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6700000030

第30章 障碍是最好的动力,重振旗鼓从失败中崛起(2)

赖东进的经历告诉我们:贫穷,痛苦,不是永久不可超越的障碍,反而是人们的刺激品,以锻炼他们的身心,使之成为更坚毅,更强固的人。困厄足以唤起燃起一个人的潜力,催醒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化身为成功的,有本领,有骨气的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踏入穷途潦倒的困境,是不会发现自己潜在的力量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艰难险阻,它们好比是将你的生命凿成“美好”的铁锤与斧头。很多时候,灾祸的折磨,反足以助我们发现“内在的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困苦、失败的磨炼,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无敌。

阻碍的降临,可以锻炼我们“克服阻碍”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树木,要不曾同暴风猛雨搏斗过千百回,就不会生成非常结实的大树干。同理,人不遭遇种种阻碍,他的人格、本领,也便难以长得结实。因此,一切的折磨、伤痛与悲凉,都是足以助长我们、锻炼我们的力量。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要记住,阻碍不是我们的仇敌,而实是恩人。

把每一次的障碍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

任何残缺、障碍都不足以将你打倒在地,只要你相信困难是上天给予你最大的恩赐。它们能让你的灵魂显现,它们将神圣的精神力量带到你身边,助你一臂之力。任何让你真正了解你灵魂、明白你潜力,并使神圣精神降临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无论为它们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你要与遇到的每一个障碍较劲,直到你从中有所获益;不要轻易绕过任何障碍,直到它成为你前进的基石。

有这样一位活泼的女士,她非常幽默,脱口而出的笑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染了她的快乐,谁都想不到她有过坎坷的成长经历。

她名叫凯西,从小被认为智能不足,在智障学校待到5岁,才被发现原来不是智障,而是失去听力,于是转往特殊学校,直到十几岁时,才借着助听器过上了较为正常的生活。就在人生刚有起色时,为一次意外车祸使她在医院躺了两年。

当时她自问:为什么我的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但她随即深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因此咬紧牙根渡过难关。

之后,凯西交了男朋友,人生再度有起色时,又因乳癌先后割掉两个乳房。然而,纵有千般不如意,她还是相信:“凡事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当她的母亲充满内疚地对她说:“凯西,真的很抱歉,把你生成这样”时,她回答:“妈,你把我生得太好了,因为这样,我今天才有这份热忱把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与他人分享,化恐惧为力量,化压力为动力,让自己在每一个障碍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礼物。”

障碍是最好的动力,障碍让人懂得“坚强”二字的内涵,障碍让人变得高大。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23岁因患甲型脑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全身瘫痪,头部僵直,动作艰难。1978年,一场大病又彻底破坏了他的说话能力。但他并没有被自己的残障所征服,他顽强地克服了病残带来的无数困难,坚持用颤抖挛缩的手,忍痛一笔一画地进行写作,终于完成了百余万字的创作。

张海迪的事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她由于高位截瘫,丧失了腋部以下的全部肢体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于是她练习写作,唱歌,学外语,很快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终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高位截瘫坐轮的研究生。她不仅攻下硕士课程,还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她受到世界各国邀请去作报告,赢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你说,如果不是她敢于面对人生的障碍,让自己的障碍成为尊贵的苦难标志,她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辉煌呢?

又是什么让德摩斯梯尼成为了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雄辩家?不是他先天的才能——而是他先天的障碍!他非常具有自我意识,尽管他一生下来就是口吃。如果不是因为老天的不公,他也许终其一生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演说家——默默无闻,生死不为众人所知晓。正是由于先天的残疾,他才竭尽全力地想办法克服困难。每一次操练都需花费他大量的时间,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当他最终在公众面前出现时,他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挫折。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下来不干;有的人会拼命蛮干;而有的人则会保持冷静的头脑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障碍和挫折可以把人吓倒,使人垂头丧气、退缩不前;也可以使人精神振奋,经受磨炼,增长才干,增强意志。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它。

换句话说,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路径。人有时候应该像水那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座山,就迂回前进,绕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再过去。无论是迂回还是等待,都是为了最终的前进。

消除障碍的良方:积极地融合掉障碍

通常来说,人们遇到障碍的时候,大致有两种应对之法。一种是绕过障碍,一种是摧毁障碍。其实这两种办法都各有弊端。何出此言呢?我们先看绕过障碍。要绕过障碍,你就得走弯路,走弯路你就得推迟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再看摧毁障碍。要摧毁障碍,你就得与障碍进行一场决斗。无论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决斗的过程都会消耗你的能量,甚至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其实在面对障碍时,我们还有一种可取的上乘之策,那就是积极地把障碍融合掉。

据说美国竞选总统前夕,林肯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个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样好。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

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鞋子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他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林肯果然当上了总统。

有人对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颇有微词:“你为什么要试图和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去打击消灭他们才对。”

“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但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为朋友。

一位哲人曾指出,斗争的至高境界就是和谐。“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敌人变成朋友”,同样,消灭障碍的最好办法,不是去避开它,也不是去摧毁它,而是积极地去融合它,把它化作我们的“朋友”,让彼此实现双赢。

1989年,日本大阪实施旧城改造,在城中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当施工方建到池田线路段时,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座高层办公大楼正好处在规划线上。当时有两个解决的办法:要么摧毁大楼,要么池田线路绕道而行。然而,摧毁大楼,损失非常惨重;而要绕道而行,不仅会导致工期延误,还会大大提高工程的造价。正当众人左右为难之际,城市规划首席设计师头脑中闪现出了一个好点子:让高速公路穿楼而过,也就是说,把大楼的5至7层打通,使高速公路在楼层中通过。如此一来,那楼层也就成了高速公路的一段,那一段高速公路也就成了一个楼层,两者并行不悖,形成了完美的组合。现在,这幢楼层成为了大阪的城市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提倡积极地融合掉障碍,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所有的障碍都适合融合。我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有些障碍,选择绕过远比选择融合更能显示出处事的智慧。这个道理在看完下面的故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一个农夫靠养羊维生,但住的地方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房屋坐落于山脚下,每天日出他都把羊赶到后山上去吃草,日落再赶回羊圈。农夫的住所距离集市并不算远,但问题是只有两条通往集市的路。一条在屋前,可以直通集市,一条在屋后,到达集市得绕上十几个钟头。放羊到后山倒是挺方便,可是每隔几天卖一次羊奶,每个月还要卖羊肉就相当艰难了,因为屋前的这条路上横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根本无法通行。

农夫只能叫苦连天地从后山道赶往集市,屋前路上的这块巨石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终于有一天他下定决心要凿开石头将它移开,他带着儿子开始行动。石头又大又硬,每天只能凿下一点点。儿子说,这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搬开它?农夫坚定地回答,不管干多久都要坚持下去。

一晃半年过去了,农夫一家的进展并不顺利。一次,大汗淋漓的儿子坐在一旁休息。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移开这块石头呢?农夫回答,那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儿子想了想大声说,我们搬家不就行了吗?把羊从后山绕道赶到石头另一面,然后重新盖栋房子,最多只需用两个月的时间,不比没日没夜凿石头简单得多吗?农夫听后一把搂住儿子说,你简直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不久,农夫的家就安在了离集市很近的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从此过上了便利而富足的生活。

移山的愚公拥有坚韧的意志固然值得称赞,但上述故事中的农夫绕过巨石重新安家,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有时候,与其在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难题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如绕开困难,开动大脑换别样的思路尝试一下,反而较易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