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459600000070

第70章 传统衣服习俗(2)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做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一般作为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为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见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做“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猎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鞋的历史传承

在我国,鞋的形象最早见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代的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

屦。有麻屦、葛屦、皮屦等。麻屦最常用,以麻绳编成,编时边编边砸,使之结实。葛屦穿于夏天,皮屦穿于冬天。皮屦即早期皮鞋,另有革履、韦履之称。少数民族的皮鞋称鞮。《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络鞮即鞾(靴),因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而传入中原。约自汉代以后,履取代屦,成了鞋的通称;自宋代,鞵又取代履成为总称。

舄。屦的别名,有单底为屦,木制复底的叫舄之别。复舄是帝王大臣祭祀时专用的鞋,故又称达屦。

屐。即木屐,一种为平底木屐,一种为底下设齿木屐。此外,屐曾引申为鞋的泛称,如草屐、锦屐、帛屐等。

靸。即拖鞋,深头、平底无跟。初以皮制,属韦履的一种;秦代始以蒲草制作,并称靸鞵。

自商周时期起,鞋的穿着均有制度。如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至唐代,官民都可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流行软底透空锦靿靴。宋元基本沿用唐代的鞋,但款式品种增多。

明代官员着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庶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鞋的名称有云头、镶嵌、双梁、单梁等。贵族旗人女子穿花盆底鞋。此外还有室内穿的拖鞋、雨天的钉靴、冰上用的冰鞋。

近代,中国人多穿布鞋;皮鞋初为上层人士着西装、军服时穿用,后来穿者增多;胶鞋随体育运动的兴起而流行。20世纪初,中国有了初具规模的制鞋工业,生产皮鞋、布鞋和胶鞋;50年代后,逐步形成皮、布、胶、塑为主要材料的制鞋工业体系。

儿童要穿“百家衣”、男孩儿穿花衣

民间儿童服饰中最为讲究的是儿童“百家衣”。在婴儿百日(即“百岁礼”时,亲朋好友敛百家之布头,拼缝在一起而成。敛布之时,尽管邻家皆乐助“百家衣”之成.但一般紫色的布头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因为“紫”、“子”谐音,谁都不愿将“子”送给别人。所以,紫色的布头,通常只好到孤寡老人处去讨要。很明显,这是仿“和尚衣”而制的。和尚本因为从小灾病多、养不活而交给佛门的,他们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得以生存。穿他们的衣,叫他们的名字,相当于让孩子出了家,俗世凡尘中除了名,鬼神邪魔再来加害时,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了。所以。“百家衣”是婴儿的“护身衣”。这也是借佛气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的一种习俗。

男孩儿穿花衣,将其打扮成女孩子模样,是民间儿童服饰中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俗以为,女孩儿命贱好养,男孩儿为家传香火,命贵难养。如果将他们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穿上花衣服,就可以防止被恶鬼捉去。让男孩子留头、扎耳朵眼、戴耳坠,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只不过只扎左耳,戴一只耳坠罢了。

民间以为,小孩儿的衣眼、帽子、鞋或玩具常会对另一个小孩儿的生活产生神秘的影响。所以,一个逃脱夭折命运的孩子的衣饰借给另一个孩子穿就对他有保护作用。相反,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衣服就会给穿用他衣服的孩子带来不幸。在河北大名县,人们普遍相信这一点。但在河北保定,则相反:人们认为死去的孩子的衣服可以保护穿用这些衣服的孩子。

如今,这些儿童服饰中的大部分民俗景象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种认为儿子夭折是父母命薄或父母命毒的观念也烟消云散了。有些民俗事象如儿童服饰图案等,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巫术功能,而单纯以象征吉祥和审美意义而存在着。

民间儿童盛行的虎头鞋、猫头鞋、狗头帽

在民间儿童服饰中,虎头鞋很招人喜爱,它是民间小儿鞋式样之一。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

小儿周岁或生日时,父母给他穿上新做的虎头鞋。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成,鞋头上绣上虎头,虎头上有一“王”字。民俗以为老虎为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壮胆,富贵长寿,说:“穿上虎头鞋,力气踢死虎。”“虎头鞋好,小儿虎头虎脑。”类似的服饰还有“虎头帽”,戴在头上,也威风凛凛,与小儿稚嫩的脸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刚学走路的孩子们还要穿几双猫头鞋。人们在小鞋的鞋面上形象地绣出猫头的形象:用白线绣眼睛,黑线绣眼珠,黄线绣成大鼻子,嘴和胡子用红绿线绣,再用绸布做猫耳,精致逼真,简直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孩子们为什么要穿猫头鞋呢?据说很早以前,猫是兽中之王。它不但本领高强,而且大公无私。那时的虎是十分蠢笨的大动物,只有一身力气。它也很想当兽王,但没有本领就没有威信。所以它特地拜猫为师,虚心学艺。猫见虎这样虚心求学,就把自己的蹿、抓、扑、捕等各种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虎。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虎的本领渐渐大了,它的野心也渐渐膨胀起来了。一天,虎像往常一样跟在猫的后面走,乘猫不防备,突然猛扑上去,企图一口把猫咬死。猫听到后面风声不对,“嗖嗖嗖”地爬上了树顶。于是猫斥责虎忘恩负义。虎也感到羞耻,只好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了。从此猫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朋友,于是孩子们就穿起猫头鞋来。

狗头帽也很有特点。在帽顶两旁,左右开孔,装两只毛皮的狗耳朵,亦有作兔子耳朵者。帽用鲜艳绸缎呢绒为上,镶嵌金钿、假玉,帽筒用花边缘围之。民间对于婴儿戴狗头帽,还有“狗保”的传说。有一家人生了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断了气,父亲把他抱到乱葬岗子扔了。而到第二天,这家的大黑狗却又把他叼了回来,婴儿还在哇哇啼哭着。这家人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命其名为“狗保”,以纪念狗的功劳。原来婴儿是岔了气,狗守了他一夜,又缓过气来了。

这些动物图案的鞋和帽子,不论是老虎、狮子样式的,还是狗、兔子、小老鼠样式的,都做得很庞大,像面具一样罩在儿童的头部和鞋面,正面只留下眼、鼻子和嘴,既保暖又具有巫术功能。老虎和狮子头的,是以刚克邪;狗和兔子头的,是以贱欺瞒。目的都是祈求孩子长大成人,少病少灾。民间还以为,帽子、鞋上有“眼睛”,可以使邪魔畏惧,或混淆邪魔的视线,可以帮助婴儿逃脱灾病厄运。这也是这些动物鞋帽盛行的一个原因。

民间奇特的晒衣习俗

《世说新语》记载,旧时七月初七为晾晒衣服的日子,阮咸将自己的裤衩拿出来晒在院子里,遭到人们的指责。《履园丛话》载,一个女子常把内衣晒在院内一棵桃树上,桃树便幻化为一年轻小伙子,勾引调笑她,最终与她通奸,盗其阴精,致其黄病而死。

因此,民间便有了“内衣不外晒”的风俗。内衣,因为接触到男女性器官,遂为亵服,是不洁和神秘的东西,因此,不能晒在大庭广众之下。内衣不但不能外晒,而且不能放在屋里显眼的地方。《礼记》就讲,内衣不能放在床头让人看见,应该把它藏起来。至今,民间仍相信,女子的内衣如果晒在屋外,就会招致邪祟的淫亵,而导致怀孕或生畸形胎儿。

在晒衣习俗方面,民间还讲究儿童、女子衣服不能过夜,必须在日落之前收拾进屋,否则会被夜游神抚摩,招致病灾。民间还传说:豫章多女鸟,男子于水际得之,与共居,生二女,衣羽而去,故豫章养儿不露其衣,言是鸟落尘于儿衣中,令儿病。岭南一带还有的以为,有虫名暗夜,见小儿衣,夜必飞毛着其上,儿必病,寒热久,则疲不可疗,其形如蝴蝶。俗以为,儿童、女子衣服晾晒时挂在高处可导致儿童受惊吓、做噩梦,导致女子怀孕时胎位不正、难产。

民间还禁忌妇女衣服晾晒到经常有人路过的地方,忌讳男人从女子的衣裤下面走过。女子的衣服一般要晾晒到厕所旁边。如果从女子晾晒的衣服下面走过,就像男人的衣服被女子跨过、践踏过一样,男子会倒霉的,因为运气已被女子所沾染,人格已被女子所玷污。

以上这些民间晒衣习俗作为古代民间衣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打上了封建落后、迷信的烙印,但有些做法也包含着一定的道理。如晾晒的衣服落日前收起,避免夜雾朝露的两次污染;内衣不晾晒在外,避免污浊的空气中尘土的污染,等等。只不过这些实实在在的道理被民间俗信所特有的外衣所遮盖着,很容易被现代人一同丢掉罢了。

古代服饰的穿戴禁忌

西北地区的汉民在穿衣方面禁忌短小,上衣一般都要过膝,裤脚达到脚面。这可能是生活地区风沙大、气候冷而形成的穿衣禁忌习俗。大部分汉民在服饰款式方面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禁忌原则,主要是出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观念。山东一带禁忌衣服的下摆有毛边,说那是丧服的样式,恐不吉利;纽扣数量多采用三和五,而忌用四和六,俗说“四六不成才”,以为扣子双数会影响到穿衣人的事业成功。民间做寿衣时,款式方面也有禁忌,如衣服的袖子要长,须将手完全遮住,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据说将来儿孙会衣不遮体,要讨饭的。

在穿戴上,旧时汉族忌反穿衣。因为丧葬中有“套衫”之俗,即在给死人穿寿衣时,不能直接穿在死者身上,而是先让孝男或亲属一件件反穿在身上,再剥脱下来一次性穿在死者身上。因此,民间平时特别忌讳反穿衣服,不然很不吉利,意味着是在诅咒自己的亲人死去。担当“套衫”者头戴竹笠,脚踏竹凳,俗传为“不戴清朝天,不踏清朝地”遗意。昔日死者衣冠使用明代服饰,所谓“生从清,死从明”,此历史概念,随时代发展,早被摒弃。

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说法。孀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若平时女人反穿罗裙自然是不吉祥的,所以忌讳。旧时,有人死后反戴帽子的习俗。熊伯龙《无何集》云:“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可见反悬冠也是凶相,所以禁忌之。忌衣服晾干后未折好就直接穿着。浙江南方农村,男人忌穿女人的鞋,穿了女人的鞋会被鬼戏弄,走路伤脚指头;忌用拾到的帽子,戴了有歹运。

浓妆艳抹,穿着华丽,在中国民间也是犯忌讳的。俗以为服饰的色彩是应当与人的年龄、相貌、品行、德才相符合的。如果不相符合便有“超越本分”之嫌,被视为一种“越轨”行为。女人艳妆过分被视为轻浮下贱之人,男人穿着鲜亮过头,被视为浪当好淫之辈。所以过去中国人服饰色彩单调,女人非红即绿,大红大绿,而且红色只限三十岁以下女人穿着。

俗话说,“红到三十绿到老”,男人非蓝即黑,灰蓝黝黑,四十岁以上的男子就要少穿蓝色了,否则,怕人家说“不合适”,说“老来俏”。如今,这种禁忌已经逐渐被打破,人们在穿着上日益考究起来,服饰的色彩也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多样化起来。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在服饰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从款式上或者是从穿戴上看,旧时的禁忌已被如今的时髦风尚冲刷得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