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146200000021

第21章

第一篇智慧禅第四章禅定

山色无非清净身

从古至今,但凡修行者都十分注重“禅定”。禅定就是入静、至静、寂静,从身空、心空到虚空,清除身心的杂念,渐渐进入到澄澈的境界。对现代人来说,可以有效缓解忙碌、紧张、焦虑与疏离,在现实生活中寻到自己的一方心灵净土。

禅定其实并非“静而打坐”,而是在红尘喧嚣中,保持自己身心的一份清净。唯有如此,才能够和自己的本性相逢,在寂静常然的时空中,让心灵安然独处。

第一节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法门

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帮人解脱,让世人从对名利的追逐与占有中解脱出来,达到身心的彻底放松,既不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乐所纠缠。禅宗重视定功,认为只有定才能使一个人的心智真正自由。没有禅定的人,容易被激怒、被诱惑,失去耐性,乱了方寸,很难领会禅之精要。

为了帮助弟子修行,中国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曾设“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心如墙壁即是理入;“四行”即是行入,包括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若能将这二入四行融入日常生活中,便能发掘出慧性。圣严法师将禅理与生活相连,生动地解释了这始于菩提祖师的禅宗修行的智慧大成。

四道行的第一行是“报冤行”,意思是人必须承担和接纳一切不如意的果报。世间所有的一切,必有其原因,但是我们无法全部知晓,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只需确认这个原因存在,却不一定必须弄清楚它是什么。但是接受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还是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子,村中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偶尔沙漠中风沙四起,或者绿洲干涸的时候,村里的人便会遭受巨大的折磨。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总是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却从未尝试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一直留在原地,并且固执地相信着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禅师,人们围住他劝他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他们说:“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就不要再去冒险了!”

老禅师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吗?”

村民们说:“虽然环境有些险恶,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

老禅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走出这片沙漠呢?你们看,我不是走进来了吗?那就一定能走出去!”

村民们反问:“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老禅师摇摇头,拄着拐杖又上路了。他白天休息,晚上看着北斗星赶路。三天三夜之后,他走出了这片村民们几千年也没有走出的沙漠。

村民们接受了命运中不可揣度原因的恶劣环境,但是却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个结果,甚至没有动过改变这种现实的念头,几千年来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实在可悲。老禅师之所以摇头也正是为此。

四道行的第二行是“随缘行”,禅悟是在随缘中实现的,心智也在随缘中成长。良介法师曾有一首著名的禅诗:“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名利本是身外物,不用强求,随缘最好。无论顺境逆境,甜枣还是苦瓜,都要去以一种同样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行是“无所求行”,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如流水般顺畅的过程,而并非索求。圣严法师所指的“无所求”并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要我们不去追逐一个“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标。生命中有追求就会有希望,追求不到也不必绝望。

最后一行是“称法行”,也是四种禅法中最高的一层,它要求众生要按照佛法的指引去修行,遵循戒、定、慧三学,同时它还教给我们:“凡事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无所求”的误解可能导致人的消极心理,而“称法行”则要求我们积极做事,只要凡事努力,不必太在乎结果,因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有一位禅师门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是极为虔诚的信徒。有一天清晨,禅师吩咐弟子们每人去庙前的山上砍一担柴,晚饭过后再来禀报这一天的修行。

众弟子匆忙上路了,走到半路,却只见一条鸿沟截断了山路,根本无法越过,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寺中,只有一个小和尚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晚饭时分,弟子们互相推搡着,谁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向师父说明情况。只有这个小和尚走到前排,与禅师坦然相对,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禅师说:

“师父,山路被断,我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上山的路,我见路边有一棵苹果树,就顺手摘了一个苹果回来。”

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这则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虽然有时候迫于种种外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达成最初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佛法的指引下自觉修行,绝不会一无所获,最起码,我们还经历了过程。

菩提祖师的四道行是禅宗智慧的滥觞,表现了人性提升的轨迹,昭示了生命的圆觉之路,圣严法师对“四行”的解释则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智慧禅心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