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1471600000068

第68章 散文名句——绚烂多姿(5)

【译文】面临危难的时候,贵在能持守;在事情的关键时刻,贵在善于决断;而对于事先的谋划,贵在计划周密。

民贫轻揖让,力尽畏征输。(出自沈德潜《夏日述感》)

【译文】人民贫苦的时候,不会注重那些繁文缛节;在他们财力匮乏之时,害怕的是官府征收赋税。

欲树木者,必培其根;欲强兵者,务富其国。(出自唐才常《兵学余谈》)

【译文】如果想种植树木,就一定要栽培好它的根;如果想让兵力强大,就一定要使国家富强。

善用兵者,生卒亦胜;不善用兵者,练卒亦败。(出自唐甄《潜书·受任》)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就算是统领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作战,也能够取胜;不善于用兵的人,即使统领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是会失败。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出自刘基《郁离子·多疑不如独决》)

【译文】一万个人同心协力,就可以打遍天下。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出自《刘基《郁离子·虞孚》)

【译文】不顺心遂意的事,常常起因于洋洋自得中的粗心大意。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出自刘基《郁离子·大智》)

【译文】有智慧而不自恃,那么后世人无法同你在智慧上争高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出自刘基《百战奇略·赏战》)

【译文】给以丰厚的奖赏,就一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明给士兵以重赏,士兵就会斗志倍增、奋勇杀敌。

江海不与坎井争之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出自刘基《郁离子·韩垣干齐王》)

【译文】大江大河不会与废井争比清浊,响雷不会与青蛙蚯蚓比斗声响。用来比喻大人物不会与平庸之徒争比高下。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出自钱大昕《恒言录》)

【译文】恼一恼,十年老;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烦恼一次,就衰老一些;欢笑一次,就年轻一些。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出自钱大昕《恒言录》)

【译文】晚饭适当地吃少一点,会有利于健康和长寿。

养身莫善于习动。(出自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学人》)

【译文】保养身体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运动了。

驹隙百年,谁保无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出自张介宾《类经·序》)

【译文】人生百年匆匆而过,有谁能保证不生病呢?一旦生了病就要及时治疗,这样,就能转危为安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出自李开先《宝剑记》)

【译文】男子汉是不轻易哭泣的,但那只是因为还没有到达让他伤心的地步。现在常用“男儿有泪不轻弹”来形容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意志坚强。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力轻重人。(出自宋纁《古今药言·憬然录》)

【译文】君子从道德衡量人,小人则从权势衡量人。

末流之竭,当穷其源;枝叶之枯,必在根本。(出自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

【译文】凡事应从根本上找原因。

才出于学,器出于养。(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译文】才能出于学问,器度出于修养。

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出自李果《示两儿》)

【译文】深渊里的珍珠蕴藏着光泽,矿石中的黄金焕发着光采。

德与年俱进,如日升月恒。(出自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代)》)

【译文】德行随年岁的增长不断进步,好像太阳升起月亮放光一样。

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出自归庄《黄蕴先生文集序》)

【译文】树立道德、加强修养是著书立说的根本。

诗,心之声也。(出自宋濂《林伯恭诗集序》)

【译文】诗歌是作者从思想感情深处抒发的声音。

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出自沈承《晚明小品文库·沈君烈传》)

【译文】没有志气和傲骨的人,写出的文章一定显示不出杰出的才华;具有纯淳心地的人,才会说出惊人之语。

富贵一时,名节千古。(出自明史《赵光抃传》)

【译文】人生的富贵是短时间的,而声名节操却长久流传。

以法律范围论之,则过恶有大小之可言;以道德范围论之,则过恶无大小之可言也。(出自梁启超《德育鉴·省克》)

【译文】从法律范畴上讲,罪恶有大小之分;从道德范畴上讲,罪恶无大小之别。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出自十驾斋养新录《改过》)

【译文】犯错误,即使是圣贤豪杰也不可避免。自己以为没有错误,这就是很大的错误;而自己以为有错误,则错误就自然犯得少了。

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出自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译文】过错即使是大贤也难免,然而并不影响其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错误。所以不要看重没有过错而是看重能改正过错。

悔误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出自王守仁《传习录》)

【译文】对错误悔悟是克服错误的良药,然而可贵的是能改正。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译文】能够改正错误就能消除别人的怨恨并取得别人的谅解。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出自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文】勤勉能够弥补人的笨拙,俭朴可以培养人的清廉品德。

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出自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文】保住土地的不会挨饿,积德行善的不会倾灭,谨慎交友的可立于不败之地。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最难得一个悔字。(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译文】就是有再大的功劳,也不能有一点骄傲;就是有滔天的罪恶,最难得的是知罪悔改。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译文】胸怀像大海浑涵无际,像春天化机无限;待人接物像流水行云一样进退自如,应对得宜。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译文】为人要立志,经受艰苦磨练,处世要豁达乐观,气量要宏大,言论行动要小心谨慎。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出自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译文】安静才能尝得出世间真滋味,看透世间的奥妙事理。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出自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译文】专心一意地观察天下的事理,平心静气地应付天下的变化。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出自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译文】处在逆境或顺境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度量,面临欣喜或愤怒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识涵养。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错;爱说自己的好处,不如爱说别人的好处。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译文】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屏除私心杂念,与人交往首先要言语谨慎。

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出自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译文】只言片语也必须小心谨慎,这是幸福的基础啊。

谨慎,保家之本。(出自金缨《格言联璧·齐家》)

【译文】小心谨慎是确保自家平安无事的关键。

君子坦荡荡,有话当面讲。(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内心有意见就当面讲明。喻胸怀宽的人,天下万物都放在心中。

棋逢敌手千盘少,话不投机一句多。(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两人棋艺相当,彼此对弈多盘还觉得少,两个人见解不同,只是说一句话,就觉得很多了。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于得志时。(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成名全靠在穷苦的岁月里的发奋磨砺,而失败则大多是处于得志而松懈的时候。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做好事的人坚持下去,一定会兴盛;做坏事的人执迷不悟,一定会衰败。

善人留芳百世,恶人遗臭万年。(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行善者美名留传后世,作恶者臭名远扬。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有德行者气量大,无德行者嫉妒别人。

宰相肚里好撑船。(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当宰相的人有宽宏的度量。

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世事在平静中才看得清楚,人情在平淡中才保持得久长。

闲里乾坤大,闲中日月长。(出自史襄哉《中华谚海》)

【译文】遇事安闲从容,就会感到天地广阔,日子过得优哉。

乐道人善,愿闻己过。(出自顾宪成《题丽泽堂楹联》)

【译文】乐意称道别人的优点,愿意听到对自己的批评。

惑者知反,迷道不远。(出自杨慎《古今谚》)

【译文】迷路的人知返,则在邪路上不会走远。

有五湖四海之襟怀,经天纬地之才略。(出自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赏》)

【译文】具有包举宇宙的胸怀和治理国家扭转乾坤的雄才大略。

世间万事忌孤高。(出自吴承恩《围棋歌赠鲍景远》)

【译文】做人处世切忌高傲孤僻。

朴能镇浮,静能御躁。(出自申居郧《西岩赘语》)

【译文】朴质能够把虚浮的恶习压倒,镇静沉着能够抵御急躁毛病。

世事多因忙里错。(出自曾国藩《赠灵仙仁弟亲家》)

【译文】世上的事,很多的是因为忙而出错。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出自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译文】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出自朱衮《观微子》)

【译文】有修养的人要具备过人的忍耐性、度量和克制自己的能力。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出自刘岩《赠人》)

【译文】历来成就大业的人,开始都经历许多艰难困苦。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出自顾图河《任运》)

【译文】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出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译文】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出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慎斋箴》)

【译文】人的修养和处世,往往由于谨慎而成功,由于放纵而失败。

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出自方孝孺《朋友箴》)

【译文】选择朋友,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有才有德,而不论他是富人或穷人。

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出自王豫《蕉窗日记》)

【译文】处于逆境往往能成就德业,而环境顺利往往使人身败名裂。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出自王懋竑《书座右二章》)

【译文】君子应懂得蚁穴能使大堤崩溃的道理,对小事要十分慎重。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出自申涵煜《省心短语》)

【译文】灾祸固然隐藏于细微之处,而往往发生于人们疏忽之时。

君子不矜己善,而乐扬人善。(出自申居郧《西岩赘语》)

【译文】君子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而乐于宣扬别人的好处。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出自郑燮《题潍县官廨》)

【译文】自满是损蚀的先兆,而亏蚀是充实的开端。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出自申居郧《西岩赘语》)

【译文】越是自高自大,越是显得度量的狭窄。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出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译文】功业是各种善行之首,懒惰是各种恶行之首。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出自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

【译文】家中有千金那么多的财富,不如每天都有微少的收入。

大海不禁漏卮。(出自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译文】大海的水虽多,也不能承受漏水的酒器的不断渗漏。比喻财产再多也受不了无度的挥霍。

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出自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面》)

【译文】只有淡泊于名利才可以过俭朴的生活,从而可以培养廉洁的品德。

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出自陈子龙《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南归》)

【译文】大丈夫最看重的是知心朋友,即使相隔万里,也像同处一乡。

礼貌过盛者,情必疏。(出自申居郧《西岩赘语》)

【译文】在朋友交往中礼貌过于繁缛的,互相之间感情必定生疏。

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出自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抓住一个事物,探究到底;不善于学习的人则什么事物都想碰触和探究。

人必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出自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译文】人一定是有扭转社会,有益于人民大众的,才是道德智能极高的人。

以盖世之略,旋转乾坤。(出自章炳麟《与副总统论政书》)

【译文】以压倒一世的超凡的胆略,作出改变社会的伟大事业。

以救国家之弊,图万世之民。(出自梁启超《王荆公传》)

【译文】用以解救国家的弊政,图谋百姓的长远利益。

吾荣时招之始来,吾患时不招自来,真友哉。(出自王肯堂《交友》)

【译文】在我荣耀显赫时,请他来才来,在我患难时,不叫他反而主动来的,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出自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篇》)

【译文】平民的生计就在于勤劳,勤劳能让生活富足,免受饥寒之苦。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出自申涵光《荆园小语》)

【译文】别人有求于我的事,如果无法办到,就应当直接告诉人家原委,千万不要含糊,以免耽误了大事。

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出自文皇后《内训》)

【译文】一个人的嘴巴如果像门一样能够关得紧,那么他说的话就能经得起考验,就真实可信;如果一个人说话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他的话就是无所凭据的,就不可信。

才多俗美,更数十年犹得收其实用者,其教使之然也。(出自张岳《草堂学则》)

【译文】人才之众多,风俗之淳美,再经历十年仍能受益,这都是教育带来的结果。

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当从心,巧言由来当禁。(出自太平天国革命军通告《戒浮文巧言谕》)

【译文】文章是用来表述真实情况的,一切华丽多余的文字都应删除;话语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所有不切实际的言辞都应被禁止。

良药生人,不能生不饮者。(出自唐甄《潜书·鲜君》)

【译文】虽然良药可以救活有病之人,但却无法救活不饮用它的人。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出自袁枚《随园诗话》)

【译文】别人轻易就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不易说出来的,我能用简洁明了的话轻松地说出来,这样的诗就避免了俗套。说明创作应独辟蹊径,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出自袁枚《随园诗话》)

【译文】以一双冷眼看世上的一切是非;可是满腔热血豪情,却随时准备用来报答知己的知遇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