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55

第55章 恰尔达什舞曲

(意)蒙蒂

作品欣赏

恰尔达什又译作“查尔达什”,本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其音乐和舞蹈通常分为两部分:慢板“拉舒”,快板“弗里斯”,两部分交替进行,由舞蹈者给乐队一个明显的信号来指挥舞段的转换。舞伴面对面站立,男伴双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女伴双手放在男伴肩上,基本的动作是两脚交替向两侧做滑步,但技艺高

超的舞蹈者常常即兴地表演出许多高难的舞步。这种即兴舞蹈导致许多变体的产生,甚至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恰尔达什。这种舞蹈在当时一般由一个吉卜赛小乐队伴奏,第一小提琴手用他的琴声指挥乐队,激励舞者,直至达到狂热的程度;紧接着又奏起缓慢的悲歌,引导舞者恢复平静。经过改编的恰尔达什曾是19世纪在上流社会流行的一种舞会舞蹈。它也被改编为性格舞,出现在芭蕾或歌剧作品中,李斯特和舒伯特等均作有恰尔达什舞曲,而最著名的恰尔达什舞曲,则是法国作曲家蒙蒂的这一首。

作者风采

维托利奥·蒙蒂(VittorioMonti,1868-1922),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1868年1月8日生于那不勒斯。蒙蒂从小热爱音乐,曾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和巴黎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后来曾担任乐队小提琴手和指挥。他的作品有一部芭蕾舞剧、几部小歌剧和一些小品。这首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恰尔达什舞曲》使他享有世界声誉。

作品欣赏

乐曲先是d小调,然后转入D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开始是一个很简短的引子,由小提琴在低音上奏出,然后奏出深沉忧郁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慢板的“拉舒”。

第二主题是两段活泼欢快的旋律,也就是快板的“弗里斯”。

这两支旋律都带有明显的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的特点。经过一个过渡段落,是乐曲的第二部分,此段乐曲有一种明朗甚至豪迈的感觉,舒展大方。

重复第一部分第二主题以后,进入一段由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变化而成的欢快旋律,不过把原来的小调变为大调。

最后,乐曲就结束在这段旋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