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中的诡计
1473500000002

第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重新借用他人的计谋来罚治对方或是实现某种针对对方的主观意图。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谋不仅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条对付小人的重要应变之术。

明朝韩雍在南蛮驻守时,有一个郡守要打探韩雍营寨的情况。一天,郡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用一个大盒子装上,还把一个妓女也藏在盒子里,直接进献到韩雍的营帐中。韩雍见到抬进的大盒子,就猜到里面必有隐藏的东西。于是,他召请郡守入军帐,当面打开盒子,并让藏在盒子里的妓女出来献酒。酒毕,仍请妓女进盒子,然后把盒子还给郡守,使妓女随着郡守一起离开了营寨。

韩雍将计就计除埋伏,既没有违郡守请他饮酒的好意,又若无其事地处理了郡守安插的探子,真可谓高明之举。

将计就计是对付那些动机不良之人最有效的变通方法,它可以让对手自食其果。面对动机不良之人的咄咄逼人,既不需要选择哑巴吃亏,也不必大动肝火,只要懂得变通,巧妙应付,就可以在悄无声息中折服动机不良之人。

民国时期,在上海有家当铺。掌柜的是位年逾六旬的老板,谨慎一生,然而却疏忽一时,在一次典当中受了骗。

一天午后时分,当铺老板静坐于柜中,这时来了一位客人,谨慎地取出一颗大似红枣,且精圆光润的冬珠,要求典当,当铺老板细看那珠,真乃千金珍品,遂邀请来人入内室商量质价。双方讨价还价。最后,来人声称急用,请当铺老板将价钱加到450元,另有小珠20颗,请再加50元,凑成500元。他顺手取出小珠一颗,说道:其他19颗等我回店再取来。当铺老板没有考虑过多就答应了。

没过多久,那人果然手持一盒又来,把小盒递给当铺老板,说道:这盒里共50粒,请您细细选之。当铺老板于是全神贯注地在盒内精选小珍珠,那人则在一旁,冷嘲热讽,继而说道:您的缜密,可谓到家了,还是请您先收起冬珠,不要光在小珠上斤斤计较,须知我一周之后,即来赎取的。当铺老板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感到惭愧,急忙将大小珠一起收藏。那人走后,当铺老板遂将冬珠重新审视一番,顿时大惊失色:原来所谓的冬珠是赝品。当铺老板努力回忆方才的每个细节,断定骗子所持求质的珍珠是真的,后来他却利用挑选小珠的机会,以同样的假珠换了真珠,因其动作异常巧妙,故能得手。

当铺老板生平第一次受了诈骗,心中怏怏不乐,更觉从此名声扫地。为了挽回名声和那笔钱款,他心生一计:他用假货骗我,我也以假珠骗他。想到这里,遂去谒见典东,自请辞职。

临走的前一天,当铺老板忽然发了大批请帖,将典当同行和珠宝业的代表,共100余人,邀至某大餐馆设宴话别。席间,当铺老板取出伪珠,道出原委,对众宾客道:老夫一世英名,断送于此。此不足惜,只是,老夫恐怕众人上当受骗,所以在我辞职归家之前捣碎此珠,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以解我心头之气!言毕,手持铁锤,猛力一击,伪珠顿时粉碎,座客掌声四起。

第二天,当铺老板佯装身体不舒服,暂缓动身。中午,忽来一人,将手中的当票交与店员,要求核算本利,店员接过一看,正是当铺老板受骗的那笔生意!忙到内室找当铺老板,惊叫道:当铺老板,大事不好了,那人来赎冬珠了。当铺老板听了,心中暗喜,道:你果然来了,我就等着你来呢!当即取出原珠,让店员交还来人。那人端详了好一会,默默无言,赎回后转身离去。这时,店员很感奇怪,昨日眼见此珠已被击碎,今日怎会完整如初?

原来,当铺老板席间传观的是那人的原物,而后砸碎的,则是预先准备好的另一颗假珠。在座诸人并没觉察到,但那骗子听到这个消息,贪心再起,故而持票取赎,借此大敲竹杠,哪里知道却中了当铺老板的圈套!

无奈之中的将计就计使得当铺老板如愿以偿,而他在骗子返回时也没有明确指出其行径,一切尽在微妙中上演。

将计就计的基点在于,对对手的谋略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佯顺其意,在对手的计上用计;将计就计的妙处则在于,让那些不良之人自己吃到自找的苦头和没趣,并且还不敢声张出来,在不动声色的自然和谐当中求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