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白痴(超值金版)
1460300000096

第96章 晚会前奏(3)

打个比方,有一个老者,本身就是一位官名显赫的上流人士,又德高望重,却肯礼贤下士,停下自己的话题去听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的话。而听的时候还带着一种商讨借鉴的态度。他们以前从未见过,老者却能以这样的亲厚和礼节待人,让公爵非常感动。毕竟公爵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善良而善于发现别人情绪的人,而他之前也曾憧憬过上流社会的美好,综合各种因素,公爵对其的亲切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上流社会的人不仅仅是像家人一样的朋友,而这些人互相之间也是熟识的朋友,至少公爵是这样看待这些人的。可是在人家看来,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不仅仅指朋友这么简单,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认为叶潘钦家跟他们平等,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更高一级的,甚至有些人之间还是敌人关系。

白洛孔司卡耶从来就没把“德高望重的老者”的夫人放眼中,而反过来这位夫人居然很讨厌丽萨魏达·普罗科菲耶夫那这个“大官”,也就是她本人的夫婿,可是叶潘钦夫妇年龄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开始保护他们,在上流社会中也算是地位比较高的。只要他出现的时候,伊凡·费道洛维奇都会诚惶诚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想法,因为在伊凡·费道洛维奇的心里,他高贵如同北欧的神王,伊凡·费道洛维奇根本就不敢把自己跟他放在同等高度上,否则伊凡·费道洛维奇绝对会从骨子里瞧不起自己。

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多年未见,相互之间谈不上什么交情,即使不交恶也并不熟识,可是今天相见的时候,却带着非常亲密的态度,似乎在上一个聚会上也亲切地谈过天。今天参加晚会的人其实相对较少,地位很高的就更不多,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的夫人算一个,有必要提及的另一个人则是一员武将,这名军人不是伯爵就是个男爵,外表堂堂,带着军队中那沉稳的气度,他也姓日耳曼。

他并不喜欢多说话,但是在处理公务方面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手腕,有很多人赞叹于他高深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他属于行政长官,表面看上去忠诚耿直,他们几乎了解除了俄罗斯之外的一切事情,他能说出一些看上去似乎充满睿智的言论,不过每五年才会说一句,而这些话通常会被广为流传,即使是上流社会的最顶层也会涉及。

他们这种人能够在在职期间(这段时间会极其漫长),或者说死亡之前,能够积累让人望而生叹的金银、地位、职务,期间未必能够给建功立业,甚至并不追求建功立业。伊凡·费道洛维奇是这位也姓日耳曼的武将的直系下属,也许是因为面子,也许是因为感激或者别的,伊凡·费道洛维奇一直把这名长官看做自己的恩公。不过费奥多罗维奇可根本不这么想,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伊凡·费道洛维奇的各种孝敬,却丝毫没有把他放心上,甚至当利益驱使的时候,可能随时把他从职位上赶下去。

另一位重要的老贵族拥有让人羡慕的出身,财富和官职,他的身体健壮,只是喜欢说一些并不犯禁的抱怨,脾气很坏。没有任何依据地说,他好像与丽萨魏达·普罗科菲耶夫那有些亲属关系。

他和许多英国贵族一样,喜欢那些奇特的东西比如奴仆,马具,和没有烤熟的牛肉。他和那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交情不错,两人常常说笑;丽萨魏达·普罗科菲耶夫那甚至有种错觉——这位有些轻浮的老公爵会向亚历山德拉求婚,那是多么让人开心啊。

一些相对年轻的人跟在这些最尊贵的客人身后,虽然年轻可是这些上流人依然有着高出常人的品位。不算公爵和叶甫盖尼·柏夫洛维奇的话,公爵也是这些年纪略轻人中的一员,尽管他已有四十五岁了,可是还是十分帅气,谈吐不凡曾经是全欧洲女人的梦中情人。他一般不在国内常住,虽然有些衰败,不过还是有着一定的资本。

其他的人,显然自成一个体系,他们似乎不属于上流圈子,可是奇怪的是这个圈子也会有他们的出现。叶潘钦家在举办晚会宴请宾客的时候,通常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请过来做比较,有高层,底层,也有中层。这是一种策略也是潜规则,有些人也会因此夸奖叶潘钦家很懂事。

对于大家的夸奖,叶潘钦也以此为荣。今天的晚会中有一个人,他是一名严肃的上校工程师,同时也是中层阶级的代表之一。是公爵引荐过来的,他是公爵很要好的朋友,他的右手食指非常粗,带着一枚引人注目的戒指,显然是被赏赐而来。

这里还有一位三十八岁的诗人文学家,他是日耳曼人,行为举止谦和有礼貌,因此可以放心地把他引荐到上流社会的圈子,虽然他长得不错却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他衣着整齐,让人看不出任何毛病,他出身德国家庭,受到尊敬,那是一个高度资产阶级化的地方。

这位诗人非常善于投机取巧,能够轻易获得高层人士的青睐从而获得庇护,每当他把某个著名德国诗人的作品翻译过来的时候,都会写一句诗作为他译本的引言,他喜欢跟别人大谈自己与某位早就去世了的俄罗斯知名诗人有多么深厚的交情——事实上有一大批的诗人都喜欢这么干!不久之前,那位德高望重老者的夫人把他带给了叶潘钦家相识,她被称为文学家们的保护使者,曾经通过某些高官的关系资助过一两个作家。

她的确有两下子。她今年四十五岁,跟她丈夫比,算得上是老夫少妻。她曾经美艳动人,跟许多同龄人一样,她至今也喜欢穿戴花花绿绿的衣饰。她才华很一般,掌握的文学素养没有谁见过(这样看来,文学家保护者的称号对她来说,不过是一顶鲜艳的帽子罢了)。曾有很多文学家写了作品或者翻译了一些外文译本来讨好她,还有几位作家在她的同意下公开了他们写给她的信函,信里讨论了一些极其引人注目的信息……

在公爵看来,今天见到的人都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顶梁柱,一点也不掺杂水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到来让叶潘钦家蓬荜生辉,所以都自恃极高,这里面的秘密是公爵想破头也不会明白的,就好比叶潘钦家在决定自己女儿今后的一切的时候,一定要让那德高望重的老头看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公爵。其实这个德高望重的老头未必真的把叶潘钦家放在心上,即使他家遭遇什么不幸,也一样熟视无睹。但是若是叶潘钦家女儿结亲的事没有事前跟他共同探讨,作为庇护者的老者肯定很不高兴!

公爵觉得自己是今天晚会中最高贵的人,他就像太阳,而旁人与他相比都像黯淡的星星,公爵绝对是值得信任的,任何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都不过分。也是因为这种想法,所以他表现得异常友善,高贵和优雅。他怀着几分激动的心情,决定说点让众人都为之侧目的话来。根据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回忆证明,当时公爵堂而皇之说出的这个天真和幽默的故事,是他从前都没有见过的。

其实这个故事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甚至都懒得再听一遍了,只有在叶潘钦家里才似乎觉得有点新意,权当是一个优秀的人在回首往事——可惜公爵是不知道这些的。到了后来,就连日耳曼的诗人谦和的外表下也带有一丝丝的自鸣得意,也认为自己的到来给叶潘钦家里增添了光彩。

没有人注意这现象的本质原因,都只看到了反射效果。阿格利亚美貌倾城,也没有预测到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三维小姐长得并不算美貌绝伦,衣着发型却都十分漂亮和特别。叶甫盖尼·柏夫洛维奇和阿格拉娅坐在一边,说着一些有意思的笑话,不过出于对那位德高望重老者的尊敬,今晚叶甫盖尼·柏夫洛维奇显得更加稳重一些。而在上流社会看来虽然叶甫盖尼·柏夫洛维奇年纪还小,却也应该算是同一类人。

在上流社会,通常没人会为伯父佩戴黑纱,而叶潘钦这样做了,并因此赢得了白洛孔司卡耶的赞扬。丽萨魏达·普罗科菲耶夫那也给予了赞许,不过却忧虑得有些过了,而且她两次关注了他,眼神中也有赞许的意思。

他本来有很多被认为是虚无的想法常常在脑海中实现,如今想来这些念头的确是太不真实了,完全是白日做梦。他并不主动提出话题,而只有在别人问起的时候才会回答。回答完了之后就不再说别的东西了,他以倾听为主就觉得很充实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也积累了很多灵感,准备厚积薄发,他只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才会说话,不过从来都不想表现什么,所说的东西都是毫无目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