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51

第51章 霍拉舞曲

(罗)迪尼库

创作背景

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的一种民间舞蹈,类似保加利亚的霍罗舞和南斯拉夫的科洛舞,是一种6/8拍或2/4拍节奏的舞蹈。

跳霍拉舞是罗马尼亚人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霍拉舞的历史比较悠久,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开朗、欢乐、热爱自由的性格。每逢星期日或假日,人们聚集到广场上,参加“霍拉·麦尔”(意为大霍拉舞)活动。音乐通常为二拍子,由吉卜赛乐队在圆圈中心伴奏。舞蹈由青年男子开始,接着少女参加进来,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连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向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复进行,使圆圈逐渐逆着时针方向旋转;间或突然冲向中心聚拢起来,几乎肩并着肩,然后又分开,回到原地。参加者可以多达数百人,往往持续几个小时,直到尽兴。

《霍拉舞曲》是迪尼库根据民间乐曲创作的小提琴曲,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小号、长笛、手风琴、钢琴甚至竹笛、二胡等独奏曲,深受各国人民欢迎。

作者风采

格里高拉斯·迪尼库(GrigorasDinicu,1889-1949),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生于布加勒斯特。1902年-1906年在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师从名师学习小提琴。曾先后在罗马尼亚文化部的管弦乐团、布加勒斯特爱乐管弦乐团和布加勒斯特专业音乐演奏团担任小提琴手。他的大部分作品借鉴了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的旋律,因而他的创作风格属于典型的罗马尼亚民族风格,节奏明快,旋律连贯,具有较强的民间舞蹈特色。代表作品为雅俗共赏的世界名曲《霍拉舞曲》。

作品欣赏

乐曲一开始是一个八拍的颤音,接着是小提琴以断弓技法演奏出的下行顿音主题,然后是缺少根音的属七和弦的分解旋律反复。接下来是带附点的颤音组成的欢快旋律。

乐曲的中段略为舒展,但整个情绪仍然十分欢快热烈。

最后,第一部分的欢快旋律再次出现,并在高潮中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