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6-1927)
14865900000075

第75章 胡适之先生最近回国后的言论

据本年六月九日《大陆报》所载,胡适之先生最近在上海的“美国大学俱乐部”有很重要的演说。当时中西会员到者数百人,胡先生的演辞诙谐动人,逸趣横生,听来笑声不绝,该报记者说胡先生实将伍廷芳之诙谐,和英国批评家吉斯得顿之辩才,冶为一炉。胡先生对他们说:“中国要极力使得物质方面昌盛,中国如不积极改进全国的交通,虽有很大的土地,还不能称为国家。”他又说,中国容忍“以人为奴隶的人力车夫”之存在,这种文明,实远不及西方。

胡先生的演词 胡先生立起演说的时候,先告诉听众,说正当中国处在紧急的时期,他离开了中国,很觉歉然;不过他这次出国游历一番,所得却非浅鲜。既而他追述他在未离国以前的短时期内,曾经做过一篇文章,说西方的精神却胜于东方,说容许“以人为奴隶的人力车夫”之文明,实在难为情。

他说他最近的国外旅行,他一到中西分界的哈尔滨,就得着这种理论的证实。在哈尔滨,他看不见一辆人力车,在日本呢,也是如此;日本虽是人力车所发明地,但是现在他也不大看见什么人力车了。在日本,就是短距离的地方,他们似乎情愿费一块钱乘汽车,不愿乘用人力来拖的车子。

胡先生接下去说:“这种进步不是由于道教,也不是由于孔教,更不是由于怜悯畜牲的‘妇人之仁’:是由于日本在物质方面所进步。现在由纽约到巴黎,由纽约到柏林,可用飞机直达。而在江苏旅行,有的地方,走三百多里路,都要靠两条腿。试把两种经验比比看,差得多远!所以中国还不能算是一个近世国家。没有交通的国家虽大,不能算是国家。”

“我们须要一种新的哲学,使人认识物质文明确有他的精神。中国要积极的赶上世界各国,在西方,巴黎和纽约间的飞渡只要三十六小时;在中国则要靠小车子和人力车旅行三百多里的路程。”

汽车和大学教授 胡先生继续的说:“美国第一件事使我惊异的,是关于全国汽车的统计。据这种统计所示,在美国每四个人里面总有一个人买了一辆汽车,全国所用的汽车竟有二千二百万辆之多!而这种汽车之运用,实使人类生活为之一变。有一次我在美国的‘费列德尔菲尔’看见一大片空地上排满了好几百辆汽车。我问我的游伴,是不是开汽车展览会。他回答我说:‘不是开什么展览会,这些汽车都是刚在那里建造一所新房子的泥水匠和木匠所有的。’就是在美国那些糊里糊涂的大学教授,遇着汽车的行驶,也要留心注意一下。如在我们的北京,驾一辆汽车在街上走,不管你把汽车上的喇叭捏得怎样响,路上的行人还是在你的汽车的前面慢慢儿从容不迫的走他们的路。不要说人,就是那里的狗也不因此跑开。但是试在上海跑过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一条马路,你便不能这样随随便便,你的眼耳手脚都要用着。”

“这样看来,我们要改变生活,唯一的途径是要改变生活的方法。近代的生活须要物质的生活。生活上所以能有这样变化,是由于利用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功效。我们真要变到物质的文明,就是汽车前面的狗的态度,也在必须改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