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文经典)
15568900000004

第4章 问题【6】(2)

二、资本主义“精神”

本章使用了“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标题,似乎大了些。这究竟该作何理解呢?通常,当我们尝试对某个事物下定义时,立即就会面临源于研究目的本质的某些困难。

如果说有某种对象,既可以使用这样的称谓,又具有某种意义的话,那么该对象只能是“历史个体”(historisches individuum),亦即在历史真实中相互关联的综合体,我们从文化角度将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实体。然而,这样一种历史概念由于在内涵上与一种历史真实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可按照“类+种别”(genus proximum, diferentia specifica)的公式来加以定义,而应将从历史真实中抽取出来的部分慢慢整合在一起。所以说,概念的最终完成不是在研究之初,而是要在研究的结束之时。换言之,我们所理解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最佳表述,即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观点最为贴切的表述,只有在研讨的过程中,才会作为其主要成果显露出来。只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考察、分析那些历史现象时唯一可行的观点(下面还要谈到这个问题)。在此,对任何一种历史现象进行考察都会产生不同于“基本观点”的观点和特征,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资本主义精神,既不能也完全没有必要理解为对我们的观点唯一重要的那种东西。之所以如此,乃是“历史概念形成”的本质造成的。在方法上,其目的并不是要将历史真实置于抽象的类别概念里,而是努力将其置于具体的、动态的相互关联之中,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体色彩。

如果要明确我们正试图分析并做历史说明的这个对象,那么重点就不在于对其进行概念性的定义,而是首先至少要对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预做一番形象的描述。这样一种形象描述实际上对于了解研究对象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我们先来看一份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文献,它经典而纯粹地保留了我们正在寻找的那种内涵,同时又有这样的优点:与宗教完全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对我们的研究题目来说,没有任何先入之见。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凭借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要是有半天是在外闲逛或在家偷闲,即便他只为自己的消遣花去6个便士,也不可将此看成是他全部的花销;实际上他还花去了除此之外的5个先令,或者说有5个先令打了水漂。

切记,信用就是金钱。要是有人将钱存放在我这里超过了该交还的日期,那他等于是把利息或者说在此期间利用这笔钱所能赚取的利息赠给了我。一个人信用良好,能得到大笔贷款并善加利用的话,那他所得的利益就会相当可观。

切记,金钱具有再生繁衍性。钱能生钱,生出的钱又能生更多的钱,如此生生不已。5个先令经过周转可变为6个先令,再一周转就会变成7先令3便士,一直周转下去就会变成100英镑。手头的钱越多,经周转再生的钱也就越多,收益幅度也会节节高升,越来越快。杀一头母猪,等于消灭了她所能繁衍的成千上万头猪。若是毁掉了5个先令,那就等于毁了(!)它本可再生的所有的钱,不知有多少镑。

切记,俗话说:善于花钱的人也会善于掌控别人的钱包。一个人若被公认是会信守承诺准时还钱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聚起他朋友所有的闲钱。这一点往往大有裨益。除了勤奋节俭外,凡与人交易,定要守时公道,这对年轻人安身立命至关重要。借人钱财,到期奉还,一刻也不可耽搁。一次失信,朋友的钱包就会永远对你紧闭。

事关你的信用,哪怕是最琐碎的事你也得小心留意。要是债权人清晨5点或晚上8点听到你锤子的敲打声,他就会安心半年。要是他看见你在该干活的时候玩台球,或者在酒馆吃喝,那他第二天就会派人前来讨债,要你把尚未使用的钱还给他。

此外,你的锤子声还表明你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债务,这让你看起来像个既细心又诚实的人,会给你的信用加分。

请注意,不要将你所拥有的一切视为己有,并依此来安排生活。许多动用到信用的人都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为防止错误的发生,将你的支出和收入详加计算。花些工夫,一一列出细目,这样的好处是:你会发现,一笔笔微不足道的支出足以积聚成一大笔款项。这样你就会知道,什么花销可以省去,将来能够节省什么。

假如你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聪明又诚实的人,你一年哪怕只有6个英镑的收入,却可以使用100个英镑。而一天浪费4个便士,一年就是浪费6个英镑,其代价为一年内不能使用100英镑。一天虚掷了4个便士的时间,日复一日,一年下来就是丧失了使用100英镑的权益。一天浪费了5个先令的时间,那就是白白损失了5个先令,等于把5个先令扔进了大海。损失了5个先令的人,实际损失的还不止这个数,还有它在周转中可能带来的全部收益,这个数额,积累到老年可能是一大笔钱。

这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对我们的教诲。【30】斐迪南·屈恩贝尔格尔[12]在其既富才气又有些恶毒的《美国文化印象》【31】一书中曾把这段话嘲讽为所谓的美国佬的自白书。富兰克林以独特方式宣告的资本主义精神,没人怀疑,但也没有人认为这段话将资本主义精神的全部内涵都囊括进去了。我们不妨在此停留一下,以体会其中的意味。屈恩贝尔格尔在书中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概括为两句话:“从牛身上刮油,从人身上刮钱。”然而,有信用的诚实君子的理想就是抱持这种贪婪的哲学,领略这种哲学的独特内涵并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自己有义务首先要使自己的资本增殖,增殖就是目的本身。事实上,这里所宣扬的不仅是发迹的伎俩,也是一种独特的伦理。违反这一伦理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是玩忽职守。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它所教导的不仅是一种“生意经”,精明能干地做生意再常见不过了;它还展现了一种伦理气质,我们所感兴趣的正是这个。

有个业已退休的商界同仁劝雅克布·福格尔[13]退隐,说他的钱赚得够多了,也该给别人留点赚钱的机会。福格尔答道,有钱不赚是“胆小鬼”,他“(福格尔)可不这么想,只要有钱赚,就要一直赚下去”【32】。这种说法显然与富兰克林的说法大相径庭,前者表现出商人的胆略和道德上不具褒贬色彩的个人爱好,【33】后者则是具有伦理色彩的劝世箴言。本书就是在此特殊意义上使用了“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34】当然,这里说的资本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鉴于研讨的课题所限,此处所谈仅限于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印度、巴比伦,在古代和中世纪,都曾有过资本主义。不过它们的资本主义缺少那种独特的伦理气质,下面我们还要谈到这个问题。