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为什么不快乐:写给年轻人的快乐心理学
15183300000003

第3章 欲快乐,先破执

我们的自尊太脆弱,一不小心,便染上了执念。

你为什么放不下想瘦的执念

和我一样,叶子也是一个曾经痴迷于减肥的女孩。

“我真是太胖了,如果再瘦10斤,我一定会比现在过得好。”叶子对自己的体重一直不满意。小的时候,叶子也曾瘦过。但自从青春期发育后,脑袋就越来越圆,肚腩也越来越大。

中学时期,叶子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一点。可自打高考完后,叶子就开始了她的疯狂减肥之路。

最早,叶子偷偷尝试吃过减肥药,但减肥药除了泻肚子外,瘦身的作用似乎不大,而且好不容易减去的几斤,很快又反弹回来了。后来,叶子尝试了锻炼,但锻炼这种事,在于长期的坚持,一两个月的长跑,也并未让叶子变得更苗条,反而是食量更大,胃口更好。叶子也尝试过“过午不食”,但越是想刻意不吃,就越是频频为食物所吸引。

总之,网络上的各种减肥餐、各种减肥噱头,叶子都尝试过,但都很不幸地以战败收场。

让叶子不断减肥的动力来自同学的审美观以及她那颗好胜的小心脏。据叶子说,她暗恋过的男生都不喜欢她,而这些男生追求的女生大都是身材纤瘦的姑娘。叶子也想变成这样的女子,从心底上,叶子也认为,这些纤瘦的姑娘确实更美。

“要么瘦,要么死。”叶子将自己的手机屏保设置成了印有这一条格言的图片后,开始了让她后怕终身的减肥战斗史。

为了尽快瘦下来,叶子规定自己每天只能吃不超过800卡路里的食物。“开始也会有很饿的时候,但是意志会强迫自己不吃,同时每天也会多做一些其他的事,来转移想吃东西的注意力。”

叶子一个月就瘦了10斤。但叶子并不满足于已经减下的体重,因为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减肥是很容易反弹的。为了让自己的体重不反弹,为了对得起已经吃下的苦、付出的努力,叶子没有停下减肥的步伐,甚至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减肥方式。

“告诉自己不能吃,哪怕多吃了一口,都会有很深的负罪感,好像之前付出的努力就统统白费了一样。上课、走路、写作业都在想,我又多吃了多少食物,多摄入了多少卡路里。”叶子说,每天只要进食量稍微超过自己的预算,或是比前一天多那么一点儿,她就会感到不安。

为了让自己少吃一些,叶子甚至减少了社交,总是找出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聚餐,不与同学一起去食堂。慢慢地,原本活泼开朗的叶子,性格变得寡淡了起来,心情也总是郁郁寡欢。

叶子的同学显然注意到了叶子的变化,大家都以为叶子生病了,便劝叶子多吃些,照顾好自己。叶子只是笑笑,全然没放在心上,她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瘦。偶尔没能控制住多吃了一些,叶子甚至还会采用催吐、灌肠等方式来清理食物,同时加大运动量来消耗吃下去的食物的热量。

控制食物的结果是终被食物控制。从原先每天还能吃上一餐饭,到后来每天只吃几个苹果,到最后只喝几包酸奶,叶子彻底养成了不吃食物的习惯,甚至吃了食物反而会令她更难受,“也许是心理作用,哪怕吃一点儿,都感觉肚子好胀”。

叶子变得越来越瘦,155cm的个头只有35kg,停经半年,身上的汗毛越来越长,头发越来越少,性情也大变,要么一人独处不说话,要么暴躁不安发脾气,没有心思再专心学习,满脑子都在计算吃下去的食物的卡路里。

家里人看着骨瘦如柴的叶子,很是心疼,都以为是学校食堂没营养,才导致叶子如此消瘦。于是,叶子妈特地在叶子学校旁租了一套小房子住下,以便照顾叶子的饮食起居。但叶子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妈妈的到来而好转,甚至从此她的任务又多了一项:如何成功逃开妈妈的“监视”,避免吃饭;如果被妈妈强迫吃下,叶子还会立刻进行催吐。

“很累,感觉精神分裂。”叶子说,此时的她其实已经很清楚自己不能再瘦了,相反还要努力增重,但只要一碰到食物,就会本能地排斥,她很不喜欢这种状态,但又无计可施。“我也多次跟自己说,下回一定多吃点,可每到吃饭时,脑袋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你要多吃点儿,另一个说你不能吃。”

叶子像被魔鬼控制了一般,无法挣脱。后来,家里人强行将叶子送去了精神病医院治疗。

在药物的强行干预下,一个月后,叶子的体重终于恢复到了90多斤。出院后,叶子依然在家人的督促下继续吃药,然而药物的副作用又让叶子不断长胖。叶子知道此前的减肥方式不对,但她还是对当前的体重并不满意。“不敢再节食了,可还是会想瘦一些。”

对于叶子而言,无论是瘦时的她,还是胖时的她,从未开心过。

为什么许多厌食症患者明明瘦到丑,瘦到病态,仍然放不下对体重的执念呢?

事实上,进食障碍者本身并不是在意胖瘦和体重,其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接纳和不认可。研究显示,进食障碍患者往往自我评价过低,比正常人更在意他人的意见,更想满足他人的意愿,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苛。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往往是被要求追求完美的,长大后当面对生活压力,自己又感觉做得不好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体重上,对自己下力。换句话说,对于进食障碍者而言,减肥提供了一种对生活的控制,它意味着某种成功,减肥被等同于自尊和自我价值,乃至比生命中其他因素更为重要。

此时的他们,显然已经不是在追求美,他们对美的认知已经歪曲简化成“瘦”。在他们看来,再瘦一点儿,会让自己更好,这使得他们不会满意自己的体重,因此减肥也就不会停止。而饥饿本身又会导致个体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具体化、顽固、退缩,甚至出现强迫行为及抑郁。抑郁进一步加深个体的自卑感,导致厌食症患者继续通过控制体重来保持自我价值感,进而强化了其厌食行为。

因此,对于厌食症患者而言,仅仅纠正其厌食行为并不能真正改善他的病情。换句话说,只有走近他,接纳他,让他了解到被接纳的感觉,引导他学习自我接纳,才是厌食症患者的解药。

当然,对于长期生活在不被接纳环境中的厌食症患者来说,“接纳”二字并非易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也将在后文继续讨论。

你为什么如此在意别人的评价

在电视台工作时,由于工作制度调整,领导变得特别严苛。

于是,一个同事兼好友L有些沮丧地对我说,最近总是没有干劲儿,因为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其实,领导在批评她时,也说了我不努力。

可我全然没有在意。

为什么我们之间心态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是我脸皮比较厚?

仔细想了想,原因在于,我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而她没有。

我认为自己就是努力的,而领导觉得我不努力,我会认为是他没有看到我的努力,或者仅仅是他为了敦促我更加努力,才说出了这些话,所以面对他的批评,我并不在意。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只有建立了客观而坚定的自我标准时,才能合理地应对别人的评价。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嘲笑你说,你长得真矮,连一米五都没有,你会不会生气?

你当然不会生气,因为你知道,你明明不止一米五,这个人根本就是瞎说。

那为什么当领导批评你不努力时,你会生气?

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努力,你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勤奋打过分。在这一点上,你是不自信的。

在相亲的场景中,见到过这样一幕。女生问男生:“你赚多少?”

男生说:“六千。”

女生说:“这个工资不太高啊。”

男生显然不悦:“你一个赚三千的,还好意思说我?”

虽然,这个时候,这个男生是在反抗,好像是为了证明,自己挣得并不少。

但实际上,他是自卑。

为什么?

因为他越是生气,就越表示对自己薪水感到不自信。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觉得自己薪水不高。

再往深处讲,就是他并不清楚,他要赚到多少才是合适的,他对体面的薪水,没有客观的认识。

在意别人目光,需要得到肯定的人,除了对自己不自信,还有一点就是动力问题。

有的人努力,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

比如,你对一个人好,就希望他也同样地反馈你;你努力工作,是为了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你努力看书,是为了考取一个好分数。

如果是这样,那么,恐怕你很难坚持。

因为,你努力的动力在于别人,而不是自己。

而这个“别人”,是不可控因素。一旦你得不到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反馈机制时,你一定会感到挫败。

这些年,自媒体蓬勃发展,不少人投入其中,有全职做自媒体的,也有业余时间自己探索着玩玩的。我敢说,你问问身边的朋友,估计10个人当中,有一半都开了个人公众号。

但你如果问他们,现在公众号做得如何了,很多人大概都是耸耸肩,然后笑笑说:“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吧,这东西不赚钱。”

是真的不赚钱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就靠着公众号发家致富了呢?比如,咪蒙、同道大叔、六神磊磊……如果你关注创业新闻,你一定知道太多人在这片红海中获利。

为什么他们能赚钱?而你不能。因为你只是为了赚钱而去。你的目的性太强,所以当你的投入,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看到回报的时候,你会打退堂鼓。

事实上,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在我出版第一本书之后,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会跑来问我,如何才能写一本书。

我非常诚实地告知对方:先给自己定个目标,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然后弄出个简介、目录、大纲,加上一两万字的样稿,然后去豆瓣等一些平台搜索约稿的编辑,把上述内容发给对方,如果对方有兴趣,自然就会跟你签约了。

有人会问:如果对方拒绝了呢?

我说:那你就在豆瓣等一些平台上,陆续更新你的内容,写得好,自然会有流量的,有了流量,编辑会不请自来的。

但结果是,这些问我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真的这样去做的。闲聊时,有些人会牢骚两句:老了,没时间了,现在工作、家庭负担太重了!写这种东西,耗费时间精力,又没有收入,很难做到长期坚持啊!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概已经过了风口期了,流量都被大号给占据了。

不否认,他们口中的原因确实存在,但在我看来,真正让其止步的是——动力在于外界。

事实上,我的稿件也经历了无人点击、无人阅读、反复被拒绝的过程,但由于我坚持下来了,时间终于成了我的朋友——从一篇过万点击文,到更多,再到我有了第一本书……而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度过艰难期的原因是——我不会为任何人努力,除了我自己。

我喜欢写文章,我喜欢看书,就是因为喜欢,别人夸我也好,反对也好,我都会继续这样做下去。因为我做这些的动力是自己。因为,我只有这样做了,我才会感到开心。

所以,我总是说,永远不要为了谁、为了某个目的而让自己坚持一件事,工作也好,爱情也罢,否则太累。

只有Do what you love,才能Love you do。

好朋友为什么见不得我过得好

姑娘L大学毕业前都没有离开过家乡,毕业后由于工作关系被派往上海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她在豆瓣上加入一个老乡群,没想到大学校友M(也是姑娘)也在。两人先加了微信,聊着聊着,感觉投缘,得知M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远,而自己正好住在市中心,比较方便,于是姑娘便邀请M一起住到了家里。

M最初拒绝了,理由是,市区房租太贵。

L得知M家境条件不太好,每月还要寄钱回家,便主动说:“没事儿,房租我先付。”

在L的热情邀约下,M住过来了,M说:“那好,为了答谢你,水、电、煤气费以及买菜做饭的事儿我来包。”

住到一起后,两人关系更近了,M果然是那种特别会照顾人的姐姐。在L心里,她也特别羡慕M这样的姑娘,长得漂亮,工作业务能力又强。只是M对自己总还不够满意,她想要更好。

住到一起后,L无意间得知M和单位的老板好上了,不过她只是小三。L劝M不要这样做,不值得。

两人聊了一个晚上。M哭了一个晚上。M说自己也不想这样,可是这段关系对她事业发展有帮助。而且老家急需用钱,她现在也不能断了这段关系。L提出自己愿意借钱给M,但M拒绝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M果然被老板的正房太太知道了,在正房太太的要求下,老板辞退了M,但给了M一笔钱。M又哭了一晚上,L又安慰了一晚上。

后来,在L的推荐下,M来到了L所在的公司上班。业务能力远远高于L的M,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总是当着L的面说:“学学你的小姐妹,人家干活效率多高!”

L撇撇嘴,心里不是滋味。

不久后,L在项目中认识了一个富二代小开。小开特别喜欢L,每天各种鲜花巧克力围攻L的办公室,同事见了,忌妒又羡慕地调侃L真幸福。

回到家,M对L说:“你这样做不太好。毕竟工作场合该有工作的样子。”

L以为是自己的幸福刺激到了刚失恋的M,便一边撒娇,一边对M说:“好啦,知道了。”

因为约会,L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一天晚上,M又语重心长地用长辈式的语气对L说:“最近回来都太晚了,这样不好。”

L又以为是自己影响了M休息,索性如果时间晚了,就直接住在男友家。

L和M距离越来越远。

再后来,M工作遇到了麻烦。由于出资方资金链断裂,M手中负责的项目被搁置。闲聊时,M对L吐槽道:“这种烂摊子,继续做又没钱,干到一半不做,老板又不同意,真是烦死了。”

直到一天,M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说,这项目不用跟了,换L来做。

“凭什么啊!不公平!她不就是靠着那个有钱的男朋友吗?”然而,甩掉烂摊子的M并没有为此感到开心,情急之下,她甚至对老板大声嚷嚷,整层楼的人都听到了。

原来,L的男友恰好把这个烂尾项目收购了,不过附加条件是,希望女友来接手项目。

L自然也听到了M的嚷嚷,她找到M说:“之前你一直抱怨不想做这个项目,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愿意接受男朋友让我负责这个项目的!你要想做,我还给你啊!”

“不稀罕。”M扔下三个字,当天M便递交了辞呈,也搬出了两人所居住的地方。

L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最后会走到这一步。她问我:“其实在工作中,一旦我被老板夸奖,她脸上就会露出失落。她已经很优秀了,各方面都很优秀,我只是偶尔做得好一些,难道不行吗?为什么好朋友就见不得我好呢?”

我说:“这是人性,你不也曾因为M来到公司,得到老板重用而失落吗?”

L说:“我承认我有过不舒服,但我不会有她这么强烈的反应。”

我说:“因为你没那么在意‘事业的成功’。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关切程度有关。你越关心这件事,你对这件事的情绪反应就越剧烈。按照你的说法,M给人的感觉是事业心非常重的,所以她才不愿意在这方面落后于你。”

“这大概和她家境不好有关吧。她要赚钱。”L自言自语道,“可是如果她缺钱,为什么我借给她的时候,她又不要呢?”

“表面上,M是缺钱,但她更缺的是由物质匮乏而带来的自尊。而人的自尊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之上的。换句话说,她需要通过比你更能赚钱来获得她的自尊,而你给她钱,恰恰是践踏了她的自尊。”

“那为什么她那个情人老板给她钱,她就收了呢?”

“因为那个老板不是她的比较对象。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乞丐不会去忌妒百万富翁,却会忌妒一个收入比他多一些的乞丐。人们忌妒的对象往往不是远在天边的人,而是近在身边的人,因为在潜意识里面,我们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换句话说,M在某种程度将和老板发展关系当作是一种工具、手段,因此她会觉得这钱是自己应得的。而你对于她而言,你既是她的校友,又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同龄人,她自然是将你当作比较对象,所以才会有忌妒。”

“可是,我作为她的朋友,我越好,给她带来的资源应该更多啊!她又何必要远离我呢?”L继续问。

“是啊,人的情感就这么微妙。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化地和身边的人进行零和博弈。总觉得对方得到的多了,自己能得到的就少了。却没有想到让你们的资源总和增加,实现共赢。”我感叹道。

当然,我能理解M忌恨L的合理性。在M眼中,L的成功名不正言不顺,她不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而是因为有男友的裙带关系。人人都要求公平,不公平就会引发我们的忌妒之心。然而,殊不知,我们的公平都存在一定的偏见,换句话说,我们坚持以为的公平只是我们以为的而已。

以薪酬分配为例,什么是公平呢?

按资历发工资,公平吗?那资历很老但不干活的人,应该拿高薪吗?

按工作能力发工资,公平吗?那工作能力很强,但总趾高气扬、没有合作精神的人,应该拿高薪吗?

按工作量发工资,公平吗?那只要工作量大,不管用什么方式完成,都能获得高薪吗?

按人头平均分配工资,公平吗?那工作积极的和工作懈怠的,应该工资一样吗?

以上的说法,可能都是公平,也可能都是不公平。这只是在不同标准下的公平而已。

如果M能够放下自己对于公平的标准,接纳好友的成功,她大概不仅能够收获友谊,更能得到来自L的资源帮助。

为什么损人不利己,也要报复

勤奋刻苦的舟,虽然出身于一贫如洗的农民家庭,但在高考中,鲤鱼跃龙门,进了城市的重点大学。不仅学业有成,毕业几年后还成功抱得美人归,娶了自己的小学妹姚。

姚家是城里人,还小有钱,在两人结婚后,便给了舟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他创业经商。舟也争气,才过而立之年事业便干得有声有色,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家。

虽然致富了,但舟始终没有忘本,对老家的亲戚朋友都很好,常常把他们接到家里住。然而,这些穷亲戚却让姚和女儿非常不适应。不过,姚是识大体的,她极力忍耐,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毕竟也不会长住。

但这一住真的就成了长住。姚有时会和丈夫说:“能不能花钱让他们住宾馆?他们太不讲卫生了,回家也不洗手,穿着外面的衣服随意坐床上,这样很容易感染细菌的。”

舟一边哄媳妇儿,一边为难地说:“都是自家人,来了咱们家,还让住宾馆,他们心里会难受的。尤其是我爸妈,你让他们怎么想我?”

话到这份上,姚也只好妥协了。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女儿在和堂兄妹玩游戏时,不小心被他们用玻璃砸破了脑袋,缝了五针。姚终于忍无可忍,自己做主,把亲戚们“劝”走了。舟知道后,虽然嘴上不好说什么,但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后来,姚的哥哥做生意亏了,提出希望得到舟的资助,并承诺只是应应急,一年后一定连本带息,再加100万报酬回馈。然而,舟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落井下石,联系他们共同的朋友也别借钱给妻子哥哥,还在背后说了不少他的坏话。

姚很伤心,她不明白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小气,甚至说是“坏”也不为过,“这是我哥啊,你不仅不帮忙,还落井下石!你当初创业,不也是我家给的钱吗?”一时气愤下,姚提出要和舟离婚。

然而,更让她难过的是,当他们闹离婚时,丈夫这边的亲戚几乎都是“劝分不劝和”的!姚伤心地对我说:“真没想到他们一家人这么没良心,我平时也没少给他们钱啊!他们家孩子读书,不都是我们出的钱吗?”

姚反复问我,人怎么可以这么坏,到底是舟变了,还是自己看错了人。

其实,这一切并不难解释。舟落井下石,无非是因为当初被姚嫌弃了自己家的穷亲戚伤了自尊,所以才在关键时刻,报复姚的哥哥。而夫妻要离婚,公婆姑嫂不劝和,也正是因为当初被“劝”走,伤了自尊。

自尊心脆弱的人一旦感到被伤了自尊,便容易产生报复的执念,做出许多不合逻辑、违背常理的事,有时甚至为了报复,宁可玉石俱损。

由于自尊受到伤害而违法犯罪的案件也很多。比如,因遭讥讽而刺死厂长的大学毕业生李某。2008年毕业后,李某来到广州某化工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上班后,李某发现同事的学历都比自己低,工作中和生产主管发生了摩擦。主管将事情上报给厂长,厂长在早会上批评李某:“大学生有什么本事?一个大学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生产工!”当时大学生做普工的只有李某。他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于是提出辞职。但后来因找工作的渺茫,他决定报复厂长,最终将其杀害。

针对这种恶性事件,有人感叹说,教育只管教分不教人,有人说要提高现在年轻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人说要在高校进行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

这些说得都对。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亦有教训可以吸取——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总爱逞口舌之快,却不知道这一时的痛快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创伤,亦想不到这样的一时发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千万记住:伤什么,别伤别人的自尊。否则一个看似内敛、礼貌的好孩子也会变成面目狰狞、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

你过得那么好,为什么就抑郁了呢

如果不说可能你怎么也想不到,身材高挑、五官清秀,工作如意、家庭美满的微竟然多次想要自杀——这让微的丈夫也很不能理解:“开始只是觉得她闹脾气,没想到她居然真的要自杀,我怎么也想不通,咱们家庭条件挺好,孩子也听话,别人都十分羡慕,她为什么有好好的日子不去过?”

微的丈夫介绍:“她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有的时候,我买的菜不合她的胃口,她都会掀桌子,摔盘子。”然而,和在家里的状况不同,在工作时,微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喜欢她。

在第二次自杀未遂后,微主动提出要看精神科医生。不出所料,检查结果真的是抑郁症。医生认为导致微抑郁的正是她接二连三的好事——不断升职加薪。

好事也会让人抑郁?

没错!因为升职意味着微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也承担着更高的失败代价和风险。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微的紧张和焦虑,长此以往,抑郁症就产生了。

和微一样,如今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城市的精英分子,不明就里的人往往难以理解:“他们条件比我们好这么多,为什么还要抑郁?”

是啊,生活常常就是这么讽刺!越是成功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越高,他们追求完美,害怕一旦有事情做得不够好会损害自己的形象,长此以往便有了抑郁障碍。在心理学的解释中,抑郁症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愤怒和攻击。相反,那些为糊口而奔波的人,他们目标现实,也容易达成并因此欣喜,所以,他们反倒不容易抑郁。

目标实现不了会焦虑抑郁,目标实现了同样也会导致空虚抑郁。

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的老李,靠着自己的打拼,才30出头,不仅在市中心买了大房子,有了从小梦寐以求的豪车,还娶了貌美的妻子,生了可爱的儿子。在外人看来,老李的生活十分完美。

然而,拥有这一切的老李并不快乐。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办公室里,寂寞地抽着烟,回忆曾经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想着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为了达成目标,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也曾为了一单生意而低声下气地求人,虽然挫折和困境接二连三地到来,但他只要想到心中的未来,就能咬牙坚持……

可如今呢?金钱有了,事业有了,时间也有了,老李似乎得到了一切,却又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眼下的他,总打不起精神,在事业上,没了当初创业时的冲劲,回到家里,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妻子总怀疑他有情人,而孩子也不愿和自己多亲近。

“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我常常想,自己一个人悄悄死掉算了。”不到40岁的老李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大概是有了抑郁障碍。

为什么实现了目标,老李却感受不到快乐呢?难道成功是魔咒,会让人抑郁?

事实上,不是成功导致了他们的抑郁,而是盲目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导致了他们的抑郁。换句话说,那些成功的抑郁者,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只知道自己要“成功”,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成功”。因此,当他们实现“成功”的目标后,他们也并不真的快乐,因为那些成功带来的快乐本来就不属于他们。

有一篇文章曾这样描述善于社交的哈佛学子:“总在赶场,忙碌完一场活动赶到下一场活动,见朋友像快餐式约会。这些年轻人擅长广交人脉。但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跟真实的友情大相径庭。他们主要的精力投入职业发展,对成功和成就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并且他们害怕在他人面前示弱,担心成为众人眼中的弱者。似乎浑身上下洋溢着自信,但这种自信正是遭到了自我形象保护和满足社会预期的绑架。”

的确,在这个人人都想力争上游的时代,我们还没学会“发现自我”,就已经被迫学这学那,被教育说“不好好读书,就会扫大街”“不好好读书,就娶不到媳妇儿”……我们的童年被灌输了太多关于“超越他人”的思想,我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了“只有成功才值得被爱”的种子,以至于我们从来不敢停下来想想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们不假思索地践行着父母为我们设定的人生,我们马不停蹄地刷着学校为我们考取更高分数而设定的题库,我们盲目地咬紧牙关只想着向金字塔尖更近一步。

成功的抑郁者只想取悦别人,却没想过取悦自己。可是,连自己都无法取悦的人,又怎么能够做到真的取悦他人呢?因为你根本不懂爱啊!

更深层次来说,我们追求成功的初衷本是为了被爱,然而,我们却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知不觉地有了竞争意识,而这种竞争意识将他人与自己对立了起来——这显然是脱离了对“归属感”的追求。换而言之,没有了归属感,我们一样是孤立无助的,而这与我们“获得成功是为了被爱”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了吗?我们一边为着被爱而追求成功,一边却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将他人推开,自然在获得成功后,我们也难以感受到快乐。

简而言之,要想被爱,首先要学会自爱,只有懂得从内心接纳自己,才有可能去接纳别人,我们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我们的自尊生病了

无论是过分执着于分数的我、瘦到皮包骨却停不下减肥步伐的叶子、因为领导批评而丧失动力的好友、忌妒闺密过得好的M、拒绝给大舅子帮助的舟,还是为了他人眼中的优秀而活的老李,我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问题——我们的自尊生病了。

自尊是指一个人如何肯定和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自尊健康正常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缺乏自尊的人,也就是低自尊(自卑)的人,往往容易低估自己。高自尊的人,则往往更容易肯定自己,甚至会出现高估自己的情况,也就是自负。

拥有自尊的人往往不会在意自尊,相反,越是自尊匮乏的人,其自尊需要往往越强——如果自己给不了,就向外索取。具体而言,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需要依赖某些标准的实现来告诉他,自己价值几何。因此,绝大多数自卑的人都不是完全的低自尊者,而是有条件的自尊者,即认为只有达成一些预设的标准,才能获得价值感,如“成绩好=有价值”“长得好=有价值”“领导夸=有价值”……而一旦这种确立自我价值感的标准被形成,个体的所有活动都将围绕保证该标准的实现来进行,并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处于不达标的状态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非来自个体的本真需要,有条件的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比如盲目追求身份地位,为了他人眼中的优秀而活的老李。

为了保护自我的价值,低自尊者往往会采取一系列行动:比如,他们在行动之前,往往习惯将自己的努力隐藏起来,表现出“不怎么努力”“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因为这样可以为他们的“失败”留出借口——因为自己没努力,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即使他们“成功”了,他们也并不会太开心,他们“居安思危”,担心下一次万一失败怎么办。他们总是活在焦虑中,无论事情发展是否顺心如意,他们都会感到焦虑。

当然,虽然低自尊者常常身处焦虑当中,但低自尊并非一无是处,否则根据“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低自尊的人早就被淘汰了。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便是因为低自尊者往往会克制压抑自己,处处小心谨慎,为人处世低调,这样的人,更不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相反,一个自我感觉良好,总是高估自己的高自尊者,他们虽然不会因为自我价值观模糊而感到焦虑,但容易狂妄自大——没有人喜欢狂妄自大的人!

不过,值得再次强调的是,过度压抑自己而无法疏导,必将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什么有人会自卑,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有人却又十分自恋,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中国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其道理的。一般而言,我们的人格在童年期就基本形成了。童年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以及我们的行为模式。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儿时的主要养育者是父母,因此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和母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格。

比如说,一个在幼年没有得到母亲很好的照料的孩子,他对外界的信任感就会产生危机,他会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不被爱的,进而影响到自尊的形成。为了追求平等和重视,他们可能会试图通过竞争超越他人来寻求一种优越感,以便获得自尊,且成年后这种生活模式会延续下去。当然,对于缺爱的孩子而言,他也可能因为从小感受到被忽视,而更加自卑、退缩、不愿与人合作,甚至表现出自我放弃。

忽略可能导致一个孩子认知行为出现偏差,溺爱同样如此。不加以任何约束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形成“老子天下最大”的认知,当有一天离开父母,遇见挫折又无法应对时,他们就可能产生强烈的不适感、痛苦感和无力感。为了消解这种不适感,他会将周边不顺着自己意的人、不和自己统一战线的人敌对起来。不仅如此,他还想要超越这些人,成为征服者和统治者,因为这样可以重新获得控制感——而这其实就是从自恋转变成有条件的自尊。因此,你会发现,自卑和自恋这看似矛盾的两个特征,往往会在一个人身上得到表现。

事实上,在今天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社会,我以为,强调毫无原则的溺爱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起忽视带给孩子的负面效果更为严重。如今的家庭,很多都是“6+1”模式,即四个老人外加一对夫妻,六个成年人看管一个孩子。而成年的父母可能因为自己幼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补偿性地在孩子身上过分给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同样如此,这样一来,一个孩子被溺爱的可能性是远远高于被忽视的可能性的。

另外,很多父母溺爱孩子可能源于其对“无条件的爱”与“溺爱”理解的偏差。无条件的爱,是指我爱你仅仅因为你这个人,因此这样的爱有利于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良好的自尊,他们不依赖外界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好坏,也更懂得关注他人需要。但无条件的爱,并不代表无条件地满足,无条件地满足是溺爱,它会导致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合作,难以体谅他人,也无法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

然而,虽然过往的经历让我们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但我更想强调的是,我们依然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一个是让个体自己有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第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着积极的评价。而我将在第三章、第四章详细介绍如何增强我们对于环境的控制感,以及让他人喜欢自己,对我们产生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