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1)
14866200000062

第62章 《关于西医道德的补充》编者附言

关于西医道德的补充 宋国宾

久不晤教,至念贤劳。九月四日由里返沪,得于积件之中,获读贵刊第三十六期《西医道德》一文,弟以此事关系新医界信用至巨,爱于行装甫卸之际,匆草一文,载于五日《时事新报》,想先生或已寓目,似亦不必重提矣。惟尚有不能已于言者数点,请补充之。

(一)中国人才至少,人所共知,牛、徐二医师俱负宿望,医界中希有之人才。贵刊素敢正言,宿所钦佩,惟为爱惜人才计,以后如再有类似之纠纷,请先生先致函敝会——或直接——调查“医”方真相,似不可凭“病”方片面之辞而作断语也。

(二)牛医师拒诊之情形,将为全国新医界一致之举动,其理由已详昨日《时事新报》。兹再呈敝会之《医师信条》一份,祈详加披阅也。

(三)先生不满意于新医界诊金之高,谓非无产阶级之人所能担负,此言似是而实非。医者对于贫苦之病人固有免费诊治之义务(见信条第十七条)。若不取偿于富者,势将枵腹从公,岂人情之所许?且嘉惠平民之根本办法,似在多设平民医院,举办健康保险,固在此而不在彼也。两年前市政府曾有诊金限制之规定,敝会以为越俎代谋,几番抗议,其理由曾载各报,未知先生亦寓目否。

我们承宋医师热诚指教,很感谢他的盛意。关于《西医道德》一函,我们对牛医师绝无成见,故事后牛医师有一信来详加解释,已在本刊三十八期中登出。不过记者对于宋医师所指教的三点,尚略有管见“补充”如下:

(一)记者以为批评当就事论事,应以事为对象,不当以人为对象。就是坏人,如有好事,我们应当对此好事加以鼓励;就是好人,如有坏事,我们也应当对此坏事加以匡正。昔贤所谓“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即含有此意,所以宋医师对于“爱惜人才”之注意,我们固表赞同,但对特殊事实有所批评,正所以保全人才,免其堕落;如在事实上受评者果有充分理由辨明,我们亦愿为之发表,反可有表白之机会,以免一般人之误会。

(二)牛医师来函里说:“照医业道德,如同业诊断开方并不错误者,不得使病家辞退前诊之医师而独自继续诊断”,愚意“诊断开方并不错误”几个字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比宋医师在他所拟的《医师信条》的第十一条所谓“出诊之前,须探悉该病家之常诊医师是否不继续诊视……”来得周密。如不管诊断开方错不错,必须前一医师不愿继续诊视,然后第二医师才可以诊视,那末医师大有生杀由我之权,就是看错了,如果他不愿表示不看,病人便绝对请不到其他医师诊视,只有卧以待毙!

(三)新医界诊金之高,非无产阶级之人所能担负,已成为明显的事实,为无产阶级者所同感,而宋医师仍谓“此言似是而实非”,记者不能赞同。他的理由不过在他所拟的《医师信条》里的十七条里定了这几句话:“对于贫苦病人,当尽力免费诊治……”试问在纸面上虽有这一“当”字,并没有具体的办法和执行的规定,在事实上有多少医师照办?怎样照办?用何种具体标准分别“贫苦病人”而“尽力免费”?上海有那一位医生曾经“免费”出诊过?万一有了,是否普遍?以纸上规定的空洞信条而持为否认当前的确切事实的理由,我们仍觉未能了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