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14472900000005

第5章 我站在飞虎队纪念馆前

李志勤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荣幸能站在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的讲台上与大家进行交流。这里是所有演讲家梦寐以求的舞台,也有过无数的名人大家在此演讲。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出生在一个被誉为彩云之南的地方——云南,有过38年军龄的我曾经亲眼目睹过战火的硝烟。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也期待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站在飞虎队纪念馆。

2014年6月8日,当我从昆明机场候机大厅向外看着一架架飞机起航的时候,我想到了73年前,就是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一支英勇顽强、机智善战的空中奇兵曾经在此停留,雄鹰般飞翔在我的家乡湛蓝的天空中。两天后,他们以9:0的赫赫战绩在昆明城一鸣惊人,我的家乡人把他们称之为“飞虎队”,飞虎,源于中国成语“如虎添翼”,就是说有了翅膀的老虎无比勇猛,那些飞虎队员们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尽管在时光的流逝中,这支队伍被多次改编,但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73年后的今天,站在这块诞生飞虎英雄的土地上演讲,我的胸中溢满感动。半个月前,当我站在昆明飞虎队纪念馆中时也是这样的心情。当时的我有一种恍若穿越时空之感,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飞虎队员奋力保卫滇缅公路,转战中缅印战场,在世界最危险的地区喜马拉雅山南麓为“驼峰航线”护航,屡建奇功的悲壮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昆明空战、怒江阻击战、夺取制空权之战、助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大反攻之战中的伟大壮举。

半个月前,当我站在“飞虎将军”陈纳德先生和太太陈香梅女士的巨幅照片前时,我也是这样的心情。这位英雄在1937年5月29日首次踏上了中国土地到1945年8月1日离开中国的八年时间里,协助中国人民抗战,为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努力下,这支英勇的飞虎队伍得以建立;在他的带领下,1938年4月29日,就在日本天皇生日这一天,这些空中精英们将日本飞机打得落花流水。7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带领美国航空志愿队击落敌机150架、摧毁敌机297架,当然,离开中国后这位天之骄子又创造了惊人而伟大的战绩。1945年他重返中国,1947年,他与中国女记者陈香梅结婚,成就了一段回肠荡气的忘年跨国情缘。两年前,飞虎队纪念馆开展当日,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尼尔·凯乐威带着孙子应邀参观,从身着唐装的她身上,我们隐约看到了飞虎将军的身影。

半个月前,在飞虎队纪念馆中,当我站在飞虎奇兵:“鲶鱼”雷恩的照片、头盔、勋章和印着一排排骆驼的队服面前时,我仿佛又看到了这位神秘而飞行技术高超的英雄翱翔在驼峰航线。在怒江峡谷战役中,雷恩和六名飞行员阻止了日军的前进,成为飞虎队中最年轻、最英勇的队员之一。3年中,他曾443次飞越驼峰,运送战备物资和人员。滑溜溜的“鲶鱼”虽从未被捕获,但也曾面临生死考验。他曾经回忆过迫降在中国东南部的一个边远地区被中国农民营救的故事,他说“我很感激中国人对我的帮助”。半个世纪后,作为老飞虎队功勋飞行员的雷恩和战友重返中国,参加了“纪念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抗日六十周年”的大型活动,他们还真切地记得当年每次飞行胜利归来时,昆明的小孩们都送给他们鲜花和桔子的情景,他们说:“又大又甜的桔子,令大家至今回味无穷”。

在飞虎队纪念馆,当我站在驼峰航线的飞行地图前时,我也像今天这样激动和感动。“驼峰航线”也被称为“死亡航线”,是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最为艰险的空中战略运输线。“驼峰飞虎”们曾说他们几乎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1500多名战友、609架飞机残骸的山谷起了个金属名字——“铝谷”,通过这条航线80多万吨战略物资被运往中国昆明,为打破日军封锁、为中国战场提供补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驼峰”飞行员不仅是勇敢无畏的飞行英雄,他们还与当地的中国人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5年8月4日,“驼峰”飞行员约翰逊与战友克罗尔等执行空运任务时飞机着火,在飞机坠毁前跳伞。杉阳村的当地农民急速赶往失事地点,找到3位美国飞行员。一位名叫罗光甫的农民和其他村民一起,背着受伤飞行队员回到村里,将村里最好的木板房腾出来给他们住,并为他们疗伤。3天后,他们又将几位飞行员送到位于保山的基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飞行员们从未忘记往事,1999年,约翰逊将亲手制作的一架飞机模型送给杉阳村,以感谢村民的救命之恩。在华盛顿举办的“历史的记忆”展览活动期间,84岁的克罗尔带领一家三代10口人见到了57年前的救命恩人罗光甫。

我想,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都是两国友谊存在和延续的一个明证。

当我在昆明飞虎队纪念馆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时,恍如隔世,同时也无限感慨,仿佛历史重现。今天,战火的鼓角争鸣虽已远去,但飞虎英雄们的精神永存。正如飞虎将军的外孙女尼尔·凯乐威在开展仪式中所说:“美国人应该知道飞虎队的故事,这段历史见证了中美两国人的友好互助。我们需要了解和理解中国人的善良和勇气,两国的不同以及在共同合作上的可能性。”

今天,在座的有美国人友,也有中国友人,你们都是主宰未来的精英和顶尖人才,你们代表着两国的未来和希望,相信你们能在新的时代在两个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为两国新型的友好合作关系做出贡献,因为我们曾经有过如此绚丽灿烂的交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