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行走,一堂哲学课
14904500000004

第4章 室外

行走就是身处室外。人们常会把置身室外等同于“呼吸自由空气”。然而,行走却时常会颠覆常人的逻辑,甚至改变人们最习以为常的生存条件。

人们“出门”,其实只是从一处“室内空间”转向另一处“室内空间”:从家到办公室或是周围的小商铺。换句话说,人们出门,就是为了在别处做点其他事情。身处室外,也就成为一个过渡环节,成为分离“这里”和“那里”的屏障,其本身并没有实际价值。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穿行在从家到地铁的这段路上,行走时,我们行色匆匆,心里想着私事和公务,在脚下生风的同时,双手已经伸向了口袋,紧张地检查着是否带齐了所有物品。这里,身处室外的概念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室外”在这里只是充当了一条分隔的长廊、一条隧道、一间巨大的隔舱。

有时,人们出门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具体来说,是为了逃离室内一成不变的摆设和沉重压抑的高墙,因为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窒息。所以,当室外阳光明媚时,想要出门透气,沐浴在阳光下的想法就变得不可遏制。于是人们外出散步,为的是纯粹度过一段“身处室外”的时光,而不是急着赶往某地。此时,外出的人们尽情享受春风拂面所带来的生气和清爽气息,或是冬天残阳下的温暖。这是一段人们为自己保留的休闲时光。孩子们的出行也往往“动机单纯”。对他们来说,“出门”就是玩耍、奔跑、大笑。当他们成长为青年时,“出门”又意味着和朋友狂欢,远离父母,干一番自己的事业。然而,这里的身处室外同样是两处室内空间的转换,是一种过渡和承接。只不过这种外出比上面提到的外出来得要更加从容。

室外。

可是,当人们长途步行数日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秩序也随之颠倒。“身处室外”不再只是一个过渡环节,而成为一个稳定因素。虽然,行走者颠沛流离,不断更换住处和落脚点,但此时真正变化无常的却是“室内空间”:行走者不会在一张床上睡两次,每天晚上也会受到不同房东的招待。同时,由于环境、摆设、墙壁的不断更新,他们每天也会惊喜连连。

当夜幕降临,身心俱疲的时候,行走者就需要停下脚步,找个地方歇歇脚。此时,“室内空间”就成为下次旅程的起点和在室外停留更长时间的保障,换句话说,也就是中转站。

另外,人们清晨最初迈出的那几步总会给人带来别样的感受。在查阅完地图,选择好路线,请完假,整理好行囊,勘探完道路之后,行走者往往对前行的方向更加确定。事实上,所有的这些准备都预示着行走过程中那些滞留不前、转身重来、暂时停顿的时刻。因为在行走时,人们经常会停下脚步,查看自己的状态,有时甚至还会原地打转。然而,在经历完这个阶段后,行走者会发现道路敞开,步行时也更能控制节奏。他们仰起头,再次出发。这是一次为了行走和身处室外的远行,也是一个行走者所应该抱有的心理状态。此时,“室外”成为我们的生存因素: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就居住在室外。表面上看来,我们从一处住所换到另一处,可是,真正持续并具有连贯性的是那些环绕着我们的连绵山峰。其实,是“我”一直围绕着山峦打转,在山边行走时,犹如在家中散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行走是审视自己居所的一种方式。那些穿行而过的地方是我们的必经之路,那些偶尔路过便遗忘身后的是露宿一晚的客房,晚餐一顿的饭馆;是寄生者,是游魂,却不是风景。

这样看来,“室外”和“室内”的巨大鸿沟似乎可以通过行走来跨越。然而,人们翻山越岭,穿越平原,最后在住所歇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事实几乎与此说法相反:几天以来,我栖居在一段风景内,逐渐把其占用,并将它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天地。

于是,清晨,当我们离开休憩之地,双颊迎风,站立在世界中心之时,心中会涌起一阵别样的感受:这里才是我每天身居的住所,这里才是我在行走中会停下脚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