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乐器:独特民族乐器
14959100000003

第3章 金类乐器

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金属乐器,大多由铜或铜锡混合制成。在古代的金属乐器中,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钟类乐器,而唢呐等也是金属乐器,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声音洪亮,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足以代表我国乐器金石之声。

锣是我国古代各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它也属于金属乐器,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音响洪亮,各具特色,流行于全国各地。

打击乐器镈钟历史源流

我国音乐文化历史非常久远,乐器种类也异常丰富多彩。我国“钟”最早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是我国古代乐器之一。

钟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居于八音之首,是金类乐器。在先秦时期佚名古籍《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

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

另外,在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所著的《管子·五型篇》中也有记载:

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

除此之外,有传说认为“钟”是在尧舜时代,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

后来,人们在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期的陶钟中考察所知,最早的“钟”是陶制的。当时出土的“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

在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制的钟,这一时期有了不同形制的钟,这从后来人们在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可以看到,当时已经有几种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钟。

铜钟在我国古代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它对我国古代乐器和雅乐的发展有着重要历史价值和较高艺术价值。

在商代,这种铜铸钟的横断面是扁形的,铙边成棱形。先是单个的,后来逐渐发展为大小不同、三五成组的编钟。

到了周代,乐匠们对编钟进行了改进,先是把编钟挂在架上,再对钟的形状进行改进,这就成了编钟。而且数量也逐渐增加。

乐匠们将不同大小、不同音律、不同高音的钟编成组,可以演奏出悠扬悦耳乐曲,编钟在周代兴起并有了很大发展。

在周代,编钟进入鼎盛时期,数量达60多件,奏出的音乐更加动听,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礼仪乐器,使这种单纯的乐器扮演起一个政治、文化上的重要角色。

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道教形成,寺院日渐复兴,极大地促进了寺庙音乐的发展,钟又被赋予一种新的使命,成了法器,悬挂于佛寺、道观。

从此,在我国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在保留“钟”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

这种圆口钟在佛寺、钟楼使用最多,成为了当时体现君主、神灵、崇高伟大的圣器。这一主题的出现,为后来我国制造圆形钟技术飞跃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钟分为特钟和编钟,特钟又称“镈”,是单独挂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件,编钟是由多件大小不同的钟挂在同一木架上。

镈是一种乐器,形状接近于钟,不像钟口呈弧状,是平口形状。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金”与“尃”联合起来表示“铸刻有花纹图案的钟”。而一般的铜钟器身外表光滑,没有任何纹样。镈其特点是环钮、平口、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

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出土的一件青铜镈,形制接近于钟,其中央有长方形孔和腔通,上面立有较低的环钮,器体立面为梯形。横截面显椭圆形,镈身两边铸了钩状挂钩。

这一时期的镈是一种大型的单个打击乐器,与编钟、编磬等配合使用。据了解,在青铜乐器当中,镈的发现量较少,被发现这座青铜镈是一件成熟作品,不仅造型规整、铸造工艺精湛、发音响亮,而且纹饰也很漂亮、器表两面均饰相同的三叠花纹,主纹中间有浮雕式的牛首纹,这座青铜镈造型古朴、形状规整。

据专家推定,它并不是这一时期才有的镈,并以此推断它的出现应该是在更早的时候,但它却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青铜镈。

青铜乐器对于发音等有着某些特定要求,使得青铜乐器在铸造方面比青铜本身的铸造技术更高,因此,镈的铸造更加讲究。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方青铜器制作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作为商代社会礼器的代表,镈的出现也能够进一步说明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还有,据记载,镈应当是用来指挥乐队、控制整体节奏的乐器,先秦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相和,用木槌叩之而鸣,常用于雅乐中。总之,钟和镈作为我国青铜乐钟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声学性能与社会功用的特点鲜明,所以在“金石之乐”中具有特殊地位。

拓展阅读

我国古代制钟技艺高超,尤其铸造大钟堪称一绝。在北京大钟寺的大钟殿里,悬挂着一座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高达6.94米、钟口直径3.3米,造型精美、形体宏伟,虽历时500多年,音响依旧圆润洪亮,穿透性强,声音可传百里。关于这枚永乐大钟的重量,历来史籍记载不一,成为难解之谜。

这个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佛教名经17种,总计22.7万多个楷书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铸造工艺、第一流的声学特性、灿烂的书法艺术和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享有“古代钟王”之誉。

打击乐器锣产生与流行

锣是我国古代各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锣在我国古代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锣属于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的声音洪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充大;小锣的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是有节律的打击乐器;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秦汉时期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

在秦汉时期,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锣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锣中,有的锣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

在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到了6世纪前期,铜锣传到了中原,史书《汉书·音乐志》中记载了一种铜盘,是锣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

在汉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它曾经被称为“金”,所以有鸣金开道和鸣金收兵的说法。到了东汉时期,锣在民间音乐形式中被广泛应用。

在东汉时期,除了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百020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在史书《后汉书·礼乐志》中开始记载锣,并记述了它的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经具有了一定水平。

到了后来,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各种形制的锣开始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

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后来清代学者李斗在他所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当时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

还有,在我国广大地区,锣还曾经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后来,锣已经被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

秦汉时期的锣由锣体、锣架、锣棰3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为用响铜制成,所以也有响器之称。锣的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

锣体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突起成半圆的球状,这些都构成了锣的主要特征。

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

经过秦汉时期各族人民不断改进,由于应用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在我国形成了品种繁多、各具异彩的锣。如果按照形制特征可分为平型锣、脐型锣和乳型锣3类;按发音高低可分为低音锣、中音锣和高音锣3类;按演奏形式又可分为单面锣和组合锣两类。

古代锣的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达1.5米以上。不仅它们的大小不同,而且音色和效果也各有特点。

此外,锣的分类较多,较常用的锣可简单地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4类。大锣发音较低,锣边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棰击奏。

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3种,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

拓展阅读

我国关于锣的分类,还有两种特别的锣值得人们注意,这两种锣便是掌锣和云锣。

掌锣是锣中最小的一种,锣面平坦无脐,形如盘状,置于左手掌中,右手执锣板击奏。

云锣是锣中可演奏旋律的乐器,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架柄,右手用锣棰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