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1471600000059

第59章 词学名句——长河奔流(6)

【译文】枝上残花,兆示残春已露端倪。这时“飞絮”又是那样无情,好像故意撩人愁思。在世俗的春光扰攘之中,只有老桧树洒脱超然,春来春去,世人没有注意它,它那常青的节操也没受什么影响。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旧影。(出自王沂孙《眉妩》)

【译文】月有圆亏缺盈,千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必细问究竟。我叹息吴刚徒然磨快玉斧,也难以将此轮残月补全。长安故都的太液池依然存在,只是一片萧条冷清,又有谁人能重新描写昔日清丽的湖山?故乡的深夜漫长悠远,我期待月亮快些圆满澄明,端端正正地照耀我的门庭。可惜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我却徒自老去。只能在月影中看到故国山河的象征。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独自倚阑时。(出自萨都剌《小阑干》)

【译文】凤池银烛之夜,坐听伎人弹丝弄乐,香温梦暖,这是去年的旖旎。而今流落江南,身居异乡,再无温柔为伴。只有在杨柳风前、海棠月下,追忆前尘,不胜凄婉。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出自徐君宝妻《满庭芳》)

【译文】“徐郎何在”?生死两茫茫,惆怅何其多。从今后,我的魂魄,要飞过几千里路,回到岳阳故土,到夫君身边。从容绝决而又固执不舍,充分体现出能出世而仍入世、置生死于度外的传统文化精神。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出自杨基《菩萨蛮》)

【译文】从帘内望月,只见月光皎洁,映照在月光下,梨花枝上仿佛覆盖着层层的白雪。因为有月光,雪样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哪一个是花,哪一个是月,隔着帘子望去,它们浑然一体。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出自陈子龙《点绛唇》)

【译文】举目所见,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难以保护那些春花不受到东风的摧残!”

明清词

明代词依然处于衰微之中。不过,词坛上也出现了有一定影响的词人,留下了一些较好的作品。

词经历元、明的衰落,到清代重又繁荣,这种变化与时代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传统习惯上,词和散曲相比于诗而言都较为轻松,贴近日常生活和鲜活的情感。而词与散曲相比,又显得雅一些,散曲的语言以尖新、浅俗、活泼为胜,接近口语。元、明词衰,实际是散曲取代了词的结果。对于性情收敛、爱好雅致趣味的清代文人来说,散曲的语言风格又显得不合适了。另一方面,清诗虽然多种风格并存,但从清初开始,重学问和理智化的趋势就很明显。这也造成了诗在抒情功能上的缺陷,而需要从其他文体中得到弥补。而词的兴盛,正是对诗的弥补。清初主要的词人是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出自秋瑾《鹧鸪天》)

【译文】祖国的部分领土已被别人霸占,山河破碎,总要将它收复回来,为了祖国的事业,我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还怎么敢吝惜自己呢?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出自秋瑾《鹧鸪天》)

【译文】不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杰人物,我墙上的宝剑每天夜里都在发出响声!说明女子也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杨慎《临江仙》)

【译文】大家一起喝着浊酒,为相逢而万分欣喜。古往今来,有多少天下兴亡之事,都不过成为人们的谈笑资料而已。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出自史清溪《佚题》)

【译文】自古以来,多情人都只留下无限的哀恨;美好的梦,向来都是最容易令人回醒的。

只有长歌能当哭,更无芳草与招魂。(出自龙启瑞《浣溪沙》)

【译文】只有凄婉的长歌可以当作我哀伤的哭泣,茫茫天涯,却找不到还魂的香草为你招魂。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出自陈子龙《诉衷情》)

【译文】天气渐暖,女子站在小桃枝下,试换春天的罗裳,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游春的人非常多,有乘宝马香车的,他们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边脸。然而,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不知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摧残了芳草?还是因为她们无暇他顾的高傲姿态?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出自柳如是《金明池》)

【译文】暖暖的春日导致了愁天的细雨,词人隐喻自己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自己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词人回忆过去美好的日子,不禁暗暗心痛。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出自柳如是《金明池》)

【译文】词人与陈子龙的相遇导致了词人日后的凄凉与憔悴,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集会,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人世事,几完缺。(出自吴伟业《贺新郎》)

【译文】人间诸事,又有多少是圆满的,多少是缺憾的?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出自陈维崧《好事近》)

【译文】说到英雄失路意索,如电光火闪一般,自然会有人世沧桑,恍如隔世之感。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出自朱彝尊《桂殿秋》)

【译文】和你共眠在船上,细细听秋雨,躺在竹席上,和着单衣,各自心里觉得寒冷。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出自朱彝尊《解佩令》)

【译文】苦苦学习了许多年,走遍了许多地方历练自己,结识了许多朋友。这一生啊,尝尽了辛酸苦辣。等老了,闲下来学着写词,写来写去总是没有发泄自己愤恨的地方。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纪已经从当年带清钗的少年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叟了。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出自朱彝尊《高阳台》)

【译文】因为对心上人太钟情,已经尝尽相思之苦,所以不敢到相思路,怕这个地名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春深草尽,桃花落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伊人难寻。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出自文廷式《蝶恋花》)

【译文】正是惆怅的时候,偏偏有人吹的箫声更加让人感觉这个离别的现实。以往执著的忠贞,都不是什么最伤心的,我的心流了那么多的泪水,包含了那么多的相思,都是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人世间,惟有感情让人如此难以罢休地伤心。

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出自文廷式《祝英台近》)

【译文】苦苦等待春天的到来,春天到来后却更加怅然若失。

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出自文廷式《摸鱼儿》)

【译文】纵然走遍天涯,让我魂牵梦绕的,只有旧时的亭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长相思》)

【译文】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夜深了,“我”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了“我”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渴望。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出自纳兰性德《霜天晓角》)

【译文】不要因为秋节来到、光阴流逝而感伤。想要痛痛快快地喝酒解愁,却总不由自主地挠头。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浣溪纱》)

【译文】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出自纳兰性德《临江仙》)

【译文】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出自纳兰性德《青衫湿·悼亡》)

【译文】眼前风光,当初一起把玩欣赏,而如今只能勾引起人的悲伤。想起你对我如此情深意重,我那时却辜负了你。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出自纳兰性德《齐天乐》)

【译文】不要抱怨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而过,抱怨只会让美好的容貌消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出自纳兰性德《齐天乐》)

【译文】一辈子生这一回,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却又分开两地情思消磨。经常想念,经常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出自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译文】本想停下手中胭脂,停止这无人欣赏的晚妆,却又对着镜子描画纤纤的细眉。默默凝视着天空,等到相约的时刻,却经不住烟雨的敲打。我等的人,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到夜空中的星辰替代了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约定的夜里相聚。现在这个孤独的高楼上,无论看着哪里的景物,天上人间,似乎都充满无法压抑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