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14536100000009

第9章 不羁少年

十岁的诗才神童

前文已述,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考中状元后,被立即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当时王阳明年仅十岁。

明朝翰林院内的职务有好几类,修撰只是其一。这一职务相当于天子的顾问或秘书,不直接参与政治。只有状元才有资格被授予这一要职。可以说当年龙山公获得这一职位是非常荣耀的。

龙山公成为翰林院修撰之后,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希望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成化十八年,竹轩翁和十一岁的小孙子王阳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前文已述,王阳明五岁时就显露出神童的潜质,当时竹轩翁在一旁读书,听完他便能立刻背诵出来。赴京途中,竹轩翁顺便游览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和扬州隔江相望,自古以来就是观景览胜之佳所。

竹轩翁在金山寺设赏月之宴,招待宾朋,觥筹交错间,陶然而醉。竹轩翁诗兴大发,但一时无应景的佳句,这时阳明对他说:“祖父,给我笔。”

竹轩翁非常惊讶,问他:“孺子亦能赋耶?”

王阳明立即作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啧啧称奇。有人想再试一试王阳明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阳明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两首诗都显得过于外露,缺乏古意——中国诗歌和绘画讲究一个“藏”字,所以会刻意避免过于外露——所以不能算作佳作,但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已实属不易。

前一首诗的大意是:“微醉之际,披着月光倚在妙高台上远眺伸入江水中的金山,这时的金山看起来仅有拳头般大小。远处传来清幽的箫声,山洞里的龙也许已经睡了吧!”最后一句“玉箫吹彻洞龙眠”描述了一种仙境般的清幽境地。

后一首诗的幻想更为奇妙,似乎预示着王阳明终将成为一位大哲人。在这首诗中,山和月因为观赏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小之别,诗歌的境界也超越了世俗,达到悟道之人的水平,充满禅诗的意趣。

以上的解释都是后人所为,当时十一岁的王阳明未必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但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王阳明在少时就具备了洞察万物的慧根。山和月的对照,大和小的对比,少年时代的王阳明似乎已参透了《庄子·齐物论》中的理论。

听完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四座宾朋更是惊叹,他们对竹轩翁说:“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王阳明听罢,反驳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认识,大家都赞叹不已。

据传,王阳明幼时沉迷于象棋,并因此而耽误学业,父亲龙山公震怒,将棋子全都扔进了河里。王阳明为此还特意作诗一首:“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到清人撰写的《坚瓠集》中。(见东正堂《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一》)

因为沉迷象棋,遭父亲斥骂,就能作出如此诗歌,真乃天才也。后来,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之后,作过名叫《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谩有虚名拟八叉。”

“八叉”是取自“八叉手”的典故。据说晚唐诗人温庭筠叉八次手,就能作诗一首,后来借指才思敏捷、立即成诗之人。上面这句诗是王阳明对别人评价自己是“八叉诗才”的批评。

天下第一等人

十二岁时,王阳明遵照父命,在京城入私塾读书。王阳明生来豪放,不愿被规矩拘束,所以经常偷偷跑出来,和外面的小朋友们玩“战争游戏”。王阳明自制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伙伴们举着,侍立在四周,他是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布阵一样。

父亲龙山公获悉之后,怒斥他道:“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

王阳明问:“读书有何用处?”

龙山公道:“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力也。”

王阳明问:“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

龙山公道:“止我一世耳。汝若要中状元,还是去勤读。”

王阳明笑道:“只一代,虽状元不为稀罕。”

龙山公听罢,更加感到愤怒,把他痛打了一顿。龙山公担心王阳明的豪放不羁,但王阳明的祖父竹轩公毫不在意,他觉得王阳明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

有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

塾师道:“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

王阳明吟道:“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

塾师问道:“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

王阳明答道:“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龙山公闻之笑道:“孺子之志何其奢也。”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但是,宋代以后的一些学者,他们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贤。

自汉至唐,儒生做学问都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加官晋爵。但到了宋代,出现了一些儒生,例如程明道(程颢)等人,他们从过去的弊病中解脱出来,强调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人。其实,这才是“孔孟之教”的根本,是最崇高的精神。

汉代以来,人们却忘却了这一根本,把科举考试、加官晋爵当作自己做学问的目的。王阳明的塾师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把这一错误的看法传给了自己的学生。王阳明当时虽然年少,却一语道出了圣学的真谛。但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清楚这句话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有一天,王阳明去市场上游逛,看到有人卖麻雀,他非常喜欢,就想要一只,但没带钱,那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给他,最后二人就争吵起来。

恰在这时,有一个人称“麻衣神相”的道士从王阳明的身边走过。道士看到阳明的面相之后非常惊讶,对众人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于是出钱买下麻雀,送给王阳明,并且摸着小阳明的脸说:“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接着又嘱咐他自重自爱:“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

王阳明受道士的感化,从此潜心读书,心无杂念,学问日进。

巧用智谋惩戒继母

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郑氏去世,他悲痛异常,但是与朱熹相比,王阳明要幸福得多。朱熹十四岁丧父,由父亲的好友抚养成人,而王阳明至少还有父亲和祖父,而且父亲的地位还非常显赫。

父亲龙山公有一爱妾,在郑氏去世之后升为正室。但这位继母对王阳明不太好,王阳明心中也一直很不舒服。

一天,王阳明去街上游玩,见到一个人在卖鸮鸟,就立刻出钱买了一只,然后来到巫婆的住处,给了她五钱银子,告诉巫婆过会儿见到继母要如此这般说。叮嘱完毕,王阳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家了。他偷偷走进继母的卧室,把鸮鸟藏在被子底下。

继母回到卧室,一掀开被子,突然从中飞出一只鸮鸟,鸮鸟在屋子里乱飞,还发出阵阵怪声。这下可把继母给吓坏了,她赶紧打开窗子,把鸮鸟赶了出去。

在民间,野鸟入室是不祥的征兆,更何况还是一只发出怪声的鸮鸟,那真的是太不吉利了。继母寻思,这只鸮鸟是怎么进到自己的被子里的?屋里挂着窗帘,锦被也非常厚重,鸮鸟根本不可能钻进去。继母越想越觉得害怕。

王阳明听到继母发出惊叫声,佯装什么都不知道,进屋询问原因。

继母向他详述了这一怪事,阳明听罢,说:“何不召巫者询之?”

继母立刻派人找来巫婆。

巫婆一进门就嚷嚷道:“家有怪气。”然后又盯着王阳明的继母看了一会儿,说:“夫人气色不佳,当有大灾晦至矣。”

继母将被子中飞出鸮鸟一事告知巫婆。巫婆听后对她说:“老妇当问诸家神。”

于是点好香烛,让继母跪拜诸神。仪式结束后,巫婆又假托王阳明生母的亡灵附体,警告继母说:“汝待我儿无礼。吾诉于天曹,将取汝命。适怪鸟即我所化也。”

继母信以为真,跪拜无数,认罪忏悔,并且表示:“此后再不敢。”

过了好长时间,王阳明生母的“亡灵”才离去。巫婆苏醒后又说:“适见先夫人,意色甚怒,将托怪鸟啄尔生魂,幸夫人许以改过,方才升屋檐而去。”

此事过后,继母对王阳明的态度大有好转,不敢再无礼。

虽然以上所述未必为真,却显示了王阳明从小就善于运用权谋术策。正是因为如此,他日后才能从刺客手中死里逃生,才能平定长年作乱的贼寇,并神速果敢地平定了宸濠的叛乱,完成救国之大业。

但是,如果王阳明对于继母的所作所为是真的话,那么此举就完全有别于其祖先王祥、王览的孝行。前文已述,王祥、王览的孝行是世间的典范,而王阳明则是用权谋术策惩戒自己的继母,并最终助其向善,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

后世有人指责王阳明善权谋,认为阳明学充满了权术和霸术,但那都是王阳明少年时期的所作所为,暂且不论他使用的手段,单从最终促使继母悔悟这一点来看,就不应该对王阳明横加指责。

怀抱经略之志

仰慕伏波将军

成化二十一年(1485),王阳明十四岁,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书籍。他认为儒生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懂兵法。虽然孔子曾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当世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儒生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实乃儒生之耻。

翌年,王阳明十五岁,和父亲同游居庸关。王阳明怀抱经略北地之志,对诸夷狄的种类及其村落进行调查,倾听针对夷狄的防御对策,认为应该采取措施赶走夷狄的骑兵,阻止他们进一步南侵。

一日,王阳明梦见自己拜谒伏波祠,还赋诗一首,据此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当时的志向。

伏波将军马援(前14—49),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马援最初在北方以畜牧为业,王莽朝时出仕为官。后来追随光武帝,因讨伐羌族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此后马援又屡立战功,先后平定交趾叛乱,征讨匈奴和乌桓,讨伐南方武陵郡玉溪蛮暴动等。老年时,再次出兵匈奴,最终病死疆场。马援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并将皇帝的威仪传及诸夷,是一位彪炳史册的大将军。正因为有光武帝这样的明君,才会出现马援这样的大将军。

武陵蛮夷暴动之时,马援已年过六旬。他上书光武帝,要求亲自带兵出征。光武帝考虑其年事已高,没有应允。马援立即在光武帝面前披挂整齐,上马驰骋,环视四方,以夸示自己体力尚好。光武帝笑着说:“矍铄哉是翁也。”于是派马援率领大军前往征剿。

马援曾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并申明壮志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援以社稷为重,不顾己身,不追求功名利禄,实乃东汉之一大豪雄。他对自家子弟的言行也非常用心地进行教诲。他南征交趾时,在前线听说侄儿们到处乱发议论,讥讽别人,而且与一些轻狂不羁的人物结交往来,便立即写信劝诫他们: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马援的忠诚和人品令少年王阳明推崇备至。

王阳明在梦中所作之诗《梦中绝句》,收录于《两广诗》二十一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中。

伏波祠位于广西横县东部的乌蛮滩(邕江支流)上游。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五十六岁,受朝廷之命前往广西思恩和田州平定叛乱。归乡途中,王阳明拜谒了伏波祠,并作诗两首,题曰《谒伏波祠》。当时,他想起了四十多年前,自己十五岁时在梦中所作的绝句,还特意为《梦中绝句》作了序:“此予十五岁时梦中所作。今拜伏波祠下,宛如梦中。兹行殆有不偶然者,因识其事于此。”

王阳明十五岁时作的这首诗,似乎预言了他晚年平定思恩和田州叛乱之事。

《梦中绝句》这样写道:“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鬃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卷甲归来”是指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后胜利归来。当时,马援在边境立了一根铜柱,上面题了六个字。据东正堂考证,这六个字应该是“铜柱折,交趾灭”(《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一》)。《大明一统志》卷九十的安南部分记载了马援的誓文,其中就有这六个字。

王阳明在《梦中绝句》中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年仅十五岁就能写出如此高风亮节的诗,真让人惊叹。阳明在少年时代创作的诗歌虽然无法与他二十多岁时“以心入文”的诗歌相比,却充满了奇趣、理性和个性,应该说这是他少年时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经略四方的志向

明朝中叶以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王阳明十二岁时,鞑靼侵入大同,明军战败。

据《王文成公全书》中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阳明先生行状》记载,王阳明十五岁时,各地或洪水泛滥,或旱灾频发,盗贼乘机作乱。石英和王勇在京城周边肆意掠夺,陕西的石和尚和刘千斤也发动叛乱,攻城略地,抢夺府银,官军对此束手无策。内忧外患令王阳明的忧国之情顿生,他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

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当时王阳明对龙山公说:“欲以诸生上书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龙山公听罢,惊讶道:“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

从此,王阳明不敢再言及此事,开始专心致志做学问。

王阳明所言及的“终军故事”是何典故呢?终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侍臣,博闻多识,文采飞扬,官至谏议大夫,后来主动请缨,去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南越王表示愿意归顺,但是南越的大臣极力反对,他们发兵攻打南越王和汉使者,终军亦被杀害,时年二十余岁。

终军少年时就胸怀大志,赴长安进入函谷关时,关史给终军“繻”,即如今的通行证,以帛制之,上面写字,分做两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终军说:“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说完便弃繻而去,即“终军弃繻”。

虽然受到龙山公的训诫之后,王阳明放弃了上书的想法,但他效仿终军的志向非常难得。

在此需要解释一下,《王文成公全书》中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阳明先生行状》中关于石英、王勇、石和尚和刘千斤的记载存在纰缪。这些人物的事迹其实都发生在王阳明出生之前,后世的一些学者对此专门做过考证。

毛奇龄在《王文成传本》上卷中说:“石和尚、刘千斤在成化二年作乱,越一年遂平。又越五年至八年而公始生,是作疏讨贼皆公前世事也。”

此外,《明通鉴》卷三十中也有关于这一叛乱的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