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丛林之书(上)
14530000000001

第1章 译序

在我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年代,是读不到《丛林之书》的;在我研读外国文学史的时候,所看到的关于《丛林之书》作者吉卜林的介绍,只是很少的几笔——他被描述成一个“反动”作家。

在国外,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争议的。即使在今天,若要比较全面中肯地对吉卜林介绍和评论一番,也是要写一大篇文章的。在这儿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吧: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以做记者、编辑和从事文学创作为业,先后在印度、美国、英国和南非居住,到过中国。1936年吉卜林在英国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共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大量诗歌,四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还有许多散文、随笔和游记。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和叙述卓越见长。”

吉卜林是一个非凡的作家。我们有必要知道的正是这一点。

《从林之书》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可以说,他在中国读者中闻名,正是因为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分为两部:《丛林之书》(1894)和《丛林之书二》(1895),相当于上下两集。每一部都由狼孩莫格里的故事和其他故事穿插构成。此前我们见到的中译本,大多是将两部中的狼孩莫格里的故事抽出来合成的,其他故事被舍弃了。有的中文版本甚至只是利用现有的中译本进行缩略和改写。也有少数中译本选译了部分其他故事,但好像只有一个全译本,分上下两册:将莫格里的故事抽出来合为上册,其他故事合为下册。

我们看到的对于莫格里的故事的介绍,往往扑面而来的是“狼孩”两个字。两个引起人粗野联想的字。然后是让人联想到冷酷无情的“丛林法则”。其实,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里面甚至还有些许伤感。丛林法则只是丛林里动物们为了生存必须遵守的法则。破坏了丛林法则,则丛林会变成一个无秩序的世界,充满不必要的杀戮(食肉动物猎杀其他动物应该只为了获得食物)。这本书并没有竭力宣扬丛林法则,它展现给我们的是虽然危险却梦幻般充满诗意的丛林世界,是动物间的情义和他们生机勃勃的冒险活动。

总的来说,《丛林之书》是一部童话意义上的动物故事集,但莫格里的故事中有一篇带有神话色彩:《恐惧怎样降临》中一头老象讲述了丛林创始的传说,还包括老虎身上斑纹的来历,老虎和人类的关系等。简直就是一篇动物世界的创世纪:人是因为受蛇的诱惑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从伊甸园堕落,丛林则是因为老虎代行丛林主人和法官之职,一时冲动杀死了一头公鹿,而从所有动物的乐园堕落成了动物相食的世界。

另外,《让丛林来吞噬》讲述的是莫格里因人类的愚行而对人类世界实施报复的故事,非常有寓意;《国王的驱象刺棒》讲述的是人为财死的故事,也是很有寓意的一篇。

其他故事(莫格里系列之外的故事)共有七篇,可以说是一道七色彩虹,每一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而神奇的世界,每一种动物都被描绘得生灵活现。

在《丛林之书》中,吉卜林用生动的文字、高超的叙述技巧和缜密的构思向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美,而且充满灵性。

充满诗意的故事,雄浑细腻生动的笔触。

《丛林之书》是不朽之作。

我想,对于这样一部书,对于吉卜林这样一个非凡的作家,读者读到的应该是全译本,而且应该是严谨准确,贴近原著风格,传达出精妙之处,文字生动的中译本。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一直在告诫自己要尽力对得起吉卜林先生。

所以翻译这本书的过程并不轻松。里面有不少方言要查——作者为了生动和贴切,使用了不少当地方言。为了尽量做到准确无误,我上到英国一个专门的吉卜林网站去查询(那是一个.org网站,打不开,费了一些周折才上去)。为了一些疑难之处,我甚至写信给相关的英国专家求教。感谢他们热情回复。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吉卜林协会”的图书馆员(在国外,图书馆工作者都是有学问的人,图书馆员是很受尊重的学者头衔)John Walker先生,也感谢热情向我推荐专家的Richard Jaffa先生。

张炽恒

2013年9月13日于上海奉贤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