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1540200000014

第14章

虽然摄像机没能全程记录下丁晓兵和官兵们在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拼死一搏的镜头,但在查找资料时,我们发现了丁晓兵扛沙包的几秒钟画面。虽然在本书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讲述了那一场发生在安徽寿县抗洪的宏大场面,但是我们还是想回顾一下那惊心动魄的18天中的几秒钟。

就在这稍纵即逝的儿秒钟画面里,丁晓兵感动得我们潸然泪下。我们的主人公身着作训服,身上、脸上挂满泥水、雨水和汗水,整个人像是刚被从沼泽地里拖出来的。他双眉紧锁,两眼血红,左肩扛一袋百十斤重的沙袋,穿梭在气壮山河的抗洪大军中。泥巴糊住了他肩膀上的上校警衔,看不出谁是战士,谁又是政委,都是急红了眼的拼命三郎,都是老百姓眼中的救命天将。在他们的身后,是猎猎的军旗和写在旗帜上“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的峥峥誓言。

在这里,我们原汁原味记录下时任连长的白磊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的一段话。

白磊说:“淮河堤坝,上千人挑灯夜战的场面,动人心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还真是想像不出来。当时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政委的眼睛都红了。天亮的时候,政治处就在大堤上拉了一条横幅,我记得卜面就有一句话,‘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其实当时只要让部队停下,所有人躺在原地都能睡着,但是政委带领着我们喊口号,喊得嗓子都哑了,我们也跟着喊,当时就感觉到有一股劲在顶着我们干。大堤也就那么宽,整个部队在上面跑来跑去,一抬头就能看到他,当时,他把假肢摘掉了,空袖管挽着在风雨里边荡来荡去,我当时就在想,什么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共产党员!”

这哪黾是一条空袖管,分明是一股力量、”面旗帜、一种信念。此情此景,信念是什么?信念是铁,信念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信念就是力量!

丁晓兵激情澎湃,把一道长达几公里的堤岸搅动得热火朝天。

现在不比当年,学大庆、学大寨,几句口号、几首歌就能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能点燃激情,实属不易。丁晓兵似乎很容易就做到了。

18天的誓死拼搏,18天的英勇战斗、18天的感天动地,就是凭着这种信念,这种顽强,丁晓兵终于带领官兵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寿县古城。

18天后的那个深夜,这个筋疲力尽的男人回家了。他到家巳经是夜里12点。在家夜夜守候、夜夜担忧的妻子陶婉珠得知丈夫要冋家的消息,终于松了口气,既为丈夫,也为寿县人民。陶婉珠想他一定累坏了,担心他吃不消,早早为他备好洗脚水,挤好牙膏,等他问来。丁晓兵一进家门,一路走一路脱衣服,看那样子累得好像腿都抬不起来了,看着妻子为他预备好的洗脚水,他央求陶婉珠说:“太累了,我就不洗了,好不好?”陶婉珠说:“还是洗洗吧,泡泡脚,解解乏。”尽管陶婉珠用最快的速度把洗脚水端到了他脚厂,可晓兵还是歪在沙发上呼呼睡着了。陶婉珠把他的脚轻轻放在热水里,乂默默地为他擦脸擦手。毛巾放在水里,清凌凌的水立刻浑浊了,那是河堤上的泥沙。她心里想:晓兵在泥里水里干得多苦多累啊,累得连脸上的泥沙也顾不得擦一把,他可是个爱干净的人呢……

陶婉珠蹲在丈夫脚5,凝视着他像孩于一样沉沉酣睡的样子,心里怀着深深的幽怨。忽然,她闻到丈夫身上有一股浓烈的风油精味儿。细细闻去,来自于假肢和短臂的结合处。陶婉珠满腹狐疑,她轻手轻脚地替丈夫摘卜假肢,眼前的情景让她忍不住惊叫失声。她慌忙捂住自己的嘴,生怕叫声惊扰了丈夫的酣梦。

原来,由于连续十多天的髙温不透气,加上抬土、扛沙袋的强烈摩擦和洪水、汗水的浸泡,丁晓兵的断臂已溃烂,脓水、血水、风油精黏糊糊地混在一起,简直令人目不忍睹。身为军医的陶婉珠明白了,丈夫在假肢与断臂结合处倒人大量风油精,一是为了镇疼,二是为了防止别人闻到他伤口散发出来的气味,防止战友们拉他下一线。泪水渐渐从陶婉珠的眼睛里漫上来,溢出来,流下来。她赶忙拿来药水和棉签,一下一下,轻柔再轻柔地为丈夫清洗伤口。棉签每擦一下伤门,丈夫的身体就在沉睡中抖一下,就是这样,他仍然沉睡着,他太累太累,伤口的疼痛都无法将他唤醒。丈夫每抖一下,陶婉珠的心就缩一下,她的眼泪汹涌滂沱,可她不敢哭出声,她不能哭出声,她怕惊扰了丈夫这难得的睡眠。她终于为丈夫擦干净了伤口,擦干净了假肢,擦干净了脸和手,听着丈夫的鼾声,这个已经被丁晓兵锻炼得坚强勇敢的女人再也忍不住了,她忽然紧紧抱住丈夫放声大哭。

丁晓兵醒了,看见自已被处理过的伤口和假肢,明白广妻子的眼泪。他轻轻一笑,拍着妻子的肩膀说:“多大个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他不说还好,如此一说,陶婉珠简直柔肠寸断。她说:“求求你,晓兵,就是铁打的机器也有休息检修的时候,何况是血肉之躯呀……”

丁晓兵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有一个对他爱之深、疼之切的妻子。当他在为部队建设四处奔忙时,妻子陶婉珠全心全意地替他经营着这个家。丁晓兵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陶婉珠功不可没。

结婚前,陶婉珠也曾是个“贪玩”的姑娘,喜欢哨歌、跳舞、打球、郊游。婚后,陶婉珠跟着丈夫一头扎进了山沟沟,姑娘时代的玩伴们远去了,少女时代的喜好也渐渐放弃了,随着丈夫职务的升迁,尤其有了儿子丁陶后,她更是忙于相夫教子。要下班了,别人说:“陶医生,三缺一,咱们打会儿牌吧。”她说:“不行呀,我得去接孩子。”人家说:“天天都是你接,你们家丁晓兵呢?”她脚步匆匆往外走,丢下一句话:“他忙,顾不上。”周末,别人把电话打到她家里,说:“陶医生,忙活一个星期了,咱们出去郊游吧。”她这边把话筒夹在脖子下,甩着手上的水珠说:“不行呀,我正洗碗呢,洗衣机里还泡着衣服……完事还得做饭……晓兵?他忙,顾不上……”

渐渐的,朋友们和她疏远了,一些朋友甚至在背后说陶婉珠变了,丈夫当官了,看不起人了。她心里觉得很委屈,但她不想辩解。能说什么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们的丈夫下班回家帮衬着,可我的丈夫总是很忙,别说帮衬家里了,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一到年终,老兵退伍、干部转业、调整班子……丁晓兵一系列的“大事”没完没了。尽管家就在部队院子里,尽管院子也就那么大,几分钟就能走回家,可陶婉珠和儿子丁陶想在临睡前见他一面都难。想一家子吃顿热乎饭,想让他踏踏实实地睡个囫囵觉,成了陶婉珠的奢望。

什么事别太过,一个“过”字让妻子想不通,也想不明白。她的晓兵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一次,饭前丁晓兵打冋电话说:“我今天晚饭回家吃,简单点,熬点粥就行了,真想吃家里的饭。”

陶婉珠喜出望外,忙不迭地亲自下厨切肉弄菜,热气腾腾的一桌饭准备妥当。等啊等,陶婉珠支着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三番五次跑到阳台上张望,始终不闻那熟悉的声音不见那亲切的身影。

八点了,儿子陶陶饿得喊叫起来:“妈,你还真信我爸能回来吃饭?他肯定不回来,不信咱俩打赌!”

“这孩子,你爸打电话说要回来,咋能不回来呢?”陶陶撇X”撇嘴,显然不屑于跟妈妈争辩:“我饿了,先吃了。”

“再等会儿,你爸应该马上就回来,咱们一起吃。”八点半都过了,丁晓兵还是没有人影,陶婉珠冲到电话旁:“喂,你还回来吃饭吗?菜我都热了好几遍了!”

电话那边像是刚想起来:“哎呀,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我已经吃过了,我正在中队和老兵谈心,你跟陶陶赶紧吃吧!别等我了,今天可能又要晚些回家。”

电话挂断了,陶婉珠看着一桌子凉透了的饭菜,看着饿着肚子学习的儿子,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

儿子也斜了妈妈一眼,摇晃着脑袋哼起了歌:“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

儿子本是调侃,可不知怎的,陶婉珠眼泪一下冒了出来。这下倒让儿子慌了神,结结巴巴安慰妈妈:“妈,不、不至于吧?我爸这样,我、我都巧惯广,你没、没事吧?”

陶婉珠擦一把眼睛,强笑说:“我没事,我是担心你爸爸的身体。”

儿子松了口气,一本正经地说:“我爸?没问题!他是超人。”

这世上哪有什么超人?

2001年6月,丁晓兵所在团队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去浙江某海关执行监管任务。

任务艰巨,团党委决定,派最得力的领导干部去带队。可是,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党委会上,丁晓兵自告奋勇:“我去!“会后,有人善意提醒他:“那可是髙风险的‘雷区’,情况复杂,搞不好是要断送政治前途的,你当政治处主任都四年多了,万一有点闪失,连做检査的机会都没有。”

作为团政治处主任,耳闻目睹了几次执行海关监管任务的丁晓兵心里能不清楚这些吗?

估计丁晓兵会有思想斗争,在奔赴海关前,师领导找丁晓兵进行了一次长谈。

令领导没有想到的是,丁晓兵态度坚定。“如果一个人有私心,考虑个人利益比较多,肯定不愿意干。”该领导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这样分析说。

据说,团里还没有政治处主任带队去海关执勤的先例。但师党委还是选择了他,因为领导们欣赏丁晓兵有血性,敢打硬仗,素命全面。不管多复杂的局面,只要交给他,心里就有底。

在带队出发的前一个晚上,丁晓兵对陶婉珠说:“其实我也感到有风险,但如果咱们个人担点风险,能让部队工作不受损失,我觉得值。再说,正是因为有风险,就更能考验人,越是这种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炼、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才能,我觉得是件好事,你说是不是?”

知夫者莫若妻,陶婉珠还能说什么呢?作为妻子,陶婉珠再清楚不过,他这个人对工作太上心、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是自加压力,压根就不是个拈轻怕重的人。

丁晓兵带领部队出发了。鲜红的“八一”军旗猎猎飞扬,他和他的部队意气风发奔赴战场,他的背影那样挺拔,他的神情那样豪迈。没有人知道,此时,丁晓兵的胸口正在莫名其妙地疼,包括陶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