挑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创造距离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明珠仅差一步的辉煌;李四光打破“中国贫油说”而在松辽平原找到大油田等等。他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不盲目迷信权威,善疑而敢疑,进而大胆地向权威说“不”。质疑精神,使得他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朵,结下饱满的硕果。

“学贵质疑”,但我们必须明白,这里的“疑”是有效的质疑,即丰厚的科学知识和深入的理性思考相结合催生出来的疑问,而不是“怀疑强迫症”所产生的无效怀疑,即无根无据地胡乱猜疑,无缘无故地随便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质疑,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烧,心血来潮,而是随着“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整整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后,才对始终被奉为真理的“特创说”发起强力的挑战。历史雄辩地证明,任何有效的质疑,无不依赖于对事实的严肃考察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论证。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李四光说:“不怀疑,就不能见到真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格言,真正培养起有效质疑的精神,以勇于质疑的精神叩开科学之门、真理之门。

【评析】①毫无疑问,选取“质疑”这个角度,提出“打造勇于质疑的精神”的基本观点,是切合题意的,但遗憾的是,全文始终未见联系给定材料的只言片语,这是材料作文写作上的一大缺失。②主体部分,先探究质疑的必要性——无论何人,“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难免“有所不知”或“偏误”,因而有必要进行质疑;接着采用举例法和引用法,论证为什么提倡勇于质疑;再以达尔文质疑并证明“日心说”为例,具体阐述自己提倡的质疑是“有效质疑”,而不是“无根无据地胡乱猜疑”。显示出论述的层次感和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过程。③巴尔扎克和李四光的名言,引用得恰到好处,为收结全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④题目“我看质疑精神”,不是判断句,也不是含有判断意思的语句,未能表明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又一缺憾。

谈谈自信

辽宁考生

自信,可以穿越时空,来去如风,却又在每个人身边停留。如果能够紧紧抓住它,自信满满,那么,人生也就“一切皆有可能”;否则,它就会像那“天上来”的“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就会“一切转成空”。

自信,是一种心态,一种豪气,一种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自信会激励人们不断前进,书写成功的交响曲。在追求既定的人生目标时,充分地考虑到具备了相应的主客观条件,确认自己能够为之负责到底,并为之努力奋斗,百折不挠,这就是自信。世界110米栏竞技场,那曾经始终是黑皮肤、白皮肤们称雄称霸的天下,但黄皮肤的刘翔却迎着他们轻蔑的目光,向当代顶尖高手发起挑战,大展神威,决战决胜,赢得“世界第一飞人”的美誉。刘翔之所以大获成功,就在于经过艰苦甚至残酷的科学训练,坚信自己确实具备了这种挑战的强大实力,自信满满,诚如他那句精彩的广告代言:“我能,一切皆有可能。”自信,化作热情和动力,会培育出成功的奇葩。不是吗?没有自信,航天英雄们能够攻克重重难关,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吗?没有自信,抗洪将士们能够决战长江大堤,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洪峰吗?没有自信,李宁能够实现由体坛名将向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使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吗?

在追求既定的人生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具备了相应的主客观条件,确认能够为之负责到底,并为之努力奋斗,百折不挠,这是真自信。真自信,应当理直气壮地拥有它。否则,还是不去拥有为好。明明刚刚开蒙又无天赋,却非要摘取全国歌坛天后的桂冠;明明只有三流资质的队伍,却非要拼抢一流的工程项目;明明科研水平和成果稀松平常,却非要竞争中科院院士的头衔……这绝不是真自信,而是自负、自恋、自以为是,其结果必然不会美妙。

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崛起中,“中国人不需要他信力,中国人无需求神拜佛,中国人需要的是自信力”!

【评析】这篇文章有得有失,以得居多。所谓的“得”表现在:①“自信”这个角度选得好,基本观点“自信”“一切皆有可能”,切合题意。②开篇以富有激情和文采的语言,表明基本观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③主体部分,先解释关键概念“自信”,而且解释得有思辨色彩;接着采用简述与提示两种方法列举具体事实,正面论证为什么要提倡“自信满满”;然后进一步指出什么是“真自信”,举例将“自负,自恋,自以为是”与“真自信”区别开来,考虑得比较周到,逻辑性较强。④以鲁迅的名言收束全篇,有理,有力,有节。所谓的“失”表现在:①没有在题目拟制这个环节做好文章,只是很草率地以“谈谈自信”为文章命名,未能显示出基本观点。②写作材料作文,却无只言片语联系到给定材料。如能解决这两个缺失,晋级一类作文当无任何问题。

《哲学家的苹果》引起的思考

辽宁考生

临窗而坐,我无意欣赏窗外的美丽风景,急切地读起了《哲学家的苹果》,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它讲述的是哲学家把蜡做的苹果当作刚摘下的苹果,让学生们回答闻没闻到香味,而得到不同说法的故事。故事中叙述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司空见惯,似乎不足为怪,但值得我们认真剖析。

看到红红的“苹果”,就抢先回答,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这位最出风头的学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迷信权威,迎合权威,不愿独立思考,一味敷衍了事等心理在作怪,以至于迷失了自我,答案自然显得可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做这种人,因为这种人没有独立人格,是永远也站不起来的“软骨病综合征”患者。

闻闻苹果就说闻到了果香,甚至闻也不闻就跟着鹦鹉学舌。这类人之所以如此,除了上述可能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贪图省事省力,认为“真理应在多数人手中”,与大多数人和谐一致很稳妥。这种人“墙头草,两边倒”,没有自己的主见,只能永远是个随波逐流的平庸者。我们又有谁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呢?

跟多数学生相反,某生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又闻了闻”,回答得出人意料:“我什么也没闻到。”这是一位相信直觉、凭着“闻”作出判断、有主见的诚实君子,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理性地认知事物,这应该成为我们坚持的人生准则。

另外一位没有随声附和,还“上去摸了摸”,大胆质疑:“这是什么苹果?”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相信直觉,坚持自己的判断,进而大胆质疑,很值得赞赏和学习。我们90后的学子们,就是应该具有勇于质疑的精神,因为古人说的好:“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至于最后一位,恐怕是用“感冒”来做借口,表示自己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不肯随大流,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不敢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得罪权威,不愿跟多数唱反调,也就显得很世故圆滑了。我们90后还是洗去世故圆滑为好,因为只有守望自我,才能活出个性,活出精彩。

阳光洒进窗来,考场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钢笔的“刷刷”声。读罢《哲学家的苹果》,掩卷深思,我仿佛在未来人生的考场上以故事中的学生为鉴,艰难跋涉着……

【评析】①抓住给定材料中不同表现对象的不同表现,逐一加以解剖,分析得很准确到位,也能够自然地同社会现实生活、同年轻人的实际联系起来,但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未能形成一个集中而明确的主题。②引用的两条理论论据,自然、准确而稳妥,足以证明分论点。③语言平实,也不乏“这种人没有独立人格,是永远也站不起来的‘软骨病综合征’患者”“墙头草,两边倒”这样生动的表达;语句通顺,也有一定的变化。④开篇与结尾,明显采用的是叙事类文章的设计方式,而主体分明又是议论类文章的写法,因而就文体而言,又显得两种文体相互杂糅,文体界限不甚分明。

给心灵一双理性的慧眼

辽宁考生

麦田里有稗草冒充着麦苗招摇着,诱人施肥灌溉;树林间有蝴蝶伪装成枯叶隐蔽着,让人难以捕捉;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仿佛被重重浮云浓雾笼罩着,让人难辨真伪虚实。人们啊,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给心灵一双理性的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是答案!

材料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有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很多人都是如此。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最后,哲学家把这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听说是“刚从果园里摘来的”,又看到苹果的模样和“红红的”颜色,“就抢着”回答“闻到了”。这第一位学生,显然没有进行认真的观察思考,只是在迷信和迎合权威,因此没有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接下来,许多学生只是闻了一下,甚至闻也不闻,就接二连三地说“闻到了”。显然,他们不仅缺乏观察思考,迷信权威,同时还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毫无主见、盲目跟风的大有人在。日本福岛海啸核泄漏时,我们中国发生的“抢盐风潮”,就是典型的事例,结果闹出在全世界面前丢脸的天大笑话!

值得庆幸,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两位清醒明智的学生。这两位没有先入为主,没有轻信盲从,也没有随声附和,而是真正用心地去观察判断:“又闻了闻”,诚实地回答“什么味也没闻到”;“上去摸了摸”,大胆质疑“这是什么苹果”。经过实践和思考,他们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其实,真理就是这样获得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就是桩桩铁证!

人们啊,我爱你们!别迷信,别盲从,别被表象所迷惑啊!人们啊,我爱你们!勇于实践,独立思考,坚持自我,给心灵一双理性的慧眼吧!

【评析】①从“观察思考”的角度立意,阐述“给心灵一双理性的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无疑是符合命题意图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中心是明确的。②开篇的艺术设计很好,比较稳妥地兼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式,自然地引出全文的基本观点,且富有情感色彩。③文章联系到了给定材料,但非常机械僵化,几乎一字不差地将给定材料照搬抄写过来,这是一大败笔。④所举事实论据比较典型,但事例的表述均过于简略;有相应的说理性文字,但议论也显得过于简单肤浅。⑤结尾的设计很出色,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充满感情色彩,收束得干净利落,简洁有力。

3.三类作文

坚持诚信,守望自我

辽宁考生

蜡做的苹果有香味吗?没有,但经过哲学家的诱导,有人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先喊出“闻到了”香味,接着很多人不管闻了还是没闻,都跟着随声附和;只有一位“又闻了闻”,才说出“什么也没闻到”。这是诚实的回答,也是正确的回答。做人理当如此诚实!我们年轻一代,只有用诚实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愧无悔的人生。

诚实是一种美德,是立身之本。诚实者,总是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世人,所以总会赢得普遍的信任和推崇。曾在湖北商圈叱咤风云的李善英,因生意失败而欠下巨额债务后,主动呼吁债主前往法院核查,发现竟比自己的统计少了10多万元,朋友们都说她应该“偷着乐”。然而,她却没有乘机顺势抹掉债务,而是在10年艰辛的打工过程中,执著地寻找到所有债主,还清全部债务。她因此受到周围人们的赞美,并和债主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诚实者受到礼遇,理所当然。反之,与诚实背道而驰,弄虚作假,可能骗得了一时,但不会长久,早晚都会露馅,导致信任缺失,那就得不偿失了。正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1988年汉城奥运会,加拿大选手约翰逊只用47步、9秒79的时间跑完全程,创造出世界“世纪之战”的崭新纪录。几天后,突然爆出他赛前服用兴奋剂的丑闻,他的这项世界纪录因而被废除。加拿大总理痛心地说:“缺乏诚信的品格,这是约翰逊个人的悲剧,也是全体加拿大人的悲剧。他令国家蒙羞。”可见,一个人抛开诚实,有时并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有时会涉及国家和民族的信任危机。

诚信是立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基石。当年商鞅奉秦孝公之命主持变法之前,在都城南门外立起一根三丈长的巨木,当众许诺:能把巨木搬到北门者,赏金50两。结果,一人真的把它扛到北门,果然得到这笔赏金。正因为商鞅如此信守承诺,树立起威信,才促使新法得以迅速推广,秦国逐渐走向强盛。

漫漫人生旅途,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好,沿途采摘成功的浆果或遭遇失意的荆棘,都不要忘记诚信。

【评析】①题目“坚持诚信,守望自我”,简洁明确地表明了文章的基本观点,很好。②开篇抓住给定材料中的特定内容,集中到自己的立意角度上来,以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顺势颇有感情地推出基本观点:“做人理当如此诚实”。孤立地审视这个开篇设计,确实很好,但若把它同题目联系起来,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了,也就是核心的关键词不是同一概念,把“诚信”与“诚实”混为一谈!而就给定材料而言,本文使用的概念应该是“诚实”,而非“诚信”!③全文的第二、三两段,主要使用的概念是“诚实”,第四、五两段,使用的则是“诚信”。由此观之,题目中的“诚信”并非笔误,而确实是作者的混淆所致。④论据的使用上,同样明显看到这种混淆:海涅的名言,确实是有关于“诚实”的;加拿大总理的言论,却是有关“诚信”的。⑤议论的文字是“诚实是一种美德,是立身之本。诚实者,总是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世人,所以总会赢得普遍的信任和推崇”,但列举的却是湖北李善英有关维护商业信誉、偿还债务的事例。此外,约翰逊服用违禁药品违犯运动员誓词、商鞅立木变法两例,说的还是诚信的问题。

蜡做的红玫瑰

辽宁考生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情况,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怎么面对呢?是迎合权威还是实事求是?是盲目跟风还是理性判断?是虚伪世故还是诚实本真?还是先读读我所经历的一则真实的故事吧——

刚上高中不久,一天早晨,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过,特级教师李老师就走进我班的教室,穿过过道,登上讲台,变魔术一样拿出一束红玫瑰,微笑着对同学们说:“看,红玫瑰,刚摘的,闻到它的芳香了吗?”陶好立刻“腾”的站起身来,抢先回答道:“闻到了!噢,火红的玫瑰!醉人的芳香啊!”老师拿着玫瑰花,平静地走到我们中间,让大家都来闻一闻。同学们围拢过来,有的把鼻子凑近红玫瑰,闻了闻,就说:“嗯,闻到了,很香很香!”有的根本连闻都没闻一下,只是看了一眼,就跟着喊起来:“真的,好香的红玫瑰!”老师仍然很平静,看见我和我的两位好朋友都默不作声,就问:“你们怎么不开金口?都傻了吧?”我有些生气地接过那束花闻了闻,没有闻到任何香味,就不带好气地如实回答说:“老师,我什么也没有闻到!”老师拧拧我的大蒜头鼻子问:“真的吗?不会是嗅觉神经失灵了吧?你再闻闻。”“我的嗅觉神经灵着呢,赛过警犬!我发誓,我肯定没有闻到香味!”老师露出微笑,连连点头。这时,我的好友郝异走上前去,摸了摸老师手里的红玫瑰,惊讶地问:“咦,不会吧?这是什么红玫瑰呀?”老师连连点头,又把红玫瑰递给程石。程石却没有去闻,而是指着自己的鼻子,摇着头说:“老师,我闻不到的,因为我正在伤风感冒。真的,请相信我!”老师拍拍程石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把红玫瑰放到我的手中,让我交给大家传看。“哇——蜡做的红玫瑰呀!”我不由得惊叫起来,随后惊叫声接连响起,最后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始终记忆深刻。课堂上的这个小小的场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芸芸众生的世俗相,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真实影像和灵魂,但是看到以后,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反思?又应该怎样设计自己、打造自己呢?

【评析】①这是一篇扩写给定材料与个人思想情感相杂糅的作文,虽然作者有一定的写作水平,也绞尽脑汁地力求写出精彩来,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②开篇属于作者的独立设计,通过一连串的设问触及给定材料所暗含的多个立意角度,语言平实,语句顺畅,表达比较干净利落。③结尾也是作者的独立设计,通过议论抒写自己的感触感想,以两个设问收结全篇,启人深思。④主体是对给定材料的扩写,但不是把原来的句子简单地抻长,而是融入了一些个人的想象与理解,主要表现在:改用第一人称叙事模式,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为故事中的人物命名,“抢着说”者称陶好、“没闻到”者叫程石等;苹果改为红玫瑰;增添了一些生活细节,通过描写的方法加以表现。但无论如何,毕竟不是原创。

插上实践的翅膀飞翔

辽宁考生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脉脉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枫叶,我摘一片最红的。凄凄芳草,我取一棵最绿的;漫漫人生路,我选择最重要的——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亲口尝一尝。”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在告诉我们实践非常重要,要想得到人生真谛,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必须亲身去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让人戴上成功的花环,获得成功的喝彩。君不见,李时珍穿着草鞋,背着药篓,跋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集民间验方,观察和搜集药物标本,历时27年之久,终于写出《本草纲目》这部我国古代药物学的空前巨著,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君不见,屈正则“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终于成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太史公忍辱负重,笔耕不辍,终于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史记》;陶渊明憎恶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终于开创田园诗派;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须行即骑访名山”,终于成为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君不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实践了他“精忠报国”的承诺;“跨越百年美丽”的居里夫人,实践了她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承诺……

亲身实践使人成功,“纸上谈兵”让人自食失败的苦果。君不见,那位赵括,饱读兵书,谈起用兵布阵口若悬河,以军事天才自居,但是率领大军与秦军大战于长平,却慌乱失措,毫无章法,结果一败涂地,使得四十万赵军全被秦军活埋于黄土,酿成人间悲剧。血写的教训,不能忘记啊!

实践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探索的抒情,少一些空谈的哀怨;实践是一幅画,应该多一些踏实的着色,少一些幻想的点燃;实践是一支歌,应该多一些奋进的欢唱,少一些观望的咏叹。

让我们插上实践的翅膀飞翔吧!

【评析】①围绕“实践”这个角度进行思考,确定立意,以“插上实践的翅膀飞翔”为题,形象地表明了基本观点,符合题意。②没有只言片语联系到给定材料。采用对比论证法,通过正反两个方面举例分析,证明躬行实践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层次感。③三则理论论据,李时珍搜集药物标本和赵括“纸上谈兵”两则事实论据,使用得比较合适;而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岳飞、居里夫人等事例,则与所要证明的基本观点根本没有任何关联,纯属强行捆绑。④开篇的大排比是一大败笔,因为类似的多个大排比,在高考作文中已经连续多年每年千百次出现,是作者早就“蓄谋已久”的照搬强用的“古董级”的陈词滥调。⑤结尾部分又是一个大排比,它虽然以前不曾出现过,但分明是对本次高考语文试卷中第17题仿写示例略加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